- 培根隨筆讀后感 推薦度:
- 培根隨筆讀后感 推薦度:
- 培根隨筆讀后感600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培根隨筆讀后感集錦[14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培根隨筆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1
船是注定要在海中顛簸的,而棟梁卻必須是能立定腳跟的。
閱讀《培根隨筆》,獲益匪淺,會發(fā)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完美的地方,也許是很多很多吧。培根筆下的優(yōu)秀品質(zhì),如果全部匯集到一個人身上的話,那將會是一個美妙的人生。
對于一件事情,要經(jīng)過反復的推敲、斟酌和計議,避免在執(zhí)行中出現(xiàn)無法預料的差錯;處理一件事情往往需要三個步驟:預備、討論和實施,討論充分來提高辦事效率……
這些都是我在書中學到的!
論財富,依靠善良的方法和正當?shù)墓ぷ鳙@得的財富,是來之不易的;論真理,就算行為卑劣的`人也會承認光明磊落是人性崇高的美德;論善良,惟有善良的品格,無論對于神或人,都永遠不會成為過分的東西;論讀書,種種心靈上的缺陷,都可以通過學習而得到改善;論時機,對于危險與困難,勇敢面對,對其迎頭痛擊要比遠遠地躲避,以防其近身的做法更值得推崇;論美德,擁有內(nèi)在美德的人即便外表并不華貴,卻可以讓人心生敬意;論逆境,逆境因其能夠磨練人的意志恰恰成就了人生的信念與夢想;
人是注定要在人生中顛簸的,而生活的強者卻必須是能立定腳跟的。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2
在這數(shù)十篇隨筆中,《論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開這文章中寫的都是美、德兼?zhèn)涞哪行缘弁醪徽f,這則是一篇“美”的經(jīng)典之作。它著重論述人應該對待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問題展開評述!吧篇q如寶石,以鑲嵌自然為美;而善附于美者無疑最美,不過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須氣度端莊,儀態(tài)宜人!辈诲e,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而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內(nèi)涵,光有外表,只是一個軀殼,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麗呢?所以,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而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
讀完這書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個人的理想與信念不同,當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夢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別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評判他人。況且人是有兩面的嘛!應多看看別人的優(yōu)點,吸取精華之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為將來漫漫人生路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明白一個道理,一本好書可以為人建造一條捷徑,一本好書甚至可以改變?nèi)艘簧拿\!如同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不得不肯定,從某一方面來說,這是一本使人上進的好書!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3
四季輪回,花開花落。我們總是把友誼高高捧起,像歌頌圣潔的天使那般去贊揚它,把一切美好的東西(比如一顆赤誠的心、”心有靈犀“、”善解人意“等)都賦予它,讓它成為我們心中最美好的東西。誠然,我也喜歡歌頌友誼,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個任你依靠的肩膀······這些確實讓人心中充斥著溫暖。我曾做過一篇名為”朋友“的演講,中心大意是讓同學們珍惜彼此的友誼。卻殊不知,這些東西,被包上了華麗的外表后,人們所見到的,根本不是本質(zhì)。一味地褒獎,照樣會使人迷失。
這篇名為《談友誼》的文章,仿佛給我潑了一盆冷水——以前那么多書和文段的耳瀆目染之下,心中把友誼看得極為浪漫和轟烈,總覺得友情也會轟轟烈烈,而一段友誼的聯(lián)結(jié)者也總會得到一個完滿的結(jié)果?墒俏恼轮信e出的幾個例子,那些和我一樣把友誼看得十分偉大卻被所謂的.友誼所傷的那些歷史名人后,總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覺。培根說:”看到偉大的君王對我們所說的的友誼的成效評價多高,真令人感到奇怪!
看到此處,滿心歡喜地以為培根會在這篇文章中大力夸贊友誼的我像是被人毫不留情的諷刺了一般一樣,臉悄悄的紅了。他話中含的諷刺意味我看出來了,我在心中暗暗的告訴自己:以后遇見一件事情,一定要自己去體驗去分析,不然這次只是看書時被”嘲諷“了一通,下次可能就被人當面批評了!
一切的一切,自己親自分析體驗才是上策!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4
《培根隨筆》為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爸R就是力量”這句耳熟能詳話就出他之口。這本書分為《談學問》、《談旅游》、《談虛榮》、《談野心》、《談運氣》、《談憤怒》等數(shù)十篇隨筆。
在眾多隨筆中,我最欣賞的是《論逆境》,我讀了又讀,每次它帶都給我不一樣啟示!绊樉硯淼男疫\固然可貴,逆境造就的品質(zhì)更令人折服。順境的德行是節(jié)制自律,逆境的德行是不屈不撓。”這是全篇中給我啟示最大的兩句話。我認為,這是這篇隨筆的濃縮精華。從這兩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遭遇逆境可以理解為人生中的不幸,因為他給我們帶來困難,挫折和痛苦;遭遇逆境也可以理解為人生中的萬幸,因為逆境給我們一個鍛煉的機會,它考驗了人的意志,還磨練了人的心智。逆境的磨練,造就了歷史上一批又一批的偉人。
這讓我想起了鄧稼先研究原子彈。一次,兩次,上百次,上千次。面對諸多失敗的考驗,他沒有選擇放棄研究。這種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中國人擁有了自己的原子彈。貝多芬也同樣如此,雖然自己雙耳失聰,但是他始終認為“誰也無法超越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弊詈,他譜下了《月光曲》、《第九交響曲》等傳世名作。
正是人們在遇到逆境時不同的表現(xiàn),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消極的人,遇到逆境,只得嘆息與報怨,最終墮落;積極的人,卻能從逆境中學會堅持,得到勇氣。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5
《培根隨筆》是培根一生的經(jīng)驗總匯,雖然篇幅不大,但內(nèi)涵豐富,稱得上是一部人生小百科。它的作者為弗蘭西斯·培根,全書體現(xiàn)了作者的哲學思想和人文主義精神。
弗蘭西斯·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文學家、哲學家,是西方近代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在1597年,培根發(fā)表了自己的處女座《培根隨筆》,將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以隨筆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供世人分享。
在《培根隨筆》中,論禮儀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它讓我明白了在跟人打交道的時候需要注意禮節(jié),對我們來說,只有學會了禮貌,懂得做人的道理,才能夠?qū)W會與人交往!爸v究禮儀的人一定能贏得好名聲,正如伊麗莎白女王所說的:‘禮儀就好像一封永久的推薦信!蔽艺J為對人大氣,談吐文雅,同時十分大度便是禮儀最好的表現(xiàn),培根讓我明白了怎樣做才是真正的.禮儀。這一篇文章簡短易讀,風格平實流暢,每一句話都有著針對性,手法也十分巧妙,也讓我明白了一些寫作技巧。可見,讀這本書不但能夠悟出人生的道理,還可以讓我們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
《培根隨筆》不但能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滋潤,還能帶來我們心靈上的啟悟,讓我們從小就有所啟發(fā),感受人生的大道理。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6
前兩天讀了《培根隨筆》后,我看到他對哲學的執(zhí)著,對政治的熱衷,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與對困難決不輕言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態(tài)度。
在這數(shù)十篇隨筆中,《論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開這文章中寫的都是美、德兼?zhèn)涞哪行缘弁醪徽f,這則是一篇關(guān)于“美”的經(jīng)典之作。它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問題展開評述!吧篇q如寶石,以鑲嵌自然為美;而善附于美者無疑最美,不過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須氣度端莊,儀態(tài)宜人。”不錯,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而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內(nèi)涵,光有外表,只是一個軀殼,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麗呢?所以,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而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
讀完這書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個人的理想與信念不同,當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夢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別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評判他人。況且人是有兩面的嘛!應多看看別人的優(yōu)點,吸取精華之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為將來漫漫人生路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明白一個道理,一本好書可以為人建造一條捷徑,一本好書甚至可以改變?nèi)艘簧拿\!如同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不得不肯定,從某一方面來說,這是一本使人上進的好書!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7
弗蘭西斯·培根是英國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xiàn)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在邏輯學、美學、教育學方面也提出許多思想,他從青年時代就開始了他終生未輟的哲學思考和文學寫作。
他曾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痹谖倚L岢摹拔鍌學會”(學會說話、學會走路、學會站坐、學會玩耍和學會學習)等等,不正是我們應當去遵守的么?話便不多說了。
讀書對于我們學生來講很重要,若是不會讀書即是失去了一把武器。
《談讀書》是我在暑假看培根的第一篇文章。《談讀書》中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用書之志不在書中,而在書外”、“不可盡信書上所言”換言之,“盡信書不如無書”,雖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也是不可盡信的`,引用認識的一個教書先生的嚴謹話語:“錯就是錯,對就是對,怎么也不能把錯的說成是對的,是說不通的”,是的,不管是在小學問上,還是大學問上,我們都要有勇氣指出問題并且堅持自己的主張到底。
《培根隨筆》這本書中的內(nèi)容是為了教育下一代人。但,只是起到一個引導性,難道說看了這一本書就能掌握所有的想法么?我認為真正在于自己在生活中的思索。
所以,日常生活中應多觀察,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有趣的事情,但不要過多與糾結(jié),不然會使自己“陷”進去。
《培根隨筆》有感至此,結(jié)束。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8
培根在《談諍諫》中寫道“多讀書是有好處的,尤其是讀那些在公眾舞臺上扮演過重要角色的人寫的書!倍杜喔S筆》就是一本這樣的好書。
《培根隨筆》一共收入了隨筆58篇,每一篇文章都不長,但是每一篇文章都講了一些至理名言,而且至理名言俯拾即是,而且大都不再開頭,就在結(jié)尾。這種語言放在開頭,具有兇器有力、引人入勝的作用;放在結(jié)尾,則有概括全文、余味無窮的效應。培根的.隨筆沒有西方很多散文隨筆作家的那種散漫和隨意,而是具有詩的凝練圓滿,小說的布局嚴謹。培根的58篇隨筆,篇篇結(jié)構(gòu)嚴密、行文緊湊,培根的隨筆不是文人的閑適小品和游戲筆墨,他是以政治家改造社會、富國利民為目的的進行說教的。58篇隨筆涉及國家、人生的各個方面,但每篇的核心都離不開人和國家的利害關(guān)系。培根用客觀冷靜的筆調(diào)寫這些短小精悍的說教文章。
《培根隨筆》的作者就是弗蘭西斯·培根,1561年生于一個官宦之家,這種家庭背景和社會關(guān)系,再加上才華出眾,培根就被伊麗莎白稱為“朕的小掌璽大臣”。他12歲時就上了劍橋大學。23歲就當上了議員。培根這么年輕就取得了議員的職務,可見培根的才華。
《培根隨筆》是一本有很多至理名言的好書,這本是就像是一筆寶藏。書中講的道理也是需要我們記住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仔細地把這本書閱讀完,把書中講的至理名言和道理都記下來。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9
我看到了《培根隨筆》這本書。
培根的文章,散發(fā)著古老的悠遠的的歷史的味道。
"高度的閱歷、豐富的想象、有力的'機智、透徹的智慧。他把這種智慧用在一切對象中最有趣的那個對象,即通常所說的人世上。這是培根的特色。"
《論真理》是整本書的第一篇,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它表達了培根對真理的崇敬之情。培根認為感官上可以感知的是最低級的感知,而理智上的認知則是級的認知。在他看來,只要擁有真理和光明,世界就顯得無比光明和快樂,就是人間的天堂。應該敬佩這位先哲,這個追求真理的先驅(qū)者,是指引人們走向光明的英雄。
"培根勛爵是一位詩人。他的語言有一種甜美而莊嚴的節(jié)奏,這滿足我們的感官,正如他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滿足我們的智力那樣。他的文章的調(diào)子,波瀾壯闊,沖擊你心靈的局限,帶著你的心一齊傾斜,涌向它永遠與之共鳴的宇宙萬象。"
這本書就是要細細品嘗,慢慢消化的茶。要讀透了才能知道,其中的道理,要喝到最后了,才可以嘗到甜頭。即使這只是一本隨筆集!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10
人們寧愿追隨詭言,也不去追求真理的原因,不僅由于探索真理是艱苦的,真理會約束人的幻想,而且是由于詭言更能迎合人性中的那些惡習。我也不懂這究竟是什么?難道人們僅僅是為了愛好虛假而追求虛偽嗎?也許是因為真理好像陽光,在它的照耀下,人世間所上演的那種種假面舞會,遠不如在半明半暗的燭光下顯得華麗。
賞析與分析:真理是什么?很簡單,因為真理的原因并不是他們所接受的,在碰見一件新事物時,人們總是會懷疑,不清楚真正的現(xiàn)實。追求真理并不單單是用嘴說,要認識真理而敢于面對,信賴真理而對之皈依,這才是人性的崇高境界。
復仇之心可以壓倒死亡,愛情之心可以蔑視死亡,榮譽感可以使人獻身死亡,哀痛之心可以使人奔赴死亡……死亡還具有一種作用,它能夠消歇塵世的.種種困擾,打開贊美和名譽的大門,那些生前受到妒恨的人,死后將為人類所敬仰!
賞析與分析:每個人面對死亡,都會恐懼,也都會思考,死亡是什么?人類內(nèi)心所想的,都是人在臨死前痛苦的呻吟和痙攣,那慘白的皮膚和大的雙眼,無不對這個世界充滿了依賴。然而死亡也代表重生,生命的新開始會更精彩,所以不用害怕死亡,如泰戈爾的詩集中那句話“使生如夏生般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這樣就足夠了。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11
《隨筆集》中包含許多洞察秋毫的經(jīng)驗之談,其中不僅論及政治而且還探討許多人生哲理。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論述科學哲學的.可以說克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現(xiàn)代哲學家。他的整個世界觀是現(xiàn)世的而不是宗教的(雖然他堅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義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經(jīng)驗論者而不是詭辯學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現(xiàn)實主義者而不是理論家。他那淵博的學識連同精彩的文筆與科學和技術(shù)相共鳴。
《隨筆集》中有大部分的篇章都是膾炙人口的,如《論友誼》中,“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將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種樂于孤獨的人不是屬于人而是屬于獸的。”這句話將“喜歡孤獨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曠野”這兩句諺語概括起來,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論友誼》中的另一句話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边@句話將友誼的真正含義描寫了出來,而且使我們切身體會到,即使剛剛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這句話,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對對方道歉,因為友誼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將友誼的真諦描寫的那么自然,無論是誰,都不會否認這兩點。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12
讀書能給人樂趣、文雅和能力。人們獨具或退隱的時候,最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談話的時候,最能表現(xiàn)出讀書的文雅;判斷和處理事務的.時候,最能發(fā)揮由讀書而獲得的能力。
耗費過多的時間去讀書便是遲滯,過分用學問自炫便是矯揉造作,而全憑學理判斷一切,則是書呆子的癖好。學問能美化人性,經(jīng)驗又能充實學問。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類的本性也需要學問誘導,而學問本身又必須以經(jīng)驗來規(guī)范,否則便太迂闊了。
讀書不是為著要辯駁,也不是要盲目信從,更不是去尋談話的資料,而是要去權(quán)衡和思考。有些書只需淺嘗,有些書可以狼吞,有些書要細嚼爛咽,慢慢消化。也就是說,有的書只需選讀,有的書只需瀏覽,有的書卻必須全部精讀。有些書不必去讀原本,讀讀它們的節(jié)本就夠了,但這僅限于內(nèi)容不大重要的二流書籍;否則,刪節(jié)過的書,往往就像蒸餾水一樣,淡而無味。
讀書使人淵博,辯論使人機敏,寫作使人精細。如果一個人很少寫作,他就需要有很強的記憶力;如果他很少辯論,就需要有急智;如果他很少讀書,就需要很狡猾,對于自己不懂的事情,假裝知道。
那些有實際經(jīng)驗而沒有學識的人,也許能夠一一實行或判斷某些事物的細枝末節(jié),但對于事業(yè)的一般指導、籌劃與處理,還是真正有學問的人才能勝任。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13
《培根隨筆集》的許多篇目都是催人上進的,他在教導父母怎么對兒女時,頗有見地地指出:“父母對子女在管教上要嚴,在錢財上宜松,這才是上策!彼诮虒Ц改冈趺唇虄号詈脮r告誡人們:“人們(父母、教師或仆人無不如此)往往不夠明智,慫恿子女在年幼時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時兄弟失和,家無寧日!迸喔J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長宜及時為他們確定將來從事的'職業(yè)并加以培訓。也不可過分
遷就兒女的心愿,以為他們會為早年的愛好而奮斗終生。如果子女有強烈的愛好和超人的天賦,則不妨順其自然。培根還說“子女是父母的辛勞苦中帶甜,也給他們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對生活的憂慮,卻也減輕了父母對死亡的恐懼!敝挥昧藘删湓捑桶迅改概c兒女的關(guān)系說得那么透竊,難怪雪萊評價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種優(yōu)美而莊嚴的韻律,給感情一動人的美感,他的論敘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學,給理智以深刻的啟迪”。他在指導人們怎么讀書時,頗有見地地指出:“有些書可只讀其章節(jié),有些書可大致瀏覽,有少量書則須通篇細讀,并認真領(lǐng)悟!彼谥笇藗冏x什么書最受益時告誡人們:“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shù)學使人精細,物理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培根認為,讀書可以使人心曠神怡,增趣添雅,成才益智,就連身體上的各種痛苦,都可以通過讀適當之書而令其開豁。
培根隨筆讀后感 篇14
當我讀完《培根隨筆》時,心中很慚愧,時刻想著書中的真理。
《培根隨筆》的作者是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他是英國著名思想家。歷史學家和散文家。對近代學術(shù)思想與科學的發(fā)展與推進有著重大影響。
培根他一生著書豐富。代表作品有《學術(shù)的進步》!缎鹿ぞ摺。《學術(shù)的.復興》!杜喔S筆》其中《培根隨筆》最為經(jīng)典,是他窮其畢生精力所著的一不人生隨感的作品。它包括五十八篇散文隨筆,重在對人性中的某個側(cè)面或人生的某種境遇簞述見解。
《培根隨筆》中每一處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明確的指引我們前進的道路。而且它言簡義豐,風格靈活多變,格調(diào)公正超脫,文章緊湊,脈絡(luò)分明,用詞精當準確,比喻通俗易懂,文章措辭警策,暗含哲理、辭藻典雅,議論從容!杜喔S筆》中還有許多為人所贊賞的至理名言。面對幸福所需要的美德是節(jié)制,面對逆境的美德是堅韌;幸福并非沒有憂慮和煩惱,而逆境中也不乏慰藉和希望;復仇之心可以壓倒死亡,愛情之心可以使人奔赴死亡而怯懦軟弱會使人在死亡尚未到來之前心靈就先死亡了。這些名句都能穿透事物的表層,直指人的靈魂深處,給人思想上的啟發(fā),性格上的熏陶和人生道路上的指導。作者擁有一顆直揭人心、透徹靈魂的智慧,對人生對社會的認識中肯而不偏激。
《培根隨筆》它不僅是培根的作品這么簡單,它是用來指引與見證人類進步的歷史巨作!
【培根隨筆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培根隨筆》隨筆05-17
培根隨筆摘抄11-10
關(guān)于培根隨筆05-15
《培根隨筆》隨筆5篇05-17
《培根隨筆》隨筆(5篇)05-17
培根隨筆閱讀心得02-11
培根隨筆經(jīng)典語錄02-04
培根隨筆的讀書筆記06-09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02-22
培根隨筆范文15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