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生命的善意
生命的善意,對自己,對別人,以下的生命的善意相關(guān)文章,請繼續(xù)往下閱讀。
生命的善意【1】
今天去填了造血干細胞的捐獻書,加入了造血干細胞骨髓庫,填表的時候并沒有猶豫,這件事幾乎是看到的時候就決定了,以前想獻血,方先生不同意,他并非是不贊成獻血這種行為,他自己已經(jīng)獻過兩次了,只是覺得我身體太弱,獻血會讓我更加虛弱,而不能照顧好自己。
因此我放棄了獻血,選擇了捐獻造血干細胞。
這大概是我二十幾年來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對別人,對生命的善意。
即使將來正式成為醫(yī)生,可能也不會比這更有意義的事了,因為醫(yī)生不一定能讓每個經(jīng)過自己的生命得以繼續(xù)生存或者徹底擺脫病痛,而這件事,倘若有個人需要我的造血干細胞,他的生命就真的會因為我而得以延續(xù),用佛家的話來說,這就是我的功德。
做了這件事,我的腦海里就一直有生命的善意幾個字,我想,這種善意是這樣的美好,讓我整個人都感覺到幸福,因為自己做了一件善良的事的幸福感,不管有沒有人需要我的捐獻,我心中的這種善意,都能讓我幸福,我終于做了一直以來最想做溫柔善良的人。
我對我的愛人溫柔,對這個世界仍懷有善良的心,這般美好的直到我的生命盡頭,即使我仍膽怯,仍懦弱,即使將來我的宿命仍不好,此時的滿足,也夠了。
知足者長樂。
我不一定能做很多對社會有益什么之類的事情,我是一個平凡的小人類,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很低,我只想過好我的生活,看見陽光時會感到溫暖,雨天的涼意能讓我安睡,黑暗的夜晚擁抱愛人,不能解決的煩惱我能讓方先生幫我,感情的矛盾能夠被沖淡。
倘若有幸,我能將醫(yī)術(shù)學得足夠,我能盡我所能去幫助我的病人,就像今天,我加入造血干細胞的捐獻者的行列中一樣,堅持我的生命的善意。
歲月悠悠后,我能做個溫柔善良的女子,我的方先生待我一如既往的溫柔,便是宿命給予我的善意了。
善心善行 潤澤生命【2】
教育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教育賦予生命的應該是健康,是幸福,是溫暖,是向上的力量。
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接觸,教育應該在人的心靈中播種愛心,播種善美,播種智慧,播種光明。
教育是人類文明的薪火相傳,連接著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教育應該用文化的火種點亮心靈,點亮希望,點亮未來。
——題 記
愛是教育的靈魂。
教師的成長源于對學生、對教育的熱愛。
因為熱愛,所以充滿激情:用生命擁刨事業(yè),熱情地迎接每一天的到來。
因為熱愛,所以樂于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因為熱愛,所以富于創(chuàng)造: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節(jié)課都有新意。
……
教師的心應該是慈悲的
教育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yè)。
教師首先應該把自己的生命塑造好,把自己的心靈修煉好。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切皆以修身為本。
修身必先修心,教師除了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之外,還要提升心靈的境界。
教師之修心,尤其應該修養(yǎng)仁愛之心,寬容之心,真誠之心,平等之心。
仁者,愛人;寬者,容人;真者,感人;平者,得人。
……
教師的人生應該是道德化的,在道德化的人生中,升華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升華學生的精神追求。
教師至為寶貴的品質(zhì)是善良,教師的心應該是慈悲的。
教師沒有了善良,教育就沒有了道德;教師沒有了慈悲,教育就沒有了和諧。
以感恩的心感受做教師的幸福
教師要由從業(yè)而敬業(yè),由敬業(yè)而樂業(yè),要將自己的幸福與學生的幸福緊密相連,將自己的成功與學生的成功有機結(jié)合,在與學生的交流中體會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以感恩的心感受做教師的幸福。
……
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
美跟心理學博士吉諾特說:“在學校當了若干年教師后,我得出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jié)論:教育的成功與失敗,‘我’是決定性的因素。
‘我’個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
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創(chuàng)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啟發(fā)靈感的媒介;我能使學生丟臉,也能使他們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一場危機之惡化或解除,兒童之是否受到感化,全部決定在我。”
教師應該給學生以慧眼,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麗;教師應該給學生以信心,讓學生生活中永遠有希望;教師應該給學生以欣賞,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貴;教師應該給學生以溫暖,讓學生的心靈充滿陽光。
……
“您的語文課傳達給我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愛和善”
教育的原點是札人。
育人應該舒展生命,培植德行。
使生命舒展、道德提升、人生幸福的教育才是孕道德的教育。
作為教師,應該以舒展學生的生命、提升學生的道德、塑造幸福人生作為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教育應該使人向善,應該在學生心靈中植入真善美的種子。
一位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后來當上了美跟一所學校的校長,每當有新教師來到學校,他就會交給那位教師一封信,信中說:“親愛的老師:我是一名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我親眼看到了人類不應該見到的情景: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兒童被學識淵博的醫(yī)生毒死,幼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婦女和嬰兒被受到高中或大學教育的士兵槍殺。
看到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為了什么?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長為具有人性的人。
你們的努力絕不應當被用于創(chuàng)造學識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變態(tài)狂,受過高等教育的屠夫。
只有在使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其價值。”
我們?yōu)槭裁醋鼋處?第一,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與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的人生價值,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使學生變得更好,更有智慧,更加幸福;第二,與此同時,也要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使自己變得更好,更有智慧,更加幸福;第三,通過對學生的教育,使學生對社會產(chǎn)生良性的影響,從而為人類的進步、世界的和諧盡一點綿薄之力。
簡言之,即自立而立人,自育而育人。
立人必先立德,育人必先育心。
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教師是靠心靈而高尚的。
平心靜氣【3】
佛家坐禪講究:心平氣和,至此才能進入至真至誠的境界,參悟禪意;儒家著書立說重視凝神靜氣,方能深入至理精髓,心無旁騖,思維如鯤鵬恣肆于瀚海,靈感如鳥翔于浩淼長空。
所謂:“慢工出細活”,要制作出一件精品,必須是心平氣和,不帶世俗功利之心,方能有條不紊,內(nèi)心細膩勾勒,這樣的作品才栩栩如生,靈幻瑰麗。
予人明心見性的透徹和喜悅。
古人讀書作畫,喜歡熏燃沉香,滿屋流溢的香氣令五臟舒緩,思緒晶瑩剔透,文字要表達的意境,精神宜居的別有天地才深入肌理,絲絲入扣。
人心,人性猶如璞玉,須時光的浸染,須掌紋指尖徐徐地盤玩,慢條斯理地抹去石頭本身的銳氣,傲氣,直至玉石變得柔和,沁出幽幽的妙光。
經(jīng)過泥土千年塵封的玉石,價格高昂,除了精細的雕工,更多是依賴于淳樸幽眇的色澤。
玉石的柔美何嘗不是心靈的韜光。
與人情練達的老者煮茗閑談,感覺經(jīng)歷了時光淘洗的老人有一種純樸的“鈍感”——一種閑逸,秋水長空的氣息。
內(nèi)心隨之澄澈如明鏡。
讀有深度的文字,看似結(jié)構(gòu)松散,有如信手拈來,實則智慧卓爾,無一不是字字珠璣、細細斟酌。
讀后每每氣定神閑,安之若素。
尋求篤厚的訣竅,正如燒水的茶壺:水在咕嚕、咕嚕,壺身劇烈顫抖,你瞧,壺蓋都快攤開了;再過會,水壺次第悄無聲息,于是,水才真正沸了。
沸水不喧嘩,志士不聒噪,飽學之士不炫技,誠然如此。
亦是生命真諦。
寫作時,往往要事先走出屋子,走到空曠的天底下,沐一陣陽光,采擷幾縷微風,繼而,深吸吐上幾口空靈之氣。
浮心燥氣次第溶解,稀釋寡味,回到書案,用心貼在心房上,感覺此時此刻的脈搏平穩(wěn)。
想起古人吟詩作畫,要先經(jīng)過一番細細研磨,除了單純的磨墨,更多的或許是為了營造一種安詳超逸的境界,不至于倉皇下筆,弄巧成拙。
年輕人,血氣方剛,一心有所作為,然而往往莽撞、貿(mào)然行動,最后事倍功半。
青年人想做事固然可嘉,但是切戒想到哪,做到哪,做事虎頭蛇尾。
與此同時,不要過度沉浸于昨天的失利和痛苦,不要太計較現(xiàn)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要平心靜氣地分析格局,做到優(yōu)于昨天的自己。
不論從事什么工作,從事何種行業(yè),要想晉升,要想獲得提拔,必不可少要提升修為。
要獲得精神上的升華,務(wù)必要從修身養(yǎng)性務(wù)起。
修身從修心上下手,修一顆不受紛擾所擾,對誘惑執(zhí)迷之心;養(yǎng)性須從養(yǎng)神開始,養(yǎng)神如養(yǎng)花,必備一方凈土,一勺清泉。
在清泉的陶冶下尋覓超逸脫俗,從泥土芬芳中汲取豁然達觀。
于是乎,在心靈的原野上放牧性情,擺脫被禁錮豢養(yǎng)的懦弱,才能培育出一株心有天地,清新高潔的惠蘭。
【生命的善意】相關(guān)文章:
微小的善意作文05-28
善意的謊言作文11-07
善意的謊言作文【精】04-09
【薦】善意的謊言作文04-06
善意的謊言作文【熱】04-07
教育隨筆:善意謊言05-15
善意的謊言作文優(yōu)秀02-20
誠信與善意的謊言作文02-18
善意的謊言小學作文07-21
善意的名人語錄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