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此身永是少年
此身永是少年,這樣如此甚好,以下的此身永是少年相關文章,歡迎閱讀借鑒。
此身永是少年【1】
偶然打開公眾平臺后臺,有小伙伴留言來問每篇都有看很久沒更新了她說習慣是很可怕的東西,一頭棒喝被這樣的期待鼓勵著自己,朋友說你寫寫寒假一個人的旅行分享些體驗或者tips。
有時會很詞窮,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喜歡一種氣味,喜歡一種食物,喜歡一個地方的那種感覺很難以描述被記錄。
每個人的感情都是很私密美好值得珍藏的,分享有時會變味道。
有人一直在看自己寫的東西不免覺得很開心,被人喜歡是很好的事情。
只不過,每次去一些地方經(jīng)歷過一些事情,身上的那種渺小感會很重很重。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如此想來,人生好像沒有什么必須要做的事情吧,遠離了俗氣熱鬧的春節(jié),我反而覺得輕松自在。
人時常會有一種岀離感,陌生的空氣,陌生的土地,會使我野心勃勃地去探索,身心雀躍地去感知。
一直覺得自己身上有一種氣質(zhì)叫做“愚勇”,又愚蠢又勇敢,一直都活得很笨拙憑直覺,也許是父母放養(yǎng)的狀態(tài)也讓我生長得些許野蠻自如,所有一切都自己摸索著來。
不久前,讀到馮唐的一篇書信《把一輩子當成一天過》,想罷,及時當勉勵,人生苦短,不如不管,繼續(xù)任性。
因為無知簡單容易相信別人,一路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幫助,簡簡單單的沒有戒備心,愿意向陌生人開口去尋求幫助,柔聲細語加大大的微笑比什么都好用。
后來離開拉薩,米南跟我說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一直在笑,笑真的是很美好的事情,化解很多言語無法溝通的問題。
就這樣,想把這次出走記錄下來。
離開拉薩去機場的大巴上戴著墨鏡,聽了一路王菲的《懷念》,眼淚忽然止不住地掉下來,現(xiàn)在回想當時是怎樣自然而然的喜歡和沖動一個人出發(fā),那種簡單粗糙沒有準備的感覺,就是覺得應該一個人去一趟,背上小小的書包就走了。
這是給二十一歲最好的禮物,在心里種下一棵樹,所有的經(jīng)歷體驗都是為了讓它強壯枝繁葉茂。
回來后,收到旅途結識的朋友寄的明信片,點點滴滴在心里涌起來,我們一起在瑪吉拉米吃藏餐,半夜走在拉薩的街頭,我和他開玩笑大聲的放著手機里的歐美搖滾樂,對陌生人沒有戒備心,本能地相信一個人旅行的人都內(nèi)心強大,能坦然擁抱這個世界善意地對同樣踽踽獨行的旅人,我有時有很多話說如果對方也剛好熱情,我們從午飯聊天到下午茶,喝了不太好喝的卡布奇諾,我喜歡拉薩,可以慢悠悠地行走,認真地觀察每一個人說話時的神情揣測此人的內(nèi)心他的生活境遇,這是長久以來,我愛干的事情。
第一次,在外過年三十,和青旅里認識的朋友熱絡起來,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里胡歌和王凱cp一起吃火鍋,手機上大學班級群里大家一起搶紅包,在藏族歌舞廳狂歡到凌晨四點,小口小口地喝著啤酒,同藏民跳舞忘乎所以,沒有離家的煩惱不適,年輕真好自由真好。
坐了很遠很遠的越野車去40冰川,路途顛簸長途旅行的惡心感加上拉薩稀薄的空氣,大段大段無聊的時光在睡眠中度過,我無法告訴你值不值得看這樣的美景,第一天在車窗內(nèi)看到羊湖讓我久久沉默說不出話來,朋友說下車拍照來,我說我在車窗里看看就好,美的無法形容時,我選擇保持距離遠遠觀望,靠近有時會破壞美感。
我們長日在八廓街大昭寺一帶游蕩,拉薩晴朗明媚,我喜歡盯著藏人老婆婆的臟辮一直看,記得在去青海湖的路上看到朝圣者磕長頭,被這樣的專注和一心一意感動著,他們皮膚黝黑明眸閃耀,在我心中精神明亮。
最后一晚,跟Z吃完飯,在天橋底下分別,我說我要送你一個禮物,我熱情地擁抱了他,笑著說我三十歲嫁不出去你娶我。
覺得那刻的自己天真可愛,有時是快樂很難,傻里傻氣一點會更加容易快樂一點。
他后來有一天問我為什么公眾號叫理想國,說他開了家公司也叫理想國,感覺會上市的樣子。
我發(fā)了哈哈,你要是上市了,我來給你打工。
我們說了很多話跟殘酷的現(xiàn)實沒有關系,每個人都有各樣的煩惱,學會無傷大雅的沮喪和失望是人生的必修課。
不如溫暖地多笑笑,沉默即體面。
懷化——曾經(jīng)的記憶【2】
身在本地近四十年,城市的發(fā)展歷歷在目。
哪棟大樓曾經(jīng)是地標,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風貌。
每條街道何時開墾以及原來的面貌卻不一定記得。
但大致記得幾條街道都是修建在溪流上的,像鐵北至嫩溪壟、斜水塘到中心市場、府星路、人民路等。
八十年代初,鶴洲路劈山開挖,火車站便直通人民影劇院。
在此之前,懷化火車站卻似郊區(qū),要從窄的要命的團結路和斜水塘田邊的羊腸小道繞。
榆樹灣即三角坪、老街才是這座城的起源。
百十戶人家的上節(jié)街和下節(jié)街便是老城。
老誠的街道很古也樣板,后來被通往火車站的躍進路隔開成上節(jié)街和下節(jié)街。
上節(jié)街則有政府、公、檢、法院等府地。
下節(jié)街則是其他各局、商賈、門面、工廠所在。
曾經(jīng)這條街是懷化的治所府地,石板街、木板房、窨子屋,還有一些年輕的古板承前啟后,像手工作坊、裁縫鋪、鐵匠鋪等等。
整條街幾乎沒有綠化,但有幾顆大槐花樹,我尤其記得最大的槐花樹在公安局院后。
下節(jié)街有溪和水井,這條溪發(fā)源于鐵北、經(jīng)嫩溪隆、斜水塘至床單廠、流經(jīng)現(xiàn)在的中心市場過三角坪、㵲水路小學匯入㵲水河。
其中還有區(qū)政府、團結路和狗崽沖的溪水。
溪流在現(xiàn)在的中心市場底下匯合。
鐵匠鋪在當時的街尾、即現(xiàn)在的中心市場的步行街(東興廣場),上節(jié)街也有鐵匠鋪,不過在街道和菜地的邊緣。
整個懷化很小,小得不像一個縣城。
黔陽地區(qū)遷懷化改稱懷化地區(qū)時府地在5公里外,公交1路和7路能到。
榆樹灣周圍先有了躍進路和人民路,再后來才有了標志性的迎風路貫通這座城市東西。
迎風路也延伸成迎風西路和迎風東路。
迎風東路直通石門、懷化(學院)師專,迎風西路則與躍進路交匯。
當年交匯處還是梯田,火車站到躍進路走田邊,后來中醫(yī)院和五交化、輕紡局、交通隊(交警前身)、司法局、房管所等相繼林立兩側,靠斜水塘這邊一直延伸到老街都是菜地和稻田。
文化山下靠下節(jié)街這邊有醬油廠、酒廠,地下有防空洞,洞內(nèi)有歌廳、溜冰場、商店、哈哈鏡,還有一旋梯到山頂。
山頂原先有一廟宇,木質(zhì)結構,還有一座碉堡的廢墟,后來成了文化局所在,因此才叫文化山。
文化山的東西兩頭是三角坪電影院和人民影劇院,當時這兩個電影院是頗具人氣的場所,有一個專用的摩托車傳遞交換影片。
八十年代初人民路和躍進路都很荒涼卻是這座城市的主路。
當時的“商場”算是懷化最熱鬧的地方了,比現(xiàn)在的超市商品要包羅,幾乎什么東西都能買到。
電器、布匹、五交化、糖果副食、生產(chǎn)資料、日雜用品等都在商場集中售賣。
商場的對面是日雜公司和棉麻土產(chǎn)公司及他們的倉庫,現(xiàn)在是副食批發(fā)城。
當時這里有兩個大水塘,日雜公司和棉麻土產(chǎn)公司各一個水塘,水塘的功能主要用于防火,也兼養(yǎng)魚,背靠萬壽山。
萬壽山的另一面便是位于上節(jié)街的公安局和檢察院。
糧食學校、收容審查所還有檢察院家屬區(qū)都在這山頂。
這里原先有很多古跡,如:石像、石碑、石牌坊等。
我們常玩的乒乓球臺便是刻著很多佛像的大石塊做成。
這里的樹木高大繁茂,是當時懷化難得的風景。
公安局對面是法院,法院旁邊有一條小巷蜿蜒至三角坪。
這條巷子是賣柴、賣炭的集中之地,因此也叫柴巷子。
城中派出所便在這巷子的中間,也是老木板房,像廟堂或古衙門。
隔壁是糧食局,糧食局大門開向沿河路。
圍墻外有一條小街通往河邊,我常走這里下河游泳。
沿河路即是最早的芷江路,從三角坪到芷江縣的主路。
靠河這一邊有郵電局、一完小、竹器廠、航運公司碼頭等。
后來修㵲水大橋便拆掉了糧食局和城中派出所。
改革開放、破土開疆,城市高速發(fā)展。
老城也一去不復返,僅存十幾棟民居貌似茍延殘喘的在和時代抗爭著。
心何時才能放下【3】
有一種愛叫做守候,為愛矜持這不在讓愛受到傷害。
故事要從我在校地時候說起,記得那年我和她在一起的時候。
我心里總是七上八下的,她望著我的眼神仿佛依依不舍。
那時的我心中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和她永遠的在一起。
可是有情總是被無情惱,我把愛情想得太簡單了。
我以為愛是默默的守候,愛是盡在不言中才能守住這份愛。
愛只要給彼此自由才能得到快樂,沒想到我的深心會如此的沉痛有一種被萬箭穿心的感覺。
我開始不知所措的在那個曾經(jīng)和她相識的地方彷徨著,猶豫不決的不知道該怎么辦忽然間一陣陣寂寞的風把我圍住。
我給她的愛一直很安靜,偶爾來交換彼此的關心。
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始終不能有姓名,這首歌一直在我腦海里不段的浮現(xiàn)。
伴著我到如今不知心往何處,念歸何處才能中斷我的思念。
心中如同整個世界都要崩塌似的,整夜不能安枕好像沒有了靈魂。
我身心疲憊支撐著這份感情,每天假裝著笑容小心翼翼的。
深怕被別人看出端倪了,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心中總是感覺空蕩蕩的,不曉得什么時候才能達彼岸。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當初選擇和她一起走下去,是否我們的結局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悲劇和憂傷。
我探索著愛情的道路,念念不忘的那個美好的憧憬。
至今讓我放不下,也不知道我的心何時才能放下。
【此身永是少年】相關文章:
此中有新意作文03-22
泉此方經(jīng)典語錄11-14
身騎白馬簡譜11-15
傷仲永教案10-07
一轉(zhuǎn)身作文05-02
此去經(jīng)年彼岸花開作文11-10
永懷感恩的心作文10-30
永懷感恩之心作文12-19
課文《傷仲永》教學教案01-03
永遠的懷念郭永懷征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