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讓我們的青春不畢業(yè)
青,是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春,是季節(jié),是成長的季節(jié),青春就是出生在成長季節(jié)的那片生命的綠色,是陽光下那片燦爛的笑容。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唯美文藝的青春散文,僅供參考。
校園溢滿了馨香,而你卻在這幅花蕊的畫卷中走向邊緣,你愿承蒙校園不棄,但時光早已匆匆地走到你的身旁。
你嘆,“花開半夏”,她曰,“雅望天堂”;你笑,“黑白盡流歲月的模樣”,她傾,“記憶謹記青春的目光”;你性如烈火,
她冷堪寒霜……然而,你和她都未曾留意,近處,一顆心又一顆心,在不停的顫栗,似乎幻想著一年之后一次次迷茫的張望。
不久之后,你喪失了在自習(xí)室里學(xué)習(xí)的資格,喪失了在校園里安閑散步的資格,喪失了原有的學(xué)生青澀,學(xué)生證、校園卡、寢室的鑰匙……
一一被時間這把殺豬刀割去了青蔥的嚎啕,你把什么張永樂高數(shù)、張劍閱讀、和政治輔導(dǎo)書統(tǒng)統(tǒng)地撕碎,也把什么中公的公務(wù)員和事業(yè)編的輔導(dǎo)書、
銀行從業(yè)資格復(fù)習(xí)書毫不留情地從六樓甩下一樓,甚至也像去年那些前輩們那般,學(xué)長穿上蹩腳的婚紗在大學(xué)的每一處角落撇下依依不舍的“倩影”,六朵姐們花穿上美麗的婚紗把“一生的初夜”嫁予難以忘懷的青春。
其后,在照相機定格你們把學(xué)士帽扔向天空的剎那,你能夠聽見來自亞洲最宏偉最高聳最頂尖的大門里每一塊磚的鮮花和淚水、陽光與塵埃、還有那一簾簾無盡的沉默……
不久之后,你走在橫跨東西校區(qū)的彩虹橋上,走在這座走了四年的“鵲橋”上,突然,想起第一年讀過的那篇《北方的河》,
“理想、失敗、幻滅、熱情、勞累、感動、鄙夷、快樂、痛苦,都伴和著那些北方大河的滔滔水響,清脆浮冰的擊撞,肉體的痛感和感情的磨礪,
一起奔流起來,化成一支持久的旋律,一首年輕熱情的歌”,呵!這北方的河豈不是這幻想的河,熱情的河,青春的河嗎?驀然回首,
這不是康橋,而是站在一方被譽為“江北明珠”的沃土上,你揮一揮衣袖,自然也無法帶走一片云彩,但你帶走了四年的記憶,那些親情,那些友情,還有那些愛情……
不久之后,當你最后一次坐在寬敞的教室里聽課時,你一定會想起許多老師的聲音。
或許,這些老師并不記得你,但你一定會記得是誰教會了你“微笑曲線”、報酬遞減規(guī)律和邊際效用,是誰讓你知道了熊彼特、明茨伯格、德魯克和彼得*圣潔,又是誰曾說過,“一個人是對的,這個世界就是對的”。
當你最后一次停在女生宿舍樓下等女朋友時,你早已不像以前那么迫不及待地喚她下來,而是心有靈犀地清楚她一定知道你已在樓下。
縱然你并不那么肯定未來的自己是否趟著她的眼淚回家,但你知道,那一刻,你必須鄭重地向她表明自己的決心、希望和未來;
當你最后一次在與同處四年屋檐下的舍友開懷暢飲時,你把所有的偽裝、所有的牽強和所有的不虞一一擱置在遺忘的傷逝里,一杯又一杯,一瓶又一瓶,然后,又忘了是誰提議去唱KTV,隨后,便滿聲附和。
那一夜,你醉了;那一夜,你哭了;那一夜過后,你告訴自己,——“我畢業(yè)了!”
不久之后,也便是一年之后,我變成了你,變成了如今的你,變成了畢業(yè)的我……
又是一年畢業(yè)季,校園中充滿了感傷和興奮,笑容和憂郁。
伴隨著深深淺淺的記憶,忽然,對岡林信康的歌詞深有所感——
是呵,我就是我
我不能變成你
就連你在那兒獨自苦斗
我也只能默默地注視
仿若牽強的筆尖描述演繹在他人生命中的那些悲涼、那些幸福和那些阡陌,“我又不是你的誰,不曾帶給你安慰”,
有人說:“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道死胡同,你走不進去,我又走不出來”,因此,我雙手一攤,無奈地搖頭,搖頭,搖頭。
我一向不喜歡問學(xué)長學(xué)姐的去處,但是,我常常問,“這四年,你有什么收獲呢?”因為,人生類似一種體內(nèi)DNA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
徘徊永遠,永遠循環(huán),沒有哪一種選擇能夠正確到底,研究生也罷,公務(wù)員也罷,自由職業(yè)者也罷,沒有誰能夠擁有足夠的勇氣斷言這究竟是對是錯,
如同方方《風(fēng)景》中的七哥,他常常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直到死都是無法判清的”,你和我,依舊是幼稚而淺薄得像每一個活著的人,
因此,我不問這類問題,除了避免明年的自己遇到這番尷尬,還有其本身便存在著無知的缺陷。
但是,“每一段路程,皆是一種領(lǐng)悟”,校園的陽光、陰雨、清風(fēng)、日月……和著我們的呼吸,隨著我們的腳步,望著我們的影子,一起走過了四年,走過了四個三百六十五天。
我從不相信沒有人不曾有過收獲,亦不相信有人會絲毫未變,盡管他(她)無法感知,但他們的親朋好友一定會感嘆,“四年的時間,你變了!”
我想,這是我后悔第一年沒有在邁進校門第一步時留一份記憶的原因,也是每一個學(xué)生對青春和人生的追問。
讀了許久的書,至今,依然扮演著學(xué)生的角色,甚至家人還一心祝福我“再上一層樓”。
父親向我展示了他四十多年來的經(jīng)歷和血淚,耐心地告訴我,“學(xué)生時期是一個人學(xué)習(xí)和讀書的黃金時代。
我總認為在學(xué)校里學(xué)的東西是一個人一生之中最多的時段,工作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再也沒有哪一段時期比學(xué)生時代學(xué)得又多又快樂了。
起初,我并不那么信以為然,畢竟,有句話曾寫道,“時間是海綿中的水,愈擠愈多”。
我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是一個善于擠水的人,但是,剛剛過去的值日周經(jīng)歷卻大為改變了我的魯莽和無識。
拋卻了青春的元素,像英語四六級、《中國好聲音》和《中國合伙人》……生長在LC大的青春閣樓里,時間一直豢養(yǎng)著一周疲倦的眼神。
也許,在其他高校,并未有這么奇葩的值日周,但是,這勞累的一周、辛苦的一周和穿梭的一周的的確確綴染了校園四年的流光溢彩。
一年一度的值日周,漸漸地,讓我們明白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原來,校園管理中心的乳名是掃大街的和搬磚的,
飲食管理中心的署名是打掃餐廳的,宿舍管理中心的學(xué)名是打掃宿舍樓的……就這般,我的雙手磨出了暗繭,手臂崩裂了痛楚,血液膨脹了七天的睡眼朦朧。
這一周注定是一個忙碌的一周,而忙碌的并非學(xué)習(xí),而是與之毫無瓜葛的打掃衛(wèi)生。
此刻,停留在英語閱讀上的第一百八十頁仍舊敘述著上周末的咒罵。
偶爾,回望身旁那位考研同學(xué)趁著小憩的時段,端起課本匆忙瀏覽著數(shù)不盡的單詞,瞬間,我禁不住滿臉愧意,自愧不如。
再一次端起書卷,心情澎湃著千年不遇的安靜。
忍不住想問,“未來,這樣和煦的心情,這樣寧靜的時光和這樣的一切當真如同東逝流水了嗎?”。
也許,因為少有,所以,尤為珍惜;因為深刻,所以,倍加記憶;因為短暫,所以不敢有所懈怠。
倘若有愛無愛都銘心刻骨,那又怎能不因這首貌似平淡而世間難再的青春之歌而不無珍視呢?掀開《方方作品精選》,我開始閱讀第一篇《風(fēng)景》,上面寫著——
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淵最黑暗的所在,我清楚地看見那些奇異的世界……
——波特萊爾
畢業(yè)的你,即將畢業(yè)的我,我們被校園外的社會視為一代人。
不愿再用顧城那一首老掉牙的《一代人》以謄寫光陰的無奈,也不愿引用海子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以聲張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可惜,我們這一代人還沒有屬于我們的詩歌,我們的畫意。
一代大儒梁漱溟曾說:“價值觀和價值判斷是相對的,每一代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價值觀,每一代都有屬于自己的價值判斷”,然而,
我們這一代,畢業(yè)的你和即將畢業(yè)的我,上學(xué)的和未上學(xué)的,究竟什么屬于我們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呢?詭異的社會總是用令我們應(yīng)接不暇的車輪碾壓我們的身軀,甚至還波及到我們的上一輩。
回憶隱藏了一首歌曲的深情——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遠方,回不到的世界都叫做家鄉(xiāng),而我一直向往比遠更遠的地方……
而那一片比遠更遠的地方究竟是怎樣的仙境呢!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簾披星戴月上朝堂的夢,在那一簾幽夢中,有功成名就的渴望,
有名利雙收的希翼,有衣錦還鄉(xiāng)的期盼……而我們,這些沉淪在世海中的人兒們,時常被這種夢折磨得輾轉(zhuǎn)反側(cè)、痛苦不堪,同時,那一副青春的模樣卻早已忘記什么時候丟失在奔跑的路途中了。
多如牛毛的身不由己,寥若星辰的隨心所欲,似乎可以摘寫方方那句經(jīng)典的判決,“每一個人的命都是由許多人的命組合而成,
就像一個股份公司,自己只不過個大股東罷了”,但,如若將之應(yīng)用于此,又總感覺不那么契合。
如何擺渡自己的內(nèi)心與外在,這是千年追逐的疑問,是不朽的不腐的困惑。
揭開一層層面紗,你,也許,認為,“當責任與感情同在,恩典便與我同在”;也可以質(zhì)問,“世論與我不同,難道真理便與我不同嗎?”對此,你,我,應(yīng)當有自信。
久后,安靜地踏過這片熟識的土地,校園里,依舊飄著三年前熟悉的氣息。
不遠處,廣告板上描畫著一張青春的面容,路過的同學(xué)開玩笑地調(diào)侃,“這位設(shè)計師的眼光一定有問題!這么丑的女生,還上展板啊!”,
我望了一眼展板上的照片,女孩雖無法與國人認可的傳統(tǒng)美女相媲美,但是,在快樂與悲傷并存的季節(jié),設(shè)計者著實不應(yīng)選擇一類;壍呐。
因為,在感官的社會風(fēng)氣中,像;壍呐@類人,她們屬于校園里叱咤風(fēng)云的人群,但,人們忘記了,其實,更多的學(xué)生都是校園里默默無聞的大眾!青春,勿論感官上的丑美,而我亦坦然接受他人對我“小個子”的稱號。
青春,她對每一個人都一視同仁,所以,廣告板上的笑容代表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笑容,代表著我們這一代的記憶,代表著我們的鏤心刻骨。
這一抹笑,傻傻的,呆呆的,很清純,很天真,也很懵懂,或許,再也無法找到如此貼合青春不棄的笑容了!因為,讓我們的青春不畢業(yè)的,正是這一痕痕綻放在我們面孔上的笑容。
是的,讓我們的青春不畢業(yè)!
自然,不畢業(yè)的還有快樂、苦難和今后人生中不斷邂逅的平淡。
或許,太喜歡張承志這位塞北作家了,最后,依舊游過他的平仄作一次痛快的跳躍——
我相信,會有一個公正而深刻的認識來為我們總結(jié)的:那時,我們這一代獨有的奮斗、思索、烙印和選擇才會顯露其意義。
但那時我們也將為自己曾有的幼稚、錯誤和局限而后悔,更會感慨自己無法重新生活。
這是一種深刻的悲觀的基礎(chǔ)。
但是,對于一個幅員遼闊又歷史悠久的國度來說,前途最終是光明的。
因為這個母體里會有一種血統(tǒng),一種水土,一種創(chuàng)造的力量使活潑健壯的新生嬰兒降生于世,病態(tài)軟弱的呻吟將在他們的歡聲叫喊中被淹沒。
從這種觀點看來,一切又應(yīng)當是樂觀的。
感懷青春【2】
前一段時間,腦子里一直在琢磨兩個詞,一個是“青春”,另一個是“人生”,也不知道自己是從何時起開始變得深刻起來。
細想想,三十大幾的年紀雖算不上是豆蔻年華,但也不至于到了感懷“人生意義”的境地。
自己真的是老了么?問妻。
妻說:等你穿運動鞋時開始穿襪子,就說明你已經(jīng)開始老了。
如果用這個來衡量,我真的還沒有老去,但內(nèi)心確實是有點滄桑的感覺,獨一人時越發(fā)容易莫名的感傷,以至于汪峰的歌占滿了酷狗播放器的每個列表。
上月,零零散散的看完“北京青年”這部劇。
感覺挺逗,消遣是夠的,但離真實似乎遠了點。
“青春重走一回”說說容易,身體力行又是何其難,不是每個人都能開著越野的吉普走天下,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隨手拿出四十萬去開酒吧。
所以妻說,用這來指導(dǎo)生活就顯得滑稽了。
青春不是每個人都能重新來過的,所以要看準,走好。
我的青春還在么?如果按照電視劇里的主人公27歲就開始重走青春來推斷的話,我的花季雨季早已遠去數(shù)年,真到了懷古的年紀。
所以在這個時候回頭整理一下離自己遠去的歲月,宏觀的思考下自己的人生,也是有必要的。
父親曾對我說,我這三十三年,他還是滿意的。
其一,雖兒時頑皮,但還算善良懂事,未走上歪路或歧途;其二,雖學(xué)業(yè)不算出眾,但運氣頗好,考上軍事院校,不但沒給家里增添任何經(jīng)濟負擔,
而且工作也不用家里操心;其三,雖長的算不上風(fēng)流倜儻,但還有些偽文藝青年的素養(yǎng),追到華工畢業(yè)且嬌媚如花的妻,也沒花太多功夫,不像那些悲催的男青年們還要上“非誠勿擾”去找人生旅途上的知音伴侶。
我對父親所謂的“滿意”是不以為然的,青春是要有悸動的,人生更不僅僅是如此?紀伯倫說:寧可做人類中有夢想和有完成夢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個最偉大的、無夢想、無愿望的人。
而我現(xiàn)在只是個很渺小、無夢想、無愿望的人,這難道算的上滿意的人生。
最佩服也最懷戀大學(xué)時和剛大學(xué)畢業(yè)那個階段的自己,確實是夢想滿懷,激情萬丈,工作中我有當將軍的夢想,閑時還有學(xué)習(xí)詩詞曲賦的雅致,過的好不自在。
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對現(xiàn)實的深刻認知,我的悸動慢慢的消失了 ,將軍夢不是遙不可及的問題,那根本就沒那個可能,
閑暇時哪有詩詞曲賦的心境,取代的是無休無止的電影、電視劇和游戲,雖然平時工作依然賣力,帶的連隊依然先進,
自己一如既往的是每年的先進黨務(wù)工作者,但我知道,已經(jīng)到營職了,在軍隊屬于我的時間不多了,與其這樣還不如早點結(jié)束,至少可以解決和妻兩地分居的問題。
所以,我在自己32歲生日那天,毅然決然的打了轉(zhuǎn)業(yè)報告,雖然我真的很愛那個很陽剛、很向上的集體。
但是我還是走了,我沒有聽父母勸告,也沒有接受首長善意的挽留,因為我知道,流連的時間越長,也許那是對我的傷害會更大。
誰知道這是對,還是錯,現(xiàn)在討論這個沒有太大的意義。
也許正是因為轉(zhuǎn)業(yè)的緣故,我開始學(xué)著懷舊,想念軍校時代,想念當排長、連長、參謀、干事的日子,想念那個有朝氣和夢想的時代。
雖然每天置身于燈紅酒綠的都市,但我依然想念川北高原那寂寥無聲的月夜,因為那里安放著我的青春。
為了釋懷,我開始學(xué)習(xí)彈琴,妻說我是附庸風(fēng)雅。
是嗎?當然不是,琴只是承載情感的器物而已,雖然每月要花幾百塊大洋,雖然手指已經(jīng)不再靈巧,但我樂此不彼。
下班,就慌著往老師哪里跑,也奇怪,這段時間,我好像覺得青春又回來了一點,自己還是個小學(xué)生,還有好多事情自己還不認識,看到琴譜和琴鍵,就好像小時候看到的生字,想認識它,想學(xué)習(xí)它。
猛然間,自己好像觸動了一些比較深刻的東西:青春也許并不是人生中稍靠前的一段旅程,不是一個可以用年齡段描述的東西。
而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一種學(xué)習(xí)體驗未知事物的愿望和過程。
只要自己一直保持學(xué)習(xí)體驗的狀態(tài),自己就活在多彩的青春里,人生也因為青春的絢麗而變得有意義。
到底什么會給我們的人生留下記憶【3】
已近不惑之年,猛回頭,突然發(fā)現(xiàn),對自己的經(jīng)歷有些模糊,那些能深刻印在腦子里的東西竟然不是很多。
并且有太多的事情已經(jīng)變的遙遠,甚至離我遠去了。
曾經(jīng)的懵懂少年,曾經(jīng)的青春煩惱;曾經(jīng)的寒窗苦讀,曾經(jīng)的惆悵迷茫;曾經(jīng)的年少輕狂,曾經(jīng)的躊躇滿志;曾經(jīng)的豪情萬丈,曾經(jīng)的深切感悟。
所有的曾經(jīng)都已經(jīng)離我漸行漸遠,想要抓住他們,不管多么尷尬和痛苦,卻是已經(jīng)不再。
生命中有些是不能違背的東西。
只要一個人出生,最終都會走向消失;只要有了喜悅的感覺,相伴而來的就是痛苦;你擁有好朋友的同時,會樹立更多的敵人,
即使敵人對你也很尊敬;親人終將會離去,無論你有多么愛他們;總有一些后悔的事情,不管你考慮有多周全,你有多么自信;無論你有多輝煌,多落魄,這終將都會過去!
物質(zhì)的東西,很容易讓人滿足,滿足的同時也讓人失去了享受滿足的機會。
少年時代的我們,好吃、好玩比天大,玩具永遠沒有夠。
如今的我們,賺錢從來不嫌多,再好的玩具也不再讓我們興奮的難以入睡了。
有一個故事很能說明這一切。
有一個老人獨自居住在一個院落,門前從來會清掃的干干凈凈,又有花草樹木,因此孩子們特別喜歡在這里玩耍嬉戲。
老人又特別喜歡清靜,但是直接驅(qū)走孩子們又不合適,后來老人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第一天,孩子們玩的特別瘋,特別高興,傍晚的時候,老人出來,給每位孩子1角5分錢,說:“我是一個老人,能看到孩子在自己門前玩耍,讓我回憶起自己的小時候,很感謝你們給我趕走寂寞!希望你們明天還能來。
孩子們非常高興,因為痛快的玩耍一天,臨了還有人給自己錢,當然感覺良好。
第二天,孩子們來的多了,并且更加吵鬧。
下午的時候,老人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角錢,說“我很感謝孩子們能繼續(xù)玩耍,不過由于我退休在家,也沒多少錢,只能給你們這些了。
孩子們心想,雖然只有1角錢,不過也不錯了,畢竟是給我們錢,心里雖然有些許失落,還是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第三天,孩子們從一開始玩就等著給錢,心里的期待是至少1角。
結(jié)果傍晚的時候,老人出來,很客氣的告訴大家“我要維持自己的生活開支,實在拿不出太多的錢給大家了”,只給每個人5分錢。
結(jié)果,有的孩子大聲抱怨“你以為我們在這里玩很輕松嗎?我們也很辛苦啊!跑一天也很累啊!你竟然只給我們5分錢,我們再也不來玩了!”說吧,一哄而散,再也不來玩耍。
老人也過上了平靜祥和的生活。
老人沒有說趕走孩子,只是孩子們的自我滿足感被剝奪了。
自我的價值得不到證實,在充分感知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太多的自我。
昨天的很多錯誤、尷尬甚至是丟丑的事情,今天看來竟然成了我們聊以談資的籌碼,曾經(jīng)的不適感今天看來竟然還存在些許自豪。
前幾天我們大學(xué)同學(xué)聚會,期間那幾個看來一直溫柔秀美的女同學(xué)竟然曾經(jīng)是我們當年全校貼大字報的始作俑者,這簡直讓我大跌眼鏡啊!
要知道,這樣的事情當年我們男生也沒有幾個敢去做,真是佩服她們啊!佩服的同時,竟然也伴隨著些許的羨慕和遺憾,羨慕她們曾經(jīng)的年少輕狂,遺憾自己的循規(guī)蹈矩。
給人生留下記憶的并不是那些輝煌和燦爛,更多的是那些生活中的坎坷和挫折。
真正的輝煌和燦爛也是伴生在磨礪中,因此,大膽去追尋自己的內(nèi)心吧!別讓多年以后自己是乖孩子的平淡人生成為遺憾。
記憶總是對那些不平常的經(jīng)歷產(chǎn)生深深的印記,給自己一個不平常的記憶機會吧!
【讓我們的青春不畢業(yè)】相關(guān)文章:
讓我們的青春永駐作文10-05
青春讓我們回味無窮作文10-01
不奮斗不青春的滿分作文03-09
青春不謝幕作文10-07
青春不迷茫作文10-09
青春不悔作文10-08
青春不后悔作文10-05
青春不迷茫作文02-17
不后悔的青春作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