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在期盼中走過
回首走過的日子,一切對我們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人在期盼中走過。
人在期盼中走過【1】
白日忙碌了一天,就連思考的空隙都沒有,身軀任憑著事情而轉動!
夜幕降臨,整個小城沉浸在夜色里,靜悄悄的,甚至連我家外邊小狗熟睡的鼾聲都可以聽得真切!走進十一月,也走進了今年的冬天,此刻在我鍵盤下所有的文字似乎沒有了溫度,離開電腦,佇立于窗前,我獨望窗外眨眼的星星,
心緒一點點激情都沒有,和所有的星星一樣,我是在期盼中走過了每一個日子,盡管有些艱辛,可是一步步走來都感到是那么的溫情,這或許就是人生吧!每每想到往事,想到故人,想到流去的歲月,我的文字便突然落寞起來,這該是一個什么樣的心致呀……
回首走過的日子,一切對我們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曾惱曾煩曾怨天尤人,酒精麻醉愁更愁,文字解愁愁更憂,心緒無奈,頹廢寂寥,心神不寧,我遇到了自卑,想到了絕望,但我卻又不甘心,面對一次次掙扎,黎明的曙光在哪里呢?
我在苦苦地渴求著,我在靜靜地翹首期盼著,在渴望中行走著,在矛盾中尋找,和所有人的人生一樣,我相信,每個人的人生之路都是在渴望與期盼中勇敢地走過來的!對于我們的生命來說,人不能沒有期盼,倘若沒有了人生的期盼,我們眼前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即使擁有多么豐厚的物質,而失去追求,那也是一個沒有意義的人生!追求是人類生命的使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昨天晚上在與兒子的交流中,他問到我的過去,我的心里突然沉思起來!是的,對于“過去”的字樣,我從不止一次地在審視自己!這或許是人生最好的成長,人生其實是一個與命運較量的過程,在我們的人生中,無論過去的日子讓你擁有了多少財富,對你的人生都不重要,但值得追溯的應是人生留下的那一份精神,可在人生行走時,我們卻恰恰容易忽視這樣的精神。
人生像是在爬坡,坡上到底有我們人生多少渴望的需要,我們都不曾了解,我們面對的問題就是要勇于去爬,曾記得我在小學畢業(yè)那一年,沒有考上縣里的重點初中,原有的學習傲氣突然被折斷,走進鎮(zhèn)中學讀初中,學習成績一路下坡,
我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于是,便放縱了自己!全身投入在玩耍之中,老師眼里我變成一個“壞孩子”,而就在我一度沉醉于迷失自我的時候,班主任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那時也是這樣一個初冬的晚上,沒有月亮,外邊黑壓壓的,我的班主任是一個女老師,
她沒有批評我,沒有羞辱我,那天晚上,她讓我感受到人間關懷的一份人間的真情,時隔至今,老師的話我已經記不清楚,但我卻清楚地記得那個夜,也從那天晚上起,我開始走向人生的自救之路上,對未來,我不知道我要渴望什么,但我從心底涌現(xiàn)出一股股前進的勇氣,那一股勇氣一直伴陪著我……
“人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人生之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
當遇到困惑的時候,我就想起在那個晚上班主任說過的話,是呀,路在何方呢?我們都會問這個問題,其實就在在我們自己腳下,我們自己心中。
而一個腳下,一個心中,對于我們來說又何其艱辛呀,腳下之路需要我們踏踏實實地靠自己去走,每一個腳印或許埋葬著無數(shù)故事,但要我們的人生做到“踏實”二字,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用一生來守候這個約定;
心中有路就是要我們無論何時何地心里都要抱著一種信念,信念說起來容易,要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活下去,有時候真的是一種受苦,我們的人生中學習階段需要這樣的精神,甚至就是在生活里,也離不開這種精神的鼓舞!
路在我們腳下,在我們心中,有了這樣的人生,也許就不會有太多的遺憾與后悔,我們就能走出一條別樣的人生之路來。
走過人生的四十個春秋,回想那些被歲月帶走的日子,我的心始終沒有停止期盼,我的腳始終沒有止步,因為這是生命的責任!
人生路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也許會遇到許多難以想像,難以預料的事情,這一切都或許動搖我們前進的腳步,甚至有的時候都還可以是改變我們人生前進的方向。
曾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走進高中二年級時,課業(yè)加重,思想包袱很沉,便想到輟學,也是在這樣一個冬天的夜里,同學們都已經進入夢里,我爬在宿舍里哭了許久許久,是淚水告訴我,不能停止,只有走下去,在學習中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希望,否則,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翻過人生走過的日子,我深深感到:人是在期盼中走過的。
期盼是一種很客觀的人生態(tài)度,有了期盼,我們就會勇敢地去面對人生行走時遇到的困難,就能堅強地往前走,再大的困難也阻止不了我們前進的腳步,期盼也是一種人生的信念,當我們有了信念,我們腳下的路就能越走越寬,我們的心路就不會被阻塞……
面對兒子的提問,我不知道怎么去回答,只好寫下這些文字,心里才踏實了許多!
現(xiàn)實擊碎理想【2】
1
堅硬的水泥地板上一溜煙地飛揚起一陣陣的雪沙。
像飛沙一樣雪粒,它們像長了腳一樣在地面上奔走,它們像飄散在空中的無數(shù)的白色小精靈,它們似乎在祈禱什么。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誕節(jié)。
就在這天晚上,我們這座小縣城下起了雪。
我在活動中心聽完課已經是晚上十點半,路上飛揚著浮土般的雪沙,如同我在第二段描寫得那樣。
這天晚上自然也很冷。
可是我心里暖融融的。
活動中心就像一個大火爐,我和我的伙伴們每次都涼進熱出,走出會場的時候個個都興奮不已,似乎在不久的的將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鉆石。
鉆石是我們安利事業(yè)中的一種獎銜,年薪六十萬。
我和我的伙伴們向往鉆石就像一名普通士兵向往將軍這個軍銜一樣。
那種向往是很容易令人振奮的。
對于我們一個普通老百姓而言,不向往年薪六十萬幾乎已經不可能了。
六十萬,那的確是一個滾燙的誘惑。
和所有的安利人一樣,我也是沖著那六十萬做安利的。
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在單單為了錢而在情愿或不情愿地做某件事,為了錢我們可以忍受我們原以為無法忍受的苦難。
當我們極不情愿卻又非做某事不可的時候我們總是這樣說:看在錢的份上我認了!
做安利很難,可是看鉆石的份上我也認了。
又是一個飄著雪沙的冬夜。
圣誕節(jié)后的第三天。
我原本準備今天去米山鎮(zhèn)坐火車回家的,可是當我乘坐著幾乎是末班車的4路車來到米山火車站時,工作人員卻告訴我417次列車停運了。
只有一列通向濟南東站的空調車,車票是六十元,比417次列車要貴十三塊錢,更重要的一點是東站離長途汽車總站約十五公里,打車最少二十元。
我迅速地打著心里的小九九,不劃算。
我當即立斷作出一個決定,今晚不走了。
大不了明天坐汽車回去,省錢是最重要的。
我的渾身上下就只有一百五十塊錢了。
幸運的是還是最后一班四路車把我從十公里外的米山送到了市里汽車站,此時的文登市里已是華燈初上,百大購物廣場前那個站牌下站著急切等末班公交車的男男女女,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個。
五路車剛走,二路車就來了,緊接著六路一路,站牌下的人上了二路上了一路,也有個別回家心切的人去打車了。
站牌下的人數(shù)逐一漸少,最后僅剩下三兩個,其中有我,有一對母女。
母親問:這么晚了還有有車嗎?女兒一邊抬腕看了看手表一邊幾乎是固執(zhí)的語氣說:才五點半,不可能沒有!
然而,在很多時候我們認為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卻在一一地發(fā)生著。
所謂的不可能只是我們自己的一廂情愿和想當然,客觀事物決不會受我們的意愿支配。
我知趣地離開那個站牌準備步行回家。
因為我在四路上曾聽售票員講五點半后就很少有人在跑車了。
仍在站牌下回執(zhí)著地等末班車的母女注定是要失望的了;耽誤了時間,挨凍、車沒等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思維里,固執(zhí)注定也是一種無法自知的錯誤。
2
若干天后。
我仍在做安利,背一個盛相關資料的包,手提一產品示范盒,在大街小巷及這個城市的角角落落里晃蕩,隨時都可能碰到一個同行,這個城市就這么大,根本經不起我們這些做安利的如此精神抖擻地晃蕩,給人的感覺是似乎這一陣子社會上所有人都在做安利,其實我做安利的就那么幾個人在街上晃,因為晃,所以容易讓人產生錯覺,事實上還是不做安利的人多。
我在街上已經晃了一個禮拜了。
可是,我一點產品也沒推銷出去,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里,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我的顧客,哪怕他(她)只買我一瓶沐浴露或碟新。
然而,除了我自己之外,我說服不了任何人來買我的產品。
如果把顧客比作上帝,那我就像一位失去上帝的孩子,這是何苦來著?我為什么要選擇來做一名推銷員?我曾經那份工作不也是很好嗎?在最沮喪的時候我也會這樣動搖。
事實證明我的確沒有一點銷售能力和銷售經驗,但正因為如此我才更要做安利。
我是一塊不夠火候的廢鐵,我需要鍛煉!
我很早就知道那句非常有名的名言:人,其實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戰(zhàn)勝自己就等于戰(zhàn)勝一切!這句話是我初中時班主任趙老師寫在我作文本上的一句評語。
我一直覺得這是句名言——盡管這句話本身并不是出自那些名人之口。
道理我懂,可是我一直都沒做到。
我更多的時候被自己的惰情和惡習驅使,總舍不得對自己下狠手,懼怕疼痛。
所以至今我仍很平庸地殘度余生,生命中沒有那些發(fā)生別人身上的精彩。
我很慚愧,我希望有誰能用皮鞭抽打我一頓,讓我遍體鱗傷,然后在劇烈的疼痛中反省我自己。
一個人的戰(zhàn)爭是最難的,也是這個世界最痛苦的一件事,你必須打敗自己,你舉著一把鞭子,一邊要使勁地抽打自己,一邊又要忍受著劇烈的疼痛讓下一鞭子抽打自己身上的時候更有力度。
所以打敗自己的第一個先決條件是敢對自己狠。
我對自己一向手軟。
所以我至今一事無成。
我晃在街上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在猶豫不決,然后被自己打敗,放縱惰性,傷感消極的思緒滿街亂飛。
我錯過了一個又一個向別人推銷的機會,我不停地在大街上匆匆地走動,我不敢推開任何一家店鋪的大門,我怕被人拒絕,更怕被人拒絕后我不知所措的尷尬。
我顧惜著自己的一錢不值的面子。
我是那種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其實面子能值幾個錢?有錢才有面子!我甚至會躲進書店里不管春夏與秋冬去,我在逃避,這因為我的惰性和怯懦。
當我走出書店的時候已經饑腸漉漉,胃里在敲鼓抗議,我自知較真兒較不過肚皮就在道兒旁一家看上去比較平民化的小吃店里喂了它一頓。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在以后下狠心狠手戰(zhàn)勝自己,但我知道我戰(zhàn)勝不了我的肚皮,嗚呼!
3
我經常被我的肚子打敗。
很多人是被大腦控制的,我卻經常被肚皮牽著鼻子走,在外面工作時我常常不由自主走進一家高檔或低檔的餐館去吃飯,神智不清地點一大堆菜,狼吞虎咽地吃下去,然后稀里糊涂地花掉事后讓我心疼不已的一小筆錢,
對我而言已經是非常奢侈的了的一小筆錢,我每天要花30%的精力去想吃什么去哪兒吃等等這些無聊的問題,這是我的悲哀。
我絕對的凡夫俗子!并且一俗到底,整個一動物兇猛,我矮胖身材,啤酒肚,冷不丁一看以為是日本商人,仔細一打量原來是個伙夫,知道了吧?我就是那類人一不溜神吃出了個老板形象。
4
眨眼的功夫,又若干天過去了。
在某一天,我終于在安利的“戰(zhàn)場上”身負重傷。
我倒在地上,體味著受傷的疼痛。
就算失望,也不絕望【3】
無論是人還是物,都不可能盡善盡美。
要知道,皎潔的明月下一刻便是殘缺,光明的背后便是陰影相隨。
漫漫人生道路中,太多的挫折也許會讓我們失望,但絕不能讓我們絕望。
因為,我們都必須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在硝煙四起的春秋戰(zhàn)場,越王勾賤戰(zhàn)敗后淪為吳王夫差的階下囚。
此時的他并未絕望,而是選擇臥薪嘗膽,最終向歷史演繹了一幅“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壯麗畫面,從而橫掃吳越大地完成了復國大業(yè)。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大彼岸。
在潮起潮落中,有些人經不住潮水的反復打擊,在月落烏啼聲中擱淺,孤獨地沉淪下去;而另一些人則在潮水的噴涌中學會了堅強,他們慢慢習慣了浪花的拍打,在風雨中頑強前行,踏著夜半鐘聲的客船駛向屬于勝利者的彼岸。
毋庸置疑,前者是生活中墮落的弱者,將被社會所遺棄;而后者則是生活中的強者,最終將贏得人生。
希望像一盞明燈,照亮人生前行的道路。
當我們處于困境而無法自拔時,希望告訴我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我們因遭受挫折而停滯不前時,希望提示我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當我們落魄于人生而產生厭世心理時,希望慰藉我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堅守希望,人生便充滿斗志,生活便不在毫無目標;只要心存相信,總有奇跡發(fā)生,希望雖然渺茫,但它永存人間。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后一片葉子》里講了一個故事。
病房里,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
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后,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后,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后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惟獨不能沒有希望。
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
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更多相關閱讀:
【人在期盼中走過】相關文章:
人在春光中,心在最好處10-26
寒假,我們在實習中走過10-26
個人在工作中的自我評價10-07
花開菩提下人在紅塵中的雜文隨筆10-12
期盼的作文11-29
期盼優(yōu)秀作文03-19
我的期盼作文05-29
關于期盼的作文02-02
走過風景走過路作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