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的家長感悟隨筆 推薦度:
- 家庭教育隨筆 推薦度:
- 家庭教育經(jīng)驗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家庭教育的隨筆
家庭教育的隨筆1
家,是難舍的親情,是充滿了愛的世界,是一個永遠溫馨的話題,有人把學校比作家,在那里洋溢著濃濃師生之情,同學之誼,演繹著多少感人的故事。
放學后,是我最快樂的時候。一進家門就能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哈哈是媽媽在洗衣服,長長的.晾衣架上,已經(jīng)掛滿了光潔如新的衣服,桌子上一般都會擺放著我最愛吃的水果和零食。我的心里不禁涌上一股愛的暖流,這些勞動成果都是媽媽用汗水和辛苦換來的。
爸爸回來后,就會教我做功課,如果我有不會做的題,爸爸就會用他那獨一無二的“金腦瓜”一一為我解開。
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媽媽會做上一桌好吃的飯菜,雖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每一道菜里都凝聚著媽媽的愛心,所以我吃的津津有味,直到吃光后才心滿意足的放下碗筷。
夜深的時候,萬籟俱寂,爸爸媽媽給我蓋好被子,反復叮嚀我不要蹬被子,我非常慶幸自己有一個這么幸福的家庭。
當我遇到困難時,家人會不停的安慰我,堅定我的信心,使我感到了家的溫馨。我希望我們?nèi)胰撕秃湍滥乐敝劣肋h!
家庭教育的隨筆2
我認為家庭教育應(yīng)該首先搞清楚你的教育主體,也就是說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教育好孩子或者說如何通過某件事情讓孩子受教育,而實施教育的自然是家長了,所以在家長想對孩子實施教育之前,應(yīng)該像教師上課那樣,認真?zhèn)湔n,也就是說起碼自己心理有個充分準備,今天我想給孩子教什么,要通過什么手段,達到什么目的,使用的方式是什么等等。
第二因為受教育者是孩子,所以應(yīng)該無條件的尊重孩子,也就是備課時應(yīng)該做到因材施教育,針對自己孩子的個性和特點去好好動腦筋,相辦法,真正和孩子平等對話,引起孩子的共鳴。
第三不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是有目的的在教育他,也就是說應(yīng)該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讓孩子不知不覺的受到了教育,別忘了,逆反心理是任何一個孩子才都有的,而父母如果把握不住就可能讓孩子與你期望的方向背道而馳了。
第四父母不要過多的考慮自己的感受,覺得為了教育孩子自己去吃那么多苦,下那么多功夫值得嗎?還有一種觀點,自己小的時候自己的父母也沒有那樣去教育自己,自己還不是挺好的嗎,孩子嘛主要是靠學校。其實是大錯特錯,社會在發(fā)展,人類文明就是靠一代更比一代強來實現(xiàn)的,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向前發(fā)展呀,所以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應(yīng)該不惜代價。
其實什么都是有規(guī)律的,包括教育在內(nèi),只要我們尊重教育規(guī)律,多了解一些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然后對癥下藥,一定能取得效果的,但要掌握一個原則那就是教育的主體是孩子,也就是說通過教育要讓孩子懂得什么,知道什么,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父母沒有必要太計較自己的感覺,只要孩子受到了教育,你的目的就達到了。
我在教育孩子時最大的感受就是對自己充滿了挑戰(zhàn),有時對孩子的教育可能走進了死胡同,自己也氣孩子也氣,與孩子的關(guān)系緊張到了極點,甚至一觸既發(fā),但我還是冷靜不來,認真反思自己在教育過種中的問題,有點操之過急,所以重新調(diào)整心態(tài)再找突破口或者叫切入點,從頭再來,當你收到效果時,那種喜悅心情是不言而喻的,也有一種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感覺。
家庭教育的隨筆3
1、教育不是萬能的東西。孩子的成長,是大自然賦予他的本能,你不去教育他照樣長大。你精心教育了,他也不一定優(yōu)秀,你放養(yǎng),他也不一定不成器。教育是個復雜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家長用一種正確的心態(tài)來對待教育問題。
2、教育在某些方面是肯定有用的。你教他就有,你不教他就沒有,比如習慣啊,態(tài)度啊,品德啊等等這些方面。教育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教育,我們的社會就不能一代人勝似一代人。
3、教育是一門獨立的學問。這和錢關(guān)系不是那么的.大,和地位關(guān)系不是那么的大,和學問關(guān)系不是那么的大。怎么樣進行教育,除了長輩的口口相傳的家庭傳統(tǒng)外,還有許多別的東西,需要我們進行學習,交流,思考。最后,我們和孩子一同享受到了成長的快樂。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自身受教育的過程。
4、教育是個綜合的活動,教育就是生活,沒有什么時候我們專門開始對孩子進行教育了。教育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教育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去了。我們要注意這件事。
家庭教育的隨筆4
今天中午午睡的時候,為了不影響孩子們休息我坐在走廊里寫教案。寫著寫著我感覺大廳那有個人影晃來晃去,扭頭一看原來是宗鑫巖,我以為他要上廁所隨口就說:“鑫巖趕緊去小便。”“老師我小便過了,我是來看小動物的!痹瓉硇〖一镌诙䴓切”阃炅,故意跑下來看蒙三班11月份有關(guān)動物的主題墻。
“你為什么要來看小動物呀?”
“明天我媽媽要帶我去動物世界(動物園),所以我就來先認識一些小動物明天了告訴媽媽!
“老師我認識燕子和第五個綠鳥!
“你怎么知道它叫綠鳥呢?”
“你看它的身體都是綠色的。”其實那是一只蜂鳥,它的身體是綠色的。
“它的名字叫蜂鳥,你看它的嘴巴多長。"
還沒等我說完鑫巖就接著說:“它的`嘴那么尖,就像“謎語”《鷸蚌相爭》里鷸用它的尖嘴巴去吃河蚌的肉時,河蚌就夾住了它的嘴巴!彪m然是成語孩子把它說成了“謎語”,但是他說完這句話的時候我很吃驚。心想:他怎么會知道《鷸蚌相爭》這個成語呢?
“你怎么知道《鷸蚌相爭》的?”“媽媽在家給我講的。”
不管是從孩子期待媽媽帶她去動物園而提前做功課,還是他從媽媽那學到了《鷸蚌相爭》這個成語,都不難看出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也是整個社會的希望。他們成長的路還很長,作為父母,掌握恰當?shù)慕逃椒ㄐ枰L期的摸索和嘗試,我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配合學校和老師,讓家庭教育成為幼兒健康成長的搖籃,把孩子培養(yǎng)成健康的人,快樂的人,有用的人,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家庭教育的隨筆5
家長如何教育和培養(yǎng)好自己的子女是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高中,最后上大學,都是人們談?wù)摰闹行脑掝}。父母們、祖輩們往往圍繞著某一個孩子來安排全家人的生活,這已是不足為奇的事了。
時代變了,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了,加上計劃生育,一家只有一個孩子,誰不呵護,誰不疼愛呢?這也無形地讓孩子們產(chǎn)生了自我優(yōu)越感,哪怕有些家長并不嬌慣孩子,但社會這種現(xiàn)象也會影響到他們,孩子們也非常清楚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根據(jù)這些現(xiàn)象分析,當今孩子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下:娛樂的項目多了,對學習不敢興趣;生活的條件好了,不愿多吃苦;疼愛的人多了,聽不進相反意見等等。因此,教育與培養(yǎng)子女是一件相當頭疼的事。在此,我簡單的談?wù)勎以谶@方面的成功與失敗所帶來的經(jīng)驗與教訓,也給其它家長們一個參考資料。
一、相互溝通
教育和培養(yǎng)子女的問題不是很快就能說明白的,它需要一個相當艱難、復雜、漫長的階段,然后通過這個階段不斷地總結(jié)出經(jīng)驗教訓,采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只要你一直不斷努力、不斷的付出心血與代價,正確地對待每一件事情,它就會有好的結(jié)果產(chǎn)生。
我并沒有刻意把孩子培養(yǎng)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關(guān)愛和教育并沒有省略。首先是學會相互溝通,學會如何培養(yǎng)父子之間的感情,學會如何跟他談心。不一定要談大道理,在這點上有的家長誤認為把大道理講給孩子聽就會有好的收效,其實未見得!孩子生下來天真無邪,高興的事就愛聽,不高興的事就會引起反感,甚至對你產(chǎn)生隔閡,以致無法溝通。這一點非常重要。我認為我的孩子如果喜歡我、貼近我甚至崇拜我了,這就獲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偶爾講點道理他聽不是不可以的,當然也不要得寸進尺,否則會全功盡棄。道理要講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舍棄。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后,自然要提出許多問題讓家長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長一定要認真解答,如果讓孩子失望了,他將越來越少提問,這時,隔閡開始產(chǎn)生,危機也就開始潛伏了。
所有的孩子都有天生貪玩的毛病,我的措施是參入一起,陪他玩。無論是玩什么游戲,在玩的過程當中尋找機會達到教育和培養(yǎng)的目的。過去我很少打球,為了達到目的,我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打足球、籃球、乒乓球等等。小孩與大人打球畢竟有一定差距,因此,當他快要失去信心時我常故意放他一馬;但當他開始得意時我又毫不手軟地擊敗他。他至少可以從中體會到勝利和失敗的滋味。這也是一種教育方式,不講大道理,讓他親身體會一些人生哲理。如果你單純?nèi)M足他的高興他會認為勝利得來很容易;反過來老是讓他失敗他會失去競爭意識。從宏觀的角度來講,小小球場與人生這個大“球場”的'道理是一致的,簡而言之,凡是孩子感興趣的,哪怕對他沒有明顯幫助的事情,千萬不能輕易反對,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如何“順風扯旗”。當然,大道理誰都會說,做起來可就不是那么容易。我自己煩躁時也常顧不上了。
二、善于發(fā)現(xiàn)
教育與培養(yǎng)是彼此不能分割的兩個部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特長和興趣。我是一個很愛音樂的母親,很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和我一樣這么喜歡音樂,因此從他五歲時我就讓他開始彈鋼琴。在彈琴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他的長處,他具有與眾不同的音樂天賦?磥硪;培養(yǎng),首先不能讓他對鋼琴產(chǎn)生厭倦,更不能按我的一廂情愿去強求他。所以當他不想彈琴的時候我并不批評他,只是找機會對他講述一些有關(guān)音樂的趣聞與故事,這時,“引導”應(yīng)該是主要手段,一旦他對某個問題產(chǎn)生了興趣就馬上抓住不放,對他進行鼓勵與贊揚。雖說他彈鋼琴的進度非常慢,主要原因是停止的時間過長,最長達到半年以上,但他從來沒有產(chǎn)生過厭煩情緒。這也是一種成功。以后,他對音樂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了,我敢肯定,目前音樂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了。
關(guān)于對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我沒少費心機,學鋼琴、打擊樂、羽毛球,包括語文、數(shù)學課外補習班等等,這些就省去不談罷了。
除了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外,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不足之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膽小,不敢接觸人,特別是接觸老師,這是一個很致命的缺點。人的一生中主要是與人打交道,不然你就會孤立,引起性格反常。再說一個人再有本領(lǐng),如果不與人接觸就施展不了你的本領(lǐng),你也就成了廢品。因此我必須設(shè)法培養(yǎng)和鍛煉他。所有能鍛煉他的大小場合,我都盡最大的努力跟他做工作,讓他去經(jīng)受鍛煉。談到這個問題上我要感謝學校的領(lǐng)導和老師們,他們?yōu)槲业暮⒆犹峁┝瞬簧贆C會,如“六一”兒童節(jié)的表演、班集體聯(lián)歡會表演,都沒少讓他參加。作為家長更是盡心盡力,為他借樂器、租車、搬東西、輔導等等,讓孩子得到了充分的鍛煉。雖然不能與其他膽大的孩子比,但比起過去來大有進步。
其次,孩子在做數(shù)學作業(yè)時顯示出了邏輯思維的不足,因此我在輔導的過程中反對死記硬背,強調(diào)過程的思維,哪怕結(jié)果是錯誤的,但方法一定要正確,思考問題首先要合乎邏輯。在小學的中,幾乎每個假期我都對他進行了這方面的誘導。同樣,比他人不足,比自己卻大有提高。
當然,培養(yǎng)孩子不一定都是如此模式,要根據(jù)他的自身條件、個性、愛好,正卻作出各重不同的教育方式,這就是它餓復雜性。
三、正確對待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但又都難免出現(xiàn)缺點與錯誤。如何對待孩子的每一點成績與每一個錯誤,是做家長要考慮的關(guān)鍵問題。
取得了成績應(yīng)該表揚,犯了錯誤也應(yīng)該批評,但表揚與批評的尺度很難把握。不鼓勵不批評是不行的,可鼓勵與批評過急了孩子的心態(tài)往往出現(xiàn)反常,究竟如何對待幾句話很難講清楚,我這里只說說具體事例僅供參考。
有一陣子,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錯,每次作業(yè)幾乎都是a+,為了鼓勵他,我們不僅贊揚了他,還買了很多他喜歡吃的、玩的、穿的,甚至還滿足了他提出稍過分的要求。結(jié)果期中考試令人很不滿意。通過這件事,我們逐漸學會了如何把握好分寸,該贊揚的還是要贊揚,但決不過分。
有一回我們無意發(fā)現(xiàn)他的作業(yè)本上有很多b,當時我很氣憤,但我冷靜一想,先別急躁,以免刺傷他的自尊心,效果相反。于是我很平靜地問他:“你的作業(yè)哪來那么多的b呀,是不是又馬馬虎虎地做作業(yè)?”他作了一些解釋,盡管他的解釋明顯有點牽強,我也不必去揭穿,至少他知道自己是錯誤的,稍帶點指責也就算了,關(guān)鍵看他本人怎樣認識。我覺得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過程,注重態(tài)度和過程最后必然會有好的成績。
可能有人認為我對孩子的要求太松,其實不然,關(guān)鍵時該嚴厲的還得嚴厲。有一次我打聽到他們課外補習班連續(xù)三次被取消了,他卻撒謊說去上課,其實是打球去了。這次我毫不客氣,回家后我大發(fā)脾氣,惡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打球并不是壞事,主要針對他的撒謊方式。他很少見我發(fā)脾氣,因此覺得自己的錯誤可能犯得很大,有點害怕,我抓住這個機會,跟他談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他自然而然地都聽進去了,達那以后再也沒發(fā)現(xiàn)他犯類似的錯誤了。
總之,孩子有了一點成績家長不要過于高興;犯了錯誤也不要輕易發(fā)火,一方面要給孩子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錯時要抓住時機,理智地對他進行教育,具體如何正確對待還得看當時的情況而論。
四、尋找出路
提前給孩子指出將來的去向也會對孩子有一定幫助,讓孩子有一個奮斗目標,知道自己該怎么做。這方面我為孩子作了很大的努力。
前面已經(jīng)介紹過,孩子在音樂方面有特殊的天賦,因此必須把道理跟他說清楚,干別的事恐怕不是你的所長,你會失敗的。比方說你愛好體育,這我不反對,但當你打算從事體育職業(yè)時,會有什么結(jié)果你自己非常清楚。孩子也有自知之明,一提到此事他從不反駁,他深知大人指出的道路是正確的,這個目標是不會改變的,只是怎樣落實到行動上而已。
與普通的孩子相比起來,我的孩子每天要多做很多事情。利用每天中午、晚上和周末的時間練鋼琴、練打擊樂、學識譜、練視唱、聽音、記譜等等。雖說他感覺到壓太大,有時顯得很被動,但沒有找任何理由要求放松一點。其實我看在眼里,同情在心里,嚴厲依然掛在嘴邊。最后只能在周末的兩天中適當作一點調(diào)劑,帶他參加一點他所喜愛的活動,這樣他也不會感到那么乏味了。
近兩年來,孩子在不影響學習成績的前提下,掌握了一定的一技之長,這是用他的勤奮換來的一技之長。換句話說,他是用現(xiàn)在的痛苦去換取將來的幸福,這個道理他早已明白。他曾經(jīng)對別的孩子說:你現(xiàn)在少玩就是為了將來能夠多玩。他這種意識的形成,家長肯定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因此大人的行為確實會給子女造成極大影響。由此可見:教育與培養(yǎng)是我們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wù)。
切記不要溺愛孩子,因為你的溺愛使他更喜歡發(fā)脾氣,這樣的孩子以后走上社會會吃虧的!
家庭教育的隨筆6
當今社會,孩子的教育成為家庭中一件大事。之所以這樣,原因很多,憑借高考改變命運后的家長有意無意地感受到學習帶來的生活改變,希望自己孩子有更好地改變,同時擔心已有的改變也會因為孩子的學習而失去;一部分學校轉(zhuǎn)嫁教育責任,家長承擔了越來越多課后作業(yè)監(jiān)督與檢查的任務(wù);社會節(jié)奏越來越快,學校補課,課后輔導等氛圍給家長帶來無形壓力;競爭的環(huán)境給教師與家長無形壓力,這些壓力轉(zhuǎn)嫁到家庭教育中……
在如此這般的境遇之下,很多家長犧牲了自己,為了孩子的學習辭掉工作做了全職媽媽;有的家長放棄職業(yè)規(guī)劃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長甚至陪讀;陪考……
是的,父母能夠陪伴孩子的關(guān)鍵期沒有幾年,這種陪伴的`缺失會給孩子成長帶來較多問題。但是這不能成為父母犧牲自己成全孩子的充足理由。每個人都有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要,這種需要與家人和社會的認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果體會不到價值感,多數(shù)人會焦慮、失望或者煩躁,這樣的狀態(tài)對家人和孩子來講都不是好事。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滋味母親帶著一雙兒女要去跳樓,原因是丈夫出軌。我不知道這位媽媽是不是全職媽媽,但很顯然她把重心完全放在家里,才會出現(xiàn)遇事后用這種極端方式威脅來解決問題。
我見過,也聽說過很多做得特別好的父母,尤其是媽媽。為孩子包攬一切日常事務(wù),為孩子安排好一切課余時間,為孩子學習自己重新學習中小學內(nèi)容,還有的家長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不惜夫妻分離……昨天聽到一位學習很好的孩子,每周額外做八套試題,中學生考試和滿分差一分挨一巴掌……這樣的孩子心理負擔有多重!
我不是說,父母不要管孩子,適度地慢慢放手,在孩子嬰幼兒階段,陪伴很重要,家長要抽出較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但小學以后,家長就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慢慢退出,給孩子越來越多自主選擇的權(quán)利和機會,讓孩子逐漸學會自己對自己負責,學會在不同狀態(tài)下去調(diào)整自己心態(tài)。
同時,家長的自身發(fā)展是很重要的,家長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成長自己,發(fā)展自己。用自己積極的狀態(tài)、上進的工作態(tài)度和獲得的社會成就激勵孩子,給孩子塑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和工作作風。
另外,學習成績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家庭里有爸爸媽媽,有爸爸的擁抱和幽默,有媽媽的嘮叨與微笑,有爸爸媽媽相互支持、相互欣賞帶來的幸福溫暖的感覺會伴隨孩子成長,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溫度、有責任感的人。
家庭教育的隨筆7
轉(zhuǎn)眼間果果和他的同學們已經(jīng)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了,可以算是學校里其他小同學的高年級學長了。孩子們小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也已經(jīng)過了大半,很快就要面臨小升初這道坎了,作為家長,我把自己這段時間陪同孩子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感受與想法寫出來,希望與班上其他家長交流一下。
一、學習同磨刀其實是一個道理,刀越磨越快。在學習過程中,當孩子跨越幾個平臺之后,也應(yīng)該是越學越輕松,不是越學越費力。其實,這個說法是人大附中一位學生家長提出來的,他的孩子非常優(yōu)秀,我在和他探討孩子學習問題的時候得知,他的孩子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qū)W習成績并不突出,那時候他一直鼓勵孩子要向班上優(yōu)秀的孩子學習,要敢于超越他們。孩子的母親當時的想法就是“我們怎么能和小A和小B比呢,人家是多聰明的孩子啊,咱們孩子可比不過人家!钡呛⒆痈赣H不這么想,每次考試過后,他都會給孩子定一個目標,讓他在學習上超越比自己成績稍好一位的同學。就這樣,終于有一天,孩子對父親說“爸爸,我已經(jīng)是年級第一了!”。孩子父親說孩子小學的時候在學習方面確實下了一番苦功,但現(xiàn)在到了高中,卻省力了(這孩子發(fā)展很全面,除了學習成績優(yōu)異,還有很多其他特長,這與家長的傾心培養(yǎng)分不開)。
通過和這位家長的交流,我想家長可以幫孩子設(shè)定一個可行的目標,要對孩子有信心,別人能做到的,只要方法用得對我們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孩子的.進步一方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jié)果,另一方面也是家長用心的結(jié)果。小學生畢竟年紀小,需要家長引路,家長心在孩子身上和不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絕對不一樣的,F(xiàn)在很多家長都在談快樂童年問題,我的看法是快樂童年不等于說對孩子完全的放手,畢竟在中國這種應(yīng)試教育的環(huán)境下,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夠優(yōu)秀,那么眼前的快樂會是有限的而到了初、高中階段孩子會因為小學時期學習基礎(chǔ)不牢固而感覺壓力與負擔更重。所以我想在培養(yǎng)孩子其他興趣愛好的同時,在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適當?shù)淖尯⒆拥膶W習進度領(lǐng)先一步,讓孩子的成績相對優(yōu)秀,這樣才能最終讓孩子有真正的快樂童年,進而成為一個快樂少年,快樂青年。
二、課外報班學習要有底線。孩子到了五年級,一般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幾個課外班,奧數(shù)、英語或其他特長類的。我也給孩子報了課外班,我報班的底線就是孩子不勉強,自己愿意上。我們報的班都是家長可以旁聽的,我觀察了一下,果果在上課的時候還是很開心的,與老師互動很好,每次都是上課的時候眉飛色舞搶著回答老師的問題,下課回家的路上倒是會有些瞌睡。我看到過一篇報道,北京一個即將小升初的孩子每周上9個課外小班,一年費用7萬多。這么學的話,孩子真沒了自己思考問題的時間,幾乎每天晚上和休息日的時間都在上課,就是連軸轉(zhuǎn),學的內(nèi)容有很多也是重復的。這個時候即便家長能夠負擔得起學費,孩子的身體也負擔不起這么重的擔子。所以我認為這是個很極端的例子。優(yōu)秀的學生一定會有好的學習習慣,高效科學的學習方法。成績優(yōu)異不太可能靠學習時間無限延長來達到。
三、學習要講效率與方法。如果說果果學習成績還不錯的話,那么這成績的取得靠的應(yīng)該不是勤奮與主動,而是另外一些比較好的學習習慣。我觀察他的學習效率比較高,比如說作業(yè)完成很快且不用家長輔導或陪同。我想他能做到這點一方面是他做事注意力比較集中,另一方面一定是在學校聽課的效果比較好,而課上聽講是學習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如果課上把握不好,靠課下自學那就真費時費力了。一般來說果果不會翻來覆去的做過多的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無論期中與期末考試,數(shù)學這門課程他從來不用復習,因為有多年學習奧數(shù)的功底,課本上的知識對他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我現(xiàn)在希望他能在學習方面更勤奮主動些,我給他舉例子說如果你自己不想走而是靠別人推著走,那永遠也走不快,更不用說跑起來了。只有你自己想去達到目標,自己想跑那才能真正的跑起來。我想讓他明白,學習畢竟不是爸爸媽媽的事情,而是他自己的事情,不是為我學,而是為他自己。從我做家長的這方面來講,迄今為止我沒有強迫果果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報課外班我會征求他的意見,他不想報我不會強行給他報班學習。平時他不想學習而是想玩游戲的時候,我雖然有時心里不高興,但也會讓他玩,因為那個時候非要強迫他什么事情效果也不會好。
四、愛老師,愛學習。孩子的情商培養(yǎng)是很重要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的人也不會是一個成功的快樂的人。孩子們應(yīng)該學會感恩,感謝這一路上為他們成長付出那么多辛苦的老師們。我很贊同陳老師在家長會上說的那個觀點:一個孩子如果喜歡一個老師就有可能喜歡上這位老師教的這門學科。果果對教過他的每一位老師都很有感情,前一陣因為他一、二年級時的班主任黎老師和他聊了幾句,他回家后特開心的告訴我“媽媽,李老師還記得我呢,她今天遇到我還和我說話了”。現(xiàn)在果果喜歡、佩服陳老師和李老師,就像他曾經(jīng)在學校的調(diào)查表上填寫的那樣“我喜歡陳老師,她上的每堂課都像公開課一樣;我也喜歡李老師,他講數(shù)學很有方法”!奔议L可以做學生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梁,孩子的一些情況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畢竟一個老師要負責班上八十個學生,而家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同時也要讓孩子們明白,老師的批評其實也是對學生愛與負責的表現(xiàn)。
以上只是一些個人的想法與感受,希望與大家交流。
【家庭教育的隨筆】相關(guān)文章:
家庭教育經(jīng)驗隨筆03-10
家庭教育隨筆范文03-28
家庭教育的家長感悟隨筆10-07
教育隨筆-家庭教育重要性10-15
《培根隨筆》隨筆05-17
隨筆-高中隨筆02-15
家庭教育的語錄12-01
家庭教育心得09-01
家庭教育征文08-24
家庭教育征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