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摩特級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摩特級教師教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摩特級教師教學心得體會1
聽了著名教師薛法根的觀摩課《鞋匠的兒子》,盛新鳳的《烏塔》。彭峰的《七顆鉆石》,吳勇《舌尖上的滋味》的觀摩課。每堂課都精彩不斷。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節(jié)課都讓我學有所收獲。這次聽課對我來說是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向身邊的優(yōu)秀教師學習。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大德無形,大教無痕。名師們的課堂沒有華麗的外衣,也沒有所謂扣人心弦的導語,在課堂教學中非常善于抓住關鍵詞句引領學生感悟課文。感覺一堂課上下來很樸實,卻又緊緊地圍繞著小學語文課標。他們的課堂樸實自然,卻又令人回味無窮。叫人深有“曲終人散有時盡,余音繞梁無絕期”的感覺。
在日常教學中我總以為低年級寫字是重點,到了中高年級生字詞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學來掌握了,加上生字教學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學起來索然無味,漸漸地我就忽視了?擅麕焸儏s教育了我中高年級同樣要注重生字詞等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注重指導學生去寫。薛法根老師的《鞋匠的兒子》教學首先讓學生聽寫生字,并通過連詞成句的練習和重點字詞的區(qū)分比較,完成了字形的'識記,字義的理解。盛新鳳老師的《烏塔》課堂回味無窮,以練導學,落到實處,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提升,教學方法讓一線教師很受用。盛老師設計三個訓練三種口語能力讓我記憶猶新,即、訓練獨白體語言、訓練對白體語言、訓練辨白體語言,通過三個環(huán)節(jié)(講得簡潔、對得自然、駁得有理)將整堂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
薛法根老師執(zhí)教的《鞋匠的兒子》真是讓人感慨萬千:既樸實、扎實,又讓人眼前一亮,看似漫不經心,又是有法可依。
薛老師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板塊:
1、詞語積累,
2、概括事件,
3、揣摩話語,
4、情境運用。薛老師讓學生分兩組聽寫6個詞語,看似是很簡單的形式,其實頗具匠心。把6個詞語分兩類出現(xiàn),富有內在聯(lián)系。一組“尷尬、傲慢、羞辱”是寫參議員的,一組“出生卑微、毫不猶豫、反對分裂”是寫林肯的。薛老師通過糾正、找近義詞、找反義詞、品析,解決了字音、形、義的重難點,還教學生學習詞語要去歸類。頗具幽默的言語,使學生對字的學習印象深刻,更為后面深入理解感悟課文做好了鋪墊。
薛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流暢、機智、幽默,時刻不忘對學生鼓勵和表揚,連批評學生的語言,也不亞于文中林肯的語言。學生讀得很有感情,師評價:你已經有點像林肯那樣,具有演講的口才了。
更讓我想不到的是,全國特級教師居然會在公開課上既直言學生的錯誤,又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呢!又有誰能想到薛老師居然還會給五年級的指導“尷尬”的寫法呢!還會有誰能想到薛老師居然能指導學生給“傲慢”找出“謙虛、謙遜、謙恭和謙卑”四個反義詞呢! 整個課堂,薛老師用自己詼諧幽默的語言征服了孩子們,整個教學一氣呵成,令人回味無窮 課后,薛法根老師還作了《散文,如何教得不散》的講座。他以林清玄散文為例,詳解了散文該怎樣教。薛老師先分析了散文的特點即“散”,散文的缺點也是“散”,再具體講述了如何處理這樣的關系,從以下幾個層面考慮:類與篇、虛與實、人與我、內與外、言與意、文與聲、閱讀與生活、起點與終點。薛教師從文學的高度暢談,從教學的角度引領,深入淺出的闡述令人受益良多。薛法根老師作為當今小語屆的重量級人物,他特有的“薛氏幽默”,獨有的厚實底蘊、平實心態(tài)、樸實話語、踏實作風都令人如沐春風;仡檭商斓膶W習,反思自己的課堂,我們有理由、更有信心踩著前人的足跡,繼續(xù)向著本色語文之路踏實前行。
老師們與名師面對面,感受名師的人格魅力,享受名師的智慧課堂,分享名師的成功經驗。未來的日子,老師們將站在語文教學的枝頭暢想春暖花開,一同為分宜二小的明天播下幸福希望!
觀摩特級教師教學心得體會2
為期三天的教師教學觀摩研討會培訓結束了,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兩天的學習體會的話,那就是“實用”。在這兩天里共聽了王世明,李春芳,賁友林張琪和付曉波五位老師的精彩課堂教學,學習到了許多教學的方法,解決了一些在教學中的困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學習到的不僅僅是專業(yè)知識,同時也是上了一堂很好的人生課,感覺受益匪淺,收獲頗豐。
從幾位老師的課堂中,我學習到了以下幾點:
一、把握教材;
二、煉學生的的問題;
煉“勾引”學生的本領。
重點講了第三個方面的內容,這也是我所渴望學習的內容,因為在自己的教學中缺乏的就是這種本領。
1、要懂得欣賞與愛的藝術。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會欣賞孩子、愛孩子,才會贏得孩子們的愛與尊敬,“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2、營造具有吸引力的學習背景。只有營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學習背景,孩子們才能有興趣學習,在興趣的引領下才能高效地學習。
3、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才能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利于學習能力的提高。
4、抓住時機激活學生的思維。
5、引領學生進入思維和創(chuàng)造的境界。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白寯(shù)學好玩”是我們每個數(shù)學教師都在努力去做的事情,至于怎樣才能使“數(shù)學好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張琪老師的《軸對稱圖形》讓數(shù)學回歸生活:
1、課前要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讓學生不要帶著空空的腦袋走進課堂。
2、課堂:要在體驗中學習數(shù)學。
3、課后:在實踐中應用數(shù)學。感到收獲頗豐。
聽取了賁友林老師的《7的乘法口訣》,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在教學方面的一些做法:
1、“蹲下身來”做好身邊每件小事。任何教育的精彩,無不源于身邊的小事,躬身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成就大事。
2、“放開手腳”與學生共享有效課堂。其中提到設計教學內容時,力避“面面俱到”,課堂教學抓“核心問題”,這也是我在教學中所欠缺的一種理念,總感覺每個知識點都要設計到,學生才能掌握,殊不知這樣同時也沖淡了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注意這一點。
欣賞付曉波老師的課《小數(shù)的加減法》,有以下幾點體會:
1、角色的定位明確。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真正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是學生自己學習最重要的學習資源環(huán)境。在教學中,教師采用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形式就為學生創(chuàng)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同時教師還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讓他們有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2、教學中“活用”教材。付老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具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何為高效?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達成盡可能多的功效。
3、教學中尊重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在本節(jié)課中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一點,充分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整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通過教師的引導,把已有知識轉化為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過度自然細膩,課堂達標率也很高。
4、科學評價每一個學生。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對學生的評價,不論是對群體同學、合作小組還是對學生個體,評價都非常的及時到位,關注了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上的個性差異,鼓勵每一個學生。
通過這次觀摩,使我能夠取長補短,了解了自身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對我自己也是一種成長的好方式。
【觀摩特級教師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語特級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學習心得03-02
教學觀摩心得體會02-27
體育教學觀摩心得體會01-31
觀摩教學心得體會03-03
2022教學觀摩心得體會12-28
線上觀摩課觀摩心得體會01-10
英語觀摩課觀摩心得體會12-07
教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12-16
觀摩高效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