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井岡山精神學習教育的心得體會
初秋時節(jié),再上井岡山。上回到井岡山是在一年前,那時候是春天,正值漫山遍野映山紅盛開,清風和煦,白云藍天,山花開得熱烈。此情此景,我本想陶醉一番,然而無邊感動令我無暇他顧。這山山水水仿佛不是給人欣賞而是讓人感動的,不管是故作矜持,或假裝深刻,抑或自以為是的疑問,在井岡山都會變得無足輕重。
今秋再來,也是想實實在在感受一下井岡山秋景的瑰麗和斑斕。然而,一踏入已曾相識的井岡山,依然被強烈的情愫所左右,所感動,然后是沉思,盡管我并不是擅長思考的人。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話放在井岡山身上好像不怎么貼切,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身處井岡山,你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問題。
在井岡山,聽得最多的一個詞兒是“井岡山精神”。
對它的定義已經(jīng)不少,雖仍在不斷完善,但已經(jīng)比較權(quán)威了。吾等自忖無能為它定義,因為其含義太過博大精深。如果一定要我說,我只想到一句很煙火味兒的話:心中有夢,百折不撓。
當一支七百多人的疲憊之師,走進五百里井岡高山深壑層層密林中,恐怕許多人都會為他們暗地里捏上一把汗:他們有前途嗎,前途在哪里?掩映在叢林中的血染戰(zhàn)旗很快就做了有力回答,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井岡山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惶惑。
結(jié)果是,這七百人就像井岡云杉的種子,不但在五百里井岡生根發(fā)芽,長成參天大樹,而且在中華大地上開枝散葉。生命力之蓬勃,恰如今日黃洋界哨口周圍莽莽森林。
不好說七百多人的隊伍中的每個人心里都有著明確的目標,但領(lǐng)袖人物的心里一定有著堅定的方向,那方向在遠方,像大海深處一盞桅燈,似遙遠處一抹曙光在召喚。還有些人則憑著樸素的感情,緊跟著朝遙遠的目標前行。為此,他們餐風飲露,將汗水、鮮血以至生命賦予這片略顯蠻荒的峰巒間。
井岡山根據(jù)地是紅軍的,更是井岡山人民的。紅軍在井岡山堅持了兩年零四個月斗爭,僅有5萬人口的井岡山地區(qū)就有1萬多人參加了紅軍隊伍,幾乎囊括了這兒所有的青壯年。這期間,有4.8萬多紅軍將士犧牲,平均每天犧牲60余人。但他們中留下姓名的也就1.5萬余人,其余的都是無名英雄。如果真像有人說的那樣,“被裹挾”的人面對生死抉擇,完全可以匿散保全自己,然而他們選擇了犧牲。這是對“不做官,不圖名、不圖利”的最好詮釋。
井岡山斗爭之艱苦,今人恐很難想象,一個連隊八九十號人每頓飯僅有3斤紅米……也即每人攤不到1兩糧食。他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毛澤東同志總結(jié)說,一是苦慣了,二是大家都一樣。
井岡山是中國武裝革命的搖籃,人民軍隊在此孕育、成熟、壯大然后所向披靡。從這里走出去的有5位元帥,3位大將,13位上將,21位中將,11位少將……數(shù)字能說明問題,但又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因為它們背后是厚重的故事。
井岡山精神來源于理想,成長于信念,除此之外幾乎不可能有別的解釋。它是種子,也是裂變;是基礎(chǔ),也是引領(lǐng);它是勝利的保證,也是創(chuàng)新的動力。在今天,井岡山精神同樣具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切實秉承井岡山精神,還會有辦不成的事情嗎?
井岡山的山山水水,令人沉淀,讓人凈化,一切蠅營狗茍,追名逐利,在井岡山面前都會變得滑稽,可笑。
關(guān)于井岡山,也有人裝作悲天憫人地議論說,說數(shù)萬人的犧牲是不尊重生命的體現(xiàn),好似要感嘆一將成名萬骨枯。似乎說,人們起來爭取解放和自由,被人殺害了還是被殺者的錯。說這話的他們,似乎刻意忘記了一個關(guān)鍵因素,即從領(lǐng)導到戰(zhàn)士成為“枯骨”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領(lǐng)導的可能性還會大些,因為他們總是沖鋒在前。
誠然,井岡山根據(jù)地初創(chuàng)之時,在形式上或者也算是“嘯聚山林”,這也許就是被偏見輕薄或別有用心者冠之以“匪”的來由,然而,一支有著如此堅定理想信念的隊伍,面對諸般中傷,他們是不屑的,因為他們知道,白云與污泥,燕雀與鴻鵠有著根本區(qū)別。
【井岡山精神學習教育的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井岡山精神心得體會09-28
觀看井岡山精神心得體會11-21
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10-08
學習雷鋒精神的教育月總結(jié)03-22
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學習心得體會06-09
教育家精神個人學習心得體會12-28
學習右玉精神心得體會05-12
學習勞模精神心得體會03-30
學習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10-30
學習《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