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寫出好的新聞稿
在我們的生活,有許多人正在從事或有志于從事新聞工作,它們包括各種媒體記者、各社會媒體通訊員、特約記者、新聞專業(yè)的等。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作為有志于從事新聞工作的的人來說:好第一篇新聞稿件十分關鍵。結合具體實踐經(jīng)驗,本文將對次做如下論述:
培養(yǎng)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善于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是寫好第一篇新聞稿的意思準備
同是大學生記者,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環(huán)境里,也都到實踐中去了,到學生中去了,為什么有的記者能寫出漂亮的新聞作品,而有的記者仍然發(fā)現(xiàn)不了新聞線索,或者說發(fā)現(xiàn)不了有意義的新聞線索呢?為什么有的學生記者通訊員總是埋怨沒有什么東西可寫,而一再要求編輯老師為他們提供采訪的話題,說到底這就是一個新聞敏感的問題。
什么叫新聞敏感或新聞觸角呢?簡言之,它就是新聞工作者識別新聞的敏銳能力。一個具有新聞價值的事情,別人不能看出它是新聞,而你卻一下就能識別它是新聞,這就是新聞敏感。沒有一定的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就很難寫出一篇像樣的新聞稿。美國新聞學家卡斯柏.約斯特在《新聞學原理》一書中的一段話,形象的闡述了新聞敏感對于記者的重要性。他說:“一個不善于辨別色彩的人,不能成為一個畫家;一個不懂得和諧的人,不能成為一個音樂家;一個沒有‘新聞敏感’的人,也不能成為一個新聞記者!(1)培養(yǎng)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善于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就能夠當事情還在“風起于清萍之末”時,就敏感地察覺到它,并預見它的去向,從而比較得心應手地寫出一篇新聞稿。
當然,新聞敏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記者在采訪實踐中不斷培養(yǎng)訓練獲得的。在大學生記者群中,不乏這樣的人,他們剛開始成為一名學生記者,通訊員的時候,由于都是剛剛從中學來到大學,不用說缺乏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就是基本的新聞知識也不具備。但是,他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新聞工作實踐,刻苦學習,勤奮筆耕,終于成為了一名有一定新聞敏感和寫作能力的校園記者。
表彰類新聞稿比較特殊,大部分時候是一種靜態(tài)的新聞稿,是沒有現(xiàn)場的新聞稿,只能通過材料、采訪來 收集新聞點,然后再整合成一篇稿件。
這類新聞稿其實結構不是很固定,而且部分新聞稿是不需要分段的。在此,說下分段的新聞稿的寫法。第一段是導語、寫某單位發(fā)文表彰了哪些人、哪些單位;第二段則是介紹下受表彰對象的事跡;第三段則介紹受表彰對象的感言、決心或者是頒獎單位對受表彰對象的希望。
寫這類新聞稿,需注意以下幾點:
1、表彰發(fā)文、表彰的獎項內(nèi)容、受表彰單位都要寫全稱。寫表彰類的新聞稿時是一定要寫出表彰的發(fā)文和表彰的獎項內(nèi)容的,這是稿件最重要的亮點,但是往往出現(xiàn)一種情況是,表彰的發(fā)文、表彰的獎項內(nèi)容、受表彰單位這三個的名稱寫得太簡單,沒有將全稱寫出來。既然是有表彰發(fā)文,那么我們新聞稿中的信息就必須讓讀者能夠找到相應的表彰發(fā)文,信息寫全了,才不會讓讀者懷疑真實性,我們的宣傳也比較有效果。
2、受表彰單位、個人的事跡介紹要突出優(yōu)秀之處,要體現(xiàn)事跡的教育性。一般一段式的表彰類新聞稿中是沒有介紹事跡的,但作為新聞背景,介紹下受表彰單位、個人的事跡,這也是宣傳的重點。所以,作者有必要對此作下介紹。介紹事跡要注意符合獎項的內(nèi)容,比如“優(yōu)秀志愿者“的事跡中就沒必要介紹他在學習上取得的成就,而應該圍繞著志愿服務這個主題介紹。而且,介紹事跡的目的主要是讓讀者看到他們的優(yōu)秀,并從中得到教育,所以我們要集中體現(xiàn)他們的優(yōu)秀之處,體現(xiàn)教育性。
3、受表彰對象的感言要有針對性,頒獎單位對受表彰對象、青年學生的希望要有實際意義表彰之后,受表彰對象也會發(fā)表下獲獎感言,這些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預測性的信息。在總結這些信息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側重于把握他們對以后工作的決心、以后的目標。當然,如果沒有舉辦頒獎儀式,我們很難得到受表彰對象的感言,那么就把眼光轉向頒獎單位對受表彰對象的希望,往往這就是他們設置該獎項的目的。
【如何寫出好的新聞稿】相關文章:
如何寫出好的歡迎詞10-06
如何寫出好的自薦信10-07
講座新聞稿如何寫的有意思10-08
如何才能制作出好的簡歷10-07
“差生”也能寫出好的簡歷10-26
怎么樣設計出好的文字logo10-26
七步幫你寫出好簡歷10-26
如何寫系學生會學生座談會新聞稿10-05
為什么很難寫出好的英語作文10-07
七步幫你成功寫出好簡歷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