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超極英語單詞記憶法
很多同學們抱怨學不會英語,只要將你學過的單詞盡量與實際的形象結合起來,我們就能輕松記住英語單詞!以下是超級英語單詞記憶法,一起學習吧!
超級英語單詞記憶法【1】
1.形象記憶法
將你學過的單詞盡量與實際的形象結合起來,例如你的學習工具、家具、大街上的景物,你在衣食住行中有意識地重現(xiàn)有關單詞,假如你和老師、同學去春游,見到山、水、樹、橋等,想想他們用英語怎么說,你會輕松記憶好這些單詞。
2.理解記憶法
理解的東西最容易記住,這是因為理解的識記是以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的,容易與被識記的新材料建立多層次、多角度的聯(lián)系。
如單詞actress(女演員)是由actr+ess構成,而act相當于“做、行動”的意思(英文是doing),在它的后面加上女性名詞的后綴 ess,便成了“女演員”了。
又如,“赤道”之所以叫做equato r,是因為它距地球的南極和北極距離相等,它與英文相等一詞的拼寫相近(equal)。
3.聯(lián)想與分類記憶法
對一個生詞,可以聯(lián)想與它有關的一些事物進行記憶,記住一組相關聯(lián)的詞。
如: pen、ball-pen、ruler、rubber、paper等等。
也可以把學過的單詞按其意思從不同的角度分類歸納。
如學習用品、職業(yè)名稱、國名國籍、家庭成員、交通工具、百貨商品、體育運動、每日三餐、動物植物等單詞。
4.同義、近義與反義對比記憶法
將所學詞按同義詞和近義詞串聯(lián)起來記。
如:see、look、watch;home、house、family;carry、take、bring; die、 dead、death等等。
反義詞對比法指的是將意思完全相反的詞對比起來記憶,如:clever stupid、accept refuse、far near、ill well、especial o rdinary、first last等等。
目前中學課本從初一到高二有170多對反義詞,占全部詞匯量的9%。
5.多感覺記憶法
在記憶新的單詞時,我們要充分調動我們的感官。
心理學對記憶保持率的試驗表明,如果只是用嘴念,過一段時間,只能記住10%;如果只用耳朵聽,只能記憶 20%;如果只用眼睛看,只能記憶30%。
但是,如果同時采用眼看、耳聽、嘴說、手寫,可保持記憶的70%。
這種多感覺記憶法比單獨用一種方法有效的多。
6.有意識記憶法
如果有人問你,你每天回家拐幾個彎子,你家的樓梯有多少個臺階,你不一定能說清楚,但是一個盲人卻能準確地答出來,因為對一個不得不出家門的盲人,要有意識地去記憶,而一般人對此卻“熟視無睹”。
同學們要記英語單詞,就要進行有意識記憶,對遇到的生詞,要嘗試背誦。
對難度大的單詞給予特別關注。
7.交叉記憶法
同學們課后背誦單詞,應當與其它學科的學習交叉進行,或活動一下再記,這樣不至于大腦專司語言的神經(jīng)區(qū)域因疲勞而處于抑制狀態(tài)。
8.全部記憶法與部分記憶法
對于初中生來說可用部分記憶法,如30個生詞,分成三至五組記憶較好,對于高中生來講,30個生詞不妨一次全部背誦下來,當天鞏固一遍,第二天再鞏固一遍,這樣反復直至全部記熟,效率也會提高。
9.構詞記憶法
英語的構詞法主要有轉化、合成、派生三種。
a.轉化指英語詞類相互間變化。
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可以相互轉化。
例如:
back,名詞是“后背”,形容詞是“后面的”。
break,動詞是“打破”,名詞是“課間的休息”。
time,名詞是“時間”、“時刻”、“次數(shù)”、“倍數(shù)”,動詞是“使……合時宜”、“給……安排時間”。
last,形容詞是“最后的”、“最新的”、“過去”,副詞是“末了”的意思,而動詞則當“持續(xù)”講,名詞當“落后的人”或“最后的事情”講。
ha nd,名詞是“手”,動詞是“傳遞”。
house,名詞是“房子”,動詞是“收容”。
fool,名詞是“傻子”,動詞是“愚弄”。
trade,名詞是“貿易”,動詞是“做買賣”。
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一次性記大批詞,中學課本有這類詞700個左右,占全部詞匯量的27%。
b.合成指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合成一個新詞。
例如:
合成名詞:shopwindow櫥窗,lifeboat救生艇,busdriver公共汽車司機。
合成動詞:outclass遠勝過,遠超過,overeat食過量,overthrow推翻。
合成形容詞:full-time全時,man-made人造的,light-hearted輕松的。
合成副詞:nearby附近,wherever任何地方,maybe可能是。
合成代詞:nobody無人,something某事,himself他自己。
c. 派生指在詞根上加上前綴或后綴后構成新詞。
如:
“over”有向上、越過、過渡、反轉等意思,所以同學們可以把以下單詞放在一起集中記憶:
overmuch 過多、過渡 overcrowd 過度、擁擠 overcareful 過于謹慎的 overbuild 過多建造overtime 加班加點 overwo rk 過度勞累 overdrink 過量飲酒 overseas 海外overcoat 外套 overturn 傾倒 overfly 飛躍 overthrow 推翻overpopulation 人口過剩
“-ful”這個后綴可以加在名詞之后構成一個新的名詞,這個后綴的意思為“充滿所需的量”。
如:
armful 一抱 ha ndful 一把 glassful 一滿杯 spoonful 一匙的量[page]
mouthful 一口 bagful 一滿袋 boxful 一滿箱 houseful 滿屋 dishful 一滿盤
re-again 再一次 rewrite 重寫 remarry 再婚 renew 續(xù)借,恢復
rebuild 重建 return 返回 repair 修理
上面提供了九種記憶法,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幾種,不是一定得同時運用九種方法。
入門英語學習法【2】
“怎樣才能學好英語?”雖然這是一個說濫了的題目,但其實很難回答。
我在北外教了整整40年英語,學生幾乎年年拿這個問題考我,可我從來沒能作出自己感到滿意的答復。
學會一種語言,涉及的方方面面實在太多了。
現(xiàn)在我僅就某些具體問題談一些個人看法,希望能對初學者有些幫助。
首先我想說句人們聽膩了的老話:一個人要想學好英語,必須有足夠的信心,必須堅信英語是可以學好的。
實際上,連國外都有不少人相信中國人學英語很有些天才。
每年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考toefl得高分,甚至得滿分,有的gre考得比美國學生還好,都從一個方面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有信心還不夠,還必須有決心。
因為英語要學好也不容易。
必須準備花大力氣,下苦功。
眼下,快餐文化流行,什么都急功近利,無論做什么都巴不得以極有限的投資就迅速獲得高額的回報。
媒體也每每講些通過自學精通幾國外語的故事,讓碌碌如我輩聽了無地自容,因為我們學了一輩子,至今一國外語也不敢吹“精通”兩字。
但冷靜下來想想,世界上恐怕很難有這種便宜事。
近來,聽說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不少諸如“趣味英語”,“奇跡英語”,“瘋狂英語”之類的新產(chǎn)品,我沒有認真進行過研究,但是我想只要還是“英語”,總還得按規(guī)律來、總還得符合語言的一般規(guī)律,英語的特殊規(guī)律和中國人學習外語的具體規(guī)律吧。
“趣味”是一個好東西。
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教材教法都有助于學習。
但我不相信取巧,不相信僥幸,不相信速成,不相信跳躍。
而現(xiàn)在不少初學者的問題恰恰就是缺少一種刻苦的精神,有些朋友總以為交點錢,上個培訓班,泡上一兩個學期;每星期心血來潮聽幾次課,考試時買個“快譯通”幫幫忙,就能學好英語,這純粹是誤解。
達爾文說過,“it's the dogged that does it”(只有百折不回的人,才能最后成功。
),不花牛力氣,恐怕很難嘗到掌握一國語言的樂趣。
說到這里,我忍不住又要“憶苦思甜”了。
我們這些六十上下的人當年還是學生的時候,哪里有今天的優(yōu)越條件?圖書短缺,教材單一,和外部世界信息不通。
沒有英語錄像,英語電影就幾部四十年代的舊片子,數(shù)量比八個樣板戲還少。
錄音機是四、五十斤重的老“鐘聲”(現(xiàn)在早進了博物館),練聽力時全班人伸長耳朵,站在喇叭口還聽不清 。
外文書報雜志更談不上。
記得在湖北沙洋干校時,學生每天在露天聽英語廣播,下雨就打著傘聽。
可即使是這樣的條件,人們還是掌握了英語的技能。
靠的就是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從這個意義上說,“怎樣才能學好英語?”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也很簡單: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用過去一句口頭禪說,就是:想學好英語就必須“丟掉幻想,準備戰(zhàn)斗。
”
說到克服困難的決心,最最需要這種決心的時候大概就是英語的入門階段了。
入門關不好過。
因為英語學習中的種種困難,恐怕有80%都集中在這個階段。
語音語法詞匯,聽說讀寫的技巧,都要在這個階段實現(xiàn)零的突破,打下基礎,養(yǎng)成習慣。
難怪中外各種英語教學法,大都圍繞這個階段的各種問題做文章。
總之,“師父領進門,修行在本人”,這入門關過去了,下面文章就好做了。
現(xiàn)在每年都有幾十萬甚至成百萬人興沖沖地開始學英語,但到頭來,也許只剩千把人堅持到參加自學高考,大多數(shù)都在入門關卡住了。
入門關能不能繞過去呢?不能,凡是想跳過入門階段的人,十個有五雙最終都成夾生飯。
欲速不達,進退兩難。
入門階段一定要踏踏實實來,一步一個腳印。
這么做,當時覺得慢,事后卻會證明是多快好省的唯一途徑。
學習材料不要越難越好。
以為課本難,就是自己程度高,完全是錯覺。
我們現(xiàn)在中學英語教材和學生實際掌握的水平往往不成比例,我斗膽說一句:這實在是一種失策。
不如學得少些,但學得好些,將基礎打扎實。
入門階段的任務很重。
語音沒有一年半載的苦練,光靠注漢語拼音符號是不行的。
基本語法,如名詞復數(shù)、動詞變位、時態(tài)、語態(tài)、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最高級以及各種基本的句子結構,沒有一年半載的反復操練,也不會成為自己的東西。
入門階段三千上下的詞匯都是基本詞、結構詞,不通過一、二年的艱苦練習,也很難真正掌握。
而這些語言要素還要通通轉化成為聽說讀寫的實際技能。
要做到這一切,不到一定的火候是不可能的。
入門階段往往堅持不到底的另一個原因是:在這段時間里,實際上還沒有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因此初學者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進步,嘗不到甜頭。
其實他們這時正在一步一步接近門檻。
再堅持一下,就有可能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此時突然喪失信心,功虧一簣,實在可惜。
入門階段一般可分成兩個部分。
一個以語音為重點,一個以語法為重點。
說到語法,有些初學者往往以為就是指語法的理論。
這是一種片面的觀點。
語法里是有不少條條,它們有明顯的指導作用和歸納作用。
千變萬化的語言,一經(jīng)點破,就成了有規(guī)律可循的東西,這當然給學習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但語法理論在入門階段,不能不講,也不能多講。
鉆得過早、過細、過深,不但會不必要地耗費時間精力,而且會產(chǎn)生不良后果。
入門階段應強調技能訓練,突出的就是一個“練”字。
所以與其坐在海邊反復讀游泳手冊,不如下海撲騰它一兩個小時。
語法中多數(shù)條條并不難懂難記,但要熟練掌握就要千百次地苦練。
英語中he和she的差別誰都知道,但有些人學了一輩子還在混。
有一些學理工科出身的初學者,往往習慣于從語法規(guī)則出發(fā),然后以相應的規(guī)則組裝成句子。
他們的毛病往往是過分強調理論,而忽視實踐。
也就是說是過分重視知識,而忽視技巧。
結果,有些初學者雖然每一個難句都能用語法分析得一清二楚,卻仍然聽不懂說不出,沒有運用語言的實際能力。
所以,在入門階段,不宜打破沙鍋問到底,在一般情況下,不如把復雜的語法看成一些不同的句型去模仿。
不然,就有可能像寓言里的“蜈蚣”,當它的朋友問它:“你這么多腳怎么決定先邁哪條腿呢?”,它就愣住了。
結果本來走得好好的,就因為想弄清理論上應先邁哪條腿,而從此不會走路了。
這里順便說說我對各種練習的看法。
入門階段要強調練,練就要做各種習題,這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實際上習題可以設計得千奇百怪。
不同的習題當然可以達到不同的目的。
但有必要突出重點。
在入門階段,我主張要少做以弄清概念為目的的練習,而要多做有利于實際使用,有利于技能熟巧,有利于思想表達的練習。
我特別對各種是非題,選擇題有保留。
因為這種練習容易導致非此即彼的簡單的思維模式。
也容易導致鉆牛角尖。
更重要的是它的目的只在于弄清概念,而不涉及語言技巧的實際操練。
現(xiàn)在我國各級學校,學生深受題海戰(zhàn)術之苦。
有的學校和學生不得已把做題作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參加各種考試作為各項教學工作的核心。
這是一種極其有害的做法。
習題中大部分僅僅是為了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就如用溫度計測量人的體溫。
不能誤認為做習題就能掌握一種語言。
正如用體溫計不能使病人退燒一樣。
現(xiàn)在全國考托福成風,結果影響到正常的英語學習。
使人以為托福考好了,英語就學通了。
這又是一種嚴重的誤解。
社會上還流行各種教學生如何取巧得高分的培訓班,教學生畫圈如何畫得快,猜得準。
我說句笑話,這樣的考試如果得了滿分,這位學生的英文也許什么地方出了什么毛病。
就像我70年代聽說過的一個學生,他用9元人民幣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據(jù)說那車會騎了以后,正常車反而不會騎了。
我擔心目前這種考試會成為這種9元錢買來的二手車。
習題和考試自然有它們的用處。
但一個英語程度好的人能對付習題和考試,并不等于說會對付習題和考試的人英語程度就好。
語言教育家們都認為,英語水平高低只有一個可靠的標準:就是看一個人利用它能表達多少思想,表達到什么深度以及表達得如何精確,生動,流利。
【超極英語單詞記憶法】相關文章:
簡單的英語單詞右腦記憶法10-26
超右腦圖像記憶法09-30
超極書簽學習技巧分享10-08
學習點子之超極學習方法10-05
歌訣記憶法10-26
諧音記憶法10-26
多渠道記憶法10-26
常用的聯(lián)想記憶法09-30
小升初英語記憶法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