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饅頭的方法
各種面食不僅有一股自然的味道,在制作的過程中也能給人帶來挺多樂趣,如果在家自己做饅頭?
將面粉倒入盆內(nèi)。
02
在盆內(nèi)加適量水,揉搓成光滑的面團后,蓋上保鮮膜發(fā)酵。
03
發(fā)酵好后會形成很多蜂窩狀。
04
取出面團,加適量干粉搓揉排出空氣,分成適當大小的面團子。
05
取一個小面團繼續(xù)搓揉,整理成饅頭狀。
06
在鍋屜內(nèi)刷油,放入揉好的面團進行二次發(fā)酵。
07
熱天大約十分鐘后,發(fā)酵完成。
08
中火蒸制15分鐘關火,悶3分鐘出鍋即可。
做饅頭的方法
原料:白面、酵母粉、白糖、溫水(35度左右,用手試不燙手就可以)
制作過程:
第一步:盆中放適量面。
按照酵母粉袋上用量取適量酵母粉放入碗中,倒入35度溫水化開;另取一碗放入兩小勺白糖,用溫水化開。
第二步:將酵母水慢慢加入到面中,邊加邊用筷子攪成雪片狀;然后將糖水也如此加入到面中。
第三步:繼續(xù)加溫水攪拌至盆里的面粉全部都成干雪片狀,就開始用手和面,直至揉成光滑的面團。
媽媽告訴我和面的原則就是“三光”——盆光、面光、手光。
家庭自制手工饅頭的做法
第四步:面盆蓋好發(fā)2個小時左右,天熱可以短,天冷加長時間。
冬天時候,我一般為加快發(fā)酵速度,都會在鍋里加少半鍋40度的熱水(用手試感覺熱乎乎就可以),然后把面盆放水里泡著。
最好始終保持鍋里水的溫度,這樣能盡快發(fā)好面。
第五步:待面團發(fā)至兩倍大時,即表明面已發(fā)好,用刀切開面看里面是均勻的蜂窩狀,那就很成功了。
這時再開始揉面,邊揉邊加干面粉,直至重新把面團里的氣泡揉沒了,也就是面團又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即可。
第六步:將面團搓成長棒狀,然后用刀切成均勻大小的劑子,將劑子揉成圓包狀,整齊排列在案板上,蓋上干凈的濕紗布,靜置餳半個小時。
第七步:最后,蒸鍋內(nèi)多放水,屜里鋪籠屜布或干凈的玉米皮,每個饅頭相隔一定距離整齊擺放,蓋蓋開火,待鍋冒熱氣后蒸半個小時關火。
再過3~5分鐘再揭蓋即可。
操作要領:
1、蒸饅頭一定要冷水上屜。
許多人愛用熱水或開水蒸饅頭,以為這樣開得快。
其實這并不科學。
因為生冷的饅頭突然遇到熱氣,表面粘結,容易使饅頭夾生。
正確的方法應是在鍋內(nèi)加冷水,放入饅頭后,再加熱升溫,可使饅頭均勻受熱,松軟可口。
2、發(fā)酵粉用35度左右的溫水,因為發(fā)酵粉可溶于溫水中,但注意水溫不能超過四十度。
3、發(fā)好的面團如果覺得有酸味,可以加一點堿面中和,一般只要不是發(fā)得太過不加也沒關系;
4、蒸饅頭的過程中不要掀開鍋蓋;
5、饅頭蒸好后不要急于掀開鍋蓋,燜3分鐘再掀蓋,防止饅頭起泡。
蒸饅頭判斷生熟有以下幾種方法:
(1)用手輕拍饅頭,有彈性即熟;
(2)撕一塊饅頭的表皮,如能揭開皮即熟,否則未熟;
(3)手指輕按饅頭后,凹坑很快平復為熟饅頭,凹陷下去不復原的,說明還沒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