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演講稿

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講稿「優(yōu)秀」

時間:2024-08-06 12:53:38 演講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講稿「優(yōu)秀」

  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下面是小編整理提供的關于普法教育演講稿范文,歡迎閱讀參考采納。

關于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講稿「優(yōu)秀」

  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講稿【范文一】

  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很高興能和同學們在一起共同進行一次法制學習。其實,有些法律知識我應該向你們學習的,為什么呢?前不久,我陪同市領導到校調研的時候,觀看了同學們自己編寫的法制小故事,很真實,很深刻。其中有一位同學編寫的一個" 毛阿敏偷稅漏稅"的故事,我深受啟發(fā),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而是你們的內心深處法律意識的真實反映。在這里,我也給大家講一個我親眼目睹、令人深思的真人真事。事情發(fā)生在四小區(qū)的住宅樓,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樓的樓道窗前嬉戲,甲失手將乙推出窗外,重重地從高達20米的四樓摔了下來。當時乙的臉色鐵青,血從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來,乙被市醫(yī)院急救車救走。此時,我給同學們出二個思考題:①甲失手致傷乙,算不算違法?②如果甲違法,違反了什么法?結果應是:如果醫(yī)療簽定部門確定為重傷,首先甲這種行為造成的后果違法,其次甲違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下面,我從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基本原因,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和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三個方面,來給同學們講一下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0世紀以來,青少年犯罪是各國共同面臨的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我國青少年犯罪占全國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較高,約為65%,處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14-18歲的少年發(fā)案率上升較快,成為違法犯罪的高發(fā)年齡階段,并以侵犯財產型犯罪與性犯罪居多,團伙作案數(shù)量劇增。"人之初,性本善",這些少年,曾經天真無邪,如同一張白紙,他們的人生座標為什么變得如此扭曲?人生最初暗淡的一筆來自哪里呢?究其青少年犯罪的基因,既有主觀因素又有客觀因素,更是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一)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至為關鍵的一個時期,是人從幼稚兒童期向青年期的過渡階段。處于這一特殊時期的人,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經歷著一場巨變,從青少年的心理變化來看,主要表現(xiàn)為:求知欲增強,交往需要增加,有虛榮心,喜歡刺激,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模仿力強,有好勝心,易于沖動,愛感情用事,有較強的獨立意向,希望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興趣去行事,認識問題直觀、片面,缺乏成年人具備的分析判斷、辨別能力。

  這種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擾能力顯得相當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作出越軌的舉動,實施違法犯罪。

  (二)青少年不良的個性傾向性

  人的個性傾向性是個性中最主動,最積極的因素,它決定著人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決定著人的認識和活動的趨向與選擇。個性傾向包括人的需要和動機、興趣、信仰、觀念體系等,不良個性傾向性是大多數(shù)青少年實施犯罪行為的主觀心理因素。青少年的不良個性傾向在需要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具有強烈的物質欲,權力欲,報復欲;在觀念體系上,概括地說,主要表現(xiàn)為"五觀"不端正,以自我為中心,只想索取,不愿奉獻的極端利己的價值觀;過分追求金錢,享樂,名利,實惠,講究吃喝的人生觀;善惡、美丑、榮辱、愛憎、是非、苦樂,得失完全顛倒的道德觀;"哥們義氣"高于一切的封建行幫式的友誼觀;放蕩不羈,崇尚低級感官刺激的性愛觀等。正是在這些強烈,畸形的欲望驅使和錯誤觀念的支配下,一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

  下面,我重點給同學們講一下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希望同學們能引以為戒,拿起法律武器,把實際例子講給父母聽,糾正有些父母的不良家庭行為。

  家庭是青少年個體生活、成長的第一空間,是青少年最早接觸的"小社會"。也可以說是一個"大染缸"。這就要求有些同學,是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家庭在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應是最為重要的。父母代表社會對子女的教化也是最為深刻的,一些家教箴言、格言及家訓會影響子女的一生,甚至有的還世代相傳。調查與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在家庭這一環(huán)境中能否健康發(fā)展,與家長對家庭的責任感,態(tài)度,對子女的教育引導,與其自身性格和言行舉止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若父母對家庭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子女的態(tài)度適當,教育、引導得法,自身性格,言行舉止良好,家庭的內聚力,親和力增強,正面影響加大,子女實施不道德行為,違法犯罪的可能性就很小。反之,子女受到的負面影響大,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可能性就大,甚至直接導致犯罪。

  其中影響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主要有親情過剩,疏于管教,家庭暴力,單親家庭,不軌家庭五種。親情過剩。目前,在我國城鎮(zhèn),18歲以下的青少年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這些在"四二一"家庭結構中長大的獨生子女,從小就受到祖輩、父輩的百般寵愛,被過度的親情所包圍,在家中儼然是一個"小皇帝"、"小公主",處于一種特殊的地位,他們中一些人因而養(yǎng)成了不良性格,形成了不良的意識和行為習慣,凡事總是先考慮自己,從個人角度出發(fā),不達目的不罷休。因此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滿足自身的需要,他們可以不擇手段,不受任何約束,甚至以身試法,以致違法犯罪。

  疏于管教。一些家長對子女的管教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自覺與不自覺地放棄了對子女的管教義務。對子女身上的錯誤和缺點,或是不聞不問,放任自流;或是晴蜓點水,關心幫助不夠;或是一打一罵了事。更有甚者,為了"發(fā)家致富",有的家長竟迫使子女棄學經商,不惜以子女成為新文盲或半文盲為代價。生活在疏于管教家庭中的子女,因得不到父母及時而悉心的管教,生成不良品性,終由小錯而大錯,直至違法犯罪。

  家庭暴力。對生活在暴力家庭之中的青少年來說,因耳濡目染或親身體驗過暴力侵害,心理受損明顯,心中陰影嚴重,致使子女養(yǎng)成仇恨,冷酷,撒謊,逆反等不良性格。家庭暴力往往還導致一些常遭暴力侵害的青少年離家出走,到社會上去尋找溫暖與愛心,因而難免被壞人引誘利用;或者導致一些青少年直接向社會"施暴",向"弱者"施暴。單親家庭,近幾年來,家庭離婚解體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單親家庭日益增多,這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極為不利。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單親家庭的父母缺少了原來對子女的關心,體貼,愛護,管理和教育,有的家長甚至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粗暴的打罵子女,虐待子女。這一切都給子女的身心造成了傷害,一些子女因此變得孤僻、抑郁、自卑、冷漠、任性,仇恨父母,對學習、生活和家庭失去了信心。這種心理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導致違法犯罪。

  不軌家庭。不軌家庭是指家庭成員中有不道德或違法犯罪行為的家庭。生活在不軌家庭中的青少年,易接受暗示,模仿成人的不良舉止,久而久之,逐漸同化、墮落,最終滑入違法犯罪的泥潭。

  近幾年來,因不良家庭因素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例子屢見不鮮。如:自97年上半年以來,佛山的一個少年暴力犯罪團伙共三十多人,最小的僅11歲,最大的17歲,在追求稱霸一方,為所欲為的目標下,以"由小到大,由近到遠,吃干吐凈"為盟,排列座次,三人成伙,五人成群,穿插結合,交替作案,漸漸發(fā)展一個犯罪團伙.并于1999年被公安部門依法逮捕。

  我希望通過這次的法制學習,在在座的同學能認清違法、犯法的后果,堅決抵制不良的誘惑,與不良的行為作斗爭,走正確的人生道路。

  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講稿【范文二】

  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在這里,就是想和大家聊聊關于法律的問題。

  說實話,我今天在這里十分的緊張,其實我們大家都差不多大,我前幾個月剛滿16周歲。在生日那天,我其實心情是相當復雜的。因為16歲在法律上是一個奇妙的節(jié)點。我們就先從年齡說起。

  在16周歲以后,我們便就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了,也就是說在16周歲以后我們必須獨立完全為自己的犯罪行為承擔責任,也就是我們16周歲后,發(fā)了罪,就要判刑啦。我想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qū),就是認為18周歲是一個時間節(jié)點。但是這個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法律必須對每一個公民負責。所以啊,我在16周歲當時感嘆良久,心說,自己是沒有“機會”干點驚天動地的事了。但是過了兩天我就釋然了,因為老師講了,有8種行為14周歲就要承擔刑事責任,分別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品罪8種犯罪行為。

  我想這些行為離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非常遙遠的,但是作為一個熱血青年,有的時候也難免沖動。而這種沖動很容易便導致犯罪。而這個其中,和我們關系最密切應該就是關于打架斗毆的問題。我想我們大部分人都有沖冠一怒的時候,有的時候生氣了,或者有人惹自己了,就找個人干一架,覺得挺瀟灑,發(fā)泄發(fā)泄,是吧。但是很多惡性案件就是這樣發(fā)生的。試想一下,如果你一不小心把別人達成重傷,或者致人死亡呢?也許很多人回想,用拳頭打人應該也不會造成多大傷害吧,但是這個事可保不準。曾經我我的老家焦作,有兩個人打架,為了一個不算太漂亮的女孩子,也是從冠一怒為紅顏,一個人一拳打到另一人肚子上,當場死亡。檢查結果是死者患有疾病,一拳正好打到生病的地方了。你說這個世界就那么寸?真有那么寸的。這種事情也許發(fā)生的概率很小,但是只要一發(fā)生,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悲劇。

  作為一個熱血青年,有時候會沖動,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可以沖動,可千萬不要辦傻事。我們都已經慢慢長大,我們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都看過《武林外傳》吧,里面郭芙蓉非常喜歡用一記“排山倒海”解決一切問題,但是發(fā)現(xiàn)每次都會把事情弄得更遭。所以呂秀才說,生氣的時候默念:生活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電視劇里面這招挺管用吧。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暗示,每當自己沖動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暗示,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很多不必要的傷害就會被避免了。

  還有就是大家慢慢長大了,娛樂活動增加了,物質需求增加了,所以就慢慢深刻的認識到了錢的重要性了,是吧。沒錢了,向爸媽要,也可以自己做些自己可以做的工作。但是有的人就喜歡小偷小摸的,或者依靠自己的暴力收些保護費,這個就不對啦。16周歲以下,是不構成盜竊罪的,但是搶劫就不一樣了。很多時候,搶劫和盜竊只有一線之差。比如你玩?zhèn)髌,沒點卡了,想去隔壁鄰居家投點錢先,結果不小心被隔壁家的人發(fā)現(xiàn)了,怎么辦?如果你跑了,或者被抓住了,那就是盜竊,如果你不滿16周歲,你也不用承擔刑事責任;但要是你怕你爸媽知道,拿起一個棍子悶下去,打傷了人家跑了,那你就是搶劫了,那就是要判刑的。還是那一句,這個世界就是那么的寸。而盜竊如果數(shù)量過大,即使不判刑,也可以把你去送去勞教。所以古語說得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即使我們不可能每個人成為君子,也不要去觸動法律的底線,否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前面說了下關于刑事方面的一些問題,我下面就說一下關于民事法律方面的問題。還是從年齡說起吧,10歲前我們是無行為能力人,10歲到18歲時限制行為能力人,18歲后完全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而16歲在這里也是一個奇怪的節(jié)點,在16歲到18歲,如果個人能夠自己賺錢養(yǎng)活自己,那么他也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是不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呢?這個從購物方面的表現(xiàn)最明顯。我們在10周歲前,原則上是不具有購物能力的,但我們也經?吹叫W生弟弟妹妹們拿著幾塊錢在大街上買些零食,因為數(shù)額較小,這個也就無所謂了。但是曾經有一個8歲的小孩子,生爸媽的氣了,就拿著爸媽的信用卡去四星酒店吃了一頓滿漢全席,花了幾千塊錢。也不知道飯店經理怎么想的,他就真的給那孩子上菜了。這個孩子的父母不干了,畢竟一個8歲小孩花了幾千塊,夫妻倆兩個人工資啊!那打官司吧,最后法院判定結果是飯店按照成本價收取費用,也就說飯店不賺錢。畢竟法律也要保護飯店的利益。

  關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這個就比較復雜了,法律上規(guī)定可以進行與他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什么叫與“年齡、智力相適應”,這個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舉一個例子,一個17歲的男生,參加計算機比賽,獲得了2000塊獎金,但他沒有經過父母同意,就將2000塊全部花光買了一個打印機。但是父母不干了,打官司狀告商家,認為17周歲不具備一次性消費2000元的民事行為能力。對于這種案件,只能靠法官的經驗來判定了,最后法官判定,17周歲男生已經有處理自己獎金的民事能力,判定家長敗訴。

  民法更多的強調我們作為公民的權利,因此對于民法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注;而刑法更多的是規(guī)定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不管是民法,還是刑法,都是一種社會規(guī)范,是國家為公民設定的道德底線。

  英國大法官丹寧勛爵曾經說過:正義不僅要實現(xiàn),而且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xiàn)。我們所做的,就是以實際行動使公平正義的法制理念深入人心,使人們的日常生活沿著法治的軌道進行,使人們懂得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以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路漫漫其修遠兮”,許許多多個日子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也還要繼續(xù)這樣的走下去。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

  唯有關心,才會行動;

  我希望我今天的說的這些能夠起到一點作用,匯溪流以成大海,積壘土方成巍峨”,讓我們共同努力吧,讓守法成為一種修養(yǎng)、一種品格、一種文化,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一種習慣!

  謝謝大家,我今天的演講到此結束,希望大家開開心心,健健康康每一天。

  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講稿【范文三】

  同學們:

  今天受我們學校之邀,到這里與你們談一下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事。當我看到這個花園般的校園,干凈明亮的教室,還有你們一張張充滿青春朝氣的臉,我也覺得年輕了許多,渾身洋溢著青春的朝氣。但同時,我的心情也是沉重的,因為當我面對你們的時候,我也想到那些在高墻內失去了人身自由的孩子,他們現(xiàn)在不能在這里享受自由的陽光,不能在操場上自由的奔跑,不能坐在這里細心聆聽老師的教誨。他們就是因為未能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要么失學,要么接受政府管教,他們已經沒有時間和條件像你們一樣接受正常的教育,正常地學習,他們因為一時的沖動或無知觸犯法律,他們必須為自己的違法和犯罪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我希望你們能引以為戒,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確保自己能夠健康成長。那作為一名學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面對復雜的社會,如何能夠做到遵紀守法呢?下面我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希望能夠對你們有所啟發(fā):

  一、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什么是遵紀守法?這個問題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還是有難度的。遵紀守法要求作為學生除了守法外還要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聽老師的話,聽家長的話。在你們走上社會、參加工作以后,你們要遵守國家的法律和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否則,任何單位都無法保障一個正常的工作秩序,社會也不會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沒有章法,任何人的權利都無法得到保障。

  怎么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合法?作為學生,生活的圈子本來就不大,遇到的事情也不會太復雜。當自己想做非正常的事的時候,建議你先想想能不能做?自己先在心里給一個初步的判斷。如果你還不是很清楚,我告訴你一個辦法:㈠先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聽聽朋友的意見。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與學識不同,判斷問題的能力也不同。如果還不能確定,㈡去學校問問老師,回家問問家長。我告訴你們,在你們這個年齡,老師和家長是你們最值得信賴的人,可能也是你們最討厭的人,那是因為他們管束著你們,使你們不能盡情地玩、不能舒服地睡懶覺,還催促你們去做你們并不喜歡的東西。但你們要知道,老師和家長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把你們往邪路上引,因為你們是他們的希望和未來。任何人都崇尚美好的未來。我自己也有過花季的年齡,也經過你們的這個階段。那個時候,我最討厭的就是家長和老師。當時,我感覺沒有他們我的生活才是快樂和豐富多彩的,但幾十年過來,我現(xiàn)在的感覺,這個世界上給我最親、最近的就是家長和老師,我從內心感謝他們,在行為上報答他們。沒有他們的管束和悉心照顧,我也難以成為一個自食其力、對社會有用的人。

  那什么是法?也就是說法律是什么?法律的定義非常拗口,也不好懂。下面我給你們解釋一下:法律是規(guī)范人的行為的準則。即法律告訴我們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做了不能做事有什么不利的后果。下面說個案例:

  藥家鑫,西安音樂學院大三的學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駕車撞人(張妙)后又將傷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駕車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時再次撞傷行人,逃逸時被附近群眾抓獲。后被公安機關釋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藥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對藥家鑫提起了公訴。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藥家鑫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5月20日,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藥家鑫案二審維持一審死刑判決。2011年6月7日上午,藥家鑫被執(zhí)行死刑。

  這里大家思考一下四個問題:

  1、這是一個什么性質案件?

  這是一個刑事案件,為什么說是刑事案件?因為案件當事人已經觸犯了刑法,就受到刑罰處罰。這里有一個轉化的過程,本來是一般的交通肇事,藥家鑫未必觸犯刑律,應該是民事案件。但事故發(fā)生后,藥家鑫的殺人行為就是犯罪行為了。我們國家在處理民事與刑事案件時,采取先刑后民的原則。即如果一個的行為既違反了民事法律,又觸犯了刑律,就是要先處理刑事案件,后處理民事案件。區(qū)別民事與刑事案件的方法:民事要錢,刑事要命。

  2、事故發(fā)生后,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維持現(xiàn)場,盡快送附近醫(yī)院或者打120急救電話,對傷者進行求助。同時,報警,讓警察來處理。

  3、藥家鑫在整個過程中的行為都觸犯了哪些法律?

  撞人:主觀是過失。違反了交通法規(guī),根據(jù)受害人張妙的傷勢分三種情況,如果是輕微傷或者輕傷,構成交通違法,進行民事賠償即可;如果是重傷或死亡,構成犯罪,則要負刑事責任。但因為是過失犯罪,在處罰上與故意犯罪相比輕很多。

  殺人:主觀是故意。觸犯《刑法》第232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

  所謂刑事責任年齡,就是指對犯罪后果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我國《刑法》第17條規(guī)定,已滿 16 周歲的人犯罪的,應負刑事責任。同時《刑法》第14條規(guī)定,已滿 14 周歲不滿 16 的人犯①故意殺人、②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③強奸、④搶劫、④販毒、⑤放火、⑥爆炸、⑦投毒罪 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在這個案件中,藥家鑫不存在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

  二、遇到不法侵害時,我們應該怎么做?怎么區(qū)分打架還手與正當防衛(wèi)?

  為說明這個問題,我先說一個案例:

  李某在某市場以賣水果為生。2007年1月15日,李某守在水果攤前賣水果。王某要買水果,于是過來詢問價格,感覺價格合適并買了5斤水果。傍晚王某來到李某的攤位前,說是因為水果不好吃想退掉已買的水果,李某不同意。于是王某拿起水果扔向李某,李某隨即躲閃沒有打到李某。王某因為水果沒有打到李某,更加憤怒,于是上去朝李某的臉部打了兩拳,因李某長得瘦小,王某長得高大,不敢還手,還是躲閃。王某于是上去掐住李某的脖子朝其腹部用腳猛踢。李某想跑,王某拽住他繼續(xù)毆打。李某情急之下拿起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朝王某腹部刺去,王某倒地。李某撥打了110與120,王某經鑒定構成重傷。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李某在遭到王某的不法侵害時,一度采取了克制與躲避的態(tài)度。后為避免自己的人身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被迫用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將王某刺傷。李某將王某刺傷后沒有繼續(xù)刺傷王某,而是撥打了110與120。其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其防衛(wèi)程度與不法侵害的性質與程度相適應,沒有超過必要的限度,不負刑事責任。

  解析:刑法關于正當防衛(wèi)的規(guī)定及其意義

  《刑法》第20條規(guī)定:“為了使①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②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③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④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從正當防衛(wèi)行為的概念來看,其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目的的正當性表明正當防衛(wèi)不是違法侵害,它具有正當防衛(wèi)的性質,是一種有限度的防衛(wèi)行為。刑法之所以規(guī)定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其在于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鼓勵公民和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作斗爭,震懾犯罪分子。正當防衛(wèi)不僅是免除正當防衛(wèi)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jù),而且是公民和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作斗爭的法律武器。

  三、學生面對校園內外的惡少,如何保護自己?

  現(xiàn)在中小學校園周圍出現(xiàn)“惡少”這樣一種現(xiàn)象,“惡少”往往是一些不能完成學業(yè)的流生,或是厭學、逃學的在籍生,平時十分無聊,強欺弱,大欺小,往往存在追求刺激的心理,用別人的痛苦換取自己的快樂。這種在中學生周圍欺負他人,劫取錢財?shù)男袨,在現(xiàn)實生活中屢發(fā)現(xiàn),有不少中小學生被“惡少”侵襲,更多的學生惟恐日后遇上“惡少”的糾纏和欺負而心有余悸。

  如何對付這種“惡少”呢?

  我給同學們介紹幾種辦法:

  1、遇到這種人,你要大膽地回應他,以自己的正氣去壓住那邪氣。與他們講話要大聲,盡可能讓其他同學或人聽見,這樣,他們可能會立即收斂并停止對你們的威脅。記住千萬不要膽小,軟弱在此是一文不值。

  因為他們一是做賊心虛;二是怕老師或其他知道。同學們并不是他膽子大,而是他利用你膽小怕事,他覺得你不敢對抗他,不敢聲張、不敢告訴老師,給了錢、物以免得以后找茬,受欺負,其實他們心里虛得很,只要到學校來讀書的,沒有不怕老師的學生。

  有個現(xiàn)象可以說明這一點,那就是學校里的班干、“三好學生”就很少遇到這種威脅,因為“要錢物”的學生來學校讀書都知道,這些學生和老師關系密切,是什么都敢跟老師說的。

  2、遠離班里和學校里的“壞孩子”,更不能與出了名的“壞孩子”交朋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3、上學、放學或者課間,盡量不要一個人外出,盡可能地結伴而行,特別是女生。

  4、不與校外的同齡人一塊玩。一般情況下,如果校外的孩子找你們玩,你可以想想,他為什么不讀書?上課的時間,他為什么能跑到外面去玩?這種孩子一般都不是好孩子。當然也有特別的例外情況。

  5、當你遇到威脅時,先要拒絕和不認識的人搭話;你不與他搭話,他們就不知道你是與誰出來,也不知道有沒人接你回家?他們就不敢輕易對你們動手。

  6、當你一個人遇到幾個人對你威脅時,不要輕易與他們動手,畢竟寡不敵眾,伺機盡快離開是最好的辦法。

  7、如你被強行欄下,要義正辭嚴說我沒有錢,同時找機會迅速離開;如果再不讓你走,我就報警,他是不敢打你的,一旦打你,那就犯了搶劫罪,那可就要坐牢了。

  四、電腦、手機對學生學習與生活習慣的負面影響,如何避免?

  我這里所說的電腦、手機不是指用電腦、手機去學習去工作,而是指癡迷、沉迷于電腦、手機游戲,F(xiàn)在社會上出現(xiàn)了很多網(wǎng)吧,據(jù)調查,在我國網(wǎng)吧中,18 歲以下未成年人占總人數(shù) 16.4%,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人中,約有 244 萬人上網(wǎng)成癮者,他們終日沉溺于網(wǎng)絡世界,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受到影響,這已成為困擾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問題。但有的同學就是喜歡去那里,因為新鮮好玩,為了玩游戲,有的同學忘了回家吃飯,有的忘了完成作業(yè),有的影響成績,可以說沉迷電腦游戲給我們成長帶來很大負面影響,干擾了我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讓老師和家長擔憂。

  有的同學為了玩游戲,花光家長給的零用錢,甚至發(fā)展到中午不吃飯,省錢下網(wǎng)吧,有還采取不正當手段和方法,或瞞著家長從家里拿,或者借口學校收某某費用變相索要,更為惡劣的向低年級學生索要,如果你已做過了上述的行為,那就離壞孩子不遠了,走上社會以后,你進看守所的概率要比其他人大得多。

  同學們!……知法、守法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為了自己的未來,為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去學法、懂法,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講稿「優(yōu)秀」】相關文章: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11-25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體會優(yōu)秀11-25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關于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12-27

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動方案09-01

青少年法制教育簡報通用05-10

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動方案03-13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精選13篇)11-28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15篇11-26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15篇)02-04

青少年法制教育簡報范文通用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