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發(fā)言稿匯編12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能夠利用到發(fā)言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發(fā)言稿以發(fā)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那要怎么寫好發(fā)言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交通安全發(fā)言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您們好!
交通安全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如何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切實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已成為學校、家長及全社會重中之重的一件大事。城區(qū)學校大多處于繁華地段,車流量大,交通狀況復雜,特別是上學放學高峰期,經常出現交通擁堵現象,交通安全隱患多。為了能讓安全與孩子同行,我們家長要積極支持配合學校,聯(lián)手筑起學生交通安全的鋼鐵長城,共同保護好我們的下一代。
作為家長,我們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外出活動不在馬路上游玩嬉戲,橫穿馬路要走斑馬線,不能闖紅燈;過交叉路口需注意過往車輛,牢記靠右邊行走;騎車不聽耳機,不帶人,不騎飛車,更不準騎車時勾肩搭背、互相追逐……我們的千叮萬囑,將會讓孩子多一份安全意識。
作為家長,我們要關心好自己的.孩子:不能貪圖便利,讓孩子乘坐報廢車、無牌無證等“黑車”、“病車”和超載的車輛;根據國家法律規(guī)定,未滿18周歲的人員嚴禁駕駛機動車,未滿12周歲的兒童嚴禁騎車上學;如果我們的孩子騎車上學,要經常檢查車況,確保孩子所騎車輛的性能良好,教育孩子路上一定要注意騎車和穿越馬路的安全……這些安全措施,是孩子平安的重要保證。
作為家長,我們更要做好孩子的榜樣:駕車時,能戴好頭盔、系好安全帶;接送孩子時,不能為了趕時間超速違章行駛,到學校時自覺有序的在遠離校門處的人行道或靠邊停車,不強行掉頭、超快轉彎,以免在學校門口造成擁堵;要自覺服從值勤交巡警、學校保衛(wèi)和老師的指揮,共同維護校園周邊秩序。我們的良好舉止一定會影響孩子,使他們終身受益。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共同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增強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有序、暢通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確保我們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謝謝大家!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市民朋友:
大家好!
我是街道的市民,非常榮幸能在這里作為市民代表發(fā)言。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建設“平安”,創(chuàng)建暢通、有序、安全、文明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參與和支持。構建和諧文明社會,共建美好明天,是每一個市民的共同責任。平安是金,平安是福。為了你和家人、朋友的幸福生活,為了社會的穩(wěn)定繁榮,我們更應該在行車走路時多一份小心謹慎,多一份對自己、對他人生命的關愛和責任。為了創(chuàng)建和諧交通環(huán)境,促進經濟發(fā)展,作為普通市民,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愛我”意識,積極參與交通綜合整治,從自身做起,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做到說文明話、走文明路、駕文明車、做文明人,自覺樹立良好形象,安全禮讓,平安出行,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向世人展現美麗風彩。
二、嚴守交通法規(guī),共同維護交通安全,做到各行其道,遵守交通信號,不闖紅燈,不亂停放車輛,堅決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和管理。
三、走文明路,做交通文明人,做到行路走人行道,過馬路走斑馬線,不翻越、鉆跨交通隔離護欄;不損壞交通設施;不在馬路上追逐玩耍,不三五成群并肩行走或聚集停留;不在機動車道上攔乘車輛,教育和引導學生子女遵守交通法規(guī)。教育孩子不要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滑行車、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四、文明交通參與,樹立市民良好形象,做到不坐超載機動車,不酒后駕車,不無證駕車,不超速駕車,騎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要走非機動車道,橫過機動車道時應下車推行;騎自行車不載人、不雙手離把、不打手機、不搭肩并行。
道路交通安全,不僅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祥和。就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為了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安定,積極行動起來,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guī),共同營造一個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為建設一個美麗和諧的新,盡快實現“融入重慶主城區(qū),建設重要功能區(q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3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經濟的騰飛,農村交通條件逐漸變好,各種交通工具在城鄉(xiāng)逐漸普及,各種大車、小車、摩托車、自行車飛速地在公路上行駛,在給人們帶來交通方便的同時,各種大小車禍也在不斷發(fā)生,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無情的吞噬,特別是近年來發(fā)生在小學生的車禍不斷增加,引起了人們的警覺,那怎樣抓好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預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呢?
農村學校學生外出時間少,大部分學生對斑馬線、紅綠燈等事物,只聽說過或在書上見過,卻很少經歷過,對一些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和車禍的慘狀很少目睹過,因此,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缺乏,更不要說了解多少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知識,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為此,我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對農村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今天下午各班又積極開展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主題班會,使學生董得了:
1、指揮燈信號的含義:
綠燈亮時,準許車輛、行人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超過停止線的車輛和已經進入人行橫道的行人,可以繼續(xù)通行;黃燈閃爍時,車輛、行人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2、行人必須遵守:
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須靠邊行走;橫過車行道,須走人行橫道;不準穿越、倚坐道口護攔;不準在道上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列隊通過道路時,每橫列不準超過2人;兒童的隊列,須在人行道上行進。
3、橫穿馬路,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會大大增加,應特別注意安全:
。1)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做到“綠燈行,紅燈!。
(2)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在有過街天橋和過街地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
。3)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回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一定要加以小心。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
。5)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fā)生意外。
4、乘車人必須遵守:
。1)乘坐公共汽車,要排隊候車,按先后順序上車,不要擁擠。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wěn)以后,先下后上,不要爭搶。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帶入車內。
(3)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4)乘車時要坐穩(wěn)扶好,沒有座位時,要雙腳自然分開,側向站立,手應握緊扶手,以免車輛緊急剎車時摔倒受傷。
(5)乘坐小轎車、微型客車時,在前排乘坐時應系好安全帶。
(6)盡量避免乘坐卡車、拖拉機;必須乘坐時,千萬不要站立在后車廂里或坐在車廂板上。
。7)不要在機動車道上招呼出租汽車。
5、未滿12歲的小學生不準騎自行車。
6、鐵路交通安全,行人和車輛通過鐵路道口時應注意:
行人和車輛在鐵路道口、人行過道及平過道處,發(fā)現或聽到有火車開來時,應立即躲避到距鐵路鋼軌2米以外處,嚴禁停留在鐵路上,嚴禁搶行超過鐵路;車輛和行人通過鐵路道口,必須聽從道口看守人員和道口安全管理人員的指揮;凡遇到道口欄桿(欄門)關閉、音響器發(fā)出報警、道口信號顯示紅色燈光,或道口看守人員示意火車即將通過時,車輛、行人嚴禁搶行,必須依次停在停止線以外,沒有停止線的,停在距最外股鋼軌5米(欄門或報警器等應設在這里)以外,不得影響道口欄桿(欄門)的關閉,不得撞、鉆、爬越道口欄桿(欄門);設有信號機的鐵路道口,兩個紅燈交替閃爍或紅燈穩(wěn)定亮時,表示火車接近道口,禁止車輛、行人通行;紅燈熄白燈亮時,表示道口開通,準許車輛、行人通行;遇有道口信號紅燈和白燈同時熄滅時,需停車和止步瞭望,確認安全后,方準通過;車輛、行人通過設有道口信號機的無人看守道口以及人行過道時,必須停車或止步瞭望,確認兩端均無列車開來時,方準通行。
7、對學生上放學實行路隊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養(yǎng)成行為,自覺遵守道路交通規(guī)則。
8、加強對學生家長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讓其時常提醒自己的子女。
當然,對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光靠學校、家庭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特別是交通安全管理部門重視,交警部門要多對道路安全進行督查,對違規(guī)車輛加大執(zhí)法力度,全體駕駛員一定要自覺遵守道路交通規(guī)則,做到文明駕車,文明行車,只有全社會都參與進來,發(fā)生在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就一定會減少或杜絕,才能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交通安全伴我行”。
我們應該時刻牢記交通規(guī)則,不論做什么都應該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比如,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懸掛著紅黃綠三種信號燈,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做到紅燈停,黃燈等,綠燈行,過馬路才會安全。當我們隨爸爸媽媽一起出行時,我們要提醒爸爸媽媽要做到各行其道,靠右行駛,看清警示牌,我們才能做到安全出行、平安歸家。不能逞一時之快,將自己的生命當兒戲。
同學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能重來,生命是寶貴的,重視交通安全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更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呵護這朵生命之花,愿我們都能遠離交通事故,遠離傷痛,珍愛生命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5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感謝能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我們今天這樣一個學生家長會,說明大家對自己的孩子都十分關心。
學校非常重視安全工作,多次召開領導班子和班主任會議,反復強調要將學生安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把安全工作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列入到工作的重要日程。冬季來臨,乘車安全成為重點,使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交通行為習慣,是我們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也是我們在座各位家長的責任。
學生良好交通行為習慣包括:學生上放學,自覺排隊在西門口道上通行;不在車前、車后猛跑,橫穿道路;不在道路上追車、扒車、嬉戲玩耍;乘車時不將頭、手伸出窗外;騎自行車不撒把、并行、競逐;不乘坐三無車、超員車等。
現在在座家長的孩子多是集體包車或多人合伙搭車上下學,剛才我們看了交通事故的視頻材料,給了我很大震憾,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冬季來臨雪天增加,也為車輛行車安全帶來了隱患,如果超員,剎車的安全系數會因為人數的增加而降低。為了您孩子的安全,請各位家長關注一下,車輛是否手續(xù)齊全,是否存在超員現象等,希望各位家長能把您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寧可每天多出幾個錢,也要讓學生乘坐合格車輛。家長過的'是孩子的日子,你掙錢的目的還不是要讓孩子過得比我們好嗎?別說三無車輛,即使是超員車保險公司都不給賠,司機一旦沒錢賠,怎么辦?一旦出現一點事故,后悔的是我們。我們少一個學生坐超員車,車就增加一分安全,就會給乘車學生的家庭少帶來一份悲痛。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6
各位家長,學校非常重視安全工作,多次召開領導班子和班主任會議,反復強調要將學生安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把安全工作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列入到工作的重要日程。秋冬季來臨,乘車安全成為重點,使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交通行為習慣,是我們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也是我們在座各位家長的責任。
學生良好交通行為習慣包括:學生上放學,自覺排隊在道上通行;不在車前、車后猛跑,橫穿道路;不在道路上追車、扒車、嬉戲玩耍;乘車時不將頭、手伸出窗外;騎自行車不撒把、并行、競逐;不乘坐三無車、超員車等。
現在在座家長的孩子多是集體包車或多人合伙搭車上下學,剛才我們講了交通事故的材料,給了我很大震憾,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秋冬季來臨雨雪天增加,也為車輛行車安全帶來了隱患,如果超員,剎車的安全系數會因為人數的增加而降低。為了您孩子的安全,請各位家長關注一下,車輛是否手續(xù)齊全,是否存在超員現象等,希望各位家長能把您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寧可每天多出幾個錢,也要讓學生乘坐合格車輛。家長過的`是孩子的日子,你掙錢的目的還不是要讓孩子過得比我們好嗎?別說三無車輛,即使是超員車保險公司都不給賠,司機一旦沒錢賠,怎么辦?一旦出現一點事故,后悔的是我們。我們少一個學生坐超員車,車就增加一分安全,就會給乘車學生的家庭少帶來一份悲痛。
目前我校學生上學的交通狀況為:30%的學生是家長親自接送,40%的學生在校接受保育服務,還有30%的學生是家長共同租車接送,而據我們了解,車輛核載數為6人,按上級規(guī)定每天早晚總共只能跑4趟,最多只有12人次的運載能力,而現在每趟最少10人以上,屬嚴重超載。我們學校也多次提出整改意見,但沒有效果。因為車輛屬家長共同租車,學校無權管理。學校只有對家長和學生作安全提示和教育的責任,再就是把放學時把學生送上車交給司機,早上由司機將學生交給學校的責任,若學生放學搭掉車由學校負責。至于路途中我們根本無法控制,也不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望家長能夠理解。
但學生安全上學也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們學校經過慎重考慮和請示上級后為各位能夠想的辦法如下:
1、家長每天親自接送學生上學和回家,確保學生安全。
2、學校為學生提供保育住宿服務,盡量減少學生在路途的危險,同時也盡量減輕家長每天接送的壓力,再就是經濟上也有帳可算,在學校住宿只需交240元保育費和晚餐費150元即可,學生在校住宿能夠參加興趣小組,每天有教師進行面對面學習輔導,有專人給學生清洗衣物,夜間看護。家長只需周一早上送到學校,周五下午3:00到校接孩子就行了。
3、若家長親自接送確實有困難,也無法接受學校保育住宿服務孩子非打車上學不可的話,家長可以自由聯(lián)系車輛,但絕對要查驗車主和司機的證件是否齊全合法(行車證、駕駛證、保險含商業(yè)保險),車況是否良好,核載人數多少,絕不允許超載,還要和司機簽訂安全接送合同,至于價格也由家長和司機公平協(xié)商。學校概不插手和負責。
各位家長,目前困難很大,但孩子上學必須保證,我們不能怨天尤人,牢騷滿腹,希望各位能夠正確對待,能夠群策群力,為孩子的安全著想,共同商議出一個切實有效的辦法。因為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一切辛苦,勞累和麻煩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7
各位家長:
大家好!
感謝各位能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我們今天這樣一個學生家長會,說明大家對自己的孩子安全都十分關心。
學校非常重視安全工作,多次召開領導班子和班主任會議,反復強調要將學生安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把安全工作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列入到工作的重要日程。冬季來臨,乘車安全成為重點,使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交通行為習慣,是我們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也是我們在座各位家長的責任。
學生良好交通行為習慣包括:學生上放學,自覺排隊在校門口路隊通道上通行;不在車前、車后猛跑,橫穿道路;不在道路上追車、扒車、嬉戲玩耍;乘車時不將頭、手伸出窗外;學生未滿12周歲不準騎自行車,騎自行車時不撒把、并行、競逐;不乘無車牌、無證、無保險的“三無”車輛和駕駛技術不好、車況不好的車輛、超員車、自改車等。
現在在座家長的孩子有的是集體包車、有的.是合伙搭車上下學,甚至有的孩子未滿12周歲就騎車上下學。冬季來臨雪天增加,也為車輛行車安全帶來了隱患,如果超員,剎車的安全系數會因為人數的增加而降低。為了您孩子的安全,請各位家長關注一下,車輛是否手續(xù)齊全,是否存在超員現象等,希望各位家長能把您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最近,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鎮(zhèn)發(fā)生一起接送幼兒車輛重大交通事故,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安全問題也因此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我想相信通過這個實例有的家長其實心理面也有一定的擔心,但是光擔心不行,更不能抱僥幸心理。希望各位家長切實做好孩子的安全保護工作,讓我們的學生、您的孩子安全、健康地學習、成長、成才。
謝謝大家!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8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剛才兩位領導專家為我們做了有關交通安全法制教育的報告,聽后很受教育,在這里首先以熱烈的掌聲對兩位專家的精彩報告表示衷心的感謝。兩位領導不辭辛苦,在百忙之中來到我校為同學們做義務演講,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充分認識到遵守交通安全及遵紀守法的意義,做到安安全全上學,快快樂樂生活,做一名健康、文明、守紀的優(yōu)秀小學生。
兩位專家來自工作是一線,親身經歷并親自處理了許多相關的案件,有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所舉的案例就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真人真事,應當引起我們的警惕和思考。現在交通事故很多,許多小學生就是因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而釀成災禍,本來健康的身體落下了殘疾,甚至失去了生命,如同花朵凋謝,幼苗枯萎。不僅如此,更讓人痛心的是父母失去了親生子女,同學失去了知心的朋友,老師失去了可愛的學生。因此遵守交通安全不僅是個人的事情,還關系到自己的親人和社會。
小學生應從小樹立起遵紀守法的意識,積極同自身存在的`不良行為和習慣作斗爭。三國時劉備臨終前曾告誡他的兒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意思就是(略)。大家或許知道“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故事,小的時候壞的習慣不改正,長大以后就有可能做違法犯罪的事情。希望同學們在遵紀守法上做一名自尊自愛,文明守紀的小學生。
對照兩位專家的教導,我們應當問一問自己在這一方面做得夠不夠好,能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交通安全方面:在來回上學的路上,靠右邊行走,不并排行車,不你追我趕,打打鬧鬧;騎車不雙手離把;過路口左右看,不爭搶。
遵紀守法方面:不購買或攜帶刀具等危險物品入校園;大同學不欺負小同學;不偷拿別人物品,不破壞公物等。
兩位專家的報告讓我們深受啟迪,令人深思。希望每位同學都能遵守交通安全,遵紀守法,平安生活,幸福快樂的成長。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車禍是可怕,它使我國每年都有超過10萬人死亡,想一想這是一個多大的數字啊!而且死者大多是年輕人,我國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占全國死亡總數的五分之一。我國因車禍位居世界之首。
下面讓我來為大家講一個故事。這是今年發(fā)生的一起車禍,20xx年2月29日,在南陽市建設路與孫明路交叉口市一中門前,一輛汽車疾馳而過,撞到學生,當場造成11名學生受傷。120救護車前來搶救,最終,只有一個同學免遭厄運幸存下來,其他10名學生都被上帝無情地帶走了。
這個事故,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怪什么,當您開車駛過學校門口時,一定要減速慢行,注意左右,以免悲劇重演。
請再讓我為大家說一個事故,這是發(fā)生在安陽市實驗小學東區(qū)分校附近的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個五年級學生重傷。3月19日下午四點多,小艾(出事學生的名子)因家長沒來接,就在路邊與同學打球,當球跑到馬路上時,小艾便去撿球,這一撿,就再也回不來了。
那么,事故是怎樣發(fā)生的呢?據孫女士說,她當天下午在單位開會,沒能去接孩子,這就讓災難有了可乘之機。小艾的媽媽坐在醫(yī)院的椅子上,心里感到深深的自責,主治醫(yī)生表示,孩子現在仍處于昏睡狀態(tài),身上有多處骨折,部分臟器移位。截至第二天早晨,還仍未脫離生命危險。
這個事故讓我們明白,事故是需要預防的。本事故是因為學生安全意識太低造成的。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在馬路上玩耍是非常危險的,但這個學生居然在路上打球,不重視生命,不注意車輛,最終,造成慘禍。這位家長也有責任,因為,孩子沒人來接,自然會走彎路,如果真的有事,也應該托人接一下,不能因為工作,而不顧及孩子的安全。
現代社會交通越來越發(fā)達,可交通事故也越來越頻繁。川流不息的大街上,馬路殺手層出不窮,人們隨時面臨著生命的危險。
雖然我們無法體會那些人面臨死亡,失去生命的那一瞬間,腦海里轉過什么想法或經歷了什么樣的恐懼,但,活著的我們卻能感受到一個生命突然從世間消失的恐慌感,與此同時,我們也更多理解了關愛生命,關注安全這句話的含義。
媽媽經常叮囑我: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來往的車輛。而我總是嫌她太啰嗦,總覺得那些怪事不會發(fā)生在我的身上,不用太在意。
然而有一次,我卻因為馬虎大意受了傷。當時舅舅騎電瓶車帶我去他家,路上,遇到一個同學,我轉臉晃動身體和同學打招呼,電瓶車被我一下子帶倒了,車身狠狠地砸在我的腳上。摔倒的舅舅看見我的腳流了很多血,便急忙地爬起來,扶我到旁邊的小診所去包扎,血雖然暫時止住了,但直到現在我的右腳上還有一塊疤。
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一般是因為走路精神不集中,我們不能因為趕時間貪圖方便而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
上學放學和外出活動,我們幾乎天天都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證安全,這里面的學問可多著呢。有不少行人因為沒有掌握好要領,結果葬生于汽車輪子底下。
交通事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發(fā)生著,它帶來的會是什么呢?還不就是讓死者的親人個個悲痛欲絕嗎?這些交通事故都是人們親手造成的,人們制造了這般殘酷的事情,同時也不斷重復這種事情。我不明白車為了趕時間而沖上人行道。這值得嗎?只是圖個節(jié)約時間嗎?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但這用交通上這話就不合適了。在這等待“一寸光陰”可以救一個人,而失去“一寸光陰”也死不了一個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懂得珍惜!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交通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連,無論是在路上走還是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安全總是處于第一位的。近年來,在我們中學生身邊交通事故頻繁發(fā)生,很多都是因為我們自身缺乏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不注意遵守交通和乘車規(guī)則而發(fā)生的不該發(fā)生的悲劇。交通法規(guī)需要每個人都自覺地去遵守,這樣才可以盡可能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年輕人大多生性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有些同學在騎車時戴著隨身聽,或者在街上追逐嬉戲,以至于不能辨明當時的情況而作出及時的'反應。還有很多同學心存僥幸,以為自己能夠在發(fā)生事故前躲避危險,或者抱著“他們不敢撞我”的想法,這些都是造成交通事故中不必要傷亡的原因。只要我們能謹慎一點,不要太自以為是,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走人行橫道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最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它們不但是我們生命的護身符,還能在我們的正當權益受到損害時還能為我們主持正義。張艷是一名初中二年級的學生,有一次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被車撞了,事故雙方各執(zhí)一詞,正在爭執(zhí)不下時,張艷想到她過馬路時走了人行橫道,并向警察報告了這一情況,結果張艷得到了應有的賠償。與此相對的一個例子:小唐由于偷懶沒有走過街天橋,而是翻越了馬路中間的隔離欄,就在跳下去的一瞬間,慘劇發(fā)生了。
交通事故所帶來的傷害不僅僅是個人的,這些不幸的事故給他們的親人、朋友都會帶來傷痛,所以說關愛自己的生命也就是關愛自己身邊的人,如果我們平常就能從細微處做起:不闖紅燈,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跨越護欄……這些雖然看起來是小事,有些同學會對它們不以為然,但是在關鍵時刻,它們就是生與死的分界線。
交通安全時刻都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遵守交通法規(guī)就是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負責。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創(chuàng)建一個更安全的校園、更和諧的社會!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10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12月2日)是“全國交通安全日”(以下簡稱“122”),為進一步增強同學們的法制意識、安全意識、文明意識,學校今天開展20xx年“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教育活動。
今年以“摒棄交通陋習,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創(chuàng)造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交通局面。
通過扎實開展“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教育活動,讓同學們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規(guī)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出行理念和交通習慣進一步優(yōu)化,有力營造關愛生命、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圍。
注意事項:
一、行走時怎樣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于機動車司機盡早發(fā)現目標,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學生外出均頭戴小黃帽,集體活動時還手持“讓”字牌,也是為了使機動車及時發(fā)現、避讓,這種做法應當提倡。
二、橫穿馬路應該注意什么?
1、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做到“綠燈行,紅燈!。
2、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在有過街天橋和過街地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
3、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回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
5、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fā)生意外。
三、騎自行車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1、要經常檢修自行車,保持車況完好。車閘、車鈴是否靈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車的車型大小要合適,不要騎兒童玩具車上街。也不要人小騎大型車。
3、不要在馬路上學騎自行車;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要騎自行車上街。
4、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靠右邊行駛,不逆行;轉彎時不搶行猛拐,要提前減慢速度,看清四周情況,以明確的.手勢示意后再轉彎。
5、經過交叉路口,要減速慢行、注意來往的行人、車輛;不闖紅燈,遇到紅燈要停車等候,待綠燈亮了再繼續(xù)前行。
6、騎車時不要雙手撒把,不多人并騎,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鬧。
7、騎車時不攀扶機動車輛,不載過重的東西,不騎車帶人,不在騎車時戴耳機聽廣播。
8、學習、掌握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知識。
9、騎車途中遇雨,不要為了免遭雨淋而埋頭猛騎。
10、雨天騎車,最好穿雨衣、雨披,不要一手持傘,一手扶把騎行。
11、雨天氣道路泥濘濕滑,騎車要精力更加集中,隨時準備應付突發(fā)情況,騎行的速度要比正常天氣時慢些才好。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都說闖紅燈危險,實際上闖黃燈的危險也很大,而且闖黃燈的人要多于闖紅燈,闖黃燈因此成為十字路口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我為大家講一個真實案例:某一天的.一個下午,臺州路橋中學學生騎車到學校上課,途經新安西街與銀安街交叉路口時,一輛小轎車急速駛來,與這位中學學生撞個正著,這位中學學生連人帶車被撞出10多米,當即昏迷不醒。交警叔叔的事故調查表明,駕駛小轎車的司機當時看見綠燈閃爍,為了搶時間通過十字路口,加大油門高速行駛,結果引發(fā)車禍。
為了大家的交通安全、身體健康我希望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ㄒ唬T乘機車要注意—戴安全帽、系安全帶。
。ǘ╅_車要小心—勿超載、勿超速。
。ㄈ┱J識交通標志—警告標志、禁制標志、指示標志。
。ㄋ模┩ㄟ^十字路口—停、看、停。
。ㄎ澹┻^馬路—左看右看。
(六)安全的行走—天橋、人行道、車道。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為了增強同學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我們和交警支隊三大隊聯(lián)合舉辦了這次以“珍愛生命、安全出行”為主題的系列比賽。本次活動自12月份啟動以來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共有20xx余份作品進入復選,400多份作品獲獎,參賽人數之多,參與熱情之高令人欣喜和鼓舞。首先讓我代表學校向在本次活動中獲獎的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向為孩子們提供這次機會并參與組織的交警支隊的各位領導和學校的老師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們學校緊靠洸河路,車流量比較大,同學們的交通安全一直是我校和交警支隊三大隊的工作重點,特別是今年,洸河路拓寬改造,關愛橋暫停使用,為同學們上下學帶來了安全隱患。三大隊的同志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們在路口設立助學崗,派專人護導,悉心照料,早起晚歸,風雨無阻,一年來未出現一起交通事故。他們的細心、愛心、責任心讓人感動。在此我提議用我們熱烈的掌聲再一次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
本次活動最令人高興的是不僅僅是孩子,許多家長也參與其中,“小手拉大手”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活動中體會交通安全對生活的重要性。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在此,我希望同學們不僅要寫好、畫好,還有做好,把交通安全時刻記在心上,珍愛生命,安全出行。
最后,祝愿同學們過一個安全、快樂的寒假,祝福所有在座的領導和老師們身體健康、合家幸福、新年快樂!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交通安全征文:交通安全我來說11-18
關于交通安全演講稿 交通安全的演講02-23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07-24
交通安全的發(fā)言稿08-11
交通安全發(fā)言稿03-10
交通安全經典發(fā)言稿03-12
交通安全寄語07-24
交通安全寄語11-29
交通安全教案02-10
交通安全征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