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世界地球的演講稿范文精選
美麗地球,美好家園。藍悠悠的海,青湛湛的天,綠油油的田,白皚皚的山,黃燦燦的沙漠,綠茫茫的草原。記得為子孫后代留住這美麗,歡迎閱讀下面的演講稿范文,希望我們都能夠做好自己的本分,共同保護地球。
世界地球日的演講稿【范文一】
人們不斷探索地球之外的星球,不斷取得驕人的成果.然而,至今仍沒有發(fā)現生命存在.因此,在科技發(fā)展迅速的今天,善待地球,保護資源環(huán)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2005年4月22日迎來了第23個“世界地日”.“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于美國。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guī)模宏大的群眾性環(huán)境保護運動。
作為人類現代環(huán)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huán)境法規(guī)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huán)境保護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經濟規(guī)模的擴大,全球環(huán)境狀況在過去30年里持續(xù)惡化。有資料表明:自1860年有氣象儀器觀測記錄以來,全球年平均溫度升高了0.6攝氏度,最暖的13個年份均出現在1983年以后。20世紀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災害影響的人數平均為1.47億,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這一數字上升到2.11億。目前世界上約有40%的人口嚴重缺水,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遏制,在30年內,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面臨水荒。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也嚴重威脅著地球上的野生物種。如今全球12%的鳥類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瀕臨滅絕,而過度捕撈已導致三分之一的魚類資源枯竭。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每年我國紀念"世界地球日",都要確定一個主題。今年我國紀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確定為:“善待地球——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
今年的宣傳要點是,善待地球,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科學發(fā)展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認識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tài)環(huán)境承載能力弱的基本國情,強化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和資源循環(huán)利用的意識,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和生態(tài)保護型社會;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和科技進步,推進資源合理開發(fā)與節(jié)約利用,推進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提高國土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能力.是人類對地球母親的懺悔日。
中國,歷史上最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正在承受著歷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發(fā)展壓力。愛家的人們,讓我們從愛護民族賴以生存的根基做吧!讓我們在世界地球日里作一次深刻的反思。
世界地球日的演講稿【范文二】
當人類第一次離開地球,在太空遙望自己的家鄉(xiāng)時,人們這才驚訝地發(fā)現,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體中,唯有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才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
生命意味著蔚藍,而蔚藍意味著生命;使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能夠得以生存的大氣和水,也使我們的地球成為一顆蔚藍色的星體,一顆充滿生命的星體。不過,大自然在人類面前,有時也會變的光怪陸離,越來越難以駕馭了。
從加利福尼亞的暴風雪到孟加拉平原的大洪水,從席卷地中海沿岸的高溫熱流到持續(xù)多年不肯緩解的非洲高原的大面積干旱,地球仿佛在發(fā)瘧疾似地顫抖,人類竟然也像倒退了一萬年似的束手無策。
如果說,人類受到大自然的威脅,這多少有點“無可奈何花落去”之哀嘆;那么人類去“威脅”大自然,這豈不是莫大的罪過?曾經是中亞地區(qū)最大水域之一的羅布泊湖,在本世紀*0年代還是一個大湖,但是到了*0年代,一湖汪汪之水已被可怕的滿地鳥尸所代替,難怪彭加木找不到水!又如,被譽為“華北明珠”的白洋淀在****年的春夏之際再次干涸,波光粼粼的水面從此不見,白洋淀底黃沙朝天。這種人為造成的后果,怎不叫人痛惜?在對大自然的索取與探索中,作為“征服者”的人類,還未來得及歡慶自己的勝利,大自然就已經作出無情的報復。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huán)境會議上提出的一個響亮口號,去年世界的“環(huán)發(fā)”會議,各國首腦再次呼吁人們注意: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朋友們,聽到這里,大家應該猛醒了:“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再不要讓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壞,水土遭流失。地球,美好的家園,誰不想那蔚藍色的海風化為雨水,重新滋潤那片干涸的湖泊和干裂的土地,誰不想那清新的空氣迎面吹拂,疊翠的山巒、明凈的河水、蔚藍的天空永遠向人類展示勃勃生機。
自古以來,從夏禹治水到今天三峽工程的籌建,從女媧補天到營造綠色*城,這一切無不體現了中國人民保護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雄心大略。朋友們,我們也應該踴躍加入“環(huán)保”的行列,積極行動起來,為讓那一片藍天永遠保持蔚藍,讓大自然的森林永遠郁郁蔥蔥,讓碧波蕩漾的河水永遠明凈……努力吧!
朋友們,讓我們都永遠記。喝祟,僅有一個地球!
世界地球日的演講稿【范文三】
各位老師、同學早上好:
今天是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地球日”,是1970年的今天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一個剛滿25歲的學生——丹尼斯泛K乖諦T胺⑵鷙妥櫓?模?緗袼?揮??厙蛉罩?浮?
也許有同學認為,關心地球環(huán)境是大人們的事,或者說這是環(huán)保部門的事,與我們無關。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們所有的人都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地球環(huán)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下面我以我們生活中的必需文具——紙為例,說明節(jié)約用紙、合理用紙與保護地球環(huán)境的關系。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用紙,用各種各樣的不同類型的紙。你統(tǒng)計過嗎?你每天要用多少張紙?一星期要用多少紙?一個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張紙?統(tǒng)計之后,我們會發(fā)現這一結果是非常驚人的。
一張紙從何而來?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由樹皮等植物的纖維“變”來的。一棵樹往往需要長幾年、幾十年才能被人類利用。而人類有時卻很無情,電鋸聲中,幾十年長成的大樹轟然倒地。那些木材,被運往造紙廠,變成了一張張紙。紙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同時,人類對紙張的過度使用也給森林資源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大家知道,大面積的森林可以涵養(yǎng)水源,防止水士流失,凈化空氣,森林是制造氧氣的“工廠”,森林能夠吸收有害物質,森林能夠保持水土。可見,節(jié)約每一張紙,對保護地球環(huán)境至關重要。
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平時你們有沒有節(jié)約用紙、合理用紙?有沒有將垃圾分類,并送到可回收的垃圾箱里?還有哪些行為規(guī)范是你做得不夠的?你有沒有做到節(jié)約用水?是不是常喝不健康的瓶裝飲料?“良好的習慣和修養(yǎng)是人的第二身份”,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他的習慣息息相關,古人就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至理名言,一個人連生存的環(huán)境都不能搞好,還談什么掃天下?要知道,良好的習慣是保護地球環(huán)境的重要保障。
我想對大家說:只要大家都多盡一份心,多出一點心力,世界就能變得更美好!就從今年世界地球日開始吧!我們從‘地球日’出發(fā),將今天作為我們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投身生態(tài)建設的新起點!養(yǎng)成時時刻刻從每一樁小事做起,養(yǎng)成愛護、保護環(huán)境的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費糧食”,“不浪費紙張……,彎彎腰,撿起一個潔凈的世界”。相信你們一定會做得更好!
【世界地球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世界地球日的征文12-07
世界地球日方案11-14
世界地球日征文08-28
世界地球日征文11-08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12-07
世界地球日作文02-12
世界地球日演講稿關于世界地球日的演講05-08
愛護地球保護地球世界地球日演講稿12-07
世界地球日保護地球宣傳語02-20
世界地球日綠化標語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