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 推薦度:
-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 推薦度:
-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經(jīng)典]廉潔家風家訓征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征文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飛揚的特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征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廉潔家風家訓征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1
孔子有過這樣一句“過庭訓”:“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奔彝ノ拿魇巧鐣拿鞯目s影,反映著整個社會文明的程度。漫漫光陰長河中淌過無數(shù)有血有肉的鮮活個體,沿溯血脈而上是家風串聯(lián)傳承著這個個體,乃至整個家族的靈魂。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今天就讓我用文字將我們家族的故事娓娓道來。
“老麻,您的衣服已經(jīng)這么破了為什么還不換?”(老麻在潮汕話中指曾祖母)。當時老麻已步入耄耋,仍神采奕奕面帶吉祥瑞光,她得知我們要來把針線活往桌子上一放,急匆匆跺拉著拖鞋出來迎接我們。她依舊如我小時記憶那般手腳伶俐不需要別人攙扶,只是我注意到了老麻衣服上四處散亂地打上了一個又一個藍灰的補丁!耙路,縫縫補補又三年就過去了!崩下榇认榈匦χ鴮ξ艺f,臉上福氣的皺紋隨著臉部動作而牽扯。
飯過三晌,一家子人圍在飯桌上輕聲細語地回憶往事,夾雜著頭頂?shù)踔娘L扇慢悠悠的“嗡嗡”聲。在安靜祥和的氛圍下老麻拾起手上的針線活一遍縫著一邊講話,從零星的言語片段中我終于知曉了補丁背后的秘密:老麻自小家里窮,嫁了人后時運不好又守了活寡,一個人把三個兒子拉扯大。為了補貼生計,老麻壓榨每一分一秒閑暇時光,平日還會為村子里的紅白喜事縫紉服飾。從前養(yǎng)成的勤儉樸素的好習慣還一直延續(xù),耳濡目染地傳給了孫子們、曾孫子們:我祖父那一輩都是種莊稼的老實人,只有老叔走出東巷村到鎮(zhèn)子上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鉆研學畫、鑲瓷工藝,成為潮汕地區(qū)有名工藝人,現(xiàn)在還可以在x博物館x館看到老叔畫的壁畫。我父親那一輩也是在節(jié)儉樸素的家風中長大的,爺爺奶奶都沒有什么文化,只能拼命耕田種瓜,父親作為家里最小的兒子也會一起幫忙動手做工。四個懂事孝順的兒子刻苦讀書不讓父母操心,最終都能以優(yōu)秀的成績考上大學。這次我作為林家的第四代人回到家鄉(xiāng)走訪,前輩無數(shù)樸素的`生活作風給予了我極大的啟發(fā)。我頻繁地往長輩那邊跑,腳踏實地收集了許多第一手資料,這才明白在我收集實地資料在鍵盤上碼字的過程,也正是新時代堅韌不拔家風的新體現(xiàn)。在物欲泛濫的當今社會,靜下心來去重新描繪從前的故事,去講述過往那些家風古訓,更是堅韌不拔好家風不忘初心的新傳承。
只可惜,老麻過世四年了,她以九十九歲的高齡結(jié)束了樸實艱苦的一生。遺憾也是有的,在科技信息高速膨脹發(fā)展的二十一世紀,老麻臨終前仍然沒有選擇換上面料舒適的新衣裳,而是堅持穿著自己一針一線縫制的“補丁”老頭衫。她貫徹著自己過了幾十年樸素的生活習慣,雖然再也沒有下一個縫補衣服的三年,可這節(jié)儉耐苦耐勞的家規(guī)祖訓將繼續(xù)延續(xù)給后輩。
好家風是祖輩經(jīng)歷滄桑歲月,用智慧結(jié)晶創(chuàng)造出來的精神財富。他們從城市的盡頭,破舊的棚戶區(qū),廣袤的農(nóng)田中走來,一個個飽經(jīng)生活風霜的生命傳遞了這份執(zhí)著。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他們的家風家訓,也會由我們這一輩繼續(xù)傳承。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繼承并發(fā)揚光大,迎接第二天的太陽!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2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不錯,我的家鄉(xiāng)的確是以孝當先,個個人家的子女長大后首當其沖的.一件事是:就是孝敬老人、父母。
幸運的我有個哥哥,哥哥是怎樣孝敬爸爸媽媽的舉動,我都一點一點的記在腦海里。還記得我九歲的時候,哥哥已經(jīng)畢業(yè)了,并且掙到了錢。果不其然,哥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孝敬爸媽。那天,哥哥從x回來,興沖沖的告知我們一家,說掙到錢了。我們都為哥哥快樂。 當天,哥哥開著新車帶著爸媽去了x的老天寶黃金店,說是為媽媽買黃金,就當是孝敬媽媽。因為:以前沒那么富有,現(xiàn)如今社會條件轉(zhuǎn)變了,當然要“炫耀”一番啦。哥哥給媽媽精挑細選的耳環(huán)和戒指,媽媽成天跟別人炫耀說“唉呀,我兒子有出息了,都懂得孝敬我們啦!”這些一點一滴我都記在腦海里,等到我長大的那一天,像哥哥那樣孝敬父母;蛟S,那一天,我將做的比哥哥還要好。
或許,“孝”這個字說簡潔也不為簡潔,說不簡單,也并不是那么的苛刻。孝,不過就是陪陪老人,孝敬父母;孝,不過就是為父母端上一杯暖和的茶;孝,不過就是為了父母而送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我想,再也沒有什么事比孝敬父母更為重要的了。
我的家風不過如此,“孝”這個字永久刻在我的心頭。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3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淀,應(yīng)該加強教育,反復(fù)訓練,注重養(yǎng)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一則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yǎng)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家財和地位,更應(yīng)該有內(nèi)涵和精神。把老一輩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風接續(xù)下來、傳遞下去,是造福當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責任,讓良好家風薪火相傳,發(fā)揚光大。
二則要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升華。要讓家里多一分書香氣,茶余飯后,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啟迪。當然,家庭的學習不同于組織,不需要有計劃的開展什么活動,但培養(yǎng)家人的讀書情趣,在悠靜的"家庭環(huán)境里暢游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獲,有所感悟。
三則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耳濡目染影響著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你的'穿戴、舉止、觀點、接人待物等,無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德應(yīng)當人人都明白。
四則要創(chuàng)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huán)境。居家里外,干凈、明亮、整潔、有序。去朋友家串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升華。要讓家里多一分書香氣,茶余飯后,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啟迪。當然,家庭的學習不同于組織,不需要有計劃的開展什么活動,但培養(yǎng)家人的讀書情趣,在悠靜的家庭環(huán)境里暢游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獲,有所感悟。
三則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耳濡目染影響著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你的穿戴、舉止、觀點、接人待物等,無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德應(yīng)當人人都明白。四則要創(chuàng)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huán)境。居家里外,干凈、明亮、整潔、有序。去朋友家串門,有的家庭還很注意家風家教文化,懸掛著激勵感人的家訓格言,如“積金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天寬地莫若寬以待人”、“敦行致遠,吃虧是!、“家和萬事興”等等,讓人置身其中,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一種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滲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觸里,諄諄誘導(dǎo),親切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無不影響著家庭的每個成員,并且影響到鄰里和社會。讓大家都來關(guān)注家庭文明建設(shè),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溫馨。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4
中國,一個多么了不起的名字;中國,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語言,五十六種習俗,可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家風——廉潔。
廉潔,就是不貪污腐化,不損公肥私,不奢侈浪費,不貪贓枉法。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翻開漫漫歷史長卷,我們不難看到:凡是清正廉潔,務(wù)實為民的人,總會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如唐朝的魏征,剛正清廉,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清朝的鄭,兩袖清風,深受百姓愛戴。
我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并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边@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這件事也說明,其實廉潔離我們并不遠。也有許多同學會說:“廉潔不是干部、大人的事。跟我們小學生能有什么關(guān)系?”但是,實踐經(jīng)驗告訴我們:學生時代正是一個人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接受什么樣的教育,經(jīng)受什么樣的`文化熏陶,對其人生道路影響巨大。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廉潔就是誠實守信等一些小事。
記得有一次,我去商店里買了兩塊錢的水,我給了商店老板五塊錢,而他卻找了我四塊錢?赡苁且驗楫敃r人多沒看清,所以才會多找了我一塊錢。可卻因為這一塊錢,讓我心里糾結(jié)不已。我想把這一塊錢占為己有,可我又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我應(yīng)該把一塊錢還給老板才對。這時,我的心里好像出現(xiàn)了兩個小人,一個說:“沒事,就一塊錢嘛,自己拿著吧,又不會有人知道!绷硪粋說:“一塊錢雖然不多,但這是關(guān)乎著誠信的問題,這是一個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質(zhì)。不管怎么樣,都應(yīng)該把這一塊錢還回去。不能為了這一塊錢而毀掉了誠信!睂τ谶@件事,我心里一直很糾結(jié),到底是還還是不還。我思量了許久,決定不管怎樣都不能違背自己的道德底線。最后,我把錢還給了老板。
要做到廉潔其實很簡單,首先要做到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實是指忠誠老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說話、辦事講信用,答應(yīng)了別人的事,能認真履行諾言,說到做到,守信是誠實的一種表現(xiàn)。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首先要做到誠實守信。其實廉潔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這一處美麗的‘風景’。我是新時代的小學生,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爭做一個“廉潔小公民”。
我們應(yīng)該時刻銘記廉潔這項家風,真正做到廉潔家風伴我行!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5
古人云:“樹清廉家風,立崇廉家規(guī)!奔绎L和家規(guī)體現(xiàn)了一個家庭的美好思想品德。假如少了家風或家規(guī),就好比一艘船少了船漿,一顆珍寶失去了光澤。
父母經(jīng)常教育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因此,“樂于助人”便列入我家的家規(guī),我也慢慢養(yǎng)成“幫助別人,從小事做起”的習慣。然而,生活中,我們常?吹剑耗承┤,因怕麻煩,順手亂扔垃圾,給清潔工造成負擔;某些人,明明看到老人摔倒,卻袖手旁觀。這些人,是真的不懂得助人為樂嗎? 孔子曾說過:“民無信而不立!”可見誠信是多么重要。‘斎,講誠信也是我家的家規(guī)之一。曾子為了教自己的孩子講誠信,竟殺了自己家的.豬;華盛頓小時候不慎砍到了一棵父親很喜愛的櫻桃樹,但他英勇地承認錯誤并得到了父親的諒解;北宋詞人晏殊,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在參與考試時,發(fā)覺考題是自己以前做過的,并懇求改換其他題目。你們看,古人都能講誠信,我們?yōu)槭裁床荒苣?
記得小時候,我因不留意弄壞了爸爸的“珍寶”—陶瓷工藝品,爸爸發(fā)覺后,趕忙找我問:“是不是你弄壞了我的東西?”我趕忙裝糊涂:“我剛剛明明在做功課呀!卑职譄o奈了,只好去整理地上被弄壞的陶瓷片。我突然感到很擔心,像有一塊石頭浮在空中,沒有方法放下來。在一段時間的思索下,我覺得應(yīng)當說出實話。見爸爸來了,趕忙拉住他的衣角,紅著臉說:“爸爸,對不起,是我弄壞了你的東西。”爸爸低下頭,說:“沒事,你能承認錯誤就好了,要知道,說謊話的孩子會變成丑八怪哦!”我不禁被爸爸逗樂了,從今,誠信的種子便在我心中生根發(fā)芽。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優(yōu)良的家風和家規(guī)是一個家庭、一個社會的“傳家寶”?梢哉f,一個家庭是一面折射鏡,它能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一個祖國的真實面貌!朋友們,讓我們舉起雙手,同駐美好家庭!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6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yōu)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xiàn)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guī)拙洌骸昂⒆,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x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保∧棠躺挛以趯W校和同學發(fā)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jīng)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fā)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fā)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guān)于他當年服兵役的經(jīng)歷,告誡我:“現(xiàn)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爺爺還教導(dǎo)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敝挥薪(jīng)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huán)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yǎng)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后給我聊聊關(guān)于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非常樂于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yōu)秀的家規(guī)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yōu)良家風以打造,那么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7
家風和家訓,都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每個人家里都會有家風,家風包括尊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孝順父母。我家就有一種家風,那就是勤儉節(jié)約。爸爸常常對我說:‘要省吃儉用,勤儉節(jié)約。’我一直將這句話記在心里了。每次吃飯,我都會把碗里的飯粒全部吃完,一點兒也不會留。
媽媽喜歡用洗菜水,淘米水,洗衣服的水用來沖馬桶,她常常會說:這樣可以省掉不少的清水,也很環(huán)保,這是一個佷好的方法。而爸爸更會節(jié)省,他沒有買過錢包,錢包是由一些廢紙制做而成。一頓菜夠他吃好幾頓飯了。有時媽媽會開玩笑地說:‘你這是小氣吧,連一個錢包都不肯買。’爸爸不服氣地反駁道:這有什么不好,能省就省,能儉就儉,報紙當錢包,還方便省錢又好用呢!’
廉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家風家訓就包含在內(nèi)。所有良好的家風家訓,都是由子子孫孫代代相傳教育而得來的。盡管我們嘴里一直提到要做個廉潔清正的人,近幾年來還是有很多人進了監(jiān)獄。這些人都是因為家教不好,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就會使孩子走上不良之路。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好的家風習慣,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在學校里同樣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節(jié)約紙張,不和別人比吃比穿。
家家戶戶都有一種良好家風,我們都要遵家規(guī),做一個好公民。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8
中國,一個多么了不起的名字;中國,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語言,五十六種習俗,可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家風——廉潔。
廉潔,就是不貪污腐化,不損公肥私,不浪費鋪張,不貪贓枉法。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翻開漫漫歷史長卷,我們不難看到:凡是清正廉潔,務(wù)實為民的人,總會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如唐朝的魏征,剛正清廉,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清朝的鄭,兩袖清風,深受百姓愛戴。
我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并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加了我的擔憂!边@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這件事也說明,其實廉潔離我們并不遠。也有很多同學會說:“廉潔不是干部、大人的事。跟我們小學生能有什么關(guān)系?”但是,實踐經(jīng)驗告知我們:學生時代正是一個人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接受什么樣的教育,經(jīng)受什么樣的文化熏陶,對其人生道路影響巨大。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廉潔就是誠懇守信等一些小事。
記得有一次,我去商店里買了兩塊錢的水,我給了商店老板五塊錢,而他卻找了我四塊錢?赡苁且驗楫敃r人多沒看清,所以才會多找了我一塊錢?蓞s因為這一塊錢,讓我心里糾結(jié)不已。我想把這一塊錢占為己有,可我又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我應(yīng)當把一塊錢還給老板才對。這時,我的心里似乎出現(xiàn)了兩個小人,一個說:“沒事,就一塊錢嘛,自己拿著吧,又不會有人知道!绷硪粋說:“一塊錢雖然不多,但這是關(guān)乎著誠信的問題,這是一個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質(zhì)。不管怎么樣,都應(yīng)當把這一塊錢還回去。不能為了這一塊錢而毀掉了誠信!睂τ谶@件事,我心里一直很糾結(jié),究竟是還還是不還。我思考了許久,打算不管怎樣都不能違背自己的道德底線。最終,我把錢還給了老板。 要做到廉潔其實很簡潔,首先要做到誠懇守信。誠懇守信是為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實是指忠誠老實,言行全都,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說話、辦事講信用,答應(yīng)了別人的事,能專心履行諾言,說到做到,守信是誠懇的一種表現(xiàn)。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首先要做到誠懇守信。其實廉潔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認真觀看,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這一處秀麗的‘風景’。我是新時代的小學生,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爭做一個“廉潔小公民”。
我們應(yīng)當時刻牢記廉潔這項家風,真正做到廉潔家風伴我行!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相關(guān)文章: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05-25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09-01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通用06-20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優(yōu)】06-03
【熱】廉潔家風家訓征文06-03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11篇[精選]08-26
學生廉潔家風家訓征文優(yōu)秀06-10
【精品】廉潔家風家訓征文14篇11-27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11篇(優(yōu))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