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匠精神的征文
導語: 工匠精神的價值在于精益求精,對匠心、精品的堅持和追求,專業(yè)、專注、一絲不茍且孜孜不倦。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于工匠精神的征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我們需要怎樣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怎樣的精神?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種“笨”精神。
其實,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改革,也難得“四兩撥千斤”的創(chuàng)新。所謂的終南捷徑,不過是自欺欺人。如今,工業(yè)化、“互聯(lián)網(wǎng)+”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藝人”的內涵和精神卻不會變。能夠在風雨中巋然不動的,或者風雨過后看到彩虹的,永遠是那些堅持自我、堅守“工匠精神”的人。
有人問德國的菲仕樂鍋具負責人:“你們德國人造的鍋說要用100年,賣出一口鍋,也就失去了一位顧客。因為沒多少人能活100年。你看別人造的鍋,10年20年就足夠了,這樣一來,顧客就得經(jīng)常來買。你們把產(chǎn)品的使用期搞短一點,不是可以賺更多錢嗎?”
聽聽很有道理,“菲仕樂”似乎有點笨。事實也是如此,甚至國內外很多好的產(chǎn)品,都預設了一定的使用期限,也吸引了回頭客,擴大了產(chǎn)品銷量。
這位菲仕樂鍋具負責人卻這樣回答:“正因為所有買了我們鍋的人都不用再買第二次,所以產(chǎn)品質量才有口碑,才會吸引更多人來買!
為什么一個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西門子公司總裁維爾納·馮·西門子說:“這靠的是我們德國人的工作態(tài)度,對每個生產(chǎn)技術細節(jié)的重視。我們承擔著要生產(chǎn)一流產(chǎn)品的義務。”
“工匠精神”是一種“軸”精神。
北京人形容一個人“軸”,說的就是他鉆牛角尖,不懂變通。用浙江人的話來說,就是腦子“一根筋”,不會轉彎。
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在日本被稱為“壽司之神”。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饕客慕名而來,只為品嘗“壽司第一人”超過50年的精湛技藝。讓人驚訝的是,他的餐廳只有10個座位,小小的`店面也從來沒有擴張過,堅持“一根筋”半個多世紀。
“軸”不“軸”?可是,慕名而來的顧客都得提前幾個月預定。但凡吃過的人都會感嘆,這是“值得一生等待的壽司”。
所謂的“軸”,就是一種追求極致的精神,專業(yè)專注的精神。一生專注做一事,珍視“身后名”,不貪“眼前利”。
“工匠精神”是一種“苦”精神。
在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看來,工作是修行,產(chǎn)品是修煉,不浮不殆,不急不躁,篳路藍縷,久久為功。
在最珍視“工匠精神”的德國,沒有哪家企業(yè)是一夜暴富的。他們往往是專注于某個領域、某項產(chǎn)品的“小公司”“慢公司”,極少有“差公司”,更沒有“假公司”。
尤其是如今日新月異的世界,每天都有眾多企業(yè)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更有一夜爆紅的互聯(lián)網(wǎng)神話。要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定力,用“苦行僧”一樣的意志和信念辦企業(yè)、做產(chǎn)品,堅持“工匠精神”,殊為不易。
其實,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改革,也難得“四兩撥千斤”的創(chuàng)新。所謂的終南捷徑,不過是自欺欺人。如今,工業(yè)化、“互聯(lián)網(wǎng)+”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藝人”的內涵和精神卻不會變。能夠在風雨中巋然不動的,或者風雨過后看到彩虹的,永遠是那些堅持自我、堅守“工匠精神”的人。
【篇二:萬法歸一堅守“匠人”之道】
《論語》有這么一句話:“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何為“無欲速”,從生活角度,可稱之為慢的生活態(tài)度;從工業(yè)角度,則強調的是一種專注、精細化的“匠人精神”。我們常聽說,在瑞士有這么一群人,他們?yōu)榱俗?、3克重的陀飛輪上承載更精細的零部件,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我們也曾耳聞,在古代有這么一群人,對工藝的要求一絲不茍,吹毛求疵。這便是匠人,一種把產(chǎn)品做到極致,把專注精神奉為圭臬,帶著虔誠與向往的信徒,我想這也是時代的感召,世代的追求——于當下,更需倡導匠人精神。
倡導“匠人精神”是企業(yè)長存的堅定基石。匠人精神是一種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執(zhí)著理念,古人常言:“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經(jīng)營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項精進”,其中重要一點便是利他,不急功近利,不急功冒進,才讓其企業(yè)雖風雨不停,仍屹立而不倒。與此相通,同仁堂堅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信條,才能成其百年的基業(yè),長盛不衰,堅若磐石,穩(wěn)若泰山。
倡導“匠人精神”是產(chǎn)業(yè)升級的重要支柱。如急速的`快車一樣,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正遭遇前所未有下行壓力,探尋新的經(jīng)濟支柱成了命運攸關的生死話題。在今年兩會上,習書籍高屋建瓴地提出供給側改革,可謂精準把脈,對癥下藥。而真正打開供給側改革這扇緊閉大門,則需握緊“工匠精神”的密碼。通過對互聯(lián)網(wǎng)的精耕細作,迎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強大風口,從提升企業(yè)生產(chǎn)專注度,到提升產(chǎn)品質量美譽度,再到提升技術創(chuàng)新新高度,互聯(lián)網(wǎng)所實現(xiàn)的低端產(chǎn)業(yè)的優(yōu)化升級,高端產(chǎn)業(yè)的優(yōu)勢再造,為“匠人精神”所實現(xiàn)的產(chǎn)業(yè)支撐提供了最好的示范。
倡導“匠人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肚f子》記載:“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庖丁解?芍^隨心所欲,信手拈來,然而庖丁卻言:“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梢娖洳辉诤踅馀V,更在乎專注、精益之道的傳承。清朝魏源也如此說道:“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可見精益求精的精神早已為人稱道,更成為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功利主義盛行、浮躁之風益盛的當下,我們更應讓這樣的“匠人精神”成為新時代民族精神的脊梁。
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當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亂花漸欲迷人眼”,當物轉星移“東風夜放花千樹”,更應該做到“多聞數(shù)窮,守中歸一”,堅守“匠人”之道,這便是經(jīng)濟發(fā)展之道,社會進步大道。
【篇三:芻議“工匠精神”作文】
當某樣東西慢慢遠離生活視線的時候,人們猛然回頭才驚覺它的重要性,并一呼百應保留要傳承要發(fā)揚,例如文化遺產(chǎn),又如工匠精神,今天不說前者,我們來談談工匠精神。
工匠,見文推義,顯而易見它誕生于農(nóng)業(yè)社會,大概在人類甫一出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伴隨而生,因為基于生存需要!对娊(jīng)·小雅·伐木》第一章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你看,西周的這時候就有一位工匠,他的專職工作是伐木,就是砍樹,在幽靜深茂的森林里專心伐木,這就是基本的工匠精神:專心、細致、耐心、單一,還有一點耐得住寂寞的況味。
這個工匠精神延伸開來可謂在各行各業(yè):陶冶、編織、工玉、雕琢、冶煉……沒有機器作業(yè)的時代,人工勞作成為工匠形成的必要條件?v觀種種工匠,他們深埋在歲月的塵埃里,卑微而辛勤,為日復一日的生存,忍耐著單一冗長而辛苦的勞作,他們也從來不會意識到自己在推動著歷史的.前進,在為后人制造著價值連城的藝術寶物,也正因為這種不為名利的卑微在默默形成一種民族的堅韌精神。
而今天,我們可上天、可下海、可日行萬里,機器勞作代替了大部分人工勞作,工匠在慢慢消失,變成了部分機器不能加入的手工行業(yè)才有的工種,手工行業(yè)又多與藝術領域相關,物以稀為貴,于是工匠上升到了藝術家的高度。
重拾工匠精神,就是不要以快為目的,繼而專注于品質,專注于生活的體驗,所以手工研磨咖啡、手工面條、手工戒指、手工木器等等慢生活藝術品位的標志才被大家所推崇,才有了木心詩歌《從前慢》里寫的“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北唤豢诜Q許。
其實無論何時,工匠精神都值得學習,它是一種面對茫茫生涯的堅韌不拔,是生命力源源不斷的根基。
【篇四:浮躁社會中的一抹清涼】
“世界上的百年老店中,日本占三成”這樣的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一直以為中國是對傳統(tǒng)老店保留較好的國家,為什么仍在營業(yè)的老店竟不及日本?直到我了解到日本手藝人的“匠人精神”。山本醬油的第三代傳人山本太郎為了釀出最好的醬油竟用了一年時間去學習怎么制作最好的木桶。有人問他這是不是浪費時間,他卻認為這是他對父輩們以及對顧客們的責任。這樣的精神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如同一縷清風,沁人心脾。
工匠的'精神便是專注于眼前手下,踏踏實實地做好職責內的事。工匠從不關心自己的產(chǎn)品賣的價格,只關心人們覺得哪里還可以改進。人的心思是有限的,不能用同樣的熱情去同時對待多件事情,工匠們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專注于手中的工件,心無旁騖,剩下的事情便交給別人。每個人如果都能有這樣的工匠那么只要分工明確社會便永遠不會混亂,但現(xiàn)在人們看到電影業(yè)賺錢快,于是不管是作家,歌手,出吃人全去當導演,最后只落得本職工作沒做好,電影口碑也很差的尷尬地步。
工匠精神的首要條件便是塌下心來。面前有很多條路時,或許有的路看起來是捷徑,有的路看起來又長又艱難,但你又怎么會知道這兩條路有著相同的終點呢?我始終認為沒有努力是沒有結果的,沒有任何彎路是不用走的。孟劍鋒為了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嘗試了幾十種材料,推翻一套又一套的方案。如果沒有那些看似無用的嘗試又怎么會得到被外國賓客們爭先稱贊的成果。工匠們塌下心,不急求成,只為做出最優(yōu)質的產(chǎn)品的精神大概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所有人都需要學習的。
說到工匠,我們總會覺得“踏實”、“放下”,因為他們可以不被社會中整體的浮躁氛圍所帶動,為這社會帶來一抹清涼。
【工匠精神的征文】相關文章:
工匠精神征文09-09
弘揚工匠精神征文09-07
我心中的工匠精神征文10-13
[勵志作文]弘揚工匠精神征文04-20
工匠精神征文(通用28篇)05-21
弘揚工匠精神征文9篇09-30
工匠精神主題征文(精選12篇)08-22
弘揚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征文07-10
工匠精神的作文02-12
工匠精神作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