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讀后感1
早些年我們還在為“女版喬布斯”的伊麗莎白·霍爾姆斯(Elizabeth Holmes)的傳奇創(chuàng)業(yè)經歷感動不已:19歲從斯坦福大學輟學,創(chuàng)辦血液檢測公司,也就是后來的Theranos,聲稱一滴血可以做240種檢測,而且價格只是傳統(tǒng)檢測的一個零頭。2015年,Theranos公司估值90億美元,《福布斯》將霍爾姆斯評選為全球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翁。她還被《時代雜志》提名為“2015年前100名最有影響力人物”。
“一滴血改變一切”聽起來好到不能再好,董事會成員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喬治·舒爾茨(George Shultz)和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前議員比爾·福里斯特(Bill Frist)、現(xiàn)任美國長詹姆斯·馬蒂斯(James Mattis)和前參議員山姆·納恩(Sam Nunn)。吸引了包括傳媒大亨默多克(Rupert Murdoch)、美國教育部長貝琪—德沃斯(Betsy DeVos)、沃爾瑪創(chuàng)始人沃爾頓家族的繼承人的投資,超市巨頭Safeway和連鎖藥店Walgreens成為其合作伙伴。
然而Theranos儀器只能提供15種檢測,其余大多數使用的是西門子的設備。而且結果具有較大的波動性,即使是相同的血樣進行多次檢測,結果差異也會很大。為了減小這種差異性,公司采取的辦法居然是刪除偏差較大的數值。所謂“顛覆性”的科技可能只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霍爾姆斯不僅用謊言粉飾所謂的創(chuàng)新儀器、與制藥行業(yè)簽訂的合同及試驗驗證等內容,還向美國聯(lián)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美國的血液檢測監(jiān)管機構、聯(lián)邦醫(yī)療保險和醫(yī)療補助服務中心做了虛假陳述。
2016年,Theranos的實驗室被關停。因錯誤的結果而受到傷害的人不計其數:一些人受到了嚴重疾病的誤診,經歷了不必要的手術,以致于情緒崩潰。
霍爾姆斯本人將面臨多項指控,甚至還可能陷入牢獄之災。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一切?
由此引出《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書的最后部分《如何確定你能正直一生,遠離犯罪》。
一、邊際思維的陷阱。
美國奈飛公司(Netflix,又譯網飛)隨著《紙牌屋》的熱播而被國內網民熟知。這家企業(yè)創(chuàng)立于1997年,最初是一家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而在此之前和之后一段時間內,百視達公司一直控制著美國電影出租行業(yè),門店遍布全美各地。百視達的營利模式是當顧客從門店借走DVD后,開始計費直至歸還為止。由于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在存貨中,只有當顧客盡早歸還碟片,才能租給更多的顧客,從中獲取利潤。為了讓顧客盡快歸還租賃碟片,百視達規(guī)定,沒有按時歸還DVD的顧客需要按天支付額外費用。顧客們常因疏忽大意,忘記準時歸還租賃碟片,為此百視達公司不斷增加延期費用,據估計,百視達公司70%的利潤都來自延期的費用。
而后來出現(xiàn)的奈飛公司,則采取另一種模式。顧客無需到店挑選DVD,而是在網上預定,以月租方式付費。如果顧客沒有觀看他們預定的電影,奈飛公司就無需支付返程郵費,也不需要寄出客戶已經預定的下一批次DVD電影了,奈飛就能從中掙錢。
2002年,奈飛公司逐漸展現(xiàn)出潛力,取得1.5億美元的收入以及36%的利潤率。這讓百視達公司的投資者開始感到緊張。百視達公司將奈飛的財務數據和自己的進行對比后,管理層認為不必為此擔心,因為相比百視達,奈飛的.利潤要小得多,主打市場是小眾的網絡客戶,如果他們對奈飛采取壓制行動,就會分流百視達公司營利最好的商店銷售量。
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末,奈飛全球訂戶總數達到了1.1758億人;而百視達已于2010年宣布破產。百視達所奉行的是財務和經濟學公認邊際收益原則:在評估多種可選擇的投資時,不應該考慮已經發(fā)生了的成本即沉沒成本(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和固定成本,而應該考慮新發(fā)生的成本和收入——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的基礎上做決定。然而,這是一種危險的思維方式。因為該理論成立需要滿足的假設條件是:未來的情況和過去完全相同,而事實是,這個假設不可能成立。
有著百年歷史的通用電氣(GE)公司,曾經一度是全球市值第一的企業(yè),卻在最近被踢出道瓊斯工業(yè)指數。至此,誕生于1896年的道瓊斯指數的初始成份股全軍覆沒!GE被踢出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也充滿了必然性,不能說它不夠優(yōu)秀,而是它沒能跟上時代的速度。
再來看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2007年市值第一的埃克森美孚在2017年差一點跌出了前十,成為上榜的唯一一家能源公司,科技公司占了十強中七席,排名前五的無一例外都是科技公司。
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聚焦于過去,而正確的思維方式則應聚焦于未來。傳統(tǒng)思維方式使百視達公司只能看到自己現(xiàn)存商業(yè)模式的優(yōu)勢,而不去開辟新的市場和業(yè)務模式,更何況,這種模式的贏利能力更低。
對于一些規(guī)模龐大的企業(y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需要面臨兩種選擇:第一種是建立全新的品牌和團隊,這就需要考慮它的完全成本;另一種是使用現(xiàn)有的資源,這樣只需要花費邊際成本,獲得邊際收入。
當企業(yè)面臨一項針對未來革新的投資時,會反復研究數字,并從現(xiàn)有的業(yè)務出發(fā),決定如何進行投資。從這些數字出發(fā),一旦發(fā)現(xiàn)投資的邊際收入沒有邊際成本多,很可能決定放棄投資。但這種思維方式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錯誤,即邊際思維的陷阱。
大企業(yè)雖然擁有大量資金,卻認為改變的代價昂貴,而傾向使用已有的資源,然而結果卻是付出了比完全成本更高的代價,因此失去了競爭力。
剛成立的新企業(yè)則情況不同,他們不需要考慮邊際成本,因此他們雖然只有少量資金卻能勇往直前。
二、完全成本理論應用于職業(yè)生涯中。
我在閱讀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不斷聯(lián)想到當我們在做職業(yè)決策時,似乎也經常受到邊際成本和完全成本思維的影響。
剛畢業(yè)的職場新人選擇職業(yè)的時候總是優(yōu)先考慮專業(yè)是否對口,而不是自己喜歡或者愿意嘗試的工作。為了找到與自己過去所學專業(yè)最大程度契合的工作,限制了自己的職業(yè)選擇。(等到他們工作了后會發(fā)現(xiàn),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和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常常不是一回事。)如果他們在職業(yè)生涯中一直遵循邊際思維的原則(只考慮邊際收入大于邊際成本),之后的職業(yè)發(fā)展之路會越走越窄,即使陷入困境,他們也會自我安慰,除了做現(xiàn)在的工作,我還能做什么呢?
我的一位朋友之前很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每次一提到工作,她都免不了要抱怨一番。有一次她提到,公司讓她轉崗去另一個職位。而轉崗的職位,未來機會更多,市場前景也更好。我說,你應該感到開心才是啊!她還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咳,我已經在原來的崗位上呆了五年了呀,現(xiàn)在豈不是又要從頭開始了嘛!
受邊際成本困擾最大的是職業(yè)轉型期。一邊是豐富的職業(yè)經歷,一邊是想要開啟的新職業(yè),過往職業(yè)經驗越豐富、成就越高、相關工作年限越久,邊際成本和完全成本的落差也越大。一些人經歷了深思熟慮,計算得失之后,最終決定,算了,還是維持現(xiàn)狀吧。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特逗。一位一心向往大公司的姑娘因為不滿公司平臺小,職業(yè)發(fā)展機會少,毅然提出辭職,打算考CPA。她把每天的學習進度,如何學習,更新在網上,網友們紛紛打氣鼓勵。開始還每天更新,到后來幾天更新,再后來不再更新,發(fā)帖人最后一次更新的內容是:CPA實在太難學了,我決定放棄。還是回去工作吧,反正忍一忍就過去了。接著把整個帖子全刪了。
就像亨利·福特所說的那樣,“如果你需要一臺機器,但是你不愿意購買它,那么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你付了足以購買它的錢卻沒有擁有它。”
盡管如此,還是有一部分人放棄了原來光鮮的職業(yè)抬頭、大公司工作的平臺、不錯的職業(yè)前景,以及工作中積累起來的人際關系,以周圍人無法理解的方式,從一個全新的起點出發(fā),探索著自己也未知的未來。
因為輸的起,所以不懼從頭開始。我在《人生設計-重新定義自我、工作和生活》一文中列舉了幾位身邊的職場英雄,此處不再贅述。
在我們的職業(yè)生涯中,尤其是在做職業(yè)轉換時,應避免陷入邊際思維的陷阱,雖然我們可以計算出投資未來的直接成本,卻很難推算出不投資的代價。
三、鋌而走險的一小步。
邊際成本的理論同樣也應用在選擇一種正確或者錯誤的行為上。某件事“只做一次”的邊際成本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的完全成本可能要高出許多。
26歲的交易員尼克·里森,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他以銀行的名義認購了總價70億美元的日本股票指數期貨,并以買空的做法在日本期貨市場買進了價值200億美元的短期利率債券,為此累積了13億美元的債務,致使擁有233年歷史的巴林商業(yè)銀行破產倒閉。
這一切始于一個相對來說非常小的錯誤。但里森不愿去承認這個錯誤,相反,利用一個不被人注意的錯誤賬戶去掩蓋錯誤!皟H此一次”的邊際思維,讓他在欺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為了掩蓋虧損,他不惜偽造文件,誤導審計師編造虛假報表。
在跨出最初的一小步時,里森幾乎不可能想到后果,然而這正是邊際思維的危險之處。然而當他踏出第一步時,就已經無法停下來了。下一步也是一小步,既然已經走了前面一步,為什么不走這一步呢?最后錯誤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直至完全失控。
“我想要的是成功”,里森在接受采訪時說,他的動機并不是累積財富,而是為了讓自己的成功延續(xù)。當他的第一次失誤威脅到他到抱負時,他就走上了通往監(jiān)獄之路。
許多人曾這樣說服自己:我們可以違反自己的規(guī)則一次,下不為例。就這樣,我們?yōu)檫@些小選擇做了辯護。所有這些事情在第一次發(fā)生時,都不會被認為是改變人生的決定。但每個這樣的決定都可能越滾越大,最終使得你成為自己不想成為的人。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讀后感2
前幾天聽了梵登老師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分享一下感悟,克里斯坦森教授用自己幾十年的經驗了解人生,他把這些精華融入書中。這本書有三個部分。
1、我怎樣獲得事業(yè)的成功與幸福。
2、我如何保持與親朋好友,家人,愛人之間永久的幸福。
3、我如何能夠保持正直生,遠離犯罪。
第一個問題講的就是我們大白話中所說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每個人一生中不可能永遠從事一份固定工作。文章講的一句很經典的話“唯一讓人有工作滿足感的'方法就是從事你認為偉大的工作,而通向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愛上所從事的工作”。所以只有熱愛這份事業(yè)才能讓你有追求成功的熱情,才能才工作中感受幸福!
第二個問題就是針對與工作與家庭,很多人在事業(yè)上風生水起,但家庭生活中卻常常是“一地雞毛”。文章中講到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中,并沒有認真的去經營家庭,所以工作和生活我們要做一個天平,合理的安排。這些話說著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但只要用心,什么事情都可以扭轉乾坤。
第三個問題我的理解就是我們經常會講的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個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自己的一生,上學,工作,成家立業(yè)。開始都給自己了很多美好的憧憬,但生活的現(xiàn)實讓我們經常走著走著就迷了路。但如果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則,拒絕誘惑,對一些不正直的東不妥協(xié),那么“犯罪”這個詞就不會出現(xiàn)在我們身上。
很喜歡書里的一句話:如果你能夠找到一個你喜愛的工作,你會覺得這一生沒有一天在工作!是的,現(xiàn)在感覺就是如此!回想起以前上班的時候,每天早上去上班都會特別發(fā)愁,上班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同時還教會了我機會來了如何選擇,最主要的,是要分配給他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當然,家庭也是一樣,也需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是時候好好思考一下我們在家庭當中的角色了!除了這兩點呢,我覺得還有一點是貫穿其中的,就是正直!其實,正直不正直,心真的知道!公園里的花很漂亮,寫著不許采摘,但最終你還是把它摘下來了,其實你在摘的時候也在掙扎到底摘不摘,你也知道它不能摘!所有的事情都是這個道理!勿以惡小而為之!總結:做正確的事,讓好的結果自然產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如何能經營好你的職業(yè)人生?09-30
你要記住作文05-19
學習偏科要如何應對10-09
學習壓力要如何減輕10-09
小學語文要如何預習09-30
快速閱讀要如何訓練09-30
冬季爬山要如何注意10-09
你要堅強作文10-05
甘肅舟曲,你要堅強01-22
你要感恩的人-作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