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家的讀后感優(yōu)秀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家的讀后感優(yōu)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家的讀后感優(yōu)秀1
媽媽給我買來了一本《科學家故事100個》,我愛不釋手,一天時間就把它讀完了。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100個科學家刻苦鉆研,探索科學奧秘的故事。其中有“炸不死的人”——諾貝爾,世界發(fā)明大家愛迪生,還有“昆蟲迷”法布爾等。
這些著名的科學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做一件事情堅持不懈,不怕困難。1864 年9月3日,一場大爆炸把諾貝爾的實驗室炸得無影無蹤。參加實驗的人當中有5人被炸死,其中包括他的弟弟--埃米爾.諾貝爾!可是,這并沒有嚇到諾貝爾。他毫不畏懼,繼續(xù)試驗。他發(fā)誓一定要造出一種威力巨大而又可以由人控制的安全炸藥!愛迪生一生有1000多項發(fā)明,每一項都失敗過無數(shù)次,正是由于他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才使他成為世界著名的`發(fā)明家。他們不怕困難,甚至甘愿為科學付出自己的生命,這種精神真讓人敬佩。
我們應該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遇到困難,勇敢的面對,永遠不放棄,不退縮,就一定會戰(zhàn)勝困難,獲得成功。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學有所成。
科學家的讀后感優(yōu)秀2
讀完了讓我著迷的《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不由感嘆道,這些科學家們好偉大呀!
這本書里介紹了李時珍、祖沖之、華羅庚、錢三強等我國的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和偉大科學成就。還有國外的牛頓、愛因斯坦、諾貝爾等科學家的故事。他們在不同的領域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不盡相同,但對人類和世界的發(fā)展和進步都是偉大的貢獻。其中我最喜歡數(shù)學家祖沖之的故事了。
祖沖之,南朝宋人,他的一生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在研究一項對人類科學發(fā)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貢獻——圓周率。這個小數(shù)巨多的東西,祖沖之竟然用算盤把它給打了出來,他把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shù)點后七位數(shù),也就是滿分作文網。1415296和3。1415297之間,這是之前所有人都遙不可及的.。而且這個數(shù)率直到祖沖之去世1000多年后,荷蘭人才計算出來,祖沖之的圓周率遙遙領先于世界,因此把它叫做“祖率”,以示對祖沖之的尊敬。
“蘋果俠”牛頓、“鐳夫人”居里夫人、“橋神”茅以升也都為科學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科學家們的偉大源于他們的執(zhí)著,他們的勤奮。我們現(xiàn)在享受的幸福生活,享受的高科技都是科學家們潛心研究發(fā)明出來的。我們不能忘記他們這群“呼風喚雨”像神一樣的科學家們。好好學習,長大后一定也向他們一樣為祖國的科技發(fā)展做出最大的貢獻。
【科學家的讀后感優(yōu)秀】相關文章:
科學家讀后感04-20
科學家的讀后感03-22
假如我是科學家02-17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04-25
未來科學家讀后感06-06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02-28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集錦05-15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精彩01-29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通用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