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范文通用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范文通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范文通用1
在自傳中他時時處處強調美德的重要性,并詳細介紹了自己是怎么自查、自省,破除陋習,讓好習慣成自然的。富蘭克林很注意規(guī)范自己的生活行為,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堅持執(zhí)行自己規(guī)范生活行為計劃。
對于這一點,我覺得很慚愧,自己也常常訂計劃,但計劃總是被種種“誘惑”破壞,結果仍是被壞習慣左右,沒有長進。讀《富蘭克林自傳》,感受到一個人的`自我規(guī)范能力是多么重要。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是項艱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往往因為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使人動力不足。富蘭克林在自傳中經常向讀者描述自己的原則和道德方面的心態(tài),并認為這些東西是他人生福星高照的關鍵。
富蘭克林是怎么將美德變成習慣的呢?他先是將覺得必要或可取的美德歸入十三個名目,每一個名目附上一條簡短的規(guī)誡,說明名目,他制作了一個表格,每日自查,一次專注于一項名目,等一項掌握透了,再試下一項,這(讀書筆記)樣循序漸進,直到把十三項美德統(tǒng)統(tǒng)做到。他告訴人們,剛開始可能可能會很不習慣,“有點牛不喝水強按頭的架勢”,堅持下去就習慣成自然了。還說對于一些很頑固的惡習,要注意防范反彈,始終保持自查的習慣。
富蘭克林的人生是好習慣受益終生的鮮活案例,我希望自己能夠以他為榜樣,督促自己堅持不懈,讓好習慣多一點,陋習少一點。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范文通用2
但通過他的這本薄薄的自傳,在平凡的“絮絮叨叨”中,正體現(xiàn)了他平凡的偉大。
一是人格的.偉大。他總結了13項美德,通過不斷的修煉,不斷的檢視自我,使自己的人格日趨完美,正直、誠實、廉潔自律,朋友們和周圍的人都信任他,從而能夠完成一項又一項的公共事務。
二是好學的品質。他出身卑微,只有小學文化水平,但卻在電學等領域做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改良了壁爐、路燈等,為人們節(jié)約木材、方便生活做出了貢獻。他還自學了法說、意大利語、拉丁語等語言,讓我們這些還在苦苦掙扎學英語的人情何以堪!
三是寫作的能力。這是他在議會等公共事務中發(fā)揮作用主要的工具,他自己坦言不善言辭,而每一篇文章提案,為大家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提供了條件,F(xiàn)代社會同樣如此,如果不善于表達自己,人們只能認為你肚中空空,沒有真才實學。
成為富蘭克林式的人物,固然需要一定的時代背景,一定的機遇,而以他的出身,達到如此的人生高度,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中獲得啟發(fā)的。王陽明先生講:“人人皆可成圣賢”,只要我們不斷的修煉自己、專心好學、善于展現(xiàn),機會一定會不期而遇,人生定會精彩,不枉此生一場……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范文通用3
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美國人之一。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和發(fā)明家。他是美國革命的重要
領導人之一,還曾進行過多項關于電的實驗,發(fā)明了避雷針、雙焦點眼鏡、蛙鞋等。
本杰明·富蘭克林1706年1月17日出身在波士頓。由于他出生在貧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幾次被迫輟學在小商店里打雜。后來又在哥哥的印刷廠當學徒,最后自己在費城開了一家印刷所。在這期間,他過著艱苦的生活:住得簡陋,吃得簡單,但是卻一直有一種非常強大的
精神支撐著他。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還始終懷著強烈的求知的渴望和熱情,想盡一切辦法,擠出一切時間和一切金錢來讀書和買書。
富蘭克林生下來時比我們中最窮的.人還要窮,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窮困為恥的勇氣,憑借這勇氣成為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和最出色的人。在當今的社會,我們有著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干凈整潔的教室,還有父母、老師和同學的關心,這都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條件,也為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動力。比起富蘭克林小時候,我們的生活條件明顯變得更加富裕。所以,我們更應珍惜這種資源,更應該努力的學習,學習富蘭克林堅持不懈、勤奮刻苦的
精神,只有這樣我們長大后才能成為像富蘭克林一樣的成功人士!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03-21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11-14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范文05-09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精選20篇)08-05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通用39篇)03-13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范文(通用15篇)08-11
富蘭克林經典語錄11-21
《富蘭克林》讀后感04-02
富蘭克林的讀后感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