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狂人日記讀后感1000字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代表作,大家可以閱讀以下這部書,感受其中的精華吧!以下是小編分享的狂人日記讀后感1000字,請閱讀!
狂人日記讀后感1000字范文【1】
魯迅筆下的狂人可謂令人印象深刻。
這樣的人如果放在現(xiàn)實(shí)中,絕對會是人們眼中的瘋子。
然而,當(dāng)我們仔細(xì)品讀時,卻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更深的東西。
下面來說說我讀完以后的感受,也許并不準(zhǔn)確,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
《狂人日記》的“一”中主人公(下文以狂人出現(xiàn))在日記中寫到自己不見月亮三十多年,在現(xiàn)實(shí)中顯然不可能。
而這些別人眼中的瘋言瘋語在這里卻是狂人精神醒悟的象征,也是文中其狂之開始。
而對于趙家的狗看他兩眼感到害怕,表明他生活在這種恐慌之中。
在世人眼里,看瘋子的眼光自然會有一些異樣,無疑狂人正是眾人眼中的瘋子.主人公在癡狂狀態(tài)下,覺得周圍的人甚至趙家的狗看自己的眼神也是惡狠狠的,仿佛要把自己吃了。
事實(shí)當(dāng)然不會是其他人要把他吃了,別人要吃他只不過是他的一種在顛狂狀態(tài)下的臆想而已。
但若真的把這當(dāng)作一種臆想,那便是真的在看瘋子的日記了。
在我看來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禮教制度的毒害下,人們心理扭曲,卻還要對下一代灌輸封建理念,將下一代埋葬在這吃人的封建禮教之中。
而在這樣幾乎人人都被封建禮教“吃掉”的社會中,被封建禮教毒害得太深的人們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們拉進(jìn)“吃人”的圈子。
民眾的愚昧更是在對孝子應(yīng)割肉煮了請生病的爺娘吃上體現(xiàn)出來。
可以說實(shí)際上主人公發(fā)狂的階段是他短暫的從封建禮教中醒悟過來的時期。
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語,在當(dāng)時只被人誤解為是發(fā)瘋是所說的瘋言瘋語。
事實(shí)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時,他心里正苦澀的吟著“世人笑我太癡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也許是預(yù)料到自己在短暫的醒悟后,終于還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禮教所吞沒,于是他在自己被吞沒前的最后一篇日記中發(fā)出了“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的呼喚。
作者借狂人的日記,借其狂的狀態(tài)呼喚著被封建禮教所毒害的人們的人性的回歸。
那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正是還未被封建禮教毒害的赤子。
他們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在這樣現(xiàn)實(shí)與想象相交融的日記里,魯迅先生表達(dá)了自己對中國歷史的深刻理解和獨(dú)特發(fā)現(xiàn)。
這樣的理解我或許達(dá)不到,我僅能借助先生的視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歷史。
《狂人日記》讀后感【2】
《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xiàn)代白話文小說,是近代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魯迅先生采用了日記體,讓我眼前一亮,他通過對狂人形象的塑造,對中國延續(xù)幾千年的封建制度進(jìn)行了猛烈批判。
《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是一個“迫害狂”患者,有被害妄想癥。
狂人在日記中記到:“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有怕我看見。
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
其中最兇的一個人,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跟,曉得他們布置,都已妥當(dāng)了。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那多疑的心理,走在路上看誰都覺得誰要謀劃算計他,就連純真可愛的孩子在他看來也是要害他的。
狂人從那來自狼子村的佃戶口中得知他們村里有一個大惡人被大家打死了,幾個人便挖出那人的心肝用油煎炒了吃,再看看佃戶和大哥的眼神,和外面那伙人一模一樣,他驚恐得聯(lián)想到自己可能也會被吃掉。
狂人的大哥請來一個老頭子來給狂人診病,狂人自然而然就想到那老頭子是劊子手扮的,給他把脈是為了分一片肉吃。
當(dāng)他吃飯時,一碗蒸魚讓他難以下咽,因?yàn)?ldquo;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著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樣。
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魚是人”。
看到這兒,我不禁對這個狂人產(chǎn)生同情之感,由于自己的幻想,他時刻活在對自己將可能被他人吃掉的擔(dān)憂之中,睡不著,吃不好,那該是有多痛苦呀。
狂人的瘋瘋癲癲的話語其實(shí)是封建家庭制度和禮教制度迫害的表現(xiàn)。
狂人為何會存在?我認(rèn)為那是因?yàn)樗幱谝粋狂世。
那是一個“吃人”的社會,中國封建的“吃人”歷史已有幾千年了,“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仔細(xì)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看似不懂世事的瘋子卻恰恰道出了這一本質(zhì)。
在那個變態(tài)的社會中,連親情都已消失殆盡了,“老頭子跨出門,走不多遠(yuǎn),便低聲對大哥說道,“趕緊吃罷!”大哥點(diǎn)點(diǎn)頭。
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fā)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曉得妹子死掉的緣故,也全在他……母親哭個不住,他卻勸母親不要哭;大約因?yàn)樽约撼粤耍奁饋聿幻庥悬c(diǎn)過意不去……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親想也知道;不過哭的時候,卻并沒有說明,大約也以為應(yīng)當(dāng)?shù)牧恕?/p>
如果就連親人都能吃,這樣的人還是人嗎?那還是個十分扭曲虛偽的社會。
“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他們那時候的臉色,全沒有昨天這么怕,也沒有這么兇。
”那些倍受欺壓的民眾不僅毫無反抗意識還同流合污加入吃人行列,真是麻木不仁,奴性根深蒂固。
想吃人的人有著獅子似的兇心,兔子的怯弱,狐貍的狡猾。
“他們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直捷殺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禍祟。
所以他們大家連絡(luò),布滿了羅網(wǎng),逼我自戕……最好是解下腰帶,掛在梁上,自己緊緊勒死;他們沒有殺人的罪名,又償了心愿,自然都?xì)g天喜地的發(fā)出一種嗚嗚咽咽的笑聲。
他們還不惜顛倒黑白,歪曲事實(shí),干著吃人的勾當(dāng)卻還企圖以好人來自我標(biāo)榜,“預(yù)備下一個瘋子的名目罩上我。
將來吃了,不但太平無事,怕還會有人見情。
真是可鄙可惡。
和那些個喪失人性的吃人的人相比,狂人還是算善良的,他會勸他大哥別去入伙吃人,勸那些青面獠牙的惡人改好,“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在日記的最后一篇中,他發(fā)出呼喊:“救救孩子……”
需要拯救的是整個沉睡中的中華民族,魯迅先生借狂人之口希望喚醒人們向封建傳統(tǒng)挑戰(zhàn),推翻封建“吃人”制度,見解深刻,發(fā)人深省,令人佩服!
狂人日記讀后感【3】
魯迅,人們一聽到這個名字便會爭先恐后地說,我知道,我知道......對啊,如果圍繞魯迅的話題講地話,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因?yàn)轸斞甘侨绱说莫?dú)特、如此的博大。
單單就以他的文學(xué)作品而論,也要說上老半天。
我看過他的狂人日記。
魯迅他運(yùn)用了日記和精神病人內(nèi)心的獨(dú)白方式把他想所表達(dá)的內(nèi)容發(fā)揮地淋漓盡致。
那時候的人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而魯迅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存亡,在這生死悠關(guān)的時刻,他拋棄了學(xué)醫(yī)的夢想,拋棄了封建社會的思想主義,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朝著文學(xué)殿堂為他展開的大門前進(jìn),用手中的筆跟敵人做戰(zhàn)斗,用手中的筆挽救中華民族的靈魂,讓人們知道祖國的榮辱興衰。
魯迅他是一個作家,也同時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
他用他手中的筆描繪著屬于他自己的藍(lán)天,他就在這片藍(lán)天中盡情地展翅高飛,寫作則是最適合他的“翅膀”。
而他為了可以飛的更高更遠(yuǎn),就拼命地讓自己的翅膀變得更加完美,更加無懈可摧。
也正是因?yàn)檫@樣,才讓世人可以大飽眼福,欣賞到更多更好的作品。
除了《阿Q正傳》,《狂人日記》就是魯迅最出名的小說了。
這片短短的小說在今天被定為向舊社會、舊禮教挑戰(zhàn)的“戰(zhàn)書”。
與此同時,也成為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必修課、必讀物。
《狂人日記》“吃人普遍”這個“事實(shí)”在后邊屢屢出現(xiàn),構(gòu)成這篇文章的主題。
趙貴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兩個醫(yī)生、狼子村的佃戶,甚至自己的親哥哥、親娘也都吃人。
最后,連“我”也未必沒有吃過人。
整篇文章連接緊密、層層深入是一篇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章。
我想魯迅先生已經(jīng)找到了一片更加寬廣的天空。
【狂人日記讀后感1000字】相關(guān)文章:
朝花夕拾的狂人日記讀后感作文朝花夕拾 狂人日記 讀后感03-28
狂人日記經(jīng)典教案10-09
狂人日記讀后感10-26
《狂人日記》讀后感想06-09
狂人日記讀后感09-05
《狂人日記》讀后感09-03
《狂人日記》讀后感12-12
初中狂人日記讀后感07-10
關(guān)于《狂人日記》讀后感05-30
狂人日記讀后感初中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