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孟子讀后感300字(通用9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lǐng)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子讀后感3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子讀后感300字 篇1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教育我們怎樣做人做事的好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今天,我在我們所學的《經(jīng)典誦讀》里讀了《孟子》。
首先,我覺得《孟子》經(jīng)典之處在于他有膽量說出來。比如:“惟孟子挺名世之才,秉先決之志,拔邪樹正,高行歷辭。”短短幾句說明了孟子敢說敢當?shù)臍舛。在《梁惠王》里,講了孟子對國王的教導,使得國王暗自佩服“寡人愿安承教”。
其次,我覺得孟子的每一句話都很有道理。比如: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有一塊五畝的地,養(yǎng)的有蠶,種的'有桑樹,堅持下去,到五十歲的時候就有衣服穿了,因為蠶吃桑葉,蠶長大以后可以吐絲做衣服。其道理更深刻:一個人如果做一件事堅持不懈,那他一定是成功者!
讀《孟子》使我受益無窮。我也要像孟子一樣,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恕?/p>
孟子讀后感300字 篇2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币陨n生的憂樂為本人的憂樂,蒼生也會以國王的憂樂為本人的憂樂,和普天下人同憂同樂,就能夠達到圣王的境地。我從這一句話中,看出了孟子承繼了孔子,孟子他提出了“憂患”一概念。他認為人生命的具有,事業(yè)興敗,都與能否有憂患認識相關(guān)聯(lián)。
孔子之后,儒家的思想產(chǎn)生了分化,此中次要有思孟學派和荀子學派。孟子提出的“性本善”,主意士的內(nèi)在道德修養(yǎng),即“內(nèi)圣”。荀子一系則更重視事功。《孟子》的思想成熟標記著士的覺醒,對中國學問分子階層產(chǎn)生了長遠的影響。他提出的那些思想,深深的.影響與豐富了儒家思想的內(nèi)容!
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我粗粗看了一遍《孟子》,就有了很多啟發(fā),當前,我要好好研讀《孟子》,讓它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明燈。
孟子讀后感300字 篇3
當我津津有味地讀完《國學》時,媽媽看我對古代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于是就給我買了經(jīng)典國學系列書籍,我挑了一本《孟子》認真地讀起來。
孟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思想主要有為人恭儉,不侮奪人;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君子過則改之……
在《孟子》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一個小故事是“車胤囊螢”。
車胤從小就聰明好學,非常喜歡讀書,經(jīng)常捧著書在書桌前如癡如醉地看,周圍人對他都是贊不絕口。但是他家境貧寒買不起燈油,晚上看不了書,心里很是苦惱。有一個夏天的晚上,他正在心里回憶著白天讀書的內(nèi)容,忽然發(fā)現(xiàn)一閃一閃的螢火蟲,頓時有了一個好主意。他找了一條很薄的手絹,把抓來的螢火蟲放了進去,然后借著螢火蟲發(fā)出的`微弱光芒,認真的讀書。
用這樣的辦法,他讀了很多書,長大后他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勤奮好學的精神做了大官,成了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故事雖然很短,但我深刻地明白了:做大事的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我們一定要像車胤一樣刻苦學習,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孟子讀后感300字 篇4
論語和孟子都偏向于關(guān)心社會政治,孔子的論語一致強調(diào)德,君子不器。出發(fā)點是修己,終點是治國。尊卑有序與禮,這個思想可以促進社會穩(wěn)定,保持社會現(xiàn)有秩序,所有從古至今王權(quán)都在利用這個。
孟子的文章讀完很有酣暢淋漓之感,行文以喻譬理,大量運用排比,氣勢恢宏,說理性強。孟子文章主要還是以仁政思想為主,但孟子本人人格平等意識很強,他喜歡以五百年應期的圣人自居,也喜歡為先時代的圣人先賢辯護,為舜辯護的篇章最多。
中國人生活中的行為準則,追根溯源就是先秦時期的諸子思想。華夏子孫吃思想老本,一吃就是兩千年,鮮有能跳出此框架者。
孟子的`思想不是無根之水,也是有來源的,主要來自上古和孔子之說!叭收邿o敵”“民心所向”“不虞之譽,求全之毀”這些日常俗語皆出自孟子,感覺孟子比孔子更灑脫,更性情一點,他不僅喜愛辯論,還擅長辯論!靶陨普摗笔敲献拥摹叭收睂W說的基石,他一生和孔子一樣,奔波游說君王施行仁政,未得償所愿,晚年著書。
他的學說認為人心本善,是環(huán)境的影響使人逐漸喪失本性,所以十分強調(diào)心性的涵養(yǎng)。
孟子讀后感300字 篇5
僅讀《孟子》幾章,可將其為政理想概括為:為政一處,造福一方;為政一時,澤被千秋;為政以仁,民眾拱之如日月;為政以利,民眾視之如草芥。
而對比今之為政者,有些領(lǐng)導,如日月乎?如草芥乎?其對己,恨不能盡天下之財物為我所有;對他人,恨不能有一毫財物為他所用;視己為至貴至尊,視他則至微至陋;口里大呼君子當?shù)疵,自強不息,實則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以利盈我;美其名曰領(lǐng)導就是公仆,心系員工生存,實則為只讓牛兒奔跑,不讓牛兒吃草;口里曰府首甘為孺子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實則為員工真的成了牛,吃的是果真是草,擠的確是鮮奶,而領(lǐng)導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人,吃的'是奶,擠的是邪惡與虛偽。
民德不厚已久矣,民風不淳也已久矣!究其根本,上行下效已久矣!茍欲民德歸厚,則必得為政者以德文己,以己化民。如此則春風可化細雨,潤物亦可無聲。
自己貪得無厭,而呼員工要大公無私;
自己奢侈浪費,而呼員工要簡以養(yǎng)德。
如此為政者,與禽獸何異?是披著羊皮的狼,還是披著人皮的獸,不得而知。唯愿為政者能日三省乎己,為人為獸,自可定論。
孟子讀后感300字 篇6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就有幸讀到了這本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書。
關(guān)于教我們怎樣做人的書我讀的不多,但也涉獵過一些,比如《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等。但這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這本書主要寫了戰(zhàn)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邊發(fā)生的一些故事,我讀后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里有幾個故事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里,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師友之道》。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孟子說過“父子有親,群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心”,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基本法則,為政治應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蔽彝ㄟ^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我不會忘記它的。
孟子讀后感300字 篇7
讀了《孟子》中的第一篇專辨義利的文章。
孟子見了梁惠王時的說詞。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已矣!
孟子曾言:“大人者,言必行,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惟義所在”,這就是孟子義利之辯的最后結(jié)果。由此可見,董仲舒所謂“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程頤所謂:“人皆知趨利而避害,圣人則更不論利害,惟看義當為不當為”,皆與孟子的.“惟義所在”觀點合若符契,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顯然,在孟子看來,仁義乃人之為人的本性,“居仁由義”的目的非為別的,只為實現(xiàn)其人之為人的本性。
不過,朱熹《孟子集注》說得好,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過不唯利是圖而已。孟子之所以說的那么堅決,是因為當時的人唯利是圖不知世上有“仁義”二字,所以拔本塞原而救其弊,此圣賢之心也。
對于我們今天來說,可用圣人孔子的“見利思義”來調(diào)節(jié)。
孟子讀后感300字 篇8
有一天,我讀了一本書《孟子》這本書講了孟子從小到大的學習經(jīng)歷。我喜歡讀這本書。
孟子的學習歷程是這樣的:孟子3歲喪父,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母親一個人的肩膀上。孟母很重視兒子的學習,一心想把孟子培養(yǎng)成有學問的'人。孟子很貪玩,孟家旁邊有一塊墓地孟子和伙伴們經(jīng)常模仿出殯。孟子的父親也是一位有學問的人但英年早逝,孟母想讓兒子像他父親一樣有出息。為了讓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把家遷到城里,但孟子和伙伴也經(jīng)常模仿賣貨的、打鐵的、殺豬的。于是孟母有把家遷到學宮附近。學宮是讀書勝地,許多人在那里學習。孟子初送到學宮,還很用功,不久,孟子又開始玩耍。有一天,孟子正在上課,他突然想起村東湖中的天鵝,想射一只來玩玩,于是再也坐不下了。于是趁老師不注意,溜了出去。母親知道后把辛苦織的布剪斷。孟子見了母親割斷的布,恍然大悟。于是孟子開始好好學習,最后成了一位大學者。
孟子雖然很貪玩但是他能洗心革面、大徹大悟這種精神也是值得學習的。
孟子讀后感300字 篇9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边@是三字經(jīng)中家喻戶曉的兩句話,我知道孟子就是從三字經(jīng)開始的。說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由于他將孔子和儒家的'思想繼承和發(fā)揚光大,后世將他和孔子合稱“孔孟”,尊稱其為“亞圣”。
孟子名軻,鄒國人。通過學習,孟子認為孔子是有人類以來最偉大的人。他學習、繼承孔子的學說,并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的情況,發(fā)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他說人生來就又不忍之心生出仁,羞惡之心生出義,恭敬之心生出禮,是非之心生出智,這四種心是人類區(qū)別禽獸的本性。并認為“仁、義最重要”。
《孟子》中有許多具有哲理性的詞句,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五十笑百步,則何如?、仁者無敵、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等。在我津津有味地讀故事的同時向我灌輸了儒家的為人處世的原則。真是既讀了書有增長了知識,正如爺爺所說的那樣“一本好書就像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讓我沉醉”。對我而言,一本好書就像一位受益匪淺的良師益友,讓我敬重。
【孟子讀后感300字】相關(guān)文章:
孟子的語錄11-05
孟子的經(jīng)典語錄11-12
孟子讀后感04-13
《孟子》讀后感02-07
孟子的讀后感01-09
《孟子》讀后感小學03-25
《孟子》讀后感范文04-11
孟子的讀后感范文01-10
《孟子》心得體會04-07
孟子經(jīng)典語錄9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