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談方法》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領悟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談談方法》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哥哥的推薦下,我有幸讀到了笛卡爾的《談方法》。 也就是說,對于我這樣一個純理科生來說,讀哲學書一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不圍繞一個中心。 主題很長很長,內容卻跳躍且撲朔迷離,但看哲學書的好處是你仿佛能穿越到另一個世紀,與哲學家長談,你會悟出很多人生哲理 。 《談方法》這本書的特色在于,它以“傳記式”的方式闡述了作者提到的方法。
本書正文分為六個部分。 接下來我有選擇性地談談我閱讀這本書的感受。
作者認為,辨別真假的能力是世界上分布最均勻的東西,但人與人之間還是有差異的。 同樣,筆者從小就讀經,畢業(yè)后依然感到迷茫。 因此,你可以仔細考慮一下。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或理論,它們會隨著時間或空間不斷變化。 不僅如此,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理論進一步闡述了在真理或理論面前應保持懷疑態(tài)度。 比如,學習文言可以熟讀古書,但對古代的事物過于好奇,往往會導致對現代的無知; 口才和詩歌是美麗的、奔放的,但它們是天賦的產物,而不是研究等的結果。 對于理論,我不僅持懷疑態(tài)度,而且更讀到了思考的重要性。 換句話說,思考是懷疑的產物。 笛卡爾明白,學習書本上的理論并不總能證明他所看到的是真實的。 是的,他認為“那些看似正確的觀點很可能是錯誤的”。 因此,一畢業(yè),他就徹底放下了書本的學習,決定從自己的內心、世界的大書中去求知。 他開始四處旅行,與各種身份的人交往,收集各種經驗,隨時隨地用自己的心思考眼前的事情。 讀到這里,我不僅想到了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在以后學習的日子里,我們難免會借助課本來學習各種理論知識,但又不僅僅局限于課本,我們還要培養(yǎng) 我們的思維能力,這個能力包含在一切事情中,其實我在高考的背景下體會到了隨機應變的能力,所以我會更加注重這一點,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會加強它 !
作者講了上述實踐中需要遵循的四個規(guī)則,一是明確認識到的
【《談談方法》讀后感】相關文章:
談談學習方法的常規(guī)問題10-12
談談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10-10
談談“感恩”作文07-26
談談美食作文03-17
談談理想作文04-01
談談我的寫作作文11-08
親情,與您談談作文10-31
談談我的理想作文03-16
談談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消元方法10-26
談談堤防工程加固施工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