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別問我是誰讀后感
別問我是誰讀后感【1】
我讀過一篇名叫《別問我是誰》的文章,令我十分感動。
文章主要講了:有一個人因為鄰里宅基地糾紛,他失手打人,這個人還死了,然后潛逃了。
他流亡一個月后,他進入了一家醫(yī)院中的一間病房。
病房中的一位只有換心臟才能延續(xù)生命的小女孩,她給了饑寒交迫的他兩包酸奶和3塊錢,這讓他十分感動。
天亮后,他去自首了,并撒謊說,多年前的兇殺案也是他干的,好讓警察判他死刑,給小女孩捐獻心臟。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十分感動。
文章中的他為了能給這位小女孩捐獻心臟,撒了謊,被判死刑。
原本他可以不用死的,但是他為了小女孩能健康地活著他義無反顧地捐獻了自已的生命。
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會毀了他的一生嗎?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會失去最寶貴的生命嗎?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會讓他家人很傷心嗎?不,他知道,他知道這樣做的后果,但是,他為了那個曾經(jīng)在他最痛苦、最無助的時候給予他幫助的小女孩,他顧不了那么多了。
他雖然失去了生命,但是卻換來了小女孩健康的生活。
他是多么是偉大啊!
生活中,我也有聽說過類似的事例。
有一次一個不小心殺了人的通緝犯來到了一家橘子店前,那時候店里只有一個小女孩。
正當饑腸轆轆的他不知怎么辦時,那個小女孩遞給了他一個橘子。
以后他每次來那個小女孩都會給他一個橘子,而他也知道了小女孩的貧困。
于是他特意讓小女孩舉報了他,并讓小女孩得了一大筆的獎金,而他則一輩子都在監(jiān)獄中度過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被文章中的他深深地打動了,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好人有好報。
別問我是誰讀后感【2】
讀著《別問我是誰》,感受猶太人的純樸,因為戰(zhàn)爭,因為生活所迫,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守護身邊的人。
愛米薩、愛飄妮娜、愛烏里……愛他們每一個人。
沒有人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人,米薩也不例外,他以偷東西為生。
他沒有父母,他為孤兒院偷食物,為飄妮娜一家送吃的……因為沒有人為他過生日,所以從來不明白生日蛋糕上為什么要插蠟燭……這一切都顯示著米薩的善良的本性,可他卻是一個小偷。
烏里是一個染紅發(fā)的猶太人,不要說他不想承認自己是猶太人,他有自己的想法,有一次,他打掉了米薩一只耳朵而救了他。
這一群本性善良的孩子,成為了流浪兒,在城市的角落,默默地生活。
戰(zhàn)爭、美麗這兩個詞在我們腦海里怎么也連不起來,可往往有人在戰(zhàn)爭時代擁有一個美麗人生。
當一個人生活在戰(zhàn)爭年代,他身上的所有特質(zhì):自私、無私,善良、邪惡將會充分顯現(xiàn)。
沒有人能完全善良、美麗,沒有人一定是丑陋、邪惡。
在戰(zhàn)爭中,世界上就沒有糖果山。
跑、跑、跑,人的一生都在跑,永不回頭,純真的信念迎來的總是希望,美麗的人生帶來的是一世的幸福。
只有堅信,無論現(xiàn)在的生活怎樣,以后總會有人開懷大笑。
快樂,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要想著快樂,多么希望你是天空的一角,無憂無慮,望著自己人生道路上開出的每一朵花!
當一切的一切都結(jié)束,你的面前是一條美麗的道路,回首往事,多么希望自己曾愛過的每一個人快樂,盡情地奔跑在鮮花遍地的田野里。
別問我是誰讀后感【3】
《別問我是誰》是史賓尼利2003年寫得一本歷史小說,故事發(fā)生在二戰(zhàn)時期納粹占領(lǐng)下波蘭華沙。
主人公是一個無名孤兒。
主人公的唯一一隊好友烏里等人讓他加入了這個“好友團”并讓烏里去帶他。
烏里問他叫啥名字,他說她叫斯托普西夫,烏里覺著很好笑:為什么有人的名字叫“站住小偷”?
慢慢的主人公熟悉了這里,也習慣了與烏里他們一起行動,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僅管是烏里編的。
當然,他還認識了一個女孩:甑尼娜。
在認識她后的幾個星期里,主人公因可憐她家吃得很少便天天把偷來的東西放在她家門口。
結(jié)果被人錯認為是猶太人抓進了隔離區(qū)。
當然讓我最深刻的一段開始了。
隔離區(qū)根本沒吃得,他便要去外面偷東西給朋友吃,多么天真的想法,但是他成功了,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出口,它通往波蘭華沙。
話說回來主人公還蠻幸運的,出去一次都沒被抓到。
清理猶太人的日子又到了,而猶太人卻偷來了武器開始了反抗……
他是一個可憐的無名孤兒,生活在二戰(zhàn)時期。
他看到過人們的殘酷、恐怖、憤怒……作者以樂筆寫哀,告訴了我們戰(zhàn)爭時期的痛苦,人們反抗、咒罵戰(zhàn)爭但終究是我們造成的。
【別問我是誰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小班語言教案之兒歌你問我答10-07
誰欠誰的幸福散文11-13
誰是誰的誰素材作文10-07
別小瞧我作文05-14
別丟掉個性01-31
請你別什么作文05-19
爸爸,別喝酒了作文01-02
《誰大誰小》精品教案10-07
沒有誰是誰的誰隨筆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