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學校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赡苣悻F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夏山學校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山學校讀后感1
最近讀完了尼爾的《夏山學校》,感觸頗深。
也許我和尼爾都是教育的理想主義者,也許我們都更多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我十分贊賞尼爾夏山學校中采用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模仿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習的愿望。為什么很多孩子仇恨學校?這就是因為學習內容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在學校里有嚴格的紀律,束縛了孩子的天性。
我很奇怪,我國的考試制度,60分是及格,為什么很多孩子還會因為及格而挨打挨罵?為什么我們總是去追求100分。要知道我們不能事事做到完美。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他們大腦的發(fā)展區(qū)也是不同的,數學不及格也不能影響一個人成為偉大的藝術家。我們干嘛總是和自己過不去,和孩子過不去?
我一直是個好學生,考試經常拿全班第一。師范時還能考到100分。那又如何?我現在還不是平平凡凡一個人?我依然記不得中學拿手的物理定式、化學分子式。我真的不知道,在我們最寶貴的時候,去學那些我們一輩子都用不到的東西干嘛?
我覺得一個人成功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的心態(tài),一種有效的方法、退一步說就是一技之長。就像田忌賽馬的故事一樣,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較,只要你有一項技能遠遠高于別人,那么哪怕其他的方面再差,對于你的生活來說,是影響不大的。
所以,我認為目前的中國教育,簡直就是造神工具。按這個要求整出來的孩子,那是神,不是人,因為沒有缺點。不過可惜這個神,充其量就是在腦袋里裝了臺計算機,卻沒有自己的靈魂,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豐富的感情。
對于我所從事的聾教育,那更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誰能相信聾教育是完全照搬普通教育的。用正常孩子的最高標準來衡量這些聾孩子,我覺得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稍有常識的人都會說,這些孩子學那么難干嘛?學了一技之長,能養(yǎng)活自己就行了。可是很多家長不那么想,很多教育主管部門不那么想,許多老師不那么想。他們想的是自己的面子,自己的業(yè)績。
所以,看完了夏山學校之后,我認為真正合適聾孩子的教育,就是像夏山那樣的教育。因為他們由于自身殘疾,本來對于社會就有仇視心理,在家庭、學校里越是受到嚴厲的教育,那么他們的仇視心就越重,越叛逆,越反-社-會。聾人很多做小偷,除了跟就業(yè)難,所謂的“好吃懶做”有關之外,我認為報復社會也是重要的原因。
缺乏愛,會造成很多嚴重的心理問題,造就很多問題兒童。而在特殊學校,這樣的.情況就更容易走極端。我認為忽略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而一味重成績是本末倒置的體現。
我想描述一下我理想中的特殊教育,當然我不是教育專家,也不是校長,也沒本事建個學校,純屬烏托邦:
關于課程設置,我認為閱讀是最重要的,口耳相授畢竟很受限制,只有能讀懂書,才能稱得上學會學習,才能自由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聾生雖然語言能力比較差,但是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生活教育,包括天文、地理、社會、自然、數學、溝通與交往等。這些課程應該是作為了解的內容,不要過高要求。如果學生對某一方面感興趣,完全可以通過閱讀來完成自學。當然,溝通與交往,應該多做指導,那是他們和健全世界溝通的橋梁。
應該大量進行的是技能教育:分類可以十分詳細,手工、機械、繪畫、計算機、烹飪、縫紉、木工、陶藝……讓學生從小就培養(yǎng)動手的能力。殘疾學生憑什么在正常人的社會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靈巧的手和細致的觀察能力。應該讓他們從小就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他們感興趣且擅長的方面。勤能補拙,不要什么都比,什么都比不過。
關于考試,我認為直接取消。現在的考試是形式主義,不是考學生,是在考老師,費時費力,事倍功半。如果擔心學生沒有考試壓力會過于放縱自己,可以用考級制度來代試,不強制參加,每門課都按照一定的標準分級,達到相應的級別后可以升級,達到一定的級別要求后才可以畢業(yè)。
關于上課,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來讀,不受班級限制,畢業(yè)時,只要有幾門功課達到相應的級別就可以。例如,某個學生可以只學美工、計算機、烹飪而不學語文、數學。只要拿到3個10級的考核成績就可以畢業(yè)。
關于班級,取消教學班的分班方法,按年齡分班,班主任只負責教育和組織。上課時不按照固定的班級編制。如果能力達到了,8歲的孩子可以去上四、五年級的課。
對于學校管理,我完全贊成尼爾的民主方式,讓學生通過大會的形式,來解決學生中出現的問題。
先想那么多?反正只是無邊無際的自由幻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討論。咱們大家共同來建立一個特殊教育烏托邦。
夏山學校讀后感2
跟往常一樣,忙完所有的家務,擰亮了臺燈,隨手拿起床頭柜上的一本書。發(fā)現這不是我?吹哪潜緯,書的封面上貼了張便條 :“這是我心目中的學校。”這準是我女兒的“杰作”!斑@孩子……”我一邊輕聲嘀咕,一邊拿起書漫不經心地翻看起來。漸漸地目光不再隨意,思緒不再游走……
“學校里沒有考試,上課完全自由。孩子們可以上課,也可以不上課,只要他們喜歡,他們可以一年到頭不上課……”真有這樣的學校嗎?真有這樣的“好事”嗎?乍一聽簡直就像天方夜譚。但不管你信不信,夏山學校確實就是這樣一所“放縱”學校,對孩子們而言,它也許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學校,因為這是他們日日夜夜期盼的心目中的學習樂園。
《夏山學!返淖髡呤茿.S.尼爾,20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譽滿全球的夏山學校創(chuàng)始人。夏山學校創(chuàng)辦于1921年,作為現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學校。被譽為“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滿了無窮的活力。
尼爾認為孩子需要自由,因為只有在自由的氣氛下他們才可以自然發(fā)展,向好的方面發(fā)展。這句話不由讓我想到《小象巴頌》的故事,剛開始進入大象學校的巴頌,學習的勁頭、才能十足;但,無休止的訓練與懲罰,讓學習失去了快樂時,巴頌對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開始拒絕學習,甚至傷人……聰明可愛的小象巴頌,究竟為什么變得如此暴躁、兇殘呢?《小象巴頌》結尾一針見血地指出:學習應當是快樂的;當學習被降格為苦役時,它極有可能成為一個學生墮落的開始。
可是讓孩子自由,過他們自己的生活,說來簡單,但在現在社會中,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很難做到。因為我們擔心一旦風箏斷線,就會跑得無影無蹤;一旦沒有燈塔,航船就會偏離方向;一旦……總之我們不能對孩子的一切熟視無睹。于是“你不能、你不可以、你應該”常常掛在我們嘴邊,而這些字眼讓孩子們非常仇視,因為過分的溺愛、過多的管束、過重的壓力讓孩子們窒息、喘不過氣,甚至是厭惡。于是,當我告訴女兒某件事情的做法時,她會說“這是你的想法,又不是我的”;當我為女兒的錯誤行為喋喋不休時,她會說“你說的這么多,我就是記不住”;當我為女兒不愿好好彈琴而發(fā)怒時,她會說“這又不是我要學的”,我真想把鋼琴劈了!”當我……最后女兒告訴我“我有我的生活,我知道我該怎么做!笨磥硖铠喪降、無謂的反復說教,在孩子面前顯得是那樣的蒼白。
對于學校教育,尼爾認為:“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彼60年的時間,在夏山學校實踐了這個突破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理想。當然夏山學校的自由發(fā)展并不是隨心所欲,并非是無限制的自由。例如:在學校自治會上若干有關生命安全的規(guī)章由學生訂立,經校長認可予以批準。正如英國督學報告書上提到的:學校制度旨在鼓勵學童自動自發(fā)、善盡職責與正直不阿。細細品味,夏山學校的自由發(fā)展與我們倡導的以人為本,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他們都是倡導尊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讓孩子自己去發(fā)現,自己去體驗,自己去感悟……青少年教育專家孫云曉說:“夏山學校給孩子幾乎無限的自由,而正是這些自由,喚醒了孩子美好向上的心靈。確實如此,夏山學校的孩子在自由發(fā)展中建立了自信。如17歲的杰克應聘工作時的鎮(zhèn)定自若、絕對自信讓他從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一名非常成功的工程師。
夏山學校的孩子在自由發(fā)展中享受平等。在夏山學校里,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權力,如在學校大會上,孩子的投票和校長的投票一樣有效,學生和教職員一樣對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有表決權。孩子們經常受到鼓勵,一視同仁。在夏山學校里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所以他們沒有恐懼,而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得以淋漓盡致地發(fā)揮。而這種旺盛的創(chuàng)造力恰恰是當前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孩子缺失的。夏山學校的創(chuàng)始人尼爾說:”我相信生命的意義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尋找興趣!币虼讼纳綄W校的孩子在自由發(fā)展中尋找興趣。如湯姆5歲進夏山,17歲離開。一堂課也沒上,所有的時間是在工藝室里做手藝,但他需要某些知識時,他會去看書,他會去請教尼爾。而這完全是自覺自愿的行為,現在他已是一名出色的工藝專家。在夏山學校里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孩子們在自由發(fā)展甘露的哺育下健康地成長。
正是這樣的自由,讓孩子懂得了尊重,學會了禮讓,激發(fā)了動機,啟迪了心智。相比之下我們的教育不缺分數,缺的是能力,缺的是創(chuàng)造力。該如何走出這一誤區(qū),相信夏山學校的教育理念會給我們有所啟迪。
【夏山學校讀后感】相關文章:
《夏山學!纷x后感03-16
夏山學校讀后感01-31
夏山學校讀后感03-20
山那邊還是山讀后感04-30
夏的作文05-30
家鄉(xiāng)的山02-25
故鄉(xiāng)的山10-26
山行教案 《山行》優(yōu)秀教案優(yōu)秀09-17
關于夏的作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