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學期教科室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fā)揚成績,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秋學期教科室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秋學期教科室工作總結1
本學期,我校教科研工作依據江都區(qū)教科室“創(chuàng)新科研實踐,培育教育特色,促進內涵發(fā)展”的工作意見,緊緊圍繞“特色發(fā)展”的主題,充分發(fā)揮教科研的引領、提升和推動作用,從我校實際出發(f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發(fā)揚務實求真、開拓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堅持“科研為先、質量為重、以人為本”的原則,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以校本培訓為依托,深入開展教學研究,進一步加強課題的有效研究與過程管理,積極開展校本教科研活動,使學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學,高于教學,指導教學”,精心打造教師隊伍,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力爭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發(fā)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努力提高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實效,真正實現(xiàn)“科教興!薄翱蒲信d教”“科研興師”。
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心組織培訓提高科研能力
本學期繼續(xù)利用業(yè)務學習的機會,聯(lián)合教務處與信息技術中心對教師教學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困惑,進行有針對性的業(yè)務輔導,有效提高了教師業(yè)務水平。同時加強了個人學習,以廣泛學習和專題學習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訓活動,
通過培訓進一步營造科研學習的良好氛圍,豐富教師的科研理論知識,繼續(xù)采用“走出去”的方法,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聽課,通過各種教育研討會,拓寬思路,放大眼界,使教師的科研意識增強了。
二、注重研究實效落實科研過程
本學期,將課題組的日常研究納入教研組的常規(guī)管理之中,教研組長要全面關注本教研組的`課題研究進展。全體教師要以全新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創(chuàng)建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新的課堂教學。并把課題研究滲透到各個學科,使課題研究過程成為教師素質不斷提高,專業(yè)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因為這是一個教師由“職業(yè)型”向“研究型”轉變的必經之路。目前,我校市級課題《初中生學習心理自我指導》已經結題,3個個人課題正在進行中;語文、數學、英語三個教研組以及技術裝備部門各自申報了課題,即將開題。
三、重視研究成果,提高科研品位
1、每位課題研究教師都有成果意識。在認真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做到學以致用,努力把理論與自己的課題研究結合起來,及時做好課題研究過程中的成果總結,撰寫一定數量且有較高質量的課題反思或論文,從而不斷提高了研究意識,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論認識結構。
2、認真開展優(yōu)秀論文的選送活動。對于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論文評比,學校都將盡早通知每位教師,認真組織論文選送,加強對外推出的力度,爭取論文發(fā)表和獲獎率繼續(xù)上升。本學期我們按要求組織教師參加了“師陶杯”、省教育學會、市學會論文區(qū)教學案例及論文等各類評比活動。
四、創(chuàng)建校園博客群,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
本學期利用校園網站上開辟的“教師博客”發(fā)布教研信息。廣大教師通過博文,明確了教育博客對自己專業(yè)成長的功能定位:感受問題、提出問題、交流問題、分析問題、探討問題、研究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與教學能力,讓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有更強的專業(yè)信念,有更堅定的教學自信心。分管教科研工作的領導定期進行理論性指導,刊登一些優(yōu)秀的論文、案例、導學案,還把最新的教研信息動態(tài)通過教研網發(fā)布,教師通過網站,很快知曉我校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科研動態(tài),并能通過學習,學會利用教育博客這個平臺進行反思、探討與研究,并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提出不同的看法,對教育實踐中的問題。
秋學期教科室工作總結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以校為本的師資培訓校本研訓如春之綠草,迅速在各地各!吧、發(fā)芽、開花、結果”,呈現(xiàn)百花爭艷的良好勢頭。
近幾年來,我校以教科研為抓手,上下一心,務實求真,大力提高教學質量。我們的目標是“孕育一批有思想的教師!敝笇г瓌t是“服務教學,直面問題”,策略是“連環(huán)跟進理論學習、沙龍研討、教學調研、實踐體悟”。
現(xiàn)將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主要做法、成績、思考總結如下:
一、建立教師培養(yǎng)梯隊,明確個人發(fā)展目標
目標即動力,好的目標有利于激發(fā)教師積極向上、頑強拼搏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育科研的根本出發(fā)點之一是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
目的:激勵不同層次教師向高一級目標奮進。
教師培養(yǎng)梯隊:校級骨干教師→金壇市骨干教師→金壇市學科帶頭人→更高層次。
措施:
1、制定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
2、開展“骨干教師”評比活動。
二、采用“連環(huán)跟進”活動模式,提高教育科研實效
教育科研要有針對性、系統(tǒng)性,我校教育科研采用“連環(huán)跟進”模式,通過系列活動來得以實施!斑B環(huán)跟進”的程序為:理論學習沙龍研討教學調研實踐體悟。
第一、理論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一般安排在校本教研時間(周四)進行,由教科室組織下發(fā)學習資料,學期末舉行學習成效檢測。一學期來,先后組織教師學習了李鎮(zhèn)西的《做最好的教師》和《愛心與教育》,學習《魏書生談語文教學》和《梳理課堂竇桂梅“課堂捉蟲”手記》等教育專著,對照教學實踐研讀深思,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
第二、沙龍研討,提出問題。為了保證教科研活動的正常開展,我們成立了青年教師發(fā)展小組,并分學科在小組中推選出正副二位龍長,讓他們具體組織每一次活動。在每次沙龍活動開展前,我們先讓教師找出實踐中的困惑,讓大家圍繞困惑構建交流平臺,讓每個人都能將他人視為自己觀念表達和思維拓展的合作者。在活動開展中,我們把沙龍組成員根據能力、經驗等分為三個層次,在相互切磋中提出不同的目標,讓有經驗的教師能對新教師有一定的幫助、啟發(fā),以促進新教師更快、更好地成長。我們主要采用茶館式沙龍的方式進行活動。另外,由于各個沙龍組研究的主題不同,我們還通過網絡式進行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從而取長補短。以教科研沙龍為載體,本學期我校先后舉行了“尋找職業(yè)幸!、“學困生,怎么教?”、“課外閱讀,不容忽視!”等為主題的沙龍活動。鼓勵教師針對現(xiàn)狀擺觀點,運用理論評得失,明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第三、教學調研,診斷問題。教學調研主要是立足課堂教學。圍繞上課,我們堅持“聽課真、評課嚴、改課快”的方針,并隨堂檢測教學效果。重點抓好轉差、防差工作,突出了過程管理。由于周邊名校林立,我校全體教師的質量意識很強,我們立足于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校教科室及時通報調研情況,為了使教學質量得到快速提升,本學期,我們進行了分學科質量調研,通過教學調研,找問題,找差距,有效促進了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四、實踐體悟,解決問題。
。1)嘗試課:同一教材由課題組、教研組一位老師反復執(zhí)教或同一教材由課題組、教研組成員分別執(zhí)教,本學期進行了同課異構的嘗試,下學期將進行同課異構的實質性研究。
。2)公開課:圍繞問題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用課例分析方式,采用課堂診斷分析報告、書面案例評析等形式,互動評課。
通過以上“連環(huán)跟進”式的校本研訓活動,給教師們帶來的是什么呢?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廣大教師來說,可以提供多方面的機會:
1、有了更多的理論與實踐對接與對話的機會
“連環(huán)跟進”式的校本研訓活動,讓教師有了更多的理論與實踐對接與對話的機會。每次活動中,都要求教師進行理論學習,鼓勵教師針對現(xiàn)狀擺觀點,運用理論評得失,用理論指導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用實踐來檢驗理論的真?zhèn)。使理論與實踐相互對話、相互融合。理論不再是空洞的教條,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教學行為,實踐也不再是黑暗中的摸索,能得到理論的有力支撐。
2、有了更多的教師同伴之間合作交流的機會
“連環(huán)跟進”式的校本研訓活動,讓同課題組、教研組的每位教師處于一種微妙的關系中,他們在課前是信息資源共享者;在展示時又是設計思維和課堂能力的競爭對手;在課后又變成了互相鑒賞,互相學習的合作者。各種不同的身份,充分發(fā)揮了人與人之間的多種關系的作用,在競爭的表面下,我們看到了老師之間的團結、共進的和諧,它不是讓老師們變成敵人,相反它讓老師之間的關系更密切了。
3、有了更深的自我反思與專家引領的機會
“連環(huán)跟進”式的校本研訓活動,從學校層面來說,為教師創(chuàng)造了很多與專家對話的機會,充分發(fā)揮專家的引領作用。從教師個人層面來說,有了專家的引領,有了同伴的互助,更有了教師個人不斷深入實踐與反思的過程。有對教學問題的反思,有對教學理論的反思,有對教學設計的反思,有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有對課堂生成的反思。
回顧近幾年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我們認為,開展有效的教科研活動,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教育科研要貼近教師實際。一線教師每天都承擔著備課、上課、批改、輔導、管理等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每天都面對著活生生的`、千差萬別的學生和來自社會、家長的壓力,工作負擔、心理負擔十分沉重。因此,學校的教育科研只有貼近教師實際,只有得到教師的認同,成為發(fā)自教師內心的一種需求,這樣的教科研才有生命力。
2、教育科研要立足學校實際。教育科研的問題來源和問題建構是針對學校范圍內的教育教學現(xiàn)實問題,通過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教學行為的調整和改變,來實現(xiàn)和達成問題的解決。它的研究價值和意義完全著眼于學校自身,看是否實現(xiàn)了學校德育、教學、管理等方面改革目標,看是否提高了教師群體的專業(yè)素養(yǎng)。
3、教育科研要有系統(tǒng)性、針對性。要圍繞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預設一系列螺旋式上升的、整體推進式的、有效的教科研活動,否則,就會停留在“低層次重復研究”的水平上。同時還要注意針對教師的差異和學科的差異,開展教科研活動。
4、教育科研要關注教師的困惑。一些新課程的理念、大道理大家都會說,但是,“說來容易做來難”。教師每天都面對著紛繁復雜的課堂,如何在課堂的每個細節(jié)上體現(xiàn)新課程思想,這是教師最難把握的。這應是今后教育科研的重點之處。
通過幾年的教育科研,讓我們欣喜的看到,學校教科研氛圍日益濃厚,一批教師正在快速成長:學術類優(yōu)秀教師人數占在編教職工的35%;20xx年我校教師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有30多篇發(fā)表在省級刊物;另外,新一輪課題申報,我校有兩項課題接受常州市級評估,8項課題接受了金壇市級評估。
總之,教育科研是一種活動、一種方法、一種制度,更是一種意識、一種文化,教育科研“任重而道遠”。今后,我們將更加關注教學、深入課堂,讓教科研之花綻放于實踐的土壤,在全校形成濃厚的教科研氛圍,促進教師快速成長,培養(yǎng)一批有思想的教師。
【秋學期教科室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第一學期教科室工作總結01-13
第一學期教科室工作總結范文06-30
秋學期教研工作總結05-01
關于中學第一學期教科室的工作總結07-20
第一學期教科室工作總結15篇04-30
第一學期教科室工作總結(通用18篇)12-20
教科室工作總結06-25
關于教科室工作總結04-24
高中教科室工作總結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