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風采廣播稿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風采,大家有收聽過校園風采廣播嗎?在此小編分享了校園風采廣播稿范文給大家,一起來閱讀吧!
校園風采的廣播稿【1】
感恩——給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我們的生活中,遇到過許多人:朋友、同學、師長,乃至是過路的陌生人。
在這些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許有些我們記得,有些已忘卻了;或許有些與我們共經(jīng)風雨,有些與我們擦肩而過。
但無論怎樣,我們是確確實實相遇過了。
這些存在于我們生命中的,與我們相遇過的人讓我們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情,例如感恩。
遠在天邊
我們生命中的這些人被我歸為四類,第一類就是“遠在天邊”。
遠在天邊的這些人往往在我們的生活中曾占有過很重的地位,一個原因,各奔東西。
自此后天天思念夜夜想起,于是見面也成了生活最大的動力。
曾相處過一段時間的這些人偶爾會來個電話,寥寥數(shù)語便溫暖如昔。
他們似總懂得把握分寸,雪中送炭,于是便越覺得貼心。
當他們漸漸淡出只留下個輪廓,卻也覺得美宛異常。
該感謝他們的是他們不知從多久以前的那段時光寄來的問候吧!真正是千里送鵝毛。
近在眼前
“近在眼前”的這一類意即是那些天天見面,又如走馬觀花般的人們。
曾自問:那些人甚至不曾有過交集,感恩些什么?提筆時,卻幾乎被這問題笑翻。
他們所給予的可不曾少過分毫!
感謝他們,在每個趕早上學的早晨,讓我們感到人流也急匆匆地向前奔著;感謝他們,在每個晚歸的半夜,讓我們感到其他的忙碌;感謝他們,在每次行走于街道時讓我們忘卻了孤單;感謝他們,在我們每次走進小店時,帶來沁心的溫暖。
該感恩的是他們永遠奉隨左右的給予,每朝每夕,從不間斷。
陪你共苦 后面的兩類人都是身邊的好友,其一就是“陪你共苦”。
這類的人往往是我們認為最知心的人。
他們是極好的傾聽者,也是理解力超強的天才。
每每心里有些什么煩惱苦悶不吐不快時,便第一時間想到他們。
當你左一個郁悶右一個無奈的抱怨甚至是在哭訴的時候,抬頭總是能看到他們遞來的“了解”甚至是“我有同感”的眼神,剎時便得到安慰了。
那種心有靈犀的感覺,遠勝過一切語言。
對于他們,沒有什么需要保留,可以將心比心。
是難解的苦惱,無奈的苦悶,還是煩心的悲苦,盡可倒豆子般吐出來,心上頓時少了塊石頭般,舒暢了。
而最大功勞者,此刻正寧靜的看著你,一如往昔。
他們會時時刻刻關注著你,擔心你、關懷你,深怕你有什么閃失。
得到安心的回復后,又沒事人似的扯開話題。
如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該感恩他們,為你默然的付出,幾乎無法察覺而又細微似網(wǎng)的忙碌,只為了讓你開開心心的。
感謝他們,幫著你陪著你走過每一條苦難的溝與壑。
與你同甘共苦。
這一類人是我認為最應被感激的,卻常常被忘記感激的一類人。
他們喜歡大笑。
他們似乎隨時都在笑,渾身輕松地散發(fā)著陽光般明媚、溫暖、歡快的氣氛,也都如陽光般彌散,讓整個環(huán)境也變得開朗起來。
他們的快樂似是個源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他們似是永永遠遠都在笑啊笑啊,拼命把這些笑聲灌滿我們的耳朵,讓我們也只記得那嘻嘻哈哈的代表快樂的聲音。
也許有人說,他們只是些缺心眼兒的樂天派。
不管別人怎么看,我倒是覺得他們是付出最多的,也是我們虧欠最多的。
從他們這個源頭流出的泉水成為支持生命的必須,每個人也每日的汲取以維持自己。
而回報呢?誰給過這個源頭些什么?誰又能給他們些什么?
那個掩藏在堅硬的石層中的源頭,用石頭來修補自己的傷口,用藤蔓來擋住傷痕,然后自己處理好傷口,在讓那快樂源源不斷地流瀉出來,關懷溫暖著每一個人。
而誰看見石層深處的傷痕累累?誰又會為他心痛呢?
感謝他們,感謝他們?nèi)諒鸵蝗盏膭?chuàng)造著快樂卻藏好自己的悲傷;感謝他們,感謝他們用自己照亮我們而又努力著成為無法熄滅的光輝。
感謝他們無私無悔的付出。
該感恩所有認識與不認識的人,見過與沒見過的人,愛著或恨著的人,快樂或悲傷的人。
感恩他們一切的付出一切的給予,也請用同一種方式回報他們,所有應被感恩的人。
(后記:南開大學八十五周年的校慶,在那里長到7歲的我,與父母共赴。
周六的晚上,一個曾經(jīng)的同學找了一群人出來聚會。
來了很多人,我的同班同學,小時玩伴,鄰班的好友,一起上學的鄰居,很熱鬧,也很感動。
我在南大附小總共上了一年半的學,可是我曾與如此多的人有過來往,有點感嘆人生的遇合。
離開六年后再回到這里,我們開心雀躍一如往昔。
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最近動了手術住院,家里也發(fā)生變故,狂歡前打電話給愛湊熱鬧的樂天派他一個問候。
免提的喇叭里是他虛弱疲憊的聲音,低沉傷感卻又強打精神想一如既往地做帶給我們明媚陽光的太陽。
數(shù)十人的包間里一片沉寂。
回家之后,我記了這篇文。
他總是把他的所有難過都掩藏起來而最大限度的給予我們快樂的泉水。
可我們不是愚昧的飲水人,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傷并為他心痛,也很想跟他說一句“別逞強”幫他分擔些。
也許他又會假裝一臉無所謂的說些什么“沒事”“我是誰呀”之類的話吧。
寫完這些,我在午夜寧靜而微弱的燈光下笑著,滿臉淚水的笑著……)
校園風采廣播稿【2】
一本書,一首詩,一種相似的傾訴;一壺茶,一盞燈,一方溫暖的港灣,周二早上《生活在別處》與您如期相約,一起感受生活。
大家好,我是旭東,首先讓我來關注一下廈門今天的天氣( )。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鄭愁予《錯誤》
現(xiàn)代詩社主要成員鄭愁予的詩歌以婉約見長,他的愛情詩更是清新婉約。
《錯誤》以江南的小城為中心意象,寫思婦盼歸人的情思,意境優(yōu)美深婉,被譽為“現(xiàn)代抒情詩的絕唱”。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祖籍河北寧河,1933年生于山東濟南,現(xiàn)代詩人。
童年時就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
抗戰(zhàn)期間,隨母親轉(zhuǎn)徙于大陸各地,在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
15歲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
1949年隨父至臺灣,畢業(yè)于新竹中學。
1956年參與創(chuàng)立現(xiàn)代派詩社。
1958年畢業(yè)于臺灣中興大學畢業(yè),現(xiàn)為中國海洋大學駐校作家。
鄭愁予重要詩作包括《夢土上》、《鄭愁予詩選集》、《雪的可能》、《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14部。
詩集《鄭愁予詩集ⅰ》被列為“影響臺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之一。
詩人在80年代曾多次選為臺灣各文類“最受歡迎作家”。
鄭愁予詩人思維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體悟,汲取國內(nèi)外經(jīng)驗,創(chuàng)作力充沛。
他的詩作以優(yōu)美、瀟灑、富有抒情韻味著稱,意象多變,溫柔華美,自成風格。
他的成名作《錯誤》在臺灣首次發(fā)表時,因為該詩的最后一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時間整個臺灣島都在傳誦“達達的馬蹄”之聲。
由此其名作《錯誤》被譽為“現(xiàn)代抒情詩的絕唱”。
【校園風采廣播稿】相關文章:
校園風采的廣播稿02-23
校園風采的廣播稿07-24
校園風采的廣播稿9篇08-30
校園風采的廣播稿13篇03-12
新學期校園風采廣播稿10-29
校園風采作文01-27
校園風采校園征文范文10-08
名人風采廣播稿11-01
金桂飄香的季節(jié)校園風采校園征文10-08
校園風采大賽策劃書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