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活動方案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時間:2024-08-13 23:23:42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通用18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通用18篇)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綠色。

  2、讓幼兒知道綠色的東西有哪些。

  活動準備

  1、課件

  2、瓶子、綠寶寶、青菜、西瓜、蘋果、香蕉、氣球。

  活動過程

  一、穩(wěn)定幼兒情緒:變魔法。

  1、小朋友,這里一瓶水是不是?今天老師要施魔法哦,看一下水會變成什么樣子了?

  2、哇!原來水變成什么顏色?

  二、小結(jié):水變成綠色了。

  三、出示"綠色寶寶"。

  1、小朋友,跟綠色寶寶打招呼,它穿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過來哦!

  2、它的衣服是什么顏色?

  3、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很多好吃的東西過來哦!讓我們來看一看它們是誰?

  四、出示青菜、西瓜,讓幼兒再次認識綠色,加深印象。

  1、這是什么?什么顏色的?

  2、小朋友,你們看一下我們教室有沒有綠色的`東西呢?我們一起來找一下。

  五、游戲鞏固。

  黑板上貼上紅色的蘋果、黃色的香蕉和綠色的氣球,讓幼兒找出綠色的東西。

  六、活動總結(jié)。

  1、小朋友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顏色?(綠色

  2、綠色的東西還有很多哦!我們回家和爸爸媽媽找一下,明天來和老師分享。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餅干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概念。

  2.自制夾心餅干,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并一同品嘗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事先告訴幼兒要制作餅干送給好朋友,請幼兒帶兩塊一樣的餅干來園。

  2.果醬、煉乳、花生醬等容易按顏色辨認的醬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淺盤。

  活動過程

  1.觀察餅干。

  ――你們的餅干真多呀,它們一樣嗎?

  ――你的餅干像什么?(像太陽、像屋頂、像本小書等)

  ――請幼兒聞一聞餅干的氣味。

  ――教師出示兩塊一樣的餅干。餅干也有它的好朋友,它們臉貼著臉,中間夾上一層甜蜜蜜的醬料,最后輕輕地合攏,就成為“好朋友夾心餅干”了。

  2.制作好朋友夾心餅干。

  ――認識各種醬料,教師示范:用小勺舀出醬料均勻地涂在一塊餅干上,然后與另一塊餅干合攏。

  ――配合念兒歌:“中間夾層甜甜醬,頭碰頭,臉貼臉,輕輕合攏真開心!好朋友餅干做成了!”

  ――幼兒選擇喜歡的醬料進行制作。

  3.分享活動。

  ――將自制的“好朋友夾心餅干”和好朋友互贈品嘗。

  ――好吃嗎?哪個好朋友送給你的'?

  活動建議

  1.餅干的外形是幼兒能直接感知的,他們在配對、比較的過程中獲得了有關(guān)圖形的初步認識。與朋友互贈餅干體現(xiàn)了社會性要求。

  2.可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提供材料,甜面醬、花生醬、芝麻醬等較容易準備,有條件的可提供色彩豐富的色拉醬、果醬等,以增加幼兒的制作興趣。醬料不宜太稀,要宜于涂抹。

  3.如果幼兒人數(shù)較多,建議醬料分多盒盛裝,避免幼兒操作時擁擠。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分辨物體的長和短,并學會用語言表達。

  2、樂意參加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兩段長短不一的繩;兩支長短不一的粉筆。

  2、放大的幼兒操作材料圖片兩張。

  【活動過程】

  一、比較長和短。

  1、教師出示長短不一的兩根繩:這兩根繩哪根長?哪根短?(語言表達:長長的繩、短短的繩。)

  2、請個別幼兒把長長的繩找出來;把短短的`繩找出來。

  3、出示長短不一的兩支粉筆:這兩支粉筆哪根長?哪根短?(語言表達:長長的粉筆、短短的粉筆。)

  4、請個別幼兒把長長的粉筆找出來;把短短的粉筆找出來。

  二、誰的鼻子長?

  1、教師出示兩只大象的圖片,引導幼兒用眼睛觀察“誰的鼻子長?”

  2、根據(jù)幼兒所說,教師用彩筆給鼻子長的小象涂色。

  3、幼兒在幼兒用書上依次操作“誰的鼻子長”、“誰的耳朵長”“誰的尾巴長”“誰的脖子長”

  三、長頸鹿找東西。

  1、教師出示“長頸鹿找東西”的圖片:長頸鹿爸爸和長頸鹿寶寶起床了,他們分別在找自己的皮帶、褲子、圍巾。長長的褲子、皮帶和圍巾應該是誰的?短短的褲子、皮帶和圍巾應該是誰的?

  2、根據(jù)幼兒所說,教師用筆分別給他們連線。

  3、幼兒在幼兒用書上依次操作連線。

  四、評價:誰的畫面最整潔。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4

  領(lǐng)域:科學活動時間:十五分鐘

  活動目標

  1、能正確進行5以內(nèi)的點數(shù),并將點卡和物體匹配。

  2、學習當小主人,熱情招待客人。

  活動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正確進行5以內(nèi)的點數(shù)。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客人來了。

  今天來了好多動物朋友,你們看是誰啊?(出示小動物圖片)數(shù)一數(shù)他們共有幾只?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

  1、按動物的數(shù)量模仿動物的叫聲。

  2、出示點卡,啟發(fā)幼兒說說幾只小動物可以用幾的點卡來表示。

  二、客人帶來的'禮物。

  小雞帶來了什么禮物?數(shù)數(shù)有幾個?

  三、招待客人。

  幼兒學當小主人,用禮物等招待來家里的客人。

  客人朋友們來玩了這么久,肚子一定餓了,讓我們一起用好吃的食物招待它們吧!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5

  班數(shù)學活動:玩具超市

  設(shè)計意圖:

  數(shù)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往往在組織教學時,會感到孩子們的興趣不高,主動學習的欲望不強!毒V要》中明確中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為了創(chuàng)設(shè)一個讓幼兒的主動探究學習的空間,我為幼兒營造了一個游戲的情境空間,讓幼兒在“布置超市”、“購買活動”等一系列操作、游戲活動中主動獲得“5的加減法”的有關(guān)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法交換、加減互逆的關(guān)系。

  2、能用較完整地語言口編應用題,會正確書寫加減法的算式,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3、能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前告訴幼兒設(shè)立貝貝玩具超市,請幼兒和老師一起準備各種玩具。

  2、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設(shè)貝貝玩具超市(共分為4塊,并貼有不同的與每組幼兒身上顏色相同的'即時貼),帶有不同數(shù)字(圓點)的玩具40個,裝玩具的小盒每組5個(上面貼有數(shù)字5)。

  3、供幼兒記錄的記錄卡40張(田字格)。

  4、每人一個信封,裝有硬紙幣5個。

  5、教師用的大展示板2張(田字格)。

  6、泡沫墊20塊。

  7、幼兒每5人為一組,每組幼兒身上貼不同顏色的即時貼。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與

  教師一起布置貝貝玩具超市。激發(fā)幼兒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師:“今天早上,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玩具,都貼上了價格標牌,現(xiàn)在我們一起把它布置起來好嗎”

  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5的加法,并請幼兒記錄算式。

  1、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玩具身上有不同數(shù)字的粘貼。

  教師:“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卡片上的數(shù)字和圓點數(shù)是相同的。

  2、教師提出整理的要求:

  觀察每個盒上的大小、數(shù)字,引導幼兒了解每個盒里只能放兩個玩具,它們身上的數(shù)字相加必須等于5。教師舉例:先拿一個數(shù)字是4的玩具放好,啟發(fā)幼兒說出再應該拿數(shù)字是幾的玩具(1)。

  請幼兒觀察小盒下面的記錄紙,教師邊啟發(fā)幼兒想一想應該怎樣寫加法算式記錄整理結(jié)果(4 1=5),邊出示寫好的算式。

  請幼兒觀察小筐上的即時貼顏色,告訴幼兒負責整理與自己身上即時貼顏色相同的區(qū)域。

  看哪組幼兒整理的快,記錄的準。

  3、幼兒分組記錄,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及時記錄整理結(jié)果,并督促幼兒整理后馬上回位子坐好,鼓勵整理好的幼兒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記錄結(jié)果。

  4、全部整理后,與幼兒一起檢查整理結(jié)果是否正確。

  三、請各組幼兒以口編應用題的方法,介紹自己的記錄結(jié)果。

  1、教師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兒記錄結(jié)果。引導幼兒講講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換的規(guī)律。

  2、鼓勵幼兒給玩具超市取個好聽的名字。

  四、以買玩具的游戲形式學習5的加法。

  1、教師:“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錢去買一個喜歡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錢),我買了一個4元錢的※※,還剩幾元錢?應該怎樣記錄?”教師出示范例5-4=1

  2、請幼兒從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幾元錢?請幼兒用手里的5元錢到玩具城買喜歡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買一個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錢,剩了多少錢也要向老師一樣記錄下來。

  4、請幼兒以口編應用題的方法,介紹自己購買的玩具及記錄,老師同樣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兒記錄結(jié)果。引導幼兒理解加減互逆的規(guī)律。

  五、自然結(jié)束。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活動準備:動物卡片,(一只雞,二只鴨,三只兔,四只虎,五頭牛),背景圖,1-5的點卡人手一套,操作練習

  學習難點:按數(shù)量從少到多的排序

  活動過程:

  一、實物分類計類(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量)

  數(shù)完以后兩手合攏,說說:幾只動物我拍手幾下。答:xx動物有1只。

  二、乘火車學習1~5的排序

  1、出示方格,小動物要去乘火車了,誰會幫小動物找座位。

 。ㄏ胍幌,誰放在最前面,誰放在中間?誰放在最后面呢?)

  1、出示點卡給小動物送點卡

  卡上的圓點有幾個,(數(shù)數(shù)點卡上的數(shù)量)它會和誰做好朋友呢?

  2、給點卡排隊

  它們也想排隊了,請你從小旗這里開始排,要從少到多的排隊,指導幼兒在實物卡下面擺上相應的數(shù)量的點卡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7

  設(shè)計意圖:《分果果》是小班數(shù)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理解物體和物體“一樣”的含義,并能對其進行分類。本次活動,通過請幼兒幫助小貓將水果進行分類,學習按照食物的種類進行分類,并且學會用食物標記來表示分類結(jié)果,重點強調(diào)先分類,再貼上標記。集體嘗試按規(guī)則分類,并貼上相應的標記,使幼兒進一步感知物體與物體相同的含義。

  活動目標:

  1.能給三種水果分類,并用相應標記表示分類結(jié)果。

  2.進一步感知物體與物體相同的含義。

  活動重點:按照水果的種類進行分類,進一步感知相同物體的含義。

  活動難點:先分類再貼標記,按規(guī)則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自制動物、水果圖片、自制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設(shè)計意圖

  一、找特征,學習分類

  1.教師出示小動物和水果圖片。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個新朋友,一個是小兔,一個是小貓。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跟小貓、小兔打個招呼。

  3.出示三籃分類分好的`水果,和一籃沒有分類好的水果。師:小兔和小貓各自開了一家水果店,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水果店里都有哪些水果?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分類好的水果看起來很清楚,沒有分好的看起來很亂。

  4.請幼兒說說小兔和小貓放水果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樣?(發(fā)現(xiàn)小兔的水果是分類分好的,小貓的是沒有分好的)你覺得哪種方法好?

  二、插標記,鞏固分類

  1.出示水果標記,引導幼兒認識水果標記。

  2.引導幼兒知道將水果標記貼到分類好的相應的水果籃上。

  3.引導幼兒幫助小貓,像小兔一樣把水果分類分好。請個別幼兒上來進行分類。

  三、齊操作,加深對分類的理解

  1.師:小貓家還有很多水果需要小朋友幫忙分類,我們一起來幫幫小貓吧。

  2.出示幼兒操作材料,(籃子圖片和水果圖片)。引導幼兒把水果按“一樣的分在一起”這個要求,將水果貼到籃子里去,然后把旁邊的水果標記貼到相應的框里。

  3.重點引導幼兒知道,先分類再插標記。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挑選幾個幼兒操作材料,進行展示交流,觀察交流有沒有分錯的,并進行改正。

  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小貓是混放的,小兔是分類放的。并學習像小兔一樣分類放水果。

  了解水果標記,能正確使用水果標記。

  操作加深對分類的理解,并且加深對本次分類規(guī)則的掌握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比較5以內(nèi)數(shù)量的多少,初步感知5以內(nèi)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2、學習按數(shù)量的多少排序。

  活動重點:

  進一步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量,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活動。

  活動難點:

  找出比5小的圖片朋友

  活動準備:

  1、與幼兒操作材料相一致的磁性實物圖片若干,實物投影儀。

  2、數(shù)量1---6的實物圖片人手一套,分類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好看的圖片。

  二、引導幼兒目測數(shù)群,感知數(shù)量為1---6的圖片

 、 你們先看看,盆里有幾張圖片?每張圖片上有什么?

  自由講述 個別講述

  ⑵ 現(xiàn)在我們再看看每張圖片上的東西各有幾個?

  如:3只籃子 、5塊蛋糕 (注意量詞的正確運用)

  自由點數(shù) 個別講述

  ⑶ 深入提問,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目測數(shù)群的方法。

  問:你是怎么知道××有×個的?(如:三個小蘋果加一個大蘋果,合起來是四個蘋果)

  三、通過尋找比5少的實物圖片,學習比較5以內(nèi)的數(shù)量的多少。

  1、請幼兒找出數(shù)量為5的圖片。

  2、 尋找比5少的圖片,游戲:“找朋友”

  要求:請小朋友幫助5找到比它數(shù)量少的'朋友,找到了,就把它插在這個分類盒里。一邊找還可以一邊說,你找到了×個××,它和5比怎么樣?

 、 幼兒操作、講述

  請幼兒上來展示自己的作業(yè),(老師對找出2個或2個以上的幼兒給予表揚。)

 、 鼓勵幼兒第二次操作

  a 要求:你再找找,有沒有比5個蛋糕少的圖片朋友了?

  b 啟發(fā)幼兒找到所有的比少的朋友

  c 個別展示介紹,如:我找到了2個氣球,和5塊蛋糕比,蛋糕多,氣球少。

  3、教師小結(jié):我們幫5塊蛋糕找到了4個朋友 ,它們是1、2、3、4 。

  四、引導幼兒有序地排列圖片

 、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把這些圖片做成好看的圖書送給小班的弟弟和妹妹,好不好?

  1、 組織幼兒討論制作圖書的要求和方法:怎樣做圖書才又整齊又好看呢?鼓勵幼兒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想象現(xiàn)成圖書的做法:工人叔叔是怎樣把好看的圖片做成圖書的?

  2、 幼兒講述:如:幫助他們排得整齊一些。

 。1) 幼兒操作、講述,教師加強觀察。

 。2) 引導幼兒觀察兩位幼兒的排列結(jié)果,通過比較得出:按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做出來的圖書就好看。.

 。3) 幼兒有規(guī)律地排列圖片

  將數(shù)量最少的放在最上面,最少的放在最下面

  活動結(jié)束:

  引導幼兒將圖片制成好看的圖書,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體驗制作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能按顏色標記幫蘋果分類。

  2、學習根據(jù)點數(shù)和蘋果匹配。

  3、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能夠完整的表述一句話。

  二、活動準備:

  1、果園場景,并貼上顏色標記以及畫上各種形狀并在形狀中間畫上點數(shù)。

  2、幼兒已認識各種顏色的蘋果以及各種標記。

  3、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蘋果的卡片若干,裝蘋果的禮盒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討論活動

  1、導入

  今天老師給我們每人準備了一份神秘的禮物,我們?nèi)握乙粡埿∫巫,把禮盒打開來看一看?

  2、幼兒討論

  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蘋果!有紅的、黃的。

  你們也可以和好朋友說一說:“你有什么顏色的蘋果?有幾個?”

  4、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幼兒A:我有紅顏色的'蘋果,有三個蘋果!還有綠顏色的蘋果,有兩個!

  幼兒B:我有一個黃顏色的蘋果,還有三個藍顏色的蘋果。

  二、認識花園

  我們收到了這么多漂亮的蘋果,可真開心!

  如果這樣放著它們就會失去水分的,那就太可惜了,這里有個大果園,我們把蘋果種到果園里去好不好?

  三、種蘋果

  1、認識標記

  我們來看一看這個果園是什么樣子的?這里有些什么?

  我們要怎么種蘋果才最好呢?

  幼兒:這里有個粉顏色標記、綠顏色標記、黃顏色標記、還有紅顏色標記。

  師:這些標記有什么用呢?告訴我們什么呢?

  幼兒:我們可以把紅顏色的蘋果種到紅顏色標記的地方。

  師:那綠顏色的蘋果,我們要種在那里呢?

  幼兒:綠顏色的蘋果種到綠顏色標記的地方。

  小結(jié):對了,我們要看一下蘋果是什么顏色的,然后把蘋果種到和它一樣顏色標記的地方。

  師:在果園里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我發(fā)現(xiàn)有不同數(shù)字圓點點。幼兒:黃色的果樹上面有三個圓點點,還有紅色的果樹上里有四個圓點點。

  師:對了,這些果樹上面都有圓點點,這些圓點點是用來種蘋果的標記,那你們猜,這蘋果怎么種?

  幼兒:一個圓點點種一個蘋果,兩個圓點點種兩個蘋果。

  請幼兒示范,把老師的蘋果種到果園里去。

  小結(jié):我們種蘋果的時候要找一找你的蘋果是什么顏色,然后到這個顏色標記的地方,再數(shù)數(shù)這個顏色的蘋果有幾個,和哪個果樹里的圓點點一樣多,最后把蘋果種上去就可以了。

  2、幼兒操作

  四、觀賞果樹

  和小朋友一起檢查蘋果有沒有種對。

  五、結(jié)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種的蘋果可真漂亮,有紅的、綠的、黃的、藍的,我們請其他小朋友也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10

  設(shè)計思路:

  根據(jù)小班幼兒學習數(shù)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shù)比較形象、直觀。因此,設(shè)計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教師所提供的特定材料來感知“1”和“許多”,使幼兒在愉悅的氣氛中感知數(shù)概念。并通過游戲“找蛋”“還蛋”來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游戲,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2、感知 “1”和“許多”。

  活動準備:

  1、老師扮雞媽媽,幼兒扮小雞。

  2、活動場地布置許多樹、草(草內(nèi)有若干ji蛋和一只鴨蛋)。

  3、一幅《母雞生蛋》圖,鴨木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找蛋

  1、老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母ji下蛋》。

  問:ji寶寶你們聽見了什么?

  2、師: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請你們幫我找一找。

  幼兒找蛋。

  二、還蛋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師:這一只蛋怎么不一樣的?和你們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顏色、大。┧皇菋寢屔模繒钦l生的?

  3、鴨媽媽找不到自己的蛋會怎樣?

  4、請ji寶寶把鴨蛋還給鴨媽媽。看看鴨窩里有沒有ji媽媽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寶寶。(幼兒隨意的在地上擺弄滾動)

  2、師:請ji寶寶把蛋放到籃子里,你給我一個,你也給我一個-----

  。現(xiàn)在我的籃子里有多少蛋?(許多蛋)。

  四、畫蛋

  1、師:咯咯嗒,咯咯嗒誰在生蛋呀?(出示《母ji生蛋》圖)原來是這只ji媽媽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幾只蛋?

  2、師: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們一起把它生的蛋畫下來。

  3、教師和幼兒一起把畫貼在墻上,請小朋友以后再來給ji媽媽畫蛋。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11

  活動名稱:感官——長棒1

  教具構(gòu)成:

  十根寬度、高度為2.5厘米,長度從100厘米遞減至10厘米,且等差為10厘米的紅色木棒組成。

  教育目的:

  1.通過視覺辨別,感知長棒在長和短上的差異,培養(yǎng)辨別長短的視覺能力。

  2.發(fā)展用視覺及肌肉感覺別人一度空間差異的'能力。

  操作方法:

  1.教師介紹工作區(qū)域,取鋪工作毯、工作卡,介紹今天的工作名稱

  2.教師展示工作:

 。1)教師從最短的一根長棒拿起,依次拿到工作毯上散放。

  (2)從最長的一根開始,用右手食指、中指按左—上—右—下的順序觸摸,以左端對齊的方式將十根長棒排列成長棒形。

 。3)拿出最短的一根進行錯控。

 。4)取出最長的一根和最短的一根,進行三段式教學。

 。5)從最長的一根依次放回。

  3.幼兒嘗試工作。

  4.工作結(jié)束,從哪拿得送回哪去。

  變化與延伸:

  1.自由造型

  2.哪一個不見了

  3.比一比

  4.與圖片配對

  適用年齡:

  3歲以上。

  錯誤控制:

  1.最短的一根長棒是十根長棒的等差。

  2.逐步學會自我識別錯誤。

  3.學習用視覺辨別錯誤。

  興趣點:

  1.長短不同的長棒可以搭建成各種造型。

  2.幼兒搬運長棒滿足了幼兒協(xié)調(diào)性及大肌肉發(fā)展的需求。

  注意事項:

  1.當幼兒取長棒時,注意觀察周圍,不要碰傷別人。

  2.從最短的一根開始取,從最長的一根開始放回,一次只能拿取一根長棒。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學習對象和物品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并做一一對應的練習。

  2、學習一一對應的方法(重疊法、并置法)比較兩組物體的.數(shù)量,初步感知“多”、“少”和“一樣多”。

  活動準備:

  兔子、蘿卜、狗、骨頭、貓、魚各四份

  活動過程:

  一、給小兔喂蘿卜,感知物體間一一對應。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出示小兔圖片)你們知道小兔子最愛吃什么嗎?

  2、教師:現(xiàn)在有幾只小兔子?(1只)一只小兔子吃了幾個蘿卜?(1個)

  3、教師:來了三只小兔子,可是只有兩個蘿卜,誰沒有蘿卜?這可怎么辦呢?(教師引導幼兒想辦法)

  4、教師繼續(xù)出示小兔子卡片,(給第三只小兔子添上一個蘿卜)現(xiàn)在每只小兔子都有一個蘿卜了。

  5、教師小結(jié),讓幼兒感知一一對應的方法。

  二、游戲:給小動物喂食。

  1、出示動物圖卡,貼在黑板上,請幼兒觀察。

  教師:你們看,這是誰呀?(小狗)小狗喜歡吃什么?(肉骨頭)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給小狗喂骨頭吧,一只小狗吃一根肉骨頭。

  2、請幼兒將骨頭的卡片貼在小狗的下面。(教師注意提醒幼兒一只小狗下面貼一根骨頭。)

  3、繼續(xù)出示小貓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教師:你們呢看小貓喜歡吃什么?(魚)我們應該怎么給小貓喂魚呢?

  4、請幼兒將魚的卡片貼在每只小貓的下面,也可以和小貓重疊起來比較觀察。

  5、小結(jié)游戲活動,鞏固幼兒一一對應的練習掌握。

  三、活動總結(jié),引導幼兒觀察在生活中那些物品是一一對應的(小朋友和椅子、碗和勺子、鞋子和襪子等)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13

  活動目的:

  1.將相同形狀的物品配對。

  2.初步感知立體圖形。

  3.喜歡堆砌,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活動形式:

  小組

  活動準備:

  積木、布袋。

  活動過程:

  1.出示不同立體圖形的積木,請幼兒摸摸看看,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面,并嘗試堆出不同的組合。

  2.讓幼兒自由組成三人一組,一起玩配對對游戲。老師先在布袋中放入三至四個積木,然后給每組幼兒分發(fā)布袋,請幼兒收到布袋后先取出積木細心觀察,然后再到活動室辨認相同形狀的物品,放進布袋中。

  3.請各組幼兒拿出收集回來的物品,與積木比較,看看形狀對不對。然后運用那些物品進行創(chuàng)作堆砌。

  4.請每組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名稱和內(nèi)容。

  5.請幼兒將布袋內(nèi)的物品對應著放回原來的位置。

  總結(jié)分享

  請幼兒說說是在哪里找到那些物品的。

  活動評價:

  1.能給相同形狀的物品配對。

  2.能運用不同物品進行堆砌創(chuàng)作。

  活動建議:

  1.教師要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適當調(diào)整本活動的難度。如布袋內(nèi)的積木要特征比較明顯,便于幼兒配對。當幼兒對配對游戲相當熟悉后,再逐漸增加難度,如可讓幼兒尋找顏色、大小不一樣,而形狀相同的多件物品。

  2.“立體圖形”這一概念,相當小班幼兒來說,還有一定難度,教師可以通過“正方體”和“正方形”的比較,讓其知道它們有所不同即可。

  3.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玩各種配對游戲,如用連線的方式找一找掛圖中相同的圖案等。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14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學習按物體的大小進行排列,并學說從小到大,從大到小。

  2、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能初步學習按物體大小進行排列。

  三、活動準備

  動物卡片一套(請大、中、小、小。┯變,幼兒操作材料。

  人手一份

  四、活動過程

 。ㄒ唬┮稣n題

  1、今天,老師請來了小客人,你們西哪個知道他們是誰嗎?(請出幼兒)

  2、現(xiàn)在老師就把他們請出來,是誰。渴谴蟀、中班的哥哥姐姐,后面兩個是小班和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客人們來了,我們先請他們坐一下,那你們看看這里誰最大了?誰最小了?老師這里有很多的橘子,請幾個小朋友來分一分,看看哪個小朋友分的'最好了。

  3、他們到我們班做完客人,還要到小青蛙家去做客人呢?那他們要走了,我們跟他們再見。

  4、剛才有動物寶寶們打來電話想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把他們請出來,是一群牛寶寶們,你們看到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是排著隊伍來的,是從最小的到最大的是嗎?先在他們口渴了老師這兒有牛奶你們說怎么分好?

  (二)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牛寶寶走了,又來了一群小動物,但現(xiàn)在不告訴你們是誰?請你們輕輕地把小椅子搬回去看看到底是誰?這個小動物說我們很能干給他們排排隊分一分好吃的東西好不好?

  1、鼓勵幼兒大膽地操作并對操作好的幼兒進行表揚。

  2、幫助一些理解能力差或不會操作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15

  活動目標:

  1、學習直觀比較兩項物品大小的方法。

  2、學習在兩個大小不同的物體中辨別那個大、那個小,建立大和小的概念。

  3、樂于參與活動,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犀牛、蜻蜓、大小兔子各一只、大小籃子各一個、大小物體若干份。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教師:秋天的森林里的景色這么美,有許多小動物也來玩了,正玩著的時候突然有動物在問:犀牛和蜻蜓到底誰大呀!

  2、教師播放兒歌:大大的犀牛小眼睛,小小的蜻蜓大眼睛。提問:兒歌里面說了哪些動物?出示犀牛和蜻蜓圖片讓幼兒觀察它們的特點!感知它們的大小。

  3、教師出示大貓和小貓,告訴幼兒森林里來了兩只貓,一只大,一只小。請幼兒說說,并指出大貓在哪里,小貓在哪里。

  二、辨別大小。

  1、教師:拿出一些物體分別是大、小,讓幼兒說說哪個大,哪個小,讓幼兒到區(qū)角找出一些比這物體大,比這物體小的物體出來。

  2、教師:你們給這些積木分分家,大積木放在大籃子里,小積木放在小籃子里,(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籃子)

  三、請個別的幼兒嘗試將手中的`物體分別放在大小不同的籃子中。(引導幼兒分比放得是否合適)

  四、游戲小結(jié):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孩子們的操作。

  五、活動總結(jié),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大大的?哪些是小小的?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概括物品的共同特性,把不是一類的物品找出來。

  2.指導幼兒依據(jù)不同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一套動物圖卡,其中有一張是汽車圖卡。

  2.蘋果、梨、橘子、香蕉四種水果若干。

  3.不同顏色、大小、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參考提問:請幼兒觀察圖卡并說出圖卡上都有些什么?請幼兒將自認為不對(它和這些圖卡不一樣或不是一類)的圖卡拿出來,并說出為什么。

  2.請幼兒觀察桌上都有什么水果,這四種水果可以怎樣分類?(提示:幼兒可以按顏色、形狀、味道、有無核、吃的方法、產(chǎn)地等分類)

  3.指導幼兒對積木進行分類,如圖4-5所示。參考提問:

  (1)請小朋友想一想,畫一畫,把這些積木按大小可以怎么分?按顏色又可以怎樣分?

  (2)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還可以怎樣分?(提示:還可以按形狀分成四類)。

  活動結(jié)束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活動區(qū)投放可分類的`材料,引導幼兒多角度地分類,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17

  活動目標:

  1、能找出同類的物品,正確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量。

  2、進一步理解總集與子集的包含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1、家長或教師組織幼兒參觀動物園,觀察不同動物的特征;學會演唱歌曲《誰會這樣》;小筐3個。

  2、水、陸、空動物圖片(如猴子、小白兔、梅花鹿、大象、蝴蝶、大雁、金魚、烏龜?shù)龋┖皖^飾若干(每種數(shù)量為1—5個);在地上畫出水、陸、空標記的大圓圈。

  活動過程:

  一、參觀后談話

  1、回憶參觀動物園的情景,啟發(fā)幼兒說出所見動物的名稱和個數(shù),重點讓幼兒說出會飛、會跑、會爬和會游的`動物各有哪些。

  2、討論:什么動物能在空中飛?什么動物能在地上爬?什么動物能在水里游?什么動物能在陸地上跑?

  二、動手操作

  1、教師逐一出示動物圖片,幼兒說出其名稱和數(shù)量。

  2、學習按范例數(shù)量取物,如教師從眾多的動物圖片中拿出2只蝴蝶的圖片,請幼兒從圖片中取出和蝴蝶數(shù)量一樣多的圖片等。

  3、學習按數(shù)取物,教師伸出手指,請幼兒按指出的數(shù)量取出相同數(shù)量的圖片,如2只小鳥或3只小猴的圖片等。

  4、學習按集合分類,引導幼兒分別按動物的習性(如會飛的、會爬的和會游的)把圖片放在三個不同的筐子里。

  5、數(shù)一數(shù)每種動物的數(shù)量,并用手指表示每個筐子里動物的數(shù)量。

  三、游戲“小動物找家”

  1、玩法:幼兒扮演各種小動物,觀察地板上畫有水、陸、空不同標記的大圓圈。在音樂《誰會這樣》的伴隨下,幼兒自由地游戲。當唱到“誰會跑”時,扮演在陸地上跑的動物的幼兒就跑到相應的圓圈里;當唱到“誰會游”、“誰會飛”時,幼兒就模仿小動物做出相應的動作,“游”或“飛”到相應的圓圈里。

  2、游戲結(jié)束時,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每個圈里有幾種小動物,各有幾只。

  四、觀察畫冊《分玩具》

  1、讓幼兒說出每種玩具的名稱是什么。

  2、引導幼兒說出同類的物品有哪些。

  3、啟發(fā)幼兒用連線的方式將相同的玩具連起來。

  4、數(shù)一數(shù),每一類玩具的數(shù)量各有幾個。

  日常生活教育及區(qū)域活動投放材料:

  1、請幼兒觀察數(shù)學《變一變》,讓幼兒說出畫面上有哪些玩具,再引導幼兒用添加或刪除的方法,使兩組玩具的數(shù)量一樣多。

  2、請幼兒觀察數(shù)學《連一連》,引導幼兒根據(jù)物品的數(shù)量排序,找出應填的物品。

  家園共育:

  家長應鼓勵孩子在家里幫助大人做一些事情,如在飯前擺碗或飯后收碗時,學習按碗、盤子、勺子等進行分類或?qū)职、媽媽和自己的衣服進行分類。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 篇18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幫助幼兒理解“1”和“許多”的關(guān)系。

  2、在快樂的情境中調(diào)動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性。

  二、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煮熟的.雞蛋。

  2、母雞圖片人手一張。

  3、一個雞窩窩。

  三、活動過程:

 。ㄒ唬┓謭D片。

  1、角色滲透

  “我是誰呀?(母雞媽媽)

  引導幼兒與母雞媽媽問好。

  2、你們想不想做母雞媽媽呀?”

  3、教師出示許多母雞圖片。

  “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母雞媽媽的圖片?”(豐富詞語“許多”)

  4、一個小朋友拿一張母雞媽媽的圖片。

  “你拿了幾張圖片?”(逐一尋問)

  小結(jié):原來許多母雞媽媽的圖片可以分成一張一張的。

 。ǘ┦针u蛋。

  1、你們知道母雞媽媽有什么本領(lǐng)嗎?(生蛋)

  2、我們一起生蛋寶寶,好不好?

  3、咕咕嗒,咕咕嗒,我生了個蛋寶寶。

  4、你們的蛋寶寶生在哪里了?快找找看。

 。ㄒ龑в變哼吷斑呎f:“我生了一個蛋寶寶!保

  5、老奶奶來收蛋寶寶了。

  6、每個幼兒將自己的雞蛋放到雞窩窩里。

 。ㄒ龑в變赫f:“我放了一個蛋寶寶!保

  小結(jié):原來一個一個蛋寶寶變成了許多蛋!

 。ㄈ┓蹼u蛋

  1、老奶奶想請母雞媽媽們孵小雞了。

  2、請一只母雞媽媽拿一個蛋寶寶。

 。ㄒ龑в變赫f:“我拿了一個蛋寶寶!保

  小結(jié):原來許多蛋寶寶可以分成一個一個!

 。ㄋ模┗顒咏Y(jié)束。

  1、你們知道母雞媽媽是怎么孵蛋寶寶的嗎?

  2、幼兒學習母雞孵蛋寶寶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04-28

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01-17

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04-08

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12-31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送食物03-18

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請客03-16

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鋪路03-16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方案04-04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活動方案集錦(13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