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精)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1
活動意圖
在日;顒又校野l(fā)現(xiàn)小班幼兒對玩紙?zhí)貏e感興趣,一個廢紙團、幾張碎紙片也能讓他們你爭我搶地玩上半天。順應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同時結(jié)合我園園本課程“六個一”中的“一張紙”活動,我設計了本活動。其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東西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報紙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利用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報紙,在看看、說說、玩玩、剪剪、畫畫、貼貼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報紙,了解報紙的特性。
2.嘗試用各種方式玩紙,提高幼兒小肌肉動作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3.體驗游戲的樂趣,發(fā)展想象及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
1.家園共同收集廢舊報紙。
2.膠水、糨糊、即時貼、彩紙,畫好雞蛋的大報紙,白紙上畫有花的大輪廓,廢舊輪胎、大紙箱、照相機等。
3.音樂《鈴兒響丁當》《找朋友》。
4.事先布置好親子活動場地,幼兒平時積攢的碎紙及自做的紙漿、抹布。
活動過程
一、科學活動:報紙從哪里來
1.以“報紙的故事”導入課題。
2.將帶來的報紙分發(fā)給幼兒,讓幼兒自由玩報紙。隨機提問:它叫什么?在哪里見過它?誰經(jīng)常拿著它看?報紙上有什么?
3.認識報紙的特性。
(1)教師示范講解報紙的特性:報紙可以折、剪、粘貼,可以回收利用;報紙能吸水、可燃燒。
(2)幼兒自由玩,分享報紙的特性。
二、美工活動:撕貼拼畫“花”
1.聽音樂做《手指操》,導入課題。
跟隨音樂《鈴兒響丁當》,揉一揉、搓一搓、甩一甩、搖一搖小手。
2.出示撕紙作品范例,引起幼兒撕紙興趣。
3.幼兒自由撕報紙。教師引導:
你會撕紙嗎?請你試一試。
你撕出來的是什么形狀?還能撕成什么形狀?(面條、餅、蘋果、衣服、桃子、樹葉等)
鼓勵幼兒大膽展示自己的撕紙作品,并及時用照相機拍下幼兒的作品,作為資料保存。
4.出示畫有花的大輪廓的白紙,引起幼兒興趣。
這么大的'紙,怎么變成一朵好看的大花呢?
5.教師示范撕紙粘貼。
6.幼兒與同伴合作撕貼。
7.師幼共同欣賞作品。你覺得哪朵花好看?為什么?你在撕的時候還撕下過什么形狀?
8.延伸活動:鼓勵幼兒繼續(xù)玩撕紙游戲,發(fā)現(xiàn)并保存撕下的各種形狀。
三、親子活動:紙漿變變變
1.以游戲“找朋友”,調(diào)動幼兒興趣,導入課題。
家長和幼兒一起跟隨音樂玩“找朋友”的游戲,并自主配對,當玩到再見時,配好對的家長和幼兒手拉手來到活動場地。
2.出示早已準備好的紙漿(紙漿由幼兒平時練習撕紙的碎紙制成),對其制作過程進行簡單介紹,重點明確它的廢物利用價值和環(huán)保價值。
3.玩游戲“紙漿變變變”。
今天,我們用紙漿到底做什么呢?(家長和幼兒自由發(fā)言)
看,紙漿變成什么了?出示紙漿范例(蘋果、桃子、海豚、大樹、饅頭、糖包等),激發(fā)幼兒興趣。
下面就由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紙漿變變變”,看哪一組的魔法強,變出的作品又多又好看。
4.幼兒和家長合作自由玩“紙漿變變變”。教師及時鼓勵他們展示作品,并提出合理建議。
5.布置紙漿作品展,并拍照留存,結(jié)束活動。
6.延伸活動:在區(qū)域活動中為紙漿涂色。
四、民間體育游戲“孵小雞”
1.老師扮演雞媽媽,從身后取出禮品袋,告訴孩子們很高興和他們一起玩,所以要送他們一份很好玩的禮物。雞媽媽帶領幼兒做準備活動,然后走過“小橋”,鉆過“山洞”,到達“目的地”,與孩子們一起打開禮品袋,取出里面的“禮物”——報紙。
2.小朋友都知道報紙可以撕、團、貼,還可以制成紙漿并做出好看的東西,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用報紙玩游戲,請你們試一試報紙有哪些玩法。(提醒幼兒玩法要與別人不一樣)
3.幼兒自由探索。
(1)探索一個人玩報紙游戲的方法,教師加以引導。
把報紙平放在地上進行雙腳跳、單腳跳;把報紙頂在頭上做帽子,慢慢向前走;把報紙平放在胸前,快速向前迎風跑;把報紙揉成小紙球,向前投擲、拋接;把報紙卷起來,玩金箍棒。
(2)探索合作玩報紙游戲,教師加以引導。
把報紙固定在身后當尾巴,玩抓尾巴;兩幼兒面對面把報紙拉平,離地一定高度,其他幼兒從下面鉆、爬“山洞”;把報紙揉成紙球互相拋接。
4.剛才,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可是雞媽媽有事要請小朋友幫忙,(出示畫有大雞蛋的大報紙若干)看,有這么多雞蛋要孵,雞媽媽忙不過來了,我們幫幫她吧!
5.玩民間游戲“孵小雞”。玩法:畫有大雞蛋的大報紙分散在場地上,幼兒隨意拿起一張,沿著大雞蛋的邊緣撕紙,撕成鏤空的大雞蛋,然后從雞蛋中間鉆過,蛋破失誤,重新開始。幼兒可以合作。鉆過的幼兒即變成小雞。
6.放松整理,雞媽媽帶領小雞回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2
活動一可愛的家教學目的:
1.主要讓幼兒認識一些基本的生活物品,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2.初步讓幼兒了解數(shù)的概念,學會比較大小、高矮3.讓幼兒發(fā)展動手能力,對繪畫、手工等美術活動感興趣。
教學準備:大、小皮球各一個,白紙每人一張。彩色筆錄音帶一盒。高矮紙筒各一個,掛圖一幅。
教學過程:
1.談話活動:出示掛圖,讓幼兒說說自己家的住房及各個房間的用途,家中有那些東西。
2.結(jié)合家中的生活物品,學習5以內(nèi)數(shù)數(shù),比較大小與高矮。教師出示大、小皮球,問幼兒那個大那個小,然后再出示高矮紙筒問幼兒那個高哪個矮。教師還可以拿幼兒和老師比較,問幼兒是老師高還是幼兒高,還可以問爸爸和媽媽誰比較高等。
3.讓幼兒聽音樂,繪畫。
4.作業(yè),讓幼兒做幼兒用書作業(yè),找爸爸、媽媽的物品。
5.小結(jié)。
活動二全家福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大家庭的溫暖與快樂,懂得家人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尊重。
2、引導幼兒了解家庭成員的稱謂和關系。
活動準備:請家長配合拍全家福照片,布置“快樂一家人”展板。
活動過程1、請幼兒自由觀看“快樂一家人”展板。
小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快樂而溫暖的家,家是什么呢?(復習家的散文)這里有許多個快樂的家庭,大家自由觀看一下,看看你認識這些家庭么?
2、幼兒講述自己的家庭剛剛大家都觀看我們的“快樂一家人”展板,你看到了那些人呢?你能講講你自己家里有那些人?怎樣稱呼?通常我們在介紹朋友或家人時,要按照年齡介紹,如爺爺年紀,就先介紹爺爺奶奶,然后是爸爸媽媽,最后才是自己。
那么在你的家里誰?誰最矮呢?(指著照片說)3、講故事《愉快的一天》。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兔爺爺和兔奶奶住在那里?今天他們?yōu)槭裁茨敲锤吲d呢?
(3)兔奶奶要去采蘑菇,小兔子怎么說的?
小兔子懂得尊重爺爺奶奶,知道他們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主動幫助爺爺奶奶做事情,我們小朋友也要向他們學習,經(jīng)常去看望爺爺奶奶,聽他們的話,關心他們,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三我的好媽媽活動目標:
1、結(jié)合三八節(jié),引導幼兒了解媽媽為孩子的成長所付出的辛苦,使幼兒萌發(fā)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2、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知道三月八日,能用簡單的話對媽媽的感謝。
活動準備:
1、邀請媽媽來園,同慶三八。
2、歌曲《我的好媽媽》磁帶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安靜的.坐好,老師請兩三個家長講一講孩子的成長過程、趣事等,使幼兒體會媽媽為自己成長付出的辛勞。
2、老師簡單介紹三八節(jié)的來歷,引導幼兒了解三八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日,啟發(fā)幼兒親親媽媽,對媽媽說句感謝的話,如:“謝謝媽媽,媽媽辛苦了”等。
3、游戲:我愛媽媽。
讓幼兒和媽媽背對背坐,根據(jù)老師的提問,如:媽媽最喜歡吃什么水果?讓媽媽先寫出來,再請幼兒說出,看是否一致。以答對的為勝。(要求媽媽先寫。幼兒在說)4、歌表演《我的好媽媽》。
活動四我愛爸爸媽媽社會活動:我愛爸爸媽媽(一)活動目標:
1、學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2、喜歡爸爸媽媽。
(二)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有關爸爸媽媽工作的服裝或工具一件,布置全家福照片專欄。
2、家長事先向孩子介紹自己的姓名、工作、住址及電話等。
3、準備教育掛圖《社會領域活動: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設置問題:圖畫上有哪些人?你們家都有些誰?他們做什么工作?你們愛他們嗎?
2、請幼兒觀看“全家福照片”引導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
3、爸爸媽媽模仿秀:讓幼兒穿上爸爸媽媽的服裝,模仿自己的爸爸媽媽,請同伴猜猜,他們是做什么工作的。教師可為幼兒表演攝像。
音樂游戲:愛的禮物(一)活動目標:
1、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讀兒歌。
2、說出對媽媽的感覺,嘗試用不同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感謝。
(二)活動準備:兒歌《小板凳》、蠟筆、圖畫紙、剪刀(三)指導要點:
1、師以談問話的形式引入活動。
問幼兒:媽媽平時很照顧我們,我們應該怎樣跟她說話謝謝呢?
2、師與幼兒討論向媽媽表達謝意的方式。
3、教幼兒念兒歌《小板凳》。
4、與幼兒討論:除了送禮物謝謝媽媽,我們還可以做哪些事呢?(如捶背、幫忙拿東西……)請幼兒回家除了送爸爸媽媽禮物外,也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捶捶背或做點其他的事。
5、協(xié)助幼兒在紙上畫上自由想畫的畫畫下來,師幫幼兒寫上給媽媽的甜甜的話,回家時送給媽媽。
活動五扮家家:活動目標1、在游戲中創(chuàng)意的布置家庭環(huán)境。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3
幼兒園托班第一周幼教活動方案(周一)
上午活動:
晨間活動:學玩桌面玩具雪花片
晨間談話: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上幼兒園的第一天
活動目標:
1.穩(wěn)定幼兒情緒,鼓勵幼兒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2.熟悉環(huán)境,認識老師。
活動準備:
1、各種玩具,玩具汽車;
2、熟悉幼兒姓名,了解幼兒個性。
活動重點: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幼兒園,喜歡幼兒園。
活動難點:幼兒天生好動,要講究方法,吸引幼兒注意力。
活動過程:
1、穩(wěn)定幼兒情緒 ①開場白:我是嵇老師,今天很開心能認識這么多小朋友,我們幼兒園有很多玩具,大家想玩嗎? ②對個別幼兒哭鬧,教師耐心安慰,采取擁抱等方式培養(yǎng)與幼兒的感情。
2、教育幼兒講究衛(wèi)生,特別帶領幼兒認識廁所。老師說:看,這是廁所,是我們小朋友大小便的地方,有小朋友想大小便的時候告訴老師,老師帶你們來這里,大家一起來的時候,不能推不能擁擠。
3、熟悉幼兒,老師說:小朋友們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名字嗎?
4、總結(jié):我們幼兒園有這么多小朋友,有這么多有趣的玩具,你們來幼兒園開心嗎?
下午活動:
1、組織幼兒到草坪上玩耍。
2、在幼兒玩的過程中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3、給幼兒介紹草坪上有許多玩具。
4、表揚不哭的幼兒,鼓勵幼兒明天高高興興來幼兒園。
幼兒園托班第一周幼教活動方案(周二)
上午活動:
晨間活動:桌面玩具 晨間談話:我上幼兒園托班
活動目標:
1、繼續(xù)穩(wěn)定幼兒情緒。 2、教育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如老師早、老師再見。
活動準備:玩具若干 活動重點難點: 學會禮貌用語,知道大小便告訴老師。
活動過程:
1、穩(wěn)定幼兒情緒,幼兒自由玩玩具,對個別哭鬧幼兒哄哄抱抱。
2、禮貌教育: 小朋友造成起床的時候有沒有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呢?教育幼兒要學會叫長輩,來幼兒園要學會叫老師,離開幼兒園要說老師再見。
3、安全入廁: 上廁所要小心,注意大小便入池,不能推擠。
4、教育幼兒認識自己的東西,入手帕,鞋子等,東西要輕輕拿輕輕放。
下午活動:
1. 組織幼兒到多功能廳。
2. 介紹多功能廳的東西,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3. 老師示范。
4. 幼兒學玩。
托班第一周幼教活動方案(周三)
上午活動:
晨間活動:桌面玩具 晨間談話:幼兒衛(wèi)生教育
活動目標:
1、禮貌教育。 2、訓練幼兒坐姿。
活動準備:各種玩具,鈴鼓等。請一位大班的小朋友。
重點難點:訓練幼兒正確的坐姿和站姿。
活動過程:
1、穩(wěn)定幼兒情緒,幼兒入座玩玩具。
2、進行禮貌教育。 老師:今天XX小朋友真好,早晨來就主動說老師好并和媽媽說再見了,媽媽和老師都很開心,大家想不想和他學習啊。
3、讓幼兒知道點名 老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待會老師叫誰的名字,誰就說聲到,讓老師知道你來了,好嗎?
4、學習站姿與坐姿。 讓一名大班的幼兒練習站姿坐姿
老師:請小朋友看這位姐姐是怎么站的,我們一起來學,兩腿并攏,抬頭看前方,挺胸。 如何坐?小手放在腿上,腿要并攏,要說話先舉手。
5、 幼兒入廁,強調(diào)不要亂跑。
下午活動:
1、 組織幼兒到操場玩大型游戲;
2、教育幼兒不能亂跑;
3、 老師示范玩滑滑梯,一個跟一個爬,不推不擠;
4、 教育幼兒要互相謙讓。
托班第一周幼教活動方案(周四)
上午活動:
晨間活動:桌面玩具 晨間談話:點名
幼兒園里真好玩
活動目標:
1、穩(wěn)定情緒,參加活動。
2、知道飯前便后要洗手。
活動重點,難點:知道老師說話時幼兒不能亂喊。
活動過程:
1、老師:我們幼兒園真好玩,老師帶你們?nèi)ネ嬉幌。了解大班,中班哥哥姐姐是怎么上課的;
2、回到教室,老師說:哥哥姐姐坐的時候要坐正,聽老師說話,說話的時候要舉手,并且說的都是普通話,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3、老師:你們喜歡老師嗎?喜歡幼兒園嗎?
4、衛(wèi)生教育:教育幼兒穿干凈的衣服。
下午活動:
1、組織幼兒到飼養(yǎng)角;
2、老師講解飼養(yǎng)角里養(yǎng)的動物;
3、 參觀豬,講解豬的用處。
托班第一周幼教活動方案(周五)
上午活動:
晨間活動:桌面玩具 晨會:交流幼兒早晨入園情況。
我們的幼兒園
活動目標:
1、組織幼兒認識幼兒園的環(huán)境,通過參觀活動場所,讓幼兒了解幼兒園,激發(fā)幼兒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
2、繼續(xù)鞏固站與坐的正確姿勢,教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活動準備:玩具若干 活動重點:參觀幼兒園。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參觀: 老師:“我們幼兒園有許多小朋友,一樓是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二樓是大班的哥哥姐姐,這里是……,我們幼兒園真大真美,是不是?”
2、參觀活動場地: (1) 帶領幼兒參觀室外大型玩具,提醒幼兒玩的時候不推不擠; (2) 幼兒自由玩玩具,教師幫助膽小的幼兒玩玩具。
3、復習站與坐的姿勢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午睡習慣,要求幼兒睡眠姿勢正確,安靜午睡,養(yǎng)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5、 教師總結(jié):老師:經(jīng)過一星期的學習、生活,我們小朋友認識了老師、小朋友,學會了洗手、上廁所,會唱新歌了,還懂得了許多道理,希望下個星期每個小朋友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做個聽話能干、懂禮貌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好嗎?”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4
活動背景:
《我的故事》是反映小班幼兒認識自我的教育內(nèi)容,由于認識、探索的對象來自于認識肢體的自身,這對小班幼兒來講無疑是件神秘又充滿情趣的樂事,于是引導他們通過自己周圍的人際環(huán)境來認識自己,使幼兒感覺自己是與眾不同;通過活動課程讓幼兒了解自己、喜歡自己、大膽展示自己,并進一步通過游戲、手工活動,讓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不一樣的自我,獲得一種愉快的自我體驗。
主題目標:
1、以課程為主的課程安排,重在引導幼兒對個別性的“我”的感知與體驗。
2、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更進一步地了解自己,喜歡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與別人的不一樣,更加喜歡自己。
為此我們安排以下幾個主要活動:
活動安排:
1、社會“媽媽真愛我”
目標:初步感受媽媽的字,知道媽媽很關心自己也很辛苦,愿意聽媽媽的話“我的屬相”
目標:知道自己的屬相,并選用相應的圖標表示,并能用短語介紹自己屬相的`故事。
“男孩與女孩”
目標:能區(qū)分男孩、女孩的性別不同與明顯的外貌特征,能使用一一對應的方法。
2、美術“這是我”
目標:能大膽地用繪畫表現(xiàn)自己的面部特征,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五官特點,喜歡自己。
3、語言“熊貓的客人”
目標:懂得到別人家做客時要有禮貌。
“小猴請客”
目標:知道做主人要熱情,有做小主人的積極愿望。
4、音樂“表情歌”
目標:感受人的不同表情并用不同速度和不同表情學唱。
“客人來了”
目標:能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
5、綜合“媽媽,節(jié)日快樂”
目標:知道三八婦女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日。
6、數(shù)學“比高矮”
目標:體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排列順序。
“我的玩具”
目標:能用目測的方法判斷并說出物體的數(shù)量(5以內(nèi))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5
主題目標:
1、認識自己的五官、身體的主要部位和性別,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樂意用語言、音樂、美術等手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主要內(nèi)容:
《我的身體》《我的小手》《可愛的小腳丫》《身體變變變》《男孩女孩》《捏攏放開》《什么樂器在歌唱》《讓我來聽一聽》《聞聞看》《比比看》《衣服和身體》《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環(huán)境和材料:
1、創(chuàng)設一個“家”的墻飾。
2、在墻上張貼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個活動去提供相應的材料,觀察幼兒的關注點,了解幼兒對自我認識的現(xiàn)有水平,并以此作為進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據(jù)。
區(qū)域活動:
科學類:鏡子、紙、筆;軟、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裝有不同的`材料的響罐;裝有不同氣味物品的廣口瓶。
語言類:有關人體知識的圖片和書籍。
音樂類:各種打擊樂器及幼兒熟悉的歌曲磁帶。
角色區(qū):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的角色意識,能夠按照分配的角色進行游戲,產(chǎn)生游戲的角色語言;學習整理各個區(qū)域的材料。
家長工作:
1、家長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紹性別的特征。
2、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地自我保護意識和愛清潔、講衛(wèi)生地習慣。
3、盡可能讓幼兒利用各種感官感知事物的屬性(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本文擴展閱讀:自己釋義自身、本身。出自《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初,弘景母夢青龍無尾,自己升天。" [唐]蔣貽恭《詠蝦蟆》:"坐臥兼行總一般,向人努眼太無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試就蹄涔照影看。" [明]李贄《雜說》:"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壘塊。"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的首都是北京,北京的標志是天安門,認識天安門、國旗。
2.通過此次活動,激發(fā)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3.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天安門掛圖,國旗,白紙,油畫棒。
三、活動過程:
1.向幼兒介紹我國的首都在北京,北京有個天安門,認識天安門。
2.認識國旗,知道我國國旗的名稱是五星紅旗。是紅色的長方形上面有五顆金黃色的星星,一顆大星,四顆小星。
3.集體朗誦兒歌《國旗國旗我愛你》:
國旗國旗我愛你,國旗國旗紅又紅,
國旗上面五顆星,一顆大四顆小,
國旗國旗我愛你!我們向您敬個禮!
4.幼兒以自己為祖國媽媽燃放禮花的方式慶祝祖國的'生日。
教師介紹背景圖,邊念兒歌邊添畫:
點點點,畫畫畫,送給祖國媽媽小禮花,然后引導幼兒作畫——添畫煙花。
5.展示成果,把幼兒的作品在班級展示,讓幼兒體驗作畫的成就感。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在國慶節(jié)時帶孩子外出游玩,體驗國慶節(jié)歡樂的氣氛。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7
[主題的生成]
小班階段幼兒知識經(jīng)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興趣,探索世界不妨從幼兒最貼近的自身開始。當幼兒在討論“奇妙的身體”題目時,許多幼兒充滿了好奇,發(fā)表了不同的意見和引發(fā)了疑問: “為什么我們?nèi)擞惺帧⒛_丫、眼睛、嘴巴呢?” “為什么會有大便和小便,還有‘放屁’呢?” “為什么我們要穿上衣呢?” “為什么身體會發(fā)出很多不同的聲音呢?”
“為什么爸爸的手比我的大呀?”…… 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奇妙的身體》,通過“搜集資料----認識外形----感知用途----學習保護”的步驟,讓幼兒逐步認識自己的身體。
通過各門學科的整合:融合了繪畫、常識、歌表演、兒歌、游戲等形式讓幼兒初步了解身體的構(gòu)造,知道五官、消化系統(tǒng)等的外型特征以及其用途,并教育幼兒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主題的的實施]
1、子題一:認識身體器官名稱和作用
從一起搜集回校的書籍,認識到眼眉、鼻毛、指甲、耳廓、胃、大腸、小腸等的名稱和功用。借著書本解釋消化系統(tǒng)的運作過程,知道大、小便是怎樣形成的,和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衛(wèi)生習慣。
2、子題二:嘗一嘗
大家合上眼睛,用舌頭試試這些是什么?甜?酸?苦?辣?咸?
3、子題三:嗅一嗅
嗅嗅這些是什么?原來我們的鼻子能夠辨別出很多東西呢!
4、子題四:身體也能說話
身體中有很多器官都會“說話”的,以表達出身體的機能狀況,如“打嗝”代表氧氣不夠,胃發(fā)出“咕咕”聲代表肚子餓等。
嘗試利用自己的身體做出不同動作表達出一些友善和不友善的表情。
5、子題五:動動手
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羽毛、絨線、粉筆、紙……集合在一起造成一個大巨人! 小朋友自選身體其中一部分,例如將鼻子涂上水彩來畫畫。
6、子題六:保護自己身體
從書本、錄像帶和經(jīng)驗分享,知道怎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如:睡眠充足、適量運動、少發(fā)脾氣。并認識到怎樣去保護身體,如:在猛烈陽光下要戴上太陽眼鏡和在干燥時涂上潤膚露等。
通過角色扮演故事“多多告訴你”,小朋友知道怎樣保護自己,免受騷擾。
小朋友將帶回來的相片和圖片加以分類,從而認識一些多身體有益和無益的食物。
7、子題七:小小詩歌創(chuàng)作家 通過兒歌表達對身體奇妙的贊美。
[家長工作]
這個主題開展以來得到了許多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家長們都積極地配合,如:幫助我們搜集有關的書記、錄象與大家分享。我們還請家長利用平時的時間引導幼兒觀察人的身體部分的外型特征,每個人的異同等。
并且,請家長平時引導、督促幼兒應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通過《家教園地》以及離園時間與家長密切溝通,使每個家長了解到孩子們最近在學什么,我們的主題開展的程度,家長需要做些什么等。
[活動剪影]
1、剪影一:今天小一班怎么這么熱鬧?原來,是小朋友在和小手玩游戲呢! 有的小朋友用小手疊被子,有的小朋友用小手搓橡皮泥,有的`小朋友用小手給娃娃扎辮子,還有的小朋友用小手畫了很漂亮的畫,有的小朋友用小手拼了一輛小汽車……原來,我們的小手有5個指頭呀!這5個小指頭可真能干!幫了我們好多忙!
2、剪影二:看!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老師在塑膠跑道上快樂地做著什么呢?大家都光著腳丫跑來跑去,這踩一踩,那跳一跳,玩得可真高興!“哇!老師的腳可真大,為什么我的腳這么小呢?”
不過,別看我們小朋友的小腳不大,它可棒了,我還用小腳印畫了好多張漂亮的畫呢!我們的小腳還會撕報紙、夾珠子呢!
3、剪影三:“三八”婦女節(jié)到了!這可是媽媽們的節(jié)日,該送媽媽點什么呢? 我們小朋友可要把我們的本領獻給媽媽了。瞧!教室的墻上貼得都是我的畫《媽媽的臉》。對啦!媽媽的臉和我們小朋友一樣:有鼻子、眼睛、嘴巴、耳朵、眉毛……
[活動反思]
《奇妙的身體》是反映小班幼兒認識自我的教育內(nèi)容。由于認識、探索的對象來自于認識主體的自身,這對小班幼兒來講無疑是件神秘又充滿情趣的樂事,因此全體幼兒始終情趣盎然地投入活動。
在目標的定位上,我們將認識、技能、情感三要素有機地結(jié)合,立足于讓幼兒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下,通過感知-觀察-比較-推理,提升其以有的經(jīng)驗,將“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滲透到教育過程中。
通過各門學科的整合:融合了繪畫、常識、歌表演、兒歌、游戲等形式讓幼兒初步了解身體的構(gòu)造,知道五官、消化系統(tǒng)等的外型特征以及其用途,并教育幼兒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整個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8
一、活動目的
母親節(jié)即將來臨,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讓學生了解母親為自己成長所付出的艱辛,理解母親對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決定開展了"陽光、趣味、感恩"母親節(jié)感恩活動。
二、活動主題:
感恩親情,感謝母親
三、活動時間:
5月6日-5月13日
四、活動具體安排
(一)給媽媽送上一杯茶。
(二)幫媽媽洗一次衣服。
(三)向媽媽說一句真誠的問候或祝福。
(四)用歌聲、舞蹈、詩朗誦或小品等形式為媽媽表演一段節(jié)目。
(五)搜集一份關于母親節(jié)的資料,讓人們進一步了解母親節(jié)。
(六)為母親送上一份禮物,表達深深的祝福。
(七)給媽媽一個輕輕的吻。
(八)為媽媽捶一次背、洗一次腳或陪媽媽散一次步。
(九)給母親寫一封感謝的信。
各班利用隊會活動對一周的感恩母親活動進行總結(jié),班隊會上,讓各位同學講述他們的感恩事跡;并展示相關資料(照片、日記等),每班評出10名"孝星"在班內(nèi)表彰,并從中選出2名秀的,報到大隊部表彰。
五、活動總結(jié)
1、各班將兩名"孝星"的名單交政教處。
2、大隊部利用集體班會時間對開展母親節(jié)感恩活動進行總結(jié)、表彰,號召大家用實際行動感恩父母,報答社會。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9
活動名稱:圣誕狂歡——共享快樂
活動目的:1.通過活動讓孩子們了解西方國家的風俗,知道圣誕節(jié)是西方的重要節(jié)日
2.通過活動體驗圣誕節(jié)歡樂的氣氛,并與同伴,老師,家長共同分享節(jié)日快樂
人員邀請:本班所有幼兒家長,園內(nèi)領導,圣誕老人
。遥┯變嚎ㄍ婢,圣誕帽及服飾,各類食物(瓜子、果凍、硬糖除外)小漏勺及小勺各一個,玩具水桶壹個,要求家長幼兒穿運動休閑服裝。
(自制)小碗10個,大許愿盒一個,碗底貼小月亮
2.音樂準備:《小黃鴨》律動音樂,《happy new year》《jingle bells》《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3.人員安排:邸老師負責活動的主持及幼兒和家長的管理和協(xié)調(diào)。李丹老師負責協(xié)助邸老師,放音樂及活動物品的準備。伊老師負責協(xié)助主副班管理幼兒的飲水如廁及為幼兒提供充足的飲用水等。
活動流程:(a邸老師 b李老師)
一、播放《 merry cheristmas baby》背景音樂主持人致開場詞。
開場詞(開場前背景音樂merry christmas!)
a:各位家長
b:各位小朋友們
ab:大家上午好!
a:今天,我們在小三班共迎圣誕!
b:今天,我們在小三班歡聚一堂!
ab:讓我們把所有的福送給您.感受圣誕給您帶來的開心時刻。
a:請大家跟隨小天使一起動起來《小黃鴨》
。▽殞毚髅婢叱鰣鰩ьI家長隨音樂起跳)
a:剛才的表演將活動正式拉開帷幕,請大家隨我們壹起觀看大屏幕
。úシ呕脽羝
b:觀看了圣誕影片后,有請我們的院領導致辭!掌聲歡迎!
請欣賞皓淋家庭帶來的歌曲《天路》
。┝芗彝ケ硌荩
a:幸福是我們每個人向往并追求的'理想,請欣賞優(yōu)優(yōu)家庭帶來的歌曲《幸!
(優(yōu)優(yōu)家庭演唱)
b:流行一直是我們追求的時尚,寶寶們也不甘落后,請欣賞焦傲家庭帶來的歌曲《套馬桿》
(焦傲家庭表演)
a:可愛的小動物也想來參加我們的圣誕晚會,有請寶貝們帶來的兒歌串燒!
(伯奇彥家庭帶來的兒歌《小兔子乖乖》呼吉古娜家庭《小燕子》李錫彥家庭《 》)
b:下面請小朋友們和我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做一個熱身游戲《生生不息》
玩法:寶寶站在紅色線圈外,由家長抱起寶寶踩氣球,每一組踩爆氣球最多的為勝利者。
要求:家長不能代替寶寶踩到氣球
a:(頒獎)激烈有趣的比賽將活動推向高潮,接下來我們有請公正漂亮的評委邸老師來公布比賽結(jié)果 有請勝利的家庭派出家庭最最重要的家庭成員(幼兒)上臺領獎
b:圣誕節(jié)是外國小朋友最喜歡的節(jié)日,圣誕老爺爺會將神秘禮物分發(fā)給每個可愛懂事的小天使,下面請我們每個人輕輕的圍坐在燭光旁,每個人許個美好的愿望,圣誕老人一定會幫你實現(xiàn)的。來,我們一起許個愿,填到賀卡上,一起吹滅蠟燭,投進愿盒。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小動物的媽媽是誰。
2.嘗試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創(chuàng)編故事。
3.嘗試點數(shù)1—4的物;樂意參加集體游戲。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
(1)寶寶和媽媽、小鴨和大鴨、小雞和大雞、小老虎和大老虎、小牛和大牛、小綿羊和大綿羊的圖片。
(2)小鴨、小雞、小老虎、小牛、小綿羊等動物頭飾和幼兒人數(shù)相等。
(3)活動室的墻面布置成幾種動物的家,家門口分別貼上動物媽媽的圖片。
(4)語言磁帶,錄音機。
2.幼兒準備:和家長收集常見動物媽媽的圖片,彩筆。
活動過程:
1.幼兒分別戴上小動物的頭飾,隨著音樂《快樂的牧場》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2.游戲:“找找我的媽媽在哪里”。
音樂停止后,幼兒根據(jù)自己所戴的頭飾迅速在活動室的墻壁上找自己的家和媽媽,說一說“我的媽媽是.......”。
3.講故事《找媽媽》,重點讓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知道幾種小動物的媽媽是誰。
主要問題:
(1)母雞是誰的媽媽?
(2)大綿羊是誰的媽媽?
............
寶寶找到媽媽了嗎?
4.幼兒嘗試根據(jù)故事的內(nèi)容結(jié)合動物寶寶和媽媽的圖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創(chuàng)編故事。如:寶寶去找媽媽,找到誰呀?(大老虎)它是誰的.媽媽?(它是小老虎的媽媽)
5.游戲:“配對”。
玩法:將動物媽媽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然后出示四種小動物,讓幼兒先說一說它們是誰,再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小動物,請幼兒給這幾種小動物找媽媽,把動物寶寶和媽媽放在一起。然后再出示其它小動物的圖片,請幼兒給它們找媽媽。
6.游戲:“我的孩子在哪里”。
玩法:教師拿出一種動物的圖片,說:“我的孩子在哪里?”幼兒便模仿相應動物的叫聲,如教師拿出大貓的圖片說:“我的孩子在哪里?”幼兒回答:“喵喵喵,我在這里!
7.指導幼兒看幼兒用書《好媽媽》第12頁,幫動物寶寶找到它們的媽媽。
活動建議:
本活動可分成2—3次進行。1—2為第一次活動,幼兒可以自由交換頭飾,再找媽媽。游戲可反復進行。3—6為第二次活動。7為第三次活動?筛鶕(jù)幼兒的情況適當調(diào)整活動內(nèi)容和游戲形式。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11
一、目標
1、能關注自己身邊的十五,初步感受自己的洗好,兵嘗試用多種方式表達。
2、能在活動中大膽嘗試、主動交往,分享共同活動帶來的歡樂。
3、學歷解扣子,疊衣褲,起床后能自己穿上鞋子。
4、學會完整的短句表達自己的情感,復述簡短的故事。
5、學用涂色、撕、貼、泥塑等多種方式表現(xiàn)自己的喜愛之物。
6、初步學會遷移生活經(jīng)驗,為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
二、環(huán)境與資源
1、布置與主題活動相對應的主題墻飾,突出幼兒喜歡的情緒表現(xiàn)。
2、組織幼兒參觀幼兒園中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部門和場地,如廚房、保健室、操場、活動室等,感受老師和各部門工作人員對自己的愛心。
3、鼓勵家長為有關的活動提供資料并和孩子在家中進行“我喜歡什么”的談話,收集、整理幼兒自己喜歡的物品。
4、手機幼兒喜歡的動物圖片,并做簡單的介紹。
三、指導要點
1、本主題的意圖在于讓幼兒以自己的眼光打量周圍的世界,通過談一談自己喜歡的人與物,初步感受自己的各種愛好,如自己喜歡的`人、自己喜歡的糖、自己愛吃的水果和喜歡的動物等,不斷加深認識,并且能夠用多種方式進行表現(xiàn)。
2、在日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通過多種途徑了解他們的喜好,熟悉他們的稟性,并隨時把握教育的時機,使各項活動都能建立在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上。
3、在活動中,可拓展幼兒喜歡的范疇,如“我最喜歡的玩具”、“我最喜歡的游戲”、“我最喜歡的圖書”等等。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12
活動目標:
1、模仿樂器演奏,體驗創(chuàng)新樂趣。
2、培養(yǎng)看圖編故事的能力。
3、大膽想象,說出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像什么。
活動準備:鼓、沙錘、碰鈴、笛子等;動物演奏會的圖片;繪畫紙,彩筆若干,錄音機,磁帶。(錄音有三種:貓叫,東西破碎聲,腳步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出示樂器)
師:小朋友們知道嗎,每種樂器都能發(fā)出不同的聲音。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砗芏喾N樂器,誰想演奏這些樂器呢?
(二)擴散思維活動
請幼兒輪流上來演奏,演奏完提問幼兒。
師:小朋友們,剛才你聽到了哪些聲音?請你想象一下這些樂器的聲音像什么?(像敲門聲、踩樹葉的聲音、鐘表聲、火車聲、腳步聲)
(三)發(fā)散思維活動
請幼兒根據(jù)樂器的聲音想象,由什么動物來演奏?幼兒分組討論:鼓由大象敲等,請幼兒講述。
(四)看圖講述活動(出示“動物演奏會”的圖示)
師:看,小動物們在做什么呢?(在演奏樂器;在進行音樂比賽)你都聽到了哪些聲音?請你模仿一下它們演奏樂器的樣子。下面請小朋友們看圖編一個好聽的.故事吧!
(五)創(chuàng)新想象活動(出示神奇的磁帶)
請幼兒傾聽并講述磁帶里有哪三種聲音。師:“小貓為什么叫呢?什么東西碎了?為什么會有腳步聲?”把這三種聲音聯(lián)系起來編故事。
(六)結(jié)束活動
運用繪畫的形式展現(xiàn)故事內(nèi)容,并大膽將給同伴聽。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 篇13
主題產(chǎn)生背景:
隨著天氣漸漸的暖和了,孩子們在戶外的時間多起來,很多孩子喜歡趴在花壇邊上玩土,問孩子們玩土時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有的小朋友說看見土里有綠色的小芽,再問他們知不知道綠色的小芽是什么?有的小朋友說可能是小草吧?有的小朋友說是種子發(fā)芽了吧?對他們的說法沒做任何評價,接著又問他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的.說土沒有以前那么硬了,為什么呢?很多幼兒搖頭表示不知道。于是根據(jù)幼兒的疑惑和季節(jié)的特點設計了“春天真美麗”這個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春天的美麗,能關注自己身邊的美麗春景,并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2.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親近和喜愛大自然。
3.學習觀察事物的基本方法,積極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事物的認識。
4.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10以內(nèi)的數(shù)。能進行5以內(nèi)實物卡、點卡匹配,能按底板進行1~5的順序。
5.用歌聲、律動等活動形式初步表現(xiàn)音樂的跳躍、連貫等不同特點。
主題區(qū)域設置:
1、角色區(qū):娃娃家,豐富“帶娃娃春游”,“逛公園”等游戲情節(jié)。
2、美工區(qū):提供手工材料讓幼兒制作春天的一些景物,如:柳條、小花等。
3、建構(gòu)區(qū):提供積木讓幼兒搭建春天的公園。
4、生活區(qū):可穿脫衣服的娃娃若干,幫助娃娃穿脫衣服。
5、閱讀區(qū):提供有關春天的圖書供幼兒閱讀欣賞。
環(huán)境布置,家園聯(lián)系:
1.家長可引導孩子觀察身邊的自然環(huán)境,特別是自然界(動物、植物)充滿生機的變化與特征,是本主題教育、教學活動最為重要和豐富的資源:綠瑩瑩的草地,枝頭的嫩芽,含苞欲放的花朵,飛舞的彩蝶,毛茸茸的小雞、小鴨,呢喃的小鳥,暖暖的陽光......都是春的信息。
2.請家長為幼兒園的自然角提供活的、正在成長中的春季的植物和動物來讓幼兒觀察。
活動安排:
第一周。
1.科學:春天來了
2.兒歌:迎春花
3.綜合:找綠色。
4.歌曲:春天
5.綜合:綠色的草地
6.數(shù)學:迎春花開了
7.體育:撿紙團
第二周
1.故事:花路
2.科學:桃花開了
3.數(shù)學:蝴蝶找花
4.手指畫:花兒真美麗
5.歌曲欣賞:蝴蝶花
6.體育:采桑葉
第三周
1.語言:毛毛蟲
2.泥工:小蝸牛出來了
3.科學:小雞和小鴨
4.律動:小雞出殼
5.散文:坐火車
6.體育:小雞和老鷹
7.數(shù)學:小動物運動會
第四周
1.兒歌:春風
2.折紙:春天的郁金香
3.科學:種植洋花蘿卜
4.打擊樂:小兔和狼
5.綜合:我看到的春天
6.體育:小蝌蚪找媽媽
7.數(shù)學:數(shù)數(shù)有多少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10-31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11-12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方案09-30
幼兒園小班安全主題活動方案12-23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07-09
小班安全主題活動方案03-23
小班親子主題活動方案04-16
小班安全主題活動方案05-01
小班主題活動方案02-24
小班冬至主題活動方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