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并大膽創(chuàng)新;
2、通過操作活動,探索使紙桌站起來及站得穩(wěn)的方法;
3、激發(fā)對科學實驗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色粉紙人手3張,長條積木若干,幼兒記錄表一張,教師記錄表一張,水彩筆多于幼兒人數(shù)。
活動過程:
一、探索讓紙桌站起來的方法
1、探索讓紙站起來的方法(出示一張紙)
師: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讓這張紙站起來?(折)
除了折還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卷)
2、探索讓紙桌站起來的方法(出示兩張紙)
師:如果給你兩張紙,能做成一張一條腿的桌子還要讓它站起來嗎?
1) 做手勢——師:這是桌腿,這是桌面
2) 教師示范——師:我也來做一張(教師示范T放)行不行(不行)怎么才能讓一條腿的桌子站起來?
3) 幼兒探索讓紙桌站起來的方法——師:請你到桌子后面去試試,想辦法讓你的紙桌站起來。
4) 交流結果(出示記錄表)——師:為什么剛才我的紙桌沒有站起來呢?(桌角是一條直線,不是一個面)那我把剛才我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
A、介紹記錄表
師:第一列是記錄桌腿的形狀,第二列是記錄實驗的情況,能站起來的打“ ”,不能站起來的打“ ”
(記錄老師第一次失敗的結果)
B、 交流結果
師:你的'桌腳是什么樣的?它能站起來嗎?誰來說說?
二、探索紙桌站得穩(wěn)的方法
1、教師示范
師:現(xiàn)在我知道了,把桌腳變一變,直線變成其他的形狀就可以站起來了(老師邊說邊做)
它有多牢呢?讓我來試試。ㄈ〕鲆粔K長條積木)
猜猜把它放上去能承受得了嗎?我們來試試(示范放幾塊,邊放邊數(shù),放到3塊故意讓它倒掉)
想想放了3塊就倒掉了,那成功了幾塊呢?(2塊)
我們就把成功的2塊記錄在表格的第三列
2、幼兒探索
師:你們想來試試嗎?
聽好要求:請你和好朋友2個人一組,一組的小朋友做的桌腳要不一樣,做完以后請你用長條積木檢驗一下,你的紙桌有多牢,可以放多少塊積木,請你把成功的數(shù)字記錄在你的記錄表中(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個別指導)。
3、交流結果——師:你的紙桌放了多少塊積木呢?(幼兒交流結果)
4、得出結論:圓形桌腿最牢
三、探索桌腿的牢固程度(出示粗細不同的桌腿)
師:我用3張一模一樣的紙做成3條桌腿,看看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形狀、高矮一樣,粗細不一樣)
猜猜他們中間誰最牢?試一下就知道了
1、教師示范
2、小結:最粗和最細的都不牢,中粗的最牢!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目標:
1、感知秒、分、時等地時間單位,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
2、能在給予的時間上大膽表達與演示。并能在鐘面上根據(jù)時間提示正確畫出時針和分針。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準備:掛圖鬧鐘日歷幼兒用書
過程:
。ㄒ唬┎轮i引出主題世界上哪樣東西最長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重視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沒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于消滅,使一切偉大的東西生命不絕。"這是什么?(時間)時間可以從哪里知道呢?
(二)感知不同的時間單位1、感知時間單位"秒"提問:
(1)小朋友你們知道時鐘上有時針,分針和秒針,他們誰走的最快呢?那你知道一秒有多長嗎?
。2)聽鬧鐘感知一秒的長短,
。3)小結:秒針走一步滴答一聲就是一秒。
(4)你能在一秒鐘的時間里做什么事呢?(幼兒自由回答后師進行小結)
2、感知時間單位"分"提問:一秒鐘我們做不了什么事,那一分鐘有多久,我們又可以做什么嗎?
。1)讓幼兒知道60秒=1分鐘,看鬧鐘知道一分鐘有多久。
。2)請幼兒用一分鐘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一件事。
4、感知時間單位"時"
。1)提問:你知道一小時等于多少分鐘嗎?我們上幾節(jié)課是一小時呢?
。2)出示掛圖:你覺得這些事能在一小時完成嗎?
。3)如果給你一小時,你會做什么呢?
。ㄈ├斫"天"
。1)鬧鐘中能告訴我們秒、分、時的時間,日歷中能告訴我們天、星期、月、年的時間。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時嗎?在一天中你會在什么時候做什么呢?
。2)看幼兒用書說說一天中小朋友會做什么,在什么時候?
。3)第二天我們可能還會在同樣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但我們的天數(shù)還一樣嗎?為什么?
。4)師結時間的一去不返,如何珍惜時間(用前面的謎語做小結:最長的莫過于時間,因為它永遠無窮無盡;最短的也莫過于時間,因為它使許多人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對于在等待的人,時間最慢;對于在作樂的人,時間最快;它可以無窮無盡地擴展,也可以無限地分割;當時誰都不加重視,過后誰都表示惋惜;時間可以將一切不值得后世紀念的人和事從人們的心中抹去,時間能讓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ㄋ模┎僮骰顒樱
看幼兒用書P3—4根據(jù)提示畫出時針和分針。
。1)看操作書說說少了什么?
(2)討論如何畫時針和分針
。3)幼兒操作
。4)講評
活動反思:
觀察記錄本次活動,我首先用謎語的方式引入,然后和小朋友探討鐘面的結構特點。大暴雨說:“鐘面有12個數(shù)字”,寶寶說:“鐘面有兩個指針(不要求掌握秒針),然后教小朋友認識整點;顒拥牡谝徊糠志徒Y束了,接下來我們制定了丫二班的'時間表,一起討論幾點起床、上學、上課、午睡、午餐,然后指定一個時間表,在制定時間表的時候鞏固小朋友對于整點的學習,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游戲活動“滴答、滴答幾點鐘”,對于整點的學習小朋友基本都學會了。
活動結束后,我仔細地回想了下,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的參與程度比較好,可能和老師的獎勵有關,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保留。但是在最后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由于時間不夠,就玩了一輪,有的小朋友就沒有機會在課堂上玩,感覺很失落
調整思路:
1、將游戲的環(huán)節(jié)留到接下來的游戲活動時間中
2、或者調整時間,減少開始的鐘面結構的探討時間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前評析
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遠離了泥土,雖然花生是我們東海的特產,孩子對于花生也非常熟悉,但是,由于太熟悉的東西,我們往往忽視了具體知識的傳授。一次,我問小朋友花生長在哪里,盡然有很多孩子說是結在樹上的,而不知道花生是生長在泥土中。由此讓我想到要關注孩子身邊的事。
活動目標
1.了解花生的組成結構,認識花生的生長過程。
2.學習從內向外有序的觀察。
3.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對花生的認識。
活動準備
1.每組準備一小筐花生。
2.投影儀。
3.花生的生長過程圖片(發(fā)芽、長大、開花、結果)
4.鉛筆、記錄紙(每人一份)
5.各類花生制成的食品。
活動過程實錄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布袋):“我的袋子里有一樣東西,我要讓你們來摸一摸,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是什么?”
2.個別幼兒上臺隔著布袋摸一摸并說出自己的猜測。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猜測及理由。
3.教師倒出布袋中的東西證實幼兒的猜測結果。根據(jù)幼兒猜測的理由初步印證花生的外部特征。如:硬硬的、麻麻得不光滑。等等。
二、幼兒探索。
。ㄒ唬┨剿骰ㄉ耐獠刻卣鳌
1.每桌發(fā)放一筐花生。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拿到的花生的外型特征。幼兒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師:“每人拿出一顆花生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先看看花生長的什么模樣?”
教師:“花生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教師:“最后我們來聞一聞,花生是什么味道?”
3.教師小節(jié):把幼兒對花生外型的感知進行總結。
4.利用投影儀集體觀察。
把幼兒的觀察結果對照投影儀上的實物說一遍。花生的外殼顏色是乳白色的,樣子像麻花、摸起來麻麻的、不光滑。
教師:“剛才我們看到的、摸到的都是花生最外面的樣子。在花生的硬殼殼里是什么樣子的呢?你想知道嗎?”
。ǘ⑻剿骰ㄉ膬炔刻卣。
1.教師:“花生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回答)
“是你猜的,還是你看到的?”
“怎樣打開花生?”(幼兒說出自己的方法)
2.剝開花生。
教師:“用你自己的方法打開花生,并把你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紙上!
3.幼兒剝花生并觀察記錄。
教師巡視幼兒活動情況并給予適當指導。
4.幼兒說自己的觀察結果。
教師把幼兒的觀察記錄放在投影儀上,讓其對照自己的記錄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
5.幼兒在記錄方法上會有所不同,教師在引導幼兒說觀察結果時可適度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記錄方法。
三、利用投影儀集體觀察花生剝開后的各部分及生長過程。
1.教師對照花生的實物從外向內介紹花生。
2.教師:“花生是生長在哪里的?”(幼兒回答)
3.教師把花生的生長過程的圖片利用投影儀向幼兒呈現(xiàn)。
教師對照圖片向幼兒介紹花生的生長過程。以及根據(jù)花生的'結果實時的特點,向幼兒介紹花生又叫“落花生”。
四、討論了解花生的用途。
1. 教師:“人們很聰明,不僅知道花生可以吃,還把花生制成了各式各樣的美味食品。你知道花生以做什么食品呢”
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看到的、吃到的花生制品。
2.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花生的藥用價值。如:花生紅皮可治療貧血、胃不好的人常吃花生可以養(yǎng)胃等等。
五、品嘗花生制品。
幼兒邊品嘗邊說出所品嘗食品的味道。
本次活動主要是以幼兒探究為主。探究是幼兒學習的天性,是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和活動方式。探究性學習活動關注幼兒認知結構的發(fā)展及問題的解決,更關注幼兒的學習過程,關注幼兒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感受,關注幼兒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主體性人格的培養(yǎng),使幼兒的天性得以發(fā)展、生長,為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基礎,使幼兒的多種智能得到全面發(fā)展,使幼兒真正成為主動的探索者,讓他們從小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鍛煉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獲得終身發(fā)展的能力和知識。
本次活動教師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如: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等等)自主動腦、動手去探究花生的秘密。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探究欲望。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認識花生”》摘要:片發(fā)芽、長大、開花、結果 4.鉛筆、記錄紙每人一份 5.各類花生制成的食品。 活動過程實錄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布袋:我的袋子里有一樣東西,我要讓你們來摸一摸,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是什么? ...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一、設計思路:
今年春天,在我園的科技節(jié)活動中,幼兒對一種會發(fā)光、發(fā)聲的陀螺很感興趣,孩子們討論的是陀螺、玩的是陀螺,我感覺到可以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來進行一次“轉動”的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了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2、發(fā)現(xiàn)轉動的很多有趣現(xiàn)象,感受現(xiàn)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欲望。
3、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三、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操作材料:塑料玩具、筷子、輪子、繩子、風車、火柴棒、蓋子、紙片等。
2、學具:手巾花、陀螺、發(fā)條玩具、錄音機、轉椅、鐘表等。
四、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驗。
(1)幼兒操作教師提供的各種能夠轉動的玩具,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轉動的各種有趣現(xiàn)象和同伴交流,并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
(2)教師投放半成品,幼兒再次探索操作。鼓勵幼兒想辦法,做個會轉動的小玩具:使不能夠轉動的物品轉動起來。玩的時候邊玩邊看,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
(3)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大膽地告訴同伴,并請想法奇特的幼兒演示,鼓勵幼兒為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2、游戲“找一找”:感受轉動給生活帶來的方便,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轉動的興趣及創(chuàng)新的欲望。
(1)幼兒自由討論:聰明的人,讓許多東西都轉動起來,來方便我們的生活,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能轉動的物體,以及轉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好處?
(2)集體交流,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能轉動?××轉動了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
(3)、幼兒觀看幻燈:轉動在現(xiàn)代科技中應用。
3、發(fā)散思維:
如果你是小小發(fā)明家,你想讓什么轉動起來?轉動以后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呢?”
4、通過游戲,讓幼兒發(fā)現(xiàn)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1)師:“你能讓自己的身體也轉動起來嗎?”
(2)試一試,看看自己的身體有那些部位也能轉動起來,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傷自己和小朋友。
(3)交流:你讓身體的那個部分轉動起來了?請你來試一試。
(4)“如果我們身體的一些部位(如頭不能轉了)不能轉動了,行不行?”
(5)“我們的身體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轉動起來,讓我們做事、運動更靈活!”
五、活動延伸:
1、老師和幼兒一同到室外尋找可以轉動的物體。
2、利用談話鼓勵幼兒繼續(xù)尋找、探索、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有關轉動的物體。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瓶蓋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能夠積極參與瓶蓋游戲。
2.通過幾種瓶蓋游戲,了解瓶蓋的各種用途。
3.通過對瓶蓋游戲的探索,提高幼兒的觀察力﹑思考力﹑動手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活動準備:
制作的瓶蓋樂器(每位幼兒一份)﹑教室的墻面擺放用繩子系好的瓶子若干﹑幾種帶瓶蓋的瓶子﹑起子﹑用瓶蓋鋪的路﹑小筐若干﹑課件相關磁帶。
活動過程:
一﹑每位幼兒手拿瓶蓋樂器用不同方法演奏中激發(fā)幼兒對活動興趣。
教師引題:
師:老師今天為小朋友帶來了有趣的瓶蓋樂器讓我們一起來演奏吧!
1.跟著教師按教師的口令打拍
2.隨著不同的音樂有節(jié)奏的打拍
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太棒了!老師為你們鼓掌。咦!你們聽到什么聲音了嗎?許多瓶子寶寶們現(xiàn)在找不到自己的瓶蓋都哭起來了,讓我們一起來給瓶寶寶們找合適的瓶蓋吧!
。ㄓ變嚎春闷孔雍褪掷锏钠可w找出對口的瓶字把瓶蓋蓋上。)
二、觀看課件了解不同瓶蓋的用途
1.觀看水壺瓶蓋的用途
師:小朋友,你們在哪兒看過這樣的瓶子?它要不蓋好瓶蓋會怎么樣?(水壺里的水會變涼的﹑會進很多的灰塵的)(幼兒通過畫面觀察開蓋以后熱水降溫的過程。)小結:瓶蓋讓水壺里的水不進灰塵而且還讓瓶子的熱水涼的更慢一些。
2.找出食醋瓶蓋的用途
師:這里的食醋瓶要是沒有瓶蓋會怎么樣呢?(它的味道很快消失的)(讓幼兒聞一聞用瓶蓋蓋好保存的食醋和沒有瓶蓋保存的食醋在味上有什么不同。)小結:不蓋瓶蓋會跑味道,所以保存時必須要蓋好瓶蓋。
總結:我們今天看到了瓶蓋有很多用途。不蓋好瓶蓋會撒水﹑瓶子里還會進灰塵﹑喝了這樣的水會得病﹑不蓋好瓶蓋還會使熱水很快變涼﹑會使醋很快跑味,所以這些瓶子一定要蓋好瓶蓋保存。
三、幼兒操作中掌握起開瓶蓋的.各種方法
師:小朋友們這里有很多不同的瓶子寶寶,它們都有不同的方法來起開瓶子的。讓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它們都用什么方法來起瓶蓋呢?
。ㄓ變涸诳鹄镎易约合矚g的瓶子起蓋。了解不同瓶子的起蓋方法)﹡放藥瓶:手抓凹進去的部位從前面用力拉到最后*玻璃藥瓶:手抓瓶蓋用力往上拔。
*啤酒瓶:用起子夾住瓶蓋往上起。
*飲料瓶:用手掌用力拍打飲料瓶底部后用力扭開瓶蓋。
小結:除了我們今天了解的瓶子以外還有很多不同瓶子,它們起瓶蓋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四、用瓶蓋鋪好的瓶蓋路上走路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前面有很長的瓶蓋路,讓我們一起來走走吧!
。ń處熀陀變涸谄可w路上走動,比一比誰走的更穩(wěn),更好。)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探索活動,體驗找到目標物的成功感。
2、能根據(jù)多種特征標記找到目標物。
3、學習根據(jù)物體特征用排除方法找到目標,并嘗試在生活中運用;顒訙蕚洌喊装逭n件、幼兒操作材料各種糖果、餅干、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學習興趣。師:今天鮑老師帶來一個故事,名字叫《小熊一家和吵吵鬧鬧的怪物們》,小熊一家喜歡旅游,瞧,他們又出發(fā)了,他們走得又累又餓,這時他們看到了一個城堡,進入城堡看到一桌豐盛的食物,小熊一家太餓了,坐下來就吃了起來……
二、講述故事,學習用排除法找目標.
1、繼續(xù)故事情節(jié),提出要求。
(1)師:就在他們吃的正開心的時候,一群怪物進來了,小熊數(shù)了數(shù),這群怪物有20個呢!
。2)師:小怪物們看到自己的食物被吃了,會怎么樣?他們會怎么說呢?誰來學學非常生氣的小怪物會怎么說話?
(3)師:是的.,你們學的真像,他們嚷著要把小熊一家關起來,這時一只小怪物跳出來說“等等,我們來玩著找人游戲,我們的大王就在我們中間……只能提5個問題!
2、根據(jù)標記圖,提問問題。師:小熊仔細看了看小怪物,提出第一、二個問題,引導幼兒問第三、四、第五個問題。(要求幼兒觀察畫面、語言完整。)
3、根據(jù)標記圖,驗證結果。師:大王長什么樣子的呢?幼兒看著標記驗證。
師:你們覺得小熊怎么樣?是的,從此小熊和小怪物成了好朋友,而且小熊也喜歡上玩猜謎的游戲了,你們喜歡玩嗎?
三、幼兒操作,體驗找到目標物的成功感。
師:過了幾天,小熊過生日,請你們一起來參加他的生日派對,小熊聽說你們也喜歡玩猜謎游戲,想考考你們,可以嗎?
1、根據(jù)多種標記圖,找出糖果、餅干、玩具。出示標記,理解標記含義,明確要滿足所有標記的要求,才能找出目標物。
2、幼兒自主合作,操作材料。
幼兒自主結伴操作,教師觀察。
3、幼兒展示操作結果。
教師和幼兒一起驗證操作結果,并請幼兒并說出理由。
四、游戲“找朋友”,嘗試在生活中運用。
師:你們太棒啦,幫助小熊找到最喜歡吃的和玩的,小熊想找好朋友和他一起唱生日歌,找誰呢?請仔細挺好哦!
1、介紹游戲方法。
(1)小熊說好朋友特征,幼兒聽指令并做動作。師:全體起立,如果你不是我的好朋友就要坐下來了。“我的好朋友是女生,我的好朋友扎著兩個辮子,我的好朋友穿(紅)色上衣。我的好朋友是誰?請你站上來。
(2)請個別幼兒幫助小熊找好朋友:(可以是同伴或是客人老師)
。3)師:大一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我喜歡你們,這次我要多選一些,請全體起立,如果你不是我的好朋友就要坐下來了。我的好朋友是所有女生。我的好朋友是剩下的男生。
2、師生齊唱唱生日歌。師:太棒了!你們都是我的好朋友,讓我們一起唱一支生日歌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在《信息箱》這個教學活動中,我?guī)ьI幼兒一同去感受網絡的便捷,我和幼兒在網絡上查找個各種幼兒想知道的事情,當點擊到劉謙的魔術視頻的時候,小朋友都被他神奇的魔術表演給吸引住了,活動結束之后,幼兒還在饒有興致的談論著。我想,這不正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嗎?《綱要 》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同時還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從幼兒的這一興趣點出發(fā),我設計了我愛變魔術這一主題活動,活動以魔術為主線,貫穿活動的始終,讓每個人都互動起來,有師幼互動、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魔術活動帶來的樂趣,激發(fā)幼兒對魔術的探索欲望。
2、通過操作提高幼兒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手眼腦的協(xié)調能力。
3、通過操作感知、發(fā)現(xiàn)、探究紙圈的秘密,并且喜歡進行探究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探索中感受魔術的奧妙
難點:動手操作探索紙圈的奧秘
【活動準備】
1、彩紙
2、剪刀
3、紙圈
4、魔術道具
【活動過程】
一、律動《去郊游》
教師: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你們去郊游,怎么樣?
二、幼兒欣賞教師魔術表演,萌發(fā)探究欲望。
教師:小朋友,歡迎來到我的魔法城堡,在這里你們將會體驗到很多神奇、有趣的魔法,快快喊出我們的口號吧:烏拉烏拉Q,我愛變魔術。
1、教師表演魔術“手指變變變”。
2、教師表演魔術“小球穿杯子”
教師:魔術多么神奇啊!還想不想再來玩一個?這是什么?現(xiàn)在我要來變小球穿過杯子的魔術?
三、幼兒操作,自主探究魔術奧秘。
1、探索魔術“小兔耳朵動起來”。
。1)教師幼兒共同進行魔術表演“小兔耳朵動起來’。
提問: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嗎?小兔子的耳朵為什么會動呢?(幼兒猜想)
提問:你的為什么沒有這塊小紙條?
提問;為什么剛剛你們沒有發(fā)現(xiàn)呢?
提問:為什么我們要借一根神奇的'拉線?
(2)師幼再次共同表演,講解魔術技法
。3)強調表演技巧,體驗成功的樂趣。
2、探索魔術“紙圈變、變、變”
。1)教師展示新魔術,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
師:這是什么?(紙圈)這個紙中間有什么?這兩個紙圈一樣嗎?如果我要拿剪刀沿線把紙圈剪斷,你們猜紙圈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幼兒回答)
。2)教師和一名幼兒操作,讓幼兒發(fā)現(xiàn)不一樣
教師:為什么一樣的紙圈,剪開之后會不一樣呢?
(3)幼兒動手操作,尋找紙圈中的奧秘。
教師:好,秘密由你們自己發(fā)現(xiàn)吧。ㄌ崾居變鹤⒁馐褂眉舻兜陌踩
(3)幼兒操作并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揭示紙圈秘密。
教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輕聲詢問幾名幼兒)
教師:為什么剛剛小朋友們沒發(fā)現(xiàn)秘密呢?(秘密是要藏起來,不能被別人發(fā)現(xiàn)的)
四、小結結束。
教師:小朋友,今天的魔法城堡之旅就要結束了,我這里還有一個小紙圈,它藏著什么秘密呢,歡迎小朋友,下次再來魔法城堡來,我們一起去發(fā)現(xiàn)他的秘密。
教師:好了,能干的小魔術師們,我們去給其他班級的小朋友表演魔術去。
五、課后延伸活動
制作紙圈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目標:
1.在裝滿水的杯子中逐枚放人回形針,觀察水面逐漸隆起的現(xiàn)象,初步感受水的表面張力。
2.嘗試對照步驟圖明確操作步驟。
準備:
1.紙杯,回形針,裝有水的大容器,抹布。
2.圖文并茂的操作步驟圖。
玩法說明:
幼兒把紙杯裝滿水,把回形針逐枚放入水中,放到水即將溢出杯口的狀態(tài)為止,觀察水面的變化。
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觀察步驟圖,了解操作的方法和步驟。
2.觀察幼兒是否明確紙杯中一開始就要放滿水、回形針要輕輕放入等操作要求,如不明確,提醒幼兒將紙杯中的水加滿,引導幼兒觀察同伴是怎樣放入回形針的。
3.引導幼兒在放入回形針的過程中關注杯口水面的.變化,用問題引導幼兒思考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為什么回形針放進水里,水面會隆起?”幼兒的回答可能缺乏科學依據(jù),但應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表達。
4.鼓勵幼兒數(shù)一數(shù)在水溢出杯口前自己放入了多少枚回形針,也可以和同伴比一比誰放得多。
5.提示幼兒操作完后將紙杯中的水倒回大容器中,用抹布將回形針擦干并收拾好。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貓頭鷹捉田鼠的本領,知道它是人類的好朋友。
2.知道貓頭鷹是益鳥,我們應該保護它。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貓頭鷹捉田鼠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快看看,今天誰來啦?(出示貓頭鷹圖片)
二、展開活動
1.討論、說議
師:⑴貓頭鷹長得是什么樣子的呢?誰知道它有哪些本領?
。ㄑ劬艽、很亮/羽毛是黑色的/爪子很尖的/還有嘴巴也是尖尖的/有點胖)
。ㄍ砩蠒驹跇渖纤X/還會捉老鼠/幫農民伯伯看好田地)
、扑窃鯓釉谄岷诘囊雇聿蹲教锸蟮哪?
(眼睛很亮的,看有沒有田鼠出來偷東西,然后很快的飛過去,用爪子/嘴巴捉田鼠)
、悄阆矚g貓頭鷹嗎?說說你的理由!
。ㄗ層變捍竽懙卣f自己的理由)
2.交流
師:貓頭鷹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呢?
3.游戲
貓頭鷹捉田鼠
(規(guī)則:師扮貓頭鷹,幼扮田鼠,師喊:天黑咯,貓頭鷹要出動啦。
三、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貓頭鷹在孩子們的.心中一直有著一份神秘感,晝伏夜出、身手敏捷。而那憨態(tài)可掬的可愛模樣一直吸引著小朋友的眼球,特別是它的眼睛總喜歡一睜一閉,特有趣!孩子們可喜歡貓頭鷹啦!還說將來有機會一定要親眼看看貓頭鷹呢!整個活動,一直洋溢著孩子們那份純真、善良、溫暖的關愛之情。很好地完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7-26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通用】科學活動教案07-22
[精華]科學活動教案07-27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08-03
[熱]科學活動教案07-29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5-09
科學活動教案【薦】03-22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03-23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