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小班社會教案匯編六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xué)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和大班哥哥姐姐相互認識,培養(yǎng)友好的情感和共同活動的.興趣。
2、讓幼兒體會到兄弟姐妹之情,增加他們的交往機會,感受到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
活動準備:
1、戶外操場、音響;
2、小班幼兒每人準備手工作品一份,零食若干;大班幼兒每人準備兩個小禮物。
3、四個小班和兩個大班各準備一個幼兒才藝表演、游戲;
4、將大二班36名幼兒分到兩個小班:蔡老師帶領(lǐng)18名幼兒到小一班(28人),吳老師帶領(lǐng)18名幼兒到小二班(29人);大一班37名幼兒分到兩個小班:徐老師帶領(lǐng)18名幼兒到小三班(27人),程老師帶領(lǐng)19名幼兒到小四班(29人),請大班老師提前分配好。
5、幼兒任務(wù)單
活動過程:
一、 幼兒才藝表演(9:30~10:00) 主持人:
小班、大班共六個班級在園內(nèi)大操場集合,按班級坐好方陣,分別請小班幼兒表演節(jié)目,大班幼兒展示才藝(每班準備一個節(jié)目);
二、結(jié)對交往:10:00~10:30
邀請大班幼兒來小班做客,拿出零食招呼大班哥哥姐姐,主動找哥哥姐姐做朋友、并會介紹自己,一起做游戲互動。(一位大班幼兒照顧一到兩個小班幼兒)
三、愉快游戲:10:30~11:00
1、和哥哥姐姐到室外進行戶外活動。
小一班:木質(zhì)玩具 大班幼兒牽著小班弟妹過獨木橋
小二班:騎車,一名大班幼兒帶一、兩位小班弟妹
小三班:玩滑梯
小四班:建構(gòu)區(qū)(音樂廳)
2、哥哥姐姐把弟妹送回班上。小班小朋友互相交談:哥哥姐姐帶你玩什么的?怎么玩的?
3、小結(jié):幼兒園里有許多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得真開心。
四、活動延伸:回家和爸爸媽媽交流今天在園的活動:和誰玩的,玩什么了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并嘗試間隔排列。
2.提高幼兒對棋盤結(jié)構(gòu)的認識。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與實驗,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xué)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供幼兒操作的'各種材料,頭飾若干,大棋盤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老師扮成“仙女”姐姐:
“仙女”姐姐會變魔術(shù),請小朋友仔細看
1.出示紅,白木塊,“什么顏色?”
。1.)通過魔術(shù)變成一串紅白相間的項鏈.
(2.)請幼兒觀察項鏈的結(jié)構(gòu)特點.
小結(jié):一個紅一個白又一個紅一個白排隊,
“一個隔這一個排叫間隔排”
2.出示藍,黃紙圈,“什么顏色?”
。1.)通過魔術(shù)變成藍黃間隔的彩條.
。2.)請幼兒再次觀察結(jié)構(gòu)特點.
集體小結(jié):一個隔著一個排叫間隔排.
二.幼兒操作:
1. 幼兒操作,給予指導(dǎo).
2.稍加講譯
3.出示黑白正方形
a. 請幼兒示范間隔排.
提問:象什么?你們見過嗎?
b.出示大棋盤:
觀察:橫.豎都是間隔排.
c.示范豎著間隔排。
4.幼兒用玻璃片操作嘗試橫豎間隔排.
三.音游:《小貓叫,小兔跳》
在原有基礎(chǔ)上,引導(dǎo)幼兒貓兔間隔排.
活動反思:
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樂了,這時的孩子們已經(jīng)完全沉浸在興奮之中了,毫無憂慮、擔心。快樂的和同伴一起交流。游戲中,孩子們不僅敢于表達,還可以說是樂于表達了。把表達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層面。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知道自己的名字,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會應(yīng)答。
2、能圍繞自己的名字,大膽的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的照片,并在照片下面貼上名字。
2、請家長告訴幼兒他(她)名字的含義。
3、小木偶一只。
活動過程:
1、介紹自己的名字:
小木偶的名字叫“小花”。
——“我的名字叫小花,你們的`名字叫什么呢?”
幼兒說說自己的名字。(也可以是小名)
2、聽名字應(yīng)答:
教師與幼兒一起叫小花的名字,小木偶慢慢的出現(xiàn)。
——“小花我叫你,你怎么不答應(yīng)我呢?小朋友你們說,我叫他的名字了,她應(yīng)該怎么說呢?”
教師小結(jié):別人叫你的名字,你聽見了,就應(yīng)該說“我來了!”
教師叫幼兒的名字,幼兒一一應(yīng)答。
教師與幼兒再一次叫小花的名字,小花應(yīng)答了。
3、說說我的名字:
小木偶介紹自己的名字。
——“你能說說爸爸媽媽為什么給你起這個好聽的名字嗎?”
幼兒自由敘說自己名字的由來、意義等。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品嘗香甜的桂花圓子,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過程
教學(xué)策略創(chuàng)意說明
一、出示桂花糖
這是什么?是怎么做的?
二、出示圓子
1、品嘗沒有放任何東西的圓子
2、品嘗放了桂花糖以后的圓子
四、幼兒分享品嘗
觀看用書,讓幼兒感知桂花糖的制作方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圓子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食品,什么都不放的圓子味道會怎樣呢?讓幼兒品嘗,發(fā)現(xiàn)這樣的圓子無味。再品嘗放了桂花糖以后的圓子會是怎樣的味道呢。在比較中,感受到桂花糖在圓子中所起的作用,是為了香甜,味道更好吃。
進一步體驗桂花圓子的香甜
后續(xù)反思和調(diào)整建議
桂花是怎么樣的?教師通過桂花茶里的`桂花,讓幼兒看看聞聞,幼兒就感到很好奇了。桂花可以吃,這讓孩子們更是興奮。讓幼兒嘗嘗桂花茶,在嘗嘗桂花糖,使孩子們感受到桂花糖的香甜。
圓子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食品,什么都不放的圓子味道會怎樣呢?讓幼兒品嘗,發(fā)現(xiàn)這樣的圓子無味。再品嘗放了桂花糖以后的圓子會是怎樣的味道呢。在比較中,感受到桂花糖在圓子中所起的作用,是為了香甜,味道更好吃。
這種直觀品嘗的教學(xué)活動,是幼兒最感興趣的。他們邊品嘗邊增長知識?纯、吃吃、聞聞、說說。教師教的輕松,孩子學(xué)的也輕松。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猜猜的游戲中分辨家中常用物品的聲音,知道聲音的作用。
2、鼓勵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來模仿各種會發(fā)聲音的物品。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流程:
情景導(dǎo)入--猜猜這是什么聲音
教學(xué)過程
一、情景導(dǎo)入
1、今天老師要一起帶你們到美羊羊家去做客,剛才你們在朋友家里看見了什么?這些東西都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2、電話鈴響了告訴我們什么?你們打過電話嗎?打電話給誰?會說些什么哪?
小結(jié):我們家里的`聲音可真多呀,有電話、電視機、洗衣機等等好多的聲音。
二、猜猜這是什么聲音
1、猜猜這是什么發(fā)出的聲音?它在對我說什么呀?我們一起看看洗衣機是怎么幫助我們的?
2、還有幾個聲音比較難你們再猜猜看
3、老師再做幾個動作你們猜猜是什么?
小結(jié):聲音真有趣,不同的聲音告訴我們要去做不一樣的事情,我們回家再去找找家里面有趣的聲音吧!
小百科: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zhì)(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xiàn)象。
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意圖:
為了培養(yǎng)幼兒愛護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愛護花草樹木的良好行為習慣,設(shè)計了《花兒好看我不摘》這一教學(xué)活動,創(chuàng)設(shè)一個使幼兒能感受“美”有避免了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的教學(xué)環(huán)境,為每一個幼兒提供了集體活動的機會,并讓幼兒明白愛護花草樹木的道理,從而激勵幼兒熱愛班級、幼兒園的感情。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知道破壞花草樹木是不好的,激發(fā)幼兒愛綠、護綠、養(yǎng)綠的意識。
2、積極參與討論,學(xué)習大膽的表達。
3、激發(fā)熱愛大自然和環(huán)境責任感。
重點難點:
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際,如何愛護花草樹木,并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活動準備:
開花的大樹一棵、小花若干、PPT、蠟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教師:小朋友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哇!春天來了,小草蓬蓬地從地里長出來,嫩嫩的可漂亮了。大樹媽媽也長出很多漂亮的花朵。
引導(dǎo)觀察,看大樹媽媽的表情是什么樣的?(笑臉)因為它有很多的'花寶寶?墒,有一天有個小男孩,來到大樹媽媽的跟前,呀,大樹媽媽長了這么多漂亮的花朵,好漂亮啊!我要摘一朵帶回家去。(教師撕掉一朵小花)又有一天一個小女孩從大樹媽媽的跟前走過,她看見大樹媽媽長著這么多漂亮的花寶寶,她說我摘一朵戴到我的頭上多漂亮啊。于是小女孩也摘了一朵小花。又過了一些日子,有一群小寶寶,來到了大樹媽媽面前說,哇,有這么多漂亮的花,有紅的、綠的、藍的、紫的,于是這些小寶寶每個人都摘從書上摘了花。
提問:
1、你們看大樹還漂亮嗎?
2、大樹媽媽現(xiàn)在怎么了?(哭臉)
3、為什么傷心了?
4、她的花寶寶怎么了?
5、你們覺的那些小朋友做得好不好?
二、觀看PPT
我們來看看還有一些人是怎么做的?
1、出示一些錯誤行為的圖片
提問:
。1)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摘花)(壓花)(爬樹)
。2)這樣做好嗎?
。3)為什么?
小結(jié)、摘掉我們的花,就破壞城市。這樣我們的環(huán)境就不漂亮了。
咱們一起告訴她。(不能摘)
2、出示良好行為圖片
提問: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澆水、種樹、拔草)
剛剛那些叔叔阿姨做得不對,我們應(yīng)該怎么保護花?
3、認識牌語
教師:這個牌子上面寫著什么?有什么用處?
4、欣賞美麗的環(huán)境
三、涂色,貼花
教師:大樹媽媽還在傷心,我們給她幫個忙。幫她把小花找回來。那小花圖上顏色,把漂亮的小花貼回去大樹媽媽身邊。(大樹的表情變成笑臉)
提問:
1、大樹媽媽的表情變得怎么樣了?
2、為什么她笑了。
總結(jié);大樹、小花、小草給我們的環(huán)境裝扮的很美麗,我們應(yīng)該要保護他們。如果有別的小朋友不記得,我們應(yīng)該要提醒他們,愛護我們的花草樹木,保護環(huán)境。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社會教案10-16
小班社會教案02-06
小班社會爆米花教案02-17
小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小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設(shè)計意圖10-31
小班社會《我會排隊》教案07-16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07-21
小班社會我長大了教案12-08
社會領(lǐng)域活動小班教案04-01
小班社會快樂的夢教案04-02
小班社會我愛你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