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一年級的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學會“春、走、冬、百、瓜、果、谷、北”8個字;會認“季、歌、唱、種、行、園、糧、食”10個字。認識偏旁春字頭、折文。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們生活所發(fā)生的'變化,從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學習重難點: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導入新課。
一年中有幾個季節(jié)?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現(xiàn)對四季的了解和喜愛。(畫、唱、讀詩、說話)
3出示課文,春夏秋冬四位小精靈一塊寫了一首歌,送給大家,請你猜一猜歌名。(出示課題。)
二自主合作,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1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座互讀,讀準字音。
3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由小組長抽讀生字卡片。
4學生通過玩“開火車”等游戲識記生字(去掉音節(jié))。
5學生再讀課文,將課文讀通、讀順,并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
1 學生朗讀第一節(jié)。
2 結(jié)合生活體驗,說說春天是怎樣“悄悄”來到我們身邊的。
3 出示課件,學生朗讀第一句。
4 溪水一路唱些什么呢?學生自由想象,再有感情讀第一句。
5 學生接著讀第二句。
6 看課件,說說你看見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7 學生自由交流,理解“百花齊放”“春耕春種”等詞語。
8 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句。
9 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節(jié),讀后交流,在春天里,還聽見誰唱歌?
10配樂朗讀第一節(jié),感受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生機,體會人們心中高興的心情。
四寫字教學。
1出示“冬”,讀準后鼻音,學習偏旁:折文
2出示“春、走、百”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幾個字?注意“走”的筆順
3想一想怎樣把這些字寫漂亮?
4老師范寫,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認讀生字。
2指名朗讀第一節(jié)。
二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朗讀。
1學習第二節(jié)。
(1)學生朗讀第二節(jié)。
(2)出示課件,朗讀第一句。
(3)知了在唱些什么?再讀第一句。
(4)看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理解“綠樹成行”“瓜果香”
(5)有感情朗讀第二句。
(6)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節(jié)。交流在夏天,還聽見誰在唱歌?
(7)配樂朗讀第二節(jié)。
2學習第三、四節(jié)。
(1)出示三四節(jié)課文的多媒體,讓學生欣賞。
(2)學生自由朗讀三、四節(jié)。
(3)指名朗讀,說說紅葉、北風唱些什么?在秋天、冬天你還聽見誰在唱歌?
3朗讀課文。
4比一比,誰背得快。
三寫字教學。
1出示“瓜、果、谷、北”認讀。
2誰有好辦法記住生字朋友?
3注意:“果”先寫日,再寫木。
老師范寫,學生練寫。
板書設計:
1 四季的歌
冬
夏
春
秋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其中會寫“朝、映、踏、漲、更、深、渡、船”8個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跳墩上的歌”是什么意思。
【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互相幫助、關愛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背誦課文。
2、領悟“跳礅上的歌”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結(jié)尾句的含義。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1、課件出示課文插圖,指導看圖:你看到了誰?他們?nèi)ジ墒裁?在路上遇到了一條小溪,他們是怎樣過去的?我們把小溪里這些條形的石頭叫什么呢?相機板書:跳礅
2、學習生字“礅”。
3、師述:有一群農(nóng)村小朋友,他們每天上學、放學都要經(jīng)過一條小溪。小溪上沒有橋,要過這條小溪得踏著河里的條石排成的跳礅兒。晴天過河還好說,下雨天過小溪麻煩就大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跳礅上的歌》,看看這些農(nóng)村小朋友是怎么過河的。把課題補充完整。
二、檢查預習情況,了解文章大意
課文中有哪些人物?文中講了他們之間的什么事?
三、自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學提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1)課文中是怎樣描寫跳礅的?找出有關句子畫上“~”。()(2)跳礅上的歌是一支什么樣的歌?用“—”畫出來。
2、學生自學。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學生匯報思考題一,相機學習第一自然段
、耪n文有幾個自然段?哪個自然段寫了跳礅的樣子?
、讫R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哪句話具體寫了跳礅的樣子?
、菍W習第二句:這是個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比喻呢?課件展示“琴鍵”和“跳礅”讓學生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感情朗讀這一句,并把這句優(yōu)美的句子背下來,并仿說比喻句。
2、學生匯報思考題二,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快樂的歌、友愛的歌、贊美的歌。答后再問:“快樂的歌”是誰快樂?“友愛的歌”是寫誰和誰的友愛?“贊美的'歌”又是贊美誰呀?
3、過渡:這三支歌都是在什么地方唱出來的?那為什么跳礅上每段歌又不一樣呢?接下來我再來學習二至四自然段。
五、分組學習二至四自然段
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1、小朋友們什么時候過小溪?
2、怎樣過小溪的?
3、結(jié)果怎樣呢?
學習形式:分為三大組,第一、二、三組分別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六、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學習第二自然段
1、第一大組指派代表按學習提示的思考題匯報學習情況,課件出示這個段的文字,老師相機板書:跳。并從這個“跳”你能體會出小朋友們當時怎樣的心情?
2、學習本段生字、詞。
(1)過小溪的時候,課文中還有一個表示動作的詞,你能找出來嗎?學習生字“踏”,除了這個生字,這個自然里還有哪些生字?并相機學習多音字“朝”。
(2)全班齊讀含有生字的詞語:朝陽、映照、踏著、淙淙。說說你讀懂了哪個詞語的意思?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試著背一背這一自然段。
學習第三自然段
1、第二大組指派代表按學習提示的思考題匯報學習情況,課件出示這個段的文字,老師相機板書:蹚。
2、課件出示蹚過小溪的圖片,理解“蹚”的意思,并問:我們蹚小溪時,大哥哥、大姐姐會說些什么?我們又會說些什么?
3、學習生字詞:為什么要蹚小溪呢?你還能用文中的一個字說出蹚過去的原因嗎?學習生字“漲”。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相機學習“渾濁”。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個自然段,達到熟讀成詠。
學習第四自然段
1、第三大組指派代表按學習提示的思考題匯報學習情況,課件出示這個段的文字,老師相機板書:渡。
2、學習生字:理解“渡”的意思,并與“蹚”進行比較,從這兩個動詞中,你能體會到哪個自然里的水還要深?相機學習本段最前面出現(xiàn)的兩個生字“更深”。
3、播放老師背著小朋友們渡過溪的各種圖片,并進行適當?shù)慕庹f,讓學生從中感受老師對學生的關愛。
4、看了這些圖片,此時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對老師說些什么呢?
5、采用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這個自然段,背下這一段。
七、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齊讀最后個自然段,問:“我們”在這一支支動聽的歌聲中,有什么變化呢?師板書:我們一天天長大。
八、總結(jié)全文
1、在大哥哥、大姐姐身上你學到了什么?在老師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2、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觀察感受田野美景的構成;流暢穩(wěn)定地畫出較長的線條,有意交織劃分田地;認識常用的顏色,有意味地涂畫田地的色彩,表現(xiàn)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2、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
3、體驗線與色有機結(jié)合的.造型樂趣,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重點:認識顏色,用各種顏色涂畫出一片田野。
教學難點:
1、流暢的運用曲線或直線交織出田地;
2、運用各種顏色效果表現(xiàn)出不同的田地。
教學準備:課件、水彩筆、油畫棒、展示板
教學過程:
。ㄒ唬┯螒?qū)?/p>
1、和學生一起做游戲—分格子—。
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分格子的游戲中把分割方法和畫線條的方法教授給學生
讓單調(diào)的分割練習變的有了趣味性。
。ǘ﹩l(fā)想象
1、聯(lián)想與想象。把畫面想象成一塊肥沃的土地,而我們劃出的線就是一條條田間小路,那我們周圍全是莊稼地,今天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揭題《田野的色彩》
2、莊稼地有了,我們要在地里種些什么呢
3、色彩認知,參觀田野:
我們來向農(nóng)民伯伯學習學習。農(nóng)民伯伯說要先要考考大家——知識搶答。(課件出示幾種代表性的田地)認識它嗎?是什么顏色的?
1)、這幾塊田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田?——藍色,剛剛插秧的水田。
2)、這是什么顏色?生長的是什么?——綠色,沒有成熟的水稻
3)、這一片呢?——橙色,成熟的水稻
4)、這是什么顏色?——棕色的土壤。
5)、這個呢?——油菜花、紅高粱、紫云英,這些都是田里的莊稼,沒想到
有這么多顏色!
(三)涂畫田野
看了農(nóng)民伯伯的田野,農(nóng)民伯伯也想看看我們小朋友心中的田野,那我們的田野里種些什么呢,是什么顏色的?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畫筆畫出心中的田野吧。
強調(diào)重點:
1、用直線或曲線分割田地(不要分的太多,線條要直)
2、上色(教師示范:一、握筆姿勢,二涂色方法,三、先淺后深,四、相鄰兩塊顏色不同。)
3、加裝飾(用點表示花、果子等,用小豎線表示禾苗、小樹等,用小三角表示麥堆、小松樹等。如果你想還可以在一個田里畫個田野守護精靈或者是收割機、稻草人、谷倉。)
。ㄋ模┬蕾p范作,明確目標:
。ㄎ澹⿲W生作業(yè),巡行指導
。┱乖u作業(yè),在詩歌背誦《鋤禾》中結(jié)束本課。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
欣賞作品中的不同內(nèi)容,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目的:
1.通過指導欣賞兒童美術作品,啟發(fā)學生美術創(chuàng)造的愿望,提高學習美術課的興趣。
2.利用作品使學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過作品不同內(nèi)容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頑強意志和良好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
講解兒童畫所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使學生感受其生活情趣。教學難點:使學生認識和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表現(xiàn)特點。教具:多媒體、兒童作品。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指導欣賞兒童美術作品,啟發(fā)學生美術創(chuàng)造的愿望,提高學習美術課的興趣。
2.利用作品使學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過作品不同內(nèi)容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頑強意志和良好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
講解兒童畫所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使學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教學難點:使學生認識和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表現(xiàn)特點。教具:多媒體課件、兒童作品。
一、組織教學
檢查課本準備情況,穩(wěn)定全班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講授新課
1、導入課題,并板書。
我們小朋友熱愛美術,勤學苦練,也能創(chuàng)作出很好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的畫,這些小朋友的畫,還在全國甚至國際上的兒童畫展覽中獲得過各種獎呢。(板書課題)
2、逐幅欣賞課本上小朋友的畫。
《手風琴》、《騎上創(chuàng)意腳踏車》、《大公雞》、《我和媽媽一起做運動》、《沙灘》、《吃草》、《風景》??
a教師示范講解欣賞方法。
b分組討論。
小朋友們用筆記錄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你喜歡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c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
學生討論過程,教師輔導。
四課堂總結(jié)
總結(jié)本次的學習情況。
第二課時
拓展課:《外國小朋友的畫》
教學目的:
1.通過指導欣賞兒童美術作品,啟發(fā)學生美術創(chuàng)造的愿望,提高學習美術課的興趣。
2.利用作品使學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過作品不同內(nèi)容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頑強意志和良好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
講解兒童畫所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使學生感受其生活情趣。教學難點:使學生認識和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表現(xiàn)特點。教具:多媒體課件、兒童作品。
教學過程: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外國小朋友的畫每個國家都有很多像我們在學校念低年級的同代人,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的呢?他們
畫了很多反映生活情趣的外國小朋友的畫,外國小朋友的畫請同學們仔細看,增加對外國小朋友的了解。
一、學生自由欣賞:提示,外國小朋友是怎樣學習、生活的?
二、教師指導學生欣賞(逐幅領會)。
《舞蹈》(美國)一個女孩子在燈光明亮、色彩艷麗斑瀾的舞臺上跳著舞,你看她的舞姿多美妙,拍動的兩手成一斜線,彎曲地、不停跳動的兩腿,表現(xiàn)了富有韻律感的身段,造型美麗極了1從她的舞姿可以看出是美國的土風舞——踏踢舞。她跳得可起勁啦,在快速的節(jié)律中,連頭發(fā)都飄起來了(這時教師能舞的'話,可即興起跳),既熱烈又歡快,看,她的小嘴笑得多歡,完全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這幅畫的小女孩占了整個畫面,作了局部的精細的刻劃,突出地表現(xiàn)小女孩天真活潑的個性。
《中國元宵節(jié)》(新加坡)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在唐朝中期由唐玄宗定于正月十五日夜點起千萬盞花燈,此后成為慣例,燈節(jié)便活動起來,元宵節(jié)賽燈、看燈便成為主要的內(nèi)容。據(jù)資料記載,唐玄宗在先天二年元宵節(jié)于長安安福門外做了20丈高的燈輪,以華麗的絹紗絲綢和名貴的金銀珠寶裝飾,燃起了5萬盞燈,看上去像一棵巨大的開滿燈花的樹,人們在其下踏歌歡樂三宵。以后燈飾不斷改進,越做越精,不僅觀燈,并配以煙花,更增添了節(jié)日的氣氛。新加坡中國血統(tǒng)的群眾很多,到了農(nóng)歷正月十五夜,同樣按中國傳統(tǒng)舉行元宵燈節(jié)以示歡慶。這幅畫以觀燈的人物為主,作歡樂有趣的描繪。兩個小孩子分別騎在父母的肩膀上觀看
美麗的花燈。畫面略去燈飾的描繪,集中刻劃人物的賞燈神態(tài),從他們目不暇接的眼神,口露笑意的表情,充分表現(xiàn)了他們?yōu)槊利惗嗖实墓?jié)日燈飾所陶醉,獲得無比愉悅的審美享受。這是一幅很成功的人物畫。
《賽車》(新加坡)兒童都有好動的個性,體育運動競賽的場面很能吸引兒童,作者本人定是熱衷運動競賽的,畫面表現(xiàn)出賽場內(nèi)外的真實情景,兩個參加賽車的小運動員,勢均力敵,前傾的身體,全力拼搏,猛蹬猛踩,爭取第一。運動員畫在畫面的近處,“頂天立地”占據(jù)了畫面絕大部分的位置,使人物形象鮮明突出,透過運動員,看見遠處看臺上眾多的小觀眾熱情地鼓勵他們賽出成績,“加油、加油”之聲彼起此伏,賽場上充滿了緊張、熱烈而又歡快的氣氛。全畫用紅、黃、褐三種主要顏色畫成,更渲染了比賽的激烈程度。
《咬蘋果》(新加坡)描繪一群小朋友在玩咬蘋果比賽的游戲。用線吊著的蘋果,又大又圓又晃蕩不定,實在不好咬。看,三個參加游戲比賽的小朋友,仰著頭,目視蘋果,心情緊張而又愉快地用力咬,爭取最先咬著蘋果,圍觀的小朋友與參加游戲者同樣心情緊張,有趣,從觀者聚精會神的目光中,好像聽到他們?yōu)閰①愓叩某晒εc失敗而發(fā)出的歡叫或嘆息的聲音,有趣極了!這種比賽的畫面,作者全是用紅色黑色及少許的藍色畫成,看了這樣的色彩,你會有什么感覺?[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運用圓形概括表現(xiàn)生活中的物象。培養(yǎng)觀察、想象力和用圓形進行造型的表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善于觀察的習慣,并感受生活中的圓形之美。
重點:
通過回憶、聯(lián)想,發(fā)現(xiàn)生活中能用圓形概括的物象,學習用圖形大膽的表現(xiàn)。
難點:
如何借助圓形表現(xiàn)物象特征。
教學準備:
教師,吹泡泡用的工具。
組織教學:
是否帶齊了美術工具,每組比賽,看看那組帶得最整齊。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請一名同學玩吹泡泡的游戲。大大小小的泡泡飛起來,同學們特別高興。師提問:吹泡泡大家都很喜歡玩,我們用什么形狀可以概括這些泡泡?
老師與學生一起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表現(xiàn)泡泡。大大小小、前前后后、上上下下的圓圓的泡泡,真是圓的世界。
板書:圓的世界
二:方法探究
1:看到這么多圓形,你還能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什么?
花朵、太陽、
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教師用彩色粉筆把黑板上的圓改變成大西瓜。氣球,盤子。
2:欣賞圖片。思考書中的'問題。
師總結(jié):不管是自然界中的地球、花朵、還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熱氣球、盤子、飛碟、球類都可以用圓形來概括。
3:同學再互相說一說,除了我們剛剛說的這些,還有哪些物體可以用圓形概括。
4:師示范:球類的物體,(把同類的物體概括到一個畫面中,畫飽滿,演示中滲透大小、在畫面中的位置、多少、在變化中體現(xiàn)美感。不要過于潦草,簡單,圓形物體寧大勿小,寧少勿多。)
5:欣賞涂色方法,欣賞書中的學生的作品,
提問:都畫了什么,用了什么繪畫材料,你看到這些畫,對你自己畫畫有什么啟發(fā)?提示學生作品:第二張,畫出了各種形狀的圓形小動物,展示了同學的想象力,畫的時候,我們可以自由的把圓進行想象與組合。
注意油畫棒黑白色的運用要考慮先后順序。
三、創(chuàng)造實踐
1、教師說創(chuàng)作要求:
。1)進行繪畫時,要注意構圖,不能太小,也不能太滿。
。2)色彩搭配要協(xié)調(diào)。
(3)要大膽想象,細心制作,繪畫的同學每人只需完成一幅,做橡皮泥的同學每人至少完成一件作品。
(4)注意收好自己的物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2、學生自主做,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品展評
1、教師巡視,將已經(jīng)完成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圓圓的世界”白紙上。
2、提問:對于他們的作品,你有什么要說的?教師點評。
3、指名上黑板展示自己的鉛筆頭,教師點評。
五、拓展延伸
作業(yè)
1:看看能把大小不同的圓組合得更加有趣。
2:構圖飽滿,(畫面,一定要有大大的圓,東西不要畫多,幾件就行了,用幾個圓把畫面大部分畫滿,其它小的空白,用各種裝飾把它填滿。)涂色均勻。
課后小結(jié):要組織有意組織,必要時讓學生復述一遍老師的要求,使學生對所要完成的作業(yè)清楚明白。
說你見過那些與圓有關的美麗的東西?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的指導,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本課教學要以朗讀為主,在讀中成誦,在讀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1、認識“共、同”等八個生字,會寫“土、云、大、禾”四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3、在學習中體會到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
[重點難點]
重點是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難點是體會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及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設計流程]
一、看圖談話,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圖畫,說說圖上畫有什么。
2、指導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邊看邊想:白云和藍天,禾苗和土地,小鳥和樹林,魚兒和大海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我們和地球有什么聯(lián)系?
二、揭示課題
三、自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多讀幾遍。
2、小組內(nèi)互讀,把讀錯的字找出來,互相糾正。
3、檢查認讀帶生字的詞語。
。1)愿當小老師的學生帶領大家認讀自己會讀的生字詞。
。2)開火車讀生字詞。
。3)去掉拼音,認讀生字詞。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再評出讀得好和有進步的同學。
自由朗讀,讀后想想從課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問題想向大家請教。
3、小組互相交流,討論你要請教的問題。
4、再現(xiàn)插圖,想想:
。1)藍天是誰的'家?土地是誰的家?
樹林是誰的家?大海是誰的家?
。2)它們愛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5、為什么說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應該怎樣愛護“我們共同的家”?
四、練習背誦,積累詞語
1、聽課文錄音,跟隨課文錄音朗讀課文。
2、同桌互相背誦,看誰背得好。(不丟字、不添字、背誦流利.)
3、會背誦了,就把課后題中的小鳥涂上顏色。
五、練習,拓展思維
1、小黑板出示課后練習第二題,讓學生讀讀,想想,再填空。
2、小組交流,檢查訂正。
3、你還知道有什么是誰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莊稼的家……)
六、指導書寫
指導寫“云”字時,要告訴學生:“云”字的第三筆是撇折,這是新學習的筆畫。
七、擴詞,積累運用
土:泥土土地沙土土壤
大:大方大人大小大家
云:白云烏云云霧云海
。2)認讀“詞語花籃”里的詞。
。3)你從這課里還學會了哪些新詞?填在花籃里。
。4)選擇你喜歡的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03-30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6-13
小學一年級下冊教案10-30
小學一年級拼音教案01-14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2-13
小學一年級寫字教案03-30
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3-27
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05-07
小學一年級英語優(yōu)秀教案02-28
小學一年級語文《陽光》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