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科學雨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雨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雨教案1
設(shè)計目的
本活動的主題是“美麗的雨傘”,旨在通過探究雨的形成過程,引導幼兒積極了解我國氣候中“梅雨季節(jié)”的來歷;顒拥脑O(shè)計力求引導幼兒從被動的'接受和灌輸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嶒灪吞剿,鼓勵他們進行大膽的推測和遷移學習,從而自主地探究和實踐。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進行小實驗,了解“蒸發(fā)”和“雨形成”的基本科學現(xiàn)象。
2、通過探討雨的形成過程,能夠理解“梅雨季節(jié)”的來歷。
3、激發(fā)幼兒觀察和思考的興趣,積極探索自然現(xiàn)象。
4、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科學在身邊”的快樂,促進他們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和分享的能力。
5、訓練幼兒利用語言、符號和其他多種形式進行發(fā)現(xiàn)和記錄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實驗工具: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火柴等。
2、教學資源:投影機、故事書《小水滴旅行記》、幻燈片和磁帶。
活動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引導幼兒思考“雨是怎樣形成的”這個問題。
2、引導幼兒進行小實驗,了解“蒸發(fā)”的過程,注意保證安全。
3、觀察水蒸氣遇冷凝結(jié)成水珠的過程,并引導幼兒思考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
4、通過幻燈和故事,進一步探究“雨是怎么形成的”。教師可以問幼兒太陽的熱量會使得哪些物質(zhì)變成水蒸氣,這樣的水蒸氣會去哪里等問題。
5、引導幼兒了解雨水對人類的影響和作用,讓幼兒了解雨對人類有利和有害兩個方面。
6、啟發(fā)幼兒用自己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來解釋“梅雨季節(jié)”。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每年的4-5月份總是刮風下雨?進一步告訴幼兒,這是梅雨季節(jié),由于海洋空氣與海洋冷空氣的相遇,導致了一段時間內(nèi)雨水持續(xù)不斷。
活動延伸:
在梅雨季節(jié)時,可以與家長一同觀察和記錄雨水、潮濕和物體發(fā)霉的情況,以加深幼兒對自然現(xiàn)象的認識。
大班科學雨教案2
目的及方法
1. 利用各種材料制造“人造雨”,讓幼兒自己探索創(chuàng)造的樂趣。
2. 在人造雨的活動情境中,引導幼兒嘗試不同的制作方法,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活動步驟
一、啟發(fā)性提問
我們一起來問問,雨是從哪里來的?讓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帶來的材料,介紹它們的名字。
二、引導幼兒探索制造人造雨的方法。
老師引導幼兒利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制造人造雨,例如:“請用你準備的材料,把水變成雨,從上面落下來好嗎?”
三、幼兒分頭進行操作嘗試,嘗試不同的方法制造人造雨。
1. 可樂瓶降雨器:在可樂瓶內(nèi)裝上有孔的蓋子,向地上噴射雨。
2. 吸管小雨:拿起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
3. 樹葉雨:用樹葉兜水,向空中灑“雨”。
4. 海綿雨:將海綿吸飽水,一擠就下雨。
5. 捧水降雨:舀一把水灑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來就是大雨。
四、幼兒自己介紹制作人造雨的方法,并演示如何制作人造雨。
五、和朋友交換材料,嘗試不同的方法制造人造雨。
1. 鼓勵幼兒嘗試不同材料,變換制作方法,創(chuàng)造不同的人造雨效果。
2. 在玩水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弄濕其他小朋友的衣服、頭發(fā)等,要在稍微空曠的.地方進行制作。
六、給周圍的花草澆水,讓它們喝到“雨水”,茁壯成長。
老師提醒幼兒要注意植物的需要,給周圍的花草澆水,讓它們茁壯成長。
活動反思
雖然在探索過程中提供了很多材料,但大部分幼兒沒有嘗試每一種材料。當其中一名幼兒介紹完自己的方法之后,其他幼兒也想要嘗試,導致課堂氣氛有些混亂。
但是,發(fā)現(xiàn)幼兒們在玩耍過程中很開心,課堂秩序也比較井然有序。在活動中,沒有一個幼兒把衣服弄濕,這證明此類活動還是很受幼兒歡迎的。這提醒我今后在活動設(shè)計時,應該多關(guān)注幼兒們的需求,而不是只看教材。
【大班科學雨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秋天的雨大班教案04-07
大班語言秋天的雨教案03-19
大班《聽雨》教學教案11-25
大班科學教案教案11-15
大班科學游戲教案04-23
科學教案大班實用02-28
科學沉與浮教案大班02-24
大班科學水教案04-01
大班有趣科學活動教案03-31
大班科學蚯蚓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