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轉(zhuǎn)動是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xiàn)象,應用很廣泛。幼兒對會轉(zhuǎn)的物體很感興趣,隨手拿起身邊的物品使之轉(zhuǎn)動便會開心不已。但是,幼兒讓物體轉(zhuǎn)動的方法比較單一,缺少關于力的大小與物體轉(zhuǎn)動之間關系的經(jīng)驗。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積極想辦法讓物體轉(zhuǎn)動起來,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轉(zhuǎn)動與“力”的關系,尋找生活中會轉(zhuǎn)動的物體,引導幼兒體驗讓物體轉(zhuǎn)動起來的成功感,感受轉(zhuǎn)動給生活帶來的便捷。
【活動目標】
1、了解轉(zhuǎn)動在生活中的運用及用力大小與物體轉(zhuǎn)動的關系。
2、能用多種方法使物體轉(zhuǎn)動起來,學習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樂于動手動腦,探索物體的轉(zhuǎn)動,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關轉(zhuǎn)動的有趣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讓幼兒到生活中尋找轉(zhuǎn)動的現(xiàn)象,將幼兒搜集的生活中轉(zhuǎn)動現(xiàn)象的圖片展示在交流區(qū)。
2、師幼共同搜集的可轉(zhuǎn)動的物體(筷子、紙盤、光盤、易拉罐、塑料瓶、大小不一的`套圈或各種環(huán)形膠帶、串珠),30~50cm的繩子,硬幣每個幼兒1枚,記錄表,水彩筆。
3、介紹生活中的轉(zhuǎn)動現(xiàn)象的視頻(洗衣機在洗衣、微波爐在煲飯、電風扇在吹風、建筑工地的攪拌機在攪拌、和面機在和面等),“幼兒學習材料”——《身邊的科學》,《幼兒素質(zhì)發(fā)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12。
【活動建議】
1、玩一玩、轉(zhuǎn)一轉(zhuǎn),探索讓物體轉(zhuǎn)起來的方法。
(1)為每組幼兒提供筷子、紙盤、光盤、易拉罐等材料,請每個幼兒從中選擇一件,想辦法讓它轉(zhuǎn)起來。鼓勵幼兒用簡單的符號將方法記錄在表格“我的方法”一列。
。2)請幼兒對照記錄表介紹并演示讓物體轉(zhuǎn)起來的方法。提問:你用了什么方法讓物體轉(zhuǎn)起來?
小結(jié):物體的轉(zhuǎn)動和“力”有關,可以用“擰”、“撥”、“搖”等方法讓物體轉(zhuǎn)起來。
。3)引導幼兒觀察物體轉(zhuǎn)動時的運動軌跡,并用簡單的符號和線條記錄在表格“我的發(fā)現(xiàn)”一列。
小結(jié):物體轉(zhuǎn)動時運動路線呈圓形,物體圍繞著一個中心點轉(zhuǎn)動。
(4)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讓兩個物體組合轉(zhuǎn)動的方法。如:用繩將串珠串起來,搖動繩子,串珠會圍繞繩子轉(zhuǎn)動;將模子穿在光盤中間的圓孔中,轉(zhuǎn)動筷子,光盤會圍繞筷子轉(zhuǎn)動;將套圈套在瓶子上,轉(zhuǎn)動瓶子,套圈會圍繞瓶子轉(zhuǎn)動……
2、鼓勵幼兒探究讓硬幣轉(zhuǎn)起來的方法,了解用力大小與物體轉(zhuǎn)動的關系。
提問:你用什么辦法讓硬幣轉(zhuǎn)起來?怎樣讓硬幣轉(zhuǎn)的時間更長?為什么有的硬幣轉(zhuǎn)的時間長,有的轉(zhuǎn)的時間短?
小結(jié):同一個物體旋轉(zhuǎn)時間的長短與用力大小有關:用力大,物體轉(zhuǎn)的時間就長;用力小,物體轉(zhuǎn)的時間就短。
3、請幼兒找一找生活中的轉(zhuǎn)動現(xiàn)象,了解轉(zhuǎn)動的作用。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生活中會轉(zhuǎn)動的物品及其用途。
。2)請幼兒閱讀《身邊的科學》第8—9頁,了解轉(zhuǎn)動在生活中的運用,感受轉(zhuǎn)動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目標:
1、有主動探索恐龍秘密的積極性,能用自己的方式大膽表達對恐龍的認識。
2、初步了解恐龍的生活習性、外形特點。
3、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自然,使動物們很好的生活。
準備:
1、幼兒收集各類有關恐龍的圖書、玩具。
2、各種各樣的恐龍圖。
過程:
一、擺設好幼兒收集的恐龍資料,引出談話。
“前幾天我們正在進行《有趣的動物》的主題活動,有不少小朋友幫助老師收集了好多有關恐龍的資料,那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
二、幼兒自由討論自己所知道的恐龍秘密。
1、“你們知道恐龍嗎?你知道恐龍長得什么樣?請你和邊上的好朋友一起講一講! (幼兒自由討論)
2、“老師發(fā)現(xiàn)小朋友對恐龍很感興趣,我想請幾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所知道恐龍。”(請1~2位幼兒介紹他所知道的恐龍或是他帶來的恐龍資料)
三、認識幾種恐龍。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恐龍的'資料,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恐龍呢?”(出示恐龍圖、恐龍模型)
1、你知道哪些恐龍?
2、它愛吃什么?
3、他長得什么樣?
(把吃植物的恐龍放在一起,把吃肉食的恐龍放在一起)
四、給植食恐龍和肉食恐龍分類。
1、“這些都吃植物的恐龍我們把它們叫做植食恐龍?纯从心男┦侵彩晨铸?”(如梁龍、雷龍、慈母龍、甲龍、三角龍……)
2、“這些吃魚啊,小恐龍的恐龍我們把它們叫做肉食恐龍。哪些是肉食恐龍呢?”(霸王龍、魚龍、翼龍、鴨嘴龍……)
3、“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吃植物的恐龍和吃肉食的恐龍長得什么地方不一樣呢?”(植食:身體大、脖子長、尾巴長、牙齒平平的……;肉食:尾巴短、嘴巴大、脖子短、牙齒很鋒利……)
五、了解恐龍生活的時代。
“恐龍生活的年代離我們很遠很遠,那你們知道恐龍是生活在什么年代的?”
(三疊紀:恐龍出現(xiàn)——侏羅紀:恐龍繁盛——白堊紀:恐龍滅絕)
六、恐龍化石的秘密。
“恐龍生活的那個年代沒有人,那人們是怎么知道這么多的關于恐龍的秘密?”
(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由恐龍的化石得來的?茖W家們根據(jù)恐龍的化石來推算恐龍生活在什么時候,它們長什么樣的)
七、恐龍滅絕的奧秘。
1、“現(xiàn)在我們還能看到恐龍嗎?”(滅絕)
2、“恐龍為什么會滅絕的呢?”(自由討論講述,并滲入環(huán)保知識: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好環(huán)境,使動物很好的生活。你們知道怎樣保護自然環(huán)境嗎?如不墾樹,保護水資源……)
(恐龍為什么會滅絕,有好多的說法。真正的答案是什么,人們還不知道。還有好多我們不知道的恐龍,希望小朋友認真學習,將來長大了也來研究恐龍,把正確的答案告訴大家。)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孩子們對玩水有著濃厚的興趣,經(jīng)常會看到他們把一粒石子、一片樹葉等投進水里,百玩不厭。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探索精神,我結(jié)合大班《幼兒園快樂與發(fā)展課程》一書設計了此活動――《沉浮》。
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2.大膽探索、嘗試便物體沉或浮的`不同方法,發(fā)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學習兩人合作進行實驗,培養(yǎng)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活動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藥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記錄表(見附圖)、鉛筆;盛水的水盆若干個,積木塊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材料,激發(fā)幼兒操作的欲望。
二、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出嘗試問題:如果把這些材料放進水中,會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1.幼兒嘗試。
2.幼兒介紹嘗試結(jié)果。
教師總結(jié):石子、牙膏皮、橡皮泥這些物體沉到了水底,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一一沉;空藥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這些物體浮在了水面上,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一一浮。
(二)教師提出嘗試性問題:“怎樣讓沉在水底的物體浮在水面上?”
1.幼兒嘗試。
要求:幼兒兩人友好協(xié)商,一人嘗試,一人記錄。
2.嘗試結(jié)論:改變橡皮泥的形狀(捏成帶邊的薄片狀),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
(三)教師提出嘗試問題:怎樣讓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沉到水底?
1.幼兒嘗試。
要求:幼兒兩人互換嘗試。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嘗試。
2.嘗試結(jié)論: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
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裝在空藥丸盒里可使空藥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
(四)教師提出嘗試問題:
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時,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積木塊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辦法幫他們把積木很快分出來?
幼兒嘗試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積木塊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積木塊,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
教師實驗演示,驗證答案。
活動延伸
老師把這些材料放在科學區(qū),活動結(jié)束后,小朋友可以來繼續(xù)進行嘗試。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魔術的概念和奧秘,能積極探索,體驗成功的興趣。
2、通過欣賞,學習1-2個簡單的魔術表演。
活動重點:初步了解魔術的概念和奧秘。
活動難點:學習1-2個簡單的魔術。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空瓶、透明的直筒、硬幣、小鐵球、塑料球、筆、繩子各20個。
2、教師操作材料:空瓶2個、透明直筒2個、紙筒、硬幣、鐵球、塑料球、記錄表、劉謙照片與片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劉謙照片、觀看魔術表演。
1、小朋友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嘉賓來到了我們幼兒園,看他是誰?(劉謙)他是干什么?(表演魔術)
2、對,他是我們中國現(xiàn)在最有名的頂級魔術師,今年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中他給我們表演了雞蛋里面變戒指,震驚全國,讓我們都認識了他,今天他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魔術,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3、觀看劉謙的魔術表演。
4、提問:剛才劉謙哥哥給我們表演了什么?
二、教師表演魔術,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其奧秘。
(一)、小鐵球穿硬幣進入瓶中
1、老師也會變魔術,你們相信嗎?好,現(xiàn)在老師就來變給你們看,我表演的魔術名字叫《神奇的小鐵球》,先請出我的道具朋友。
2、教師一一介紹道具名稱(空瓶、硬幣、小鐵球、紙筒)。
3、師:小鐵球說:它想要到瓶里去,(掉)這樣稀奇嗎?對一點也不稀奇,你們也會,不過今天我要用硬幣蓋住瓶口,讓鐵球穿過硬幣掉入瓶里,你們說可能嗎? (幼兒回答,并請幼兒上來示范),但是老師今天就要借用這個紙筒,讓奇跡發(fā)生。來幫我吹口氣,一起喊:小球進去、進去......(教師邊操作邊說:鑒證奇跡的時刻到了,1、2、3。。。。。。)
4、師:啊,小鐵球真的進去了,它真是穿過硬幣進去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硬幣是不是還在?(請一幼兒上來查看)它到底是怎么進去的.呢?(幼兒回答)
其實這個實驗你們也能做,老師在后面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操作材料,還有一個透明的直筒,請你們仔細觀察,鐵球到底是怎么進去的?
5、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觀察。
6、提問:你成功了嗎?鐵球到底是怎么進去的?(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真聰明,把這個魔術的秘密給揭開了。對,小鐵球在掉入直筒后與硬幣相互碰撞,這時它們被彈了起來,硬幣與瓶口產(chǎn)生了縫隙,這時小鐵球就趁機掉了進去。魔術就是運用科學原理來完成的。
(二)、塑料球穿硬幣進入瓶中
1、瞧,這是什么?(教師出示塑料球,請幼兒觀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做得?(塑料)小塑料球也想穿過硬幣掉入瓶中,你說可能嗎?(猜,把幼兒的猜測記錄在紙中)那現(xiàn)在請你們小魔術師再去試試,小塑料球到底會不會進去?
2、幼兒再次操作,教師指導。
3、師:你成功了嗎?為什么小鐵球能進去?小塑料球不能進去?
(幼兒回答)
4、教師用實驗來驗證,出示兩個操作材料進行示范。師:現(xiàn)在老師把這兩個球分別放下去,請你仔細觀察硬幣的變化?(教師操作后幼兒回答)
5、教師小結(jié):小鐵球比塑料球重,球的重量決定了魔術的成功與否。重的球掉下去,硬幣彈得高,與瓶口出現(xiàn)的縫隙時間長,球就很容易掉下去,相反就難掉下去。其實,在這個魔術里還有許多的秘密,不僅跟球的重量有關,還跟硬幣的重量,瓶子的材料,直筒的高度都有關系,等下課后老師把它們放到區(qū)域角中,你們再去找找秘密。
三、學繩子魔術
1、師:我變、我變、我變變變。。。。。(教師邊說邊出示繩子)。這是什么?現(xiàn)在老師要用繩子給你們變個魔術,看好了又一個奇跡就要發(fā)生了。。。。。。(教師表演繩子魔術打結(jié))
2、師:我打結(jié)了嗎?厲害嗎?你們想不想學啊,好,現(xiàn)在老師就來教你們吧,請拿出你的繩子。教師講解步驟:第一步: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繩子,輕輕地拉開一段距離,中間的距離不要太大。第二步:把右手的這段繩子放到左手的上面,注意右手不要放開。第三步:把右手的繩子從里到外穿過去,別松手,給繩子吹一口氣,最后輕輕的拉開,就成功了。
3、幼兒自己操作練習。
4、請幼兒上來表演。(個別—小組)
5、師:這個魔術我們采用的是魔術的另一種手法叫障眼法,你們知道什么是障眼法嗎?(障眼法就是運用很快的速度來掩飾真相,造成一種視覺上的錯覺,是魔術的一種常用手法。)
6、師:今天我們看了魔術,學了魔術,你們認為魔術還是真的嗎?(不是真的)
教師小結(jié):魔術不是真的,是一種假象,它依靠科學原理,借用道具,利用障眼法、心理變化法等等用藝術的形式來完成的,給我們一種不可思議的、神奇的感覺。
四、延伸活動:
1、師:今天我們小朋友學了魔術,后面的客人老師你們想學嗎?讓我來教你們一招吧。(教師再次用繩子變魔術)
2、教師講解方法。
3、小朋友如果想學的話請客人老師教你,互動。(結(jié)束)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興趣,充分展示幼兒對色彩的感受。
2、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觀察能力。
二、教案準備
1、環(huán)境布置:用色彩鮮艷的氣球?qū)⒒顒邮已b扮起來,在活動室中間用彩紙懸掛許多幼兒能接觸到的各色氣球。
2、在活動室的空地上鋪上大白紙,周圍擺放色彩豐富的水彩顏料和各種繪畫工具(噴壺、毛筆、紙團、刷子等)。
三、教案過程
一、開始部分:玩氣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小一班玩一玩,咱們看看小一班的活動室和我們的是不是一樣?這么多的氣球你們喜不喜歡?你們?nèi)ネ嫱姘伞?(幼兒自由、興奮的玩氣球,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四、基本部分:
1、幼兒找喜歡的氣球,引起幼兒對色彩的注意。
教師:"這么多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氣球,你們喜不喜歡?現(xiàn)在你們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氣球給小伙伴說一說,給老師說一說。"(幼兒自由找氣球,自由講述,其間教師個別提問:"你找的是什么氣球?為什么喜歡這個氣球?)
2、集體"氣球跳跳跳",引發(fā)幼兒感受色彩的`美。
教師:"咱們一起玩《氣球跳跳跳》我們邊念邊圍繞氣球跑,當念完后拍你喜歡的氣球,看誰的氣球跳的高。"
幼兒念:"大氣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我的氣球跳得高"。念完后幼兒去拍氣球。教師提問:"剛才,你拍的是哪個氣球?"幼兒反復玩2-3遍。
教師提問:"這么多花花綠綠的氣球飛起來你看著像什么?"
3、玩顏色,讓幼兒充分展示對色彩的感受。
教師:"花花綠綠的氣球這么美,誰能想辦法把它們畫在這張白紙上?
幼兒自由選擇繪畫工具和自己喜愛的顏色在白紙上玩色。教師對個別幼兒提供幫助。
五、結(jié)束部分: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11-04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12-14
科學活動教案【薦】03-22
科學類活動教案04-04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03-23
【精】科學活動教案03-23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05-05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03-16
【薦】科學活動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