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班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紙杯步驟圖含義,嘗試看步驟圖,學習紙杯的折法。
2、嘗試用各種材料制作紙杯。
活動重點:
看懂步驟圖,學習紙杯的折法。
活動難點:
嘗試用各種材料制作紙杯。
活動準備:
1、折紙步驟圖。
2、正方形紙。
3、杯子一只。
4、折好的'教學范例若干。
5、提供皺紋紙、廣告紙給幼兒裝飾紙杯。
活動過程:
一、介紹活動材料和要求
1、出示紙杯:小朋友看看這是什么?這紙杯可以用來干什么?
2、你們想折一個這樣的紙杯嗎?(出示折紙步驟圖)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水杯是怎么折的。(引導幼兒看懂折紙步驟圖)除了用紙張折杯子,我們還可以用什么做杯子呢?用橡皮泥怎么做杯子呢?
3、這里還有許多一次性紙杯,可是這些紙杯不夠漂亮,請小朋友來把這些紙杯打扮漂亮。
4、等會兒小朋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折紙杯、做泥杯、裝飾紙杯,大家要一起分享材料、橡皮泥不要混了顏色,做好了一個杯子,可以選擇其它材料做其它紙杯。
二、幼兒自選材料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幼兒根據(jù)桌子上的活動材料自由選擇座位和制作方式,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制作、裝飾水杯。
2、待幼兒完成一個紙杯后,鼓勵幼兒繼續(xù)選擇其它材料制作水杯。
三、展示幼兒作品
1、收拾活動材料。
2、展示幼兒作品。
3、評價此次區(qū)域活動幼兒的表現(xiàn)。
效果分析:
《小班手工教案:小水杯》摘要: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水杯是怎么折的。引導幼兒看懂折紙步驟圖除了用紙張折杯子,我們還可以用什么做杯子呢?用橡皮泥怎么做杯子呢? 3、這里還有許多一次性紙杯,可是這些紙杯不夠漂亮,請小朋友來把這些紙杯打扮漂亮...
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對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腳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每天的行走、運動都需要腳。對腳的用途,已有一定的感性經(jīng)驗,但較零碎,沒有一個整合的概念。幼兒最喜歡赤腳,但經(jīng)常受到大人、環(huán)境的限制。通過提問、體驗、延伸等活動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腳的用途,體驗腳踩在不同材料上的感覺。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腳的功能,懂得保護腳的方法。
2、體驗腳對生活的重要性。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重難點:
了解腳的功能,腳對生活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仿真娃娃一個,眼罩若干
2、特小的'鞋、大鞋,高跟鞋、反季節(jié)的鞋的ppt。
3、海綿墊子、塑料地毯、晴綸地毯、地磚等鋪成的“道路”。
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探索腳的結(jié)構(gòu)
1 游戲?qū)搿?/p>
教師出示仿真娃娃。
孩子們,我們來玩?zhèn)游戲,請你們蒙住眼睛,用你們的小手摸一摸,找找娃娃的小腳在哪里?
2、 通過摸一摸,初步了解腳的結(jié)構(gòu)
孩子們,你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找到娃娃的小腳呢?小朋友們說了自己是怎么找到娃娃的腳,現(xiàn)在請你們來摸一摸自己的小腳。誰來說說,你的小腳上面有什么。 (小腳上有腳底、腳背、腳趾頭、腳趾甲)。
二、動一動——深入探究
1、感受腳的功能
。1)孩子們,你們看前面有四條小路,它們是一樣嗎?我們?nèi)ド厦孀咭蛔吆脝幔?/p>
。2)、請小朋友們說說感受?
你剛剛走了哪條小路?走上去有什么樣的感覺?(幫助幼兒豐富“滑滑的”、“軟軟的”、“麻麻的”、“硬硬的”等詞匯
教師小結(jié):我們的小腳能夠感覺到硬的和軟的、光滑的和粗糙的、冷的和熱的。
2、了解保護腳的方法。(演示幻燈片)
。1)小朋友們,我們的小腳有這么多的作用,怎么樣才能幫助我們的小腳,讓小腳找到自己最適合、最舒服的家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找一找吧。
。2)教師演示幻燈片。
教師一邊演示幻燈片,一邊根據(jù)不同的鞋子提問,看到不合適、不舒服的鞋時,教師和小朋友們一起用手勢打×。
教師小結(jié):我們走路的地方有水泥地,也有瓷磚地,走在上面會扎腳,會涼,所以我們要穿鞋子,鞋子小了,我們的腳不舒服,大了走路不方便,熱天穿棉鞋又熱,所以我們的小腳要根據(jù)季節(jié)的不同穿合適的鞋子。
三、議一議——拓展訓練。
請幼兒根據(jù)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講講,引導幼兒了解腳的作用,更能理解保護腳的重要性。
孩子們,我們的小腳除了走路,還能做什么呢?(學袋鼠跳,跑步,跳舞,踢球,騎車等)。
四、跳一跳——腳律動操,鍛煉腳的肌肉。
小鴨小鴨,去捉大蝦;小兔小兔,蹦蹦蹦;袋鼠袋鼠,跳跳跳;我們一起跳起來。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掌握基本的衛(wèi)生知識,知道吃東西前要洗手,不隨便撿地上或桌上的東西吃,不飲用生水。
2、逐漸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3、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wèi)生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無色透明水壺一個,男孩頭飾一個。
2、多媒體教學資源或幼兒用書第3~5頁:《看不見的臟東西》《肚子疼了》。
活動過程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肚子疼了》,教師講述故事。
提問:貝貝的'肚子為什么會疼?他是怎么吃到不干凈東西的?西西是怎么說的?
2、通過現(xiàn)場觀察,觀看多媒體教學資源或閱讀幼兒用書《看不見的東西》,理解肚子疼的原因。
(1) 請幼兒分別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桌面,并現(xiàn)場打開水龍頭接一壺清水。請幼兒觀察,想一想這些地方藏著臟東西嗎?
(2)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或閱讀幼兒用書《看不見的臟東西》,幫助幼兒理解有些臟東西是看不見的,知道沒有燒開的水叫生水。
小結(jié):有的臟東西小朋友用眼睛就能看出來,還有一些臟東西因為它們個頭太小了,人們用眼睛看不見,它們藏在我們的周圍,只要小朋友吃東西時注意衛(wèi)生,這些病菌就不會跑進肚子里。
沒有燒開的水叫生水,不能直接喝;燒開的水叫開水;溫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小朋友要多喝溫開水。生水只有在直飲水和桶裝水里可以直接喝,因為它們是經(jīng)過處理的。
提問:小朋友們怎樣做臟東西才不會跑到肚子里?
小結(jié):吃東西前要洗手,食物掉了不能撿起來直接吃,水果洗過以后再吃,不喝生水,這樣臟東西就不會跑進肚子里,肚子就不會疼了。
3、通過故事表演,學說句子,理解故事內(nèi)容。
(1) 第一次表演。教師戴男孩頭飾,扮演貝貝,選一名小朋友扮演西西,教師講述故事,與幼兒一起表演,重點學習西西說的話。
(2) 第二次表演。幼兒集體學說西西的話,教師扮演的貝貝聽從了西西的勸告,講故事結(jié)尾改為“貝貝美美地睡著了”。
活動延伸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肚子疼了》。關注幼兒衛(wèi)生習慣,養(yǎng)成飯前洗手、不撿拾東西吃等良好衛(wèi)生習慣。
教學反思:
活動內(nèi)容貼近幼兒的生活,容易理解;顒又羞發(fā)現(xiàn)有不少幼兒不好意思指正小明身上的缺點,這也證實了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其實像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生活還有許多,有時候簡單的說教是達不到教育效果的。倒不如把這樣那樣的不良習慣設計到活動中,讓幼兒自己參加討論和實踐,最后自然領悟到要怎樣做是正確的。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常規(guī)教案11-15
有關小班教案范文 小班教案優(yōu)秀03-10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11-07
小班教案《小熊》教案05-29
小班教案水果教案12-08
小班我上小班啦教案11-06
小班國慶教案03-31
聲音小班教案03-31
小班涂色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