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05 09:21:03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科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通用)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說出大致的探究思路。能在前兩課用多種方法觀察花的基礎上,進一步經歷按一定順序觀察,對雄蕊和雌蕊這樣更細小的物體進行專題觀察的過程。

  2、有探究花的奧秘的欲望。樂于嘗試著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花的授粉條件。

  3、知道植物的花承擔著生產種子、繁殖生命的任務,能用自己擅長的方法表達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圖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實的成長過程。 教學重點: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教學難點:了解花的果實和種子。

  教學準備:

  1、放大鏡、鑷子、白紙、油菜果實、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等供分組探究用(無油菜花的也可用白菜花、蘿卜花等)。

  2、顯微鏡2臺。

  3、有關植物傳粉、受精的或掛圖。

  4、初春有條件的學校在校園里種上幾株南瓜(或絲瓜等),讓科技小組或有興趣的同學做做人工授粉的對比實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已經觀察了油菜花,還認識了大自然各種各樣的花,知道許多植物會開花、結果?墒菍W?萍冀M的同學在南瓜棚里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同樣是南瓜的雌花,有的結了瓜,有的卻結不成瓜。蘋果、桃子、玉米、油菜等植物也有開了花不結果或少結果的現象。這是怎么回事呢?學生根據原有經驗提出自己的解釋。 這許多解釋哪些是正確的呢?我們還是仔細地觀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

  二、探究過程

  1、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1)油菜花很小,雄蕊和雌蕊更難觀察,我們用什么方法才能看清楚呢?用什么方法才能通過觀察雄蕊和雌蕊作出正確的解釋呢?

 。2)學生分組討論并匯報,師生共同歸納研究方法。 用放大鏡觀察雄蕊的各部分——花絲和花藥。 把花藥上的花粉抖落在白紙上進行觀察。需要使用顯微鏡觀察的小組可以自行到講臺左側的實驗臺觀察。 再用放大鏡觀察雌蕊的各部分——子房、花柱和柱頭。 用手輕觸柱頭,觀察柱頭是否有粘性。再將白紙上的花粉抖落在柱頭上,看看柱頭是否很容易將花粉粘住。 其他還有什么要研究的嗎? 思考:雄蕊和雌蕊的這些構造特點與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聯系?為什么有的`花會結果,有的花不會結果?

 。3)學生分組觀察、輕聲討論。

 。4)全班研討。

 。5)教師根據學生發(fā)言,適時展示蜜蜂傳播花粉圖和花的受精示意圖或有關。

  (6)瀏覽課文: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油菜的花朵開始凋謝。提問:你還看到過其他昆蟲傳播花粉的現象嗎?植物還依靠哪些力量傳播花粉?

  2、觀察油菜的果實和種子

 。1)觀察油菜的果實。做一個游戲:分組按成長的順序把實物排列在紙上,并指出哪一部分是剛剛受精后的果實雛型。 (2)小心剝開油菜的果實,觀察油菜種子是怎樣排列的?數數角果莢里有多少粒種子,再數數一株油菜可能長多少個角果莢,算一算一株油菜的種子有多少?(3)說說為什么豌豆莢里有的豌豆很飽滿,有的卻只有很小的一粒?

  3、思考:

 。1)果農為了防止果樹不結果,往往采用什么措施?為什么?(2)科技組的同學課外要做一個南瓜雌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對比實驗,怎樣才能成功?(選未開花的雌南瓜花兩朵,分別用紙袋包扎好,不給于授粉的機會。待花開時,給其中一朵進行人工授粉,另一朵不進行人工授粉,兩朵花繼續(xù)分別用紙袋包扎好,看哪一朵花能結果?)

  三、作業(yè):

  我來做一朵“油菜花”,玩玩“蜜蜂授粉”的游戲。

  板書設計:

  2.3 花、果實和種子

  1、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2、觀察油菜的果實和種子

科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植物的花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組成,組織學生觀察、比較植物花的異同,了解植物的花可以分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兩類。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仔細比較的能力、表達能力和質疑問難的能力。

  3.本課探究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基礎放大鏡的使用 鑷子的使用

  二、實驗器材

  植物的花朵、放大鏡、鑷子、解剖盤

  案例背景分析:

  本課的活動準備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觀察、采集活動。學生課前到花園中去觀察各種各樣的花,感受花的`種類的紛繁多樣。同時,搜集凋謝的各種花朵到課堂研究。二是準備課堂探究器材。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準備觀察工具:鑷子、放大鏡、刀片等。為了課堂上學生探究活動順利進行,以及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我準備了一些有關花的圖文,視頻資料。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談話導入新課

  師:花是一株植物最美麗的部分,它是植物發(fā)育成熟的標志。你知道關于花的哪些知識?

  生舉手發(fā)言,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 我們今天就來研究植物的花。(板書課題:植物的花。)

  (二)、探究活動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提問:同學們,請看,今天我們的教室里多了什么呀?

 。ㄓ泻芏嗷ǎ

  談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了解有關花的一些知識。你想了解哪些關于花的知識呢?

 。▽W生自由提出問題)

  這些花的構造一樣嗎?

  生猜想。

  2.初步研究花的主要組成部分:

  (1)今天我們首先來研究花的組成部分。

  出示:活動一:花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a、解剖要求:解剖時要按由外到里的順序撕下各部分,解剖操作中要細心,不要損傷了被解剖部分,要把撕下的各部分分行、分類擺好、擺齊。并且填好表格。

  b、鑷子的使用方法:用大姆指和食指控制鑷子的松緊,要夾住被撕部分的基部而不是上部。 注意安全,不要被鑷子夾著手。

  c、花萼——由許多萼片組成,花開放前保護花的內部結構。

  花冠——花開放以后靠美麗的顏色招引昆蟲傳粉,許多片花瓣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稱 花被。

  雄蕊——由花藥(里面有花粉)和花絲(支持著花藥)組成。

  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

  小組動手解剖。(師巡視,并參與到學生的解剖活動中,適時進行指導。)

  匯報成果。師將各組的研究結果投影出來,同時加以補充說明。

  (3)出示:活動二 根據花的構造給花分類。

  師:自然界中花的結構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給這些花來分類,你們認為怎么分好。<小組討論>

  師:老師這里有一種最科學最簡單的分類方法(出示)

  一株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的花叫做完全花。 缺少其中一部分,兩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師:下面請同學們分辨一下,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出示)

  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做一下。

  師補充說明:在不完全花中,只有雄蕊的花叫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

  很高興同學們掌握了花的構造,并能輕松就分辨出不同種類的花。

  4.進一步研究有關于花的知識:

 。1)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對花的組成部分有了一定的了解,請同學們完成研究報告。(學生填寫完成研究報告)

  (三)、拓展活動

  看起來大家都很喜歡花,花是美麗的,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調節(jié)人們的心情。你打算怎樣贊美花呢?

  學生討論匯報。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花吧。

  四、總結:

  今天時間有限,我們可以在下次的活動中來交流我們知道的一些其他的有關于花的知識。好嗎?

科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斑馬線”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大多知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但對斑馬線的重要作用及怎樣安全過馬路了解得并不多。本活動借助故事《馬路上的斑馬線》展開,在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中,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斑馬線的由來和作用;利用圖片、人們過馬路的視頻和游戲,指導幼兒掌握安全過馬路的方法,進一步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幫助幼兒樹立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從而能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

  活動目標:

  1、認識斑馬線,知道斑馬線的作用及重要性。

  2、能說出安全過馬路的方法,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過馬路的經驗。

  3、懂得過馬路應遵守交通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和成人一起過馬路、走斑馬線的經驗。

  2、布置簡單的馬路場景,《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14,“幼兒學習材料”—《我會保護自己》。

  活動建議:

  1、出示圖片,談話導入活動。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馬路上車輛來來往往,你敢自己過馬路嗎?為什么?

  2、引導幼兒欣賞故事《馬路上的斑馬線》,了解斑馬線的作用。

 。1)引導幼兒利用圖片講故事,了解小動物過馬路的方法。提問:小動物們是怎樣過馬路的?小猴子想了個什么辦法?

 。2)出示斑馬線和斑馬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比較,了解斑馬線的由來。

  小結:原來,斑馬線就是受斑馬身上的條紋啟發(fā)而來。黑白條紋很容易讓人看到,過馬路時走斑馬線要安全很多。

 。3)引導幼兒說說身邊的斑馬線,知道斑馬線的重要性。

  提問:你在哪里見過斑馬線?走斑馬線的時候還應該注意什么?路口還有什么?它們的'作用是什么?(紅綠燈、數字提示信號。)

  小結:過馬路要走斑馬線,來往的車輛看見行人走在斑馬線上,會自覺放速度停下來,讓行人先過。過馬路時除了要走斑馬線,還要看紅綠燈,看看左右有沒有車輛,條件允許時快速通過斑馬線過馬路。

  3、利用課件、游戲,幫助幼兒拓展過馬路的方法,鞏固過馬路的交通規(guī)則。

 。1)請幼兒觀看課件,分析每幅畫面,學習過馬路的方法。

  提問:他們是怎樣過馬路的?這樣做有什么危險?除了斑馬線,過馬路還可以走哪里?

  小結:小朋友過馬路應該有大人帶領,不能在斑馬線上嬉笑打鬧,集體過馬路要緊跟著隊伍。過馬路時還可以走過街天橋、地下通道。

  (2)組織“過馬路”游戲,進一步幫助幼兒鞏固過馬路的交通規(guī)則。

  在教室內布置簡單的馬路場景,用課件演示紅綠燈和倒計時牌,幼兒分別扮演小司機、交警、行人等開展游戲,教師指導。

  附:教學內容

  馬路上的斑馬線

  有一群快樂的小伙伴,每天早上他們都要穿過小路去幼兒園。后來,汽車摩托車多了起來,小路不夠寬了。大家一起動手,修了一條寬寬的馬路。早上小伙伴們來到寬寬的馬路邊,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嚇得不敢過馬路。這時一匹斑馬出來晨跑,路過這兒,說:“我來幫你們!”斑馬讓大家都爬上自己的背,馱著他們踏上馬路。真奇怪,來來往往的車輛立刻發(fā)現了他們,主動放慢速度。

  樹上的一只猴子看見這一切。晚上,聰明的小猴子想出一個好辦法,用白漆在小伙伴們過馬路的地方涂上跟斑馬身上一樣的白色條紋。

  第二天,來來往往的車輛看見小伙伴們拉著手從斑馬線上過馬路,都自覺放慢速度。這下好了,大家要過馬路時先看清來往車輛,再通過斑馬線,就一點兒也不害怕了。

科學教案 篇4

  (一)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觀察與動手探索,發(fā)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一是上重下輕,二是底面大圓滑。

  2、簡單了解物體重心,物體底面面積的大小與穩(wěn)定性之間的簡單科學道理。

  3、萌發(fā)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望。

  (二)活動準備:

  不倒翁數個;木板、錐體等物體若干。

  (三) 活動過程:

  1、 謎語導入:一個老爺爺,別看年紀大,走路左右擺,就是不倒下。

  2、 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1)、教師讓不倒翁動起來,并提出問題,不倒翁為什么怎么推它也不倒下?

 。2)、幼兒分組,帶著問題去操作、探索和發(fā)現不倒翁的不倒的原因。

 。3)、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一個參與者,引導者。

  3、 進入集體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以下問題。

 。1)、不倒翁的外型特征:它的底部是什么樣子?它的頂部是什么樣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過程你發(fā)現了什么?

 。2)、不倒翁為什么不倒?

 。3)、教師小結: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一是它的身體上重下輕,底部有一塊較重的鐵塊;二是底面面積較大并且圓滑,向一邊傾斜時,重力的作用使它搖擺起來。

  4、 探索重心、物體底面面積的大小與穩(wěn)定性之間的簡單道理。

 。1)、幼兒分組操作木板,錐體,讓操作物體站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引領。

 。2)、過程中,教師和幼兒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讓物體站立,尋找發(fā)現物體穩(wěn)定性與物體的什么特征有關系。錐體為什么錐部在下的時,它站立不起來?

 。3)、操作不倒翁,讓它左右大搖大擺,發(fā)現重心與重力作用之間的簡單的關系。

  5、 教師小結。

 。1)、通過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發(fā)現底面面積越大,物體越穩(wěn)定。

 。2)、通過操作不倒翁,當不倒翁倒向左邊時,重心和重力作用線在接觸點的右邊,反之相同;不倒翁傾斜的'程度越大,重力產生的作用就越大,擺動就越大。

  6、 幼兒邊玩不倒翁邊念兒歌邊動作結束。

  7、 附兒歌:不倒翁,真好玩,樣子長的也很獨特;

  頭兒小來,腳兒大,頭兒輕來,腳兒重;

  左推它不倒,右搖它不倒;

  傾斜的越大,擺動的越大;

  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線(接觸點)在右邊;

  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線(接觸點)在左邊;

  搖搖搖,擺擺擺,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

 。ㄒ唬┧囆g活動:制作不倒翁

 。ǘ┗顒幽繕耍

 。1)、通過制作不倒翁,鞏固 和運用在科學課中學到的科學知識。

 。2)、通過制作不倒翁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

  (3)、激發(fā)幼兒在藝術中享受科學帶來的樂趣。

 。ㄒ唬 活動準備:

  1、 蛋殼、酸奶瓶、玉米粒,大米,小米,豆子等等。

  2、 彩筆,剪刀,膠水,及時貼等等輔助材料。

  3、 范例幾個

 。ㄈ┗顒舆^程:

  1、 出示范例,邊玩邊說科學課結束時的兒歌導入課題,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2、 觀察范例,請幼兒說說自己觀察到的不倒翁的制作過程。

 。1)、請幼兒搖一搖不倒翁,發(fā)現不倒翁的肚子里首先要有東西,使其有重量。

 。2)、發(fā)現一下,在不倒翁肚子里的東西如果很少不倒翁能否不倒?

  (3)、不倒翁制作應該先進行那一步,然后呢?為什么?

 。4)、講講自己打算制作的不倒翁的樣子是怎么樣的?

  3、 分組制作不倒翁,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組進行制作。幼兒制作過程中,教師進行及時、適時的指導,對能力差的幼兒進行示范,及時發(fā)現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進行表揚。

  4、 進行講評活動。先讓幼兒與小伙伴之間互相說說自己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等。教師進行個別講評,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幼兒,注意發(fā)現他的作品的優(yōu)點,以激發(fā)其自信心。

  5、 與不到翁一起跳舞結束課程。(健康歌的曲子進行伴奏,兒歌是:左搖搖,右搖搖,頭兒小小,腳兒圓圓,頭輕腳重一起來做運動,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搖晃真呀么真可愛!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樂于在水中玩球。

  2、觀看小球從水底向上浮的現象,對這一現象產生好奇。

  活動準備

  在水箱中接滿水;乒乓球若干,石頭一粒。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粒石頭和一個乒乓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手里有寶貝呢!你們猜猜看我手里拿著的是什么?

  (幼兒自由猜測)

  二、觀看沉浮。

  1、師:這兩個寶貝都喜歡在水里玩,你們來看看石頭在水里怎么玩的?

 。ê苊黠@一看就知道石頭沉下去了)

  2、師:那你們說乒乓球在水里會不會沉下去?

 。ㄓ變鹤杂刹聹y后教師示范)

  三、觀看游戲:小球躲貓貓。

  1、師:小朋友聽,什么聲音啊?(播放聲音:小貓的聲音)

  師:乒乓球可害怕小貓了,這可怎么辦?它浮在水上肯定會被小貓看見的。

 。ㄓ變鹤杂砂l(fā)言)

  2、示范游戲:雙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將球摁入水中,邊摁邊說:小球躲起來了。

  見沒聽到小貓的聲音后,師放開雙手,邊放邊說:小球浮上來啦!

  3、示范游戲第二遍,鼓勵幼兒一起說:“小球躲起來了!薄靶∏蚋∩蟻砝!”

  4、分組游戲。

  教師講明游戲規(guī)則:聽到貓聲就躲起來,沒聽到了就浮上來。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愿意積極想辦法,讓紙張站起來。

  2、通過實踐,了解紙的承載力。

  3、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操作卡若干、小筐、卡紙、記號筆、若干本同樣的書、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有幾位紙家族成員要來我們班做客,我們來看看它們是誰。它們想考考小朋友們,怎么樣讓它們站起來。

  二、引導幼兒積極動腦,想各種辦法讓紙站起來。

  1、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紙,請小朋友動手試一試。

  2、幼兒自由操作。

  3、請小朋友介紹自己的.方法。

  三、幼兒猜測,實驗站起來的紙能否承載書本。

  1、教師出示記錄紙。

  2、猜一猜哪種折法放的書最多。

  3、教師提出要求。

  4、幼兒分組操作并記錄。

  四、集體交流。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小百科:紙 : 紙(紙) zhǐ 用植物纖維制成的薄片,作為寫畫、印刷書報、包裝等。紙張:紙的總稱。紙以張計,故稱。紙張一般為分:凸版印刷紙、新聞紙、膠版印刷紙、銅版紙、書皮紙、字典紙、拷貝紙、板紙等。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7-31

【必備】科學教案07-24

【熱門】科學教案07-21

實用的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實用)07-21

科學教案(必備)07-25

關于科學教案11-03

手的科學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