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匯編(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園一日三餐后,難免口中有食物殘渣,漱口是一種方便快捷的清潔口腔的方法,可保證年齡較小幼兒的牙齒清潔和健康。為此,我們應充分利用生活環(huán)節(jié)進行教育,特別是要隨時抓住時機,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幫助幼兒了解清潔口腔的.基本方法,并加以督導,形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活動目標:
1、學習漱口的正確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讓口腔變干凈。
2、初步養(yǎng)成吃完食物漱口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大嘴巴娃娃大紙杯水滴小水杯每名幼兒一個水桶兩個毛巾每名幼兒一條音樂攝像機
活動重點:學習漱口的正確方法。
活動難點:養(yǎng)成吃完食物漱口的良好習慣。
活動過程:
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今天,老師請來一位小客人,想不想認識他?
一、丁丁的大嘴巴
1、出示大嘴巴娃娃,引導幼兒認識大嘴巴娃娃,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師:丁丁是個大嘴巴的孩子,他總喜歡一下子吃很多東西,你們來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
2、幼兒觀察大嘴巴娃娃
師:誰來告訴大家他都吃了些什么?還有呢?小結(jié):丁丁一共吃了這么多東西,他又吃水果,又吃蔬菜,還吃魚,他一點都不挑食,小朋友也應該像丁丁一樣不挑食,什么都吃,身體才會更棒,更健康。
二、給丁丁漱口
1、讓幼兒知道吃完東西應該漱口。
師:他吃了這么多東西想去睡一會兒,可是牙齒有這么多臟東西就睡覺,牙齒會怎么樣?誰有辦法幫丁丁把牙齒弄干凈。
2、學習漱口的正確方法
。1)教師隨音樂演示給丁丁漱口(引導幼兒一起動起來)
提問:A.剛才我們幫丁丁漱口漱了哪些地方?
B.漱完口丁丁嘴巴里少了什么東西?還剩幾樣?誰愿意上來繼續(xù)幫丁丁漱口?
。2)幼兒隨音樂演示
現(xiàn)在丁丁的嘴巴怎么樣了?
丁丁的嘴巴變干凈了,覺得很舒服,他很感謝小朋友。那你們早上吃完東西漱口了嗎?和旁邊的小朋友互相看看,看看有沒有臟東西在嘴巴里?吹搅耸裁矗坑惺裁崔k法讓自己的嘴巴變干凈?那我們現(xiàn)在也來漱漱口讓嘴巴變干凈吧。
三、幼兒嘗試漱口
1.集體取杯進行漱口,教師攝像指導。
5.播放錄像,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小結(jié):今天,小朋友知道了吃完東西要漱口,這樣嘴巴里就會干干凈凈,牙齒會更白,所以我們以后也要養(yǎng)成吃完東西漱口的好習慣,我們的身體才會更棒,更健康。
四、結(jié)束活動
把自己干凈的牙齒露出來,我們一起來和丁丁照張相吧!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能指認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圖形。
2.會用釘板做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3.能按圖形的外形特征分類。
二、重點和難點
認識不同形狀的長方形和三角形。
三、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及材料
在活動區(qū)中提供硬卡紙和彩色紙制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和圓形。釘板和橡皮筋。分類盒。
四、設計思路
中班幼兒認識幾何圖形更多采用歸納的方法,即是在接觸了大量圖形后才能逐步歸納出同一類圖形的共同特征。所以,活動設計不宜讓幼兒從認識圖形的概念入手,而應為他們提供各種感知圖形的活動,如找出相同的圖形、照樣子做圖形、用幾何圖形拼搭各種物體等等。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感知不同圖形的特征,為以后概括提煉各種圖形的'特征奠定基礎。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這四種圖形中幼兒認識的難點是三角形和長方形,因為這兩種圖形有許多變式(即不同形狀的三角形和長方形),活動中應該出現(xiàn)各種不同形狀的圖形,消除幼兒認識上的定勢。
五、活動流程
探索活動――求同,拼搭,制作――討論活動――指認,命名,分類――復習活動――拼搭,制作
1.通過探索活動讓幼兒感知、體驗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圖形的不同特征。
。1)求同活動是讓幼兒根據(jù)盒子上的圖形標記進行匹配活動,即將標記相同的圖形放在一起。
求同活動的材料要有層次,首先提供與標記完全相同的圖形,然后再提供同類變式圖形。
(2)拼搭活動是讓幼兒用幾何圖形復制圖紙上的物體,如照圖紙拼出一艘船。提供給幼兒的幾何圖形,可以和圖紙上的一樣大小,也可以是按比例放大或縮小的圖形,以增加復制的難度。
。3)制作活動既可以讓幼兒給某類圖形涂上指定的顏色,又可以讓幼兒在有幾種圖形的紙上剪下某一類圖形,還可以讓幼兒用釘板勾出圖紙上的幾何圖形。
2.通過討論活動使幼兒能指認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及它們的變式,(重點是三角形與長方形的各種變式)理解四種圖形的不同特征。
3.通過復習活動加深幼兒對四種圖形的認識。
(1)復習活動中的拼搭應該讓幼兒自己用幾何圖形構(gòu)建各種物體,并將拼出的物體粘在紙上陳列在活動室里。
(2)讓幼兒在釘板上用幾何圖形勾出各種物體。
。3)讓幼兒數(shù)出圖紙上某種圖形的數(shù)目,并在相應的數(shù)字上畫圈。
。4)讓幼兒找出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接著往下排。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認識幾種有特征的動物的腳丫
2.體驗辨認小腳丫的樂趣
活動準備:動物的小腳丫圖片毛絨玩具(小雞小鴨大象小貓)在環(huán)境中貼上小腳丫的圖片以便幼兒辨認
活動過程:
一、請孩子看看,唱唱自己的腳
1.我們來唱唱我們的小手小腳歌曲《小手小腳在哪里》
2.數(shù)一數(shù)自己有幾只腳,我們的小腳有什么本領(lǐng)呀?
教師帶領(lǐng)幼兒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感受腳是我們的好朋友
二、幼兒辨認這是誰的小腳丫
1.出始小腳丫的圖片,讓幼兒找一找是哪只小動物的
2.說一說小腳丫的特征小雞的腳丫尖尖小鴨的腳丫扁扁小貓的腳丫像梅花大象的腳丫大又圓
3.再次辨認這是誰的`小腳丫
三、游戲:找一找,踩一踩小腳丫
1.教師說出小動物的名字讓幼兒去找找它的小腳丫
2.教師與孩子一起辨認沒有看過的小腳丫(馬的小腳丫)
3.繼續(xù)尋找其他的小腳丫。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
2、進行5以內(nèi)的數(shù)物匹配,體驗成功的快樂。
3、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小動物聚會》課件
2、幼兒操作用的盤子,上面標有2-5的數(shù)字或點子,固體膠
活動流程:
活動環(huán)節(jié):
一、猜一猜(引起幼兒的興趣)師:過新年了,小動物們要開聯(lián)歡會啦!猜一猜,會有哪些動物來?
二、按照線索猜動物老師給你們一些線索,你們來猜。
線索(一):蛋
1、猜猜誰會來?為什么?(紅紅的是雞蛋,白白的是鴨蛋)
2、讓我們一起叫小雞出來,師幼一起叫:小雞快出來!(PPT驗證)真的是小雞,小雞長大了,變成了什么?(一只公雞一只母雞)它們有什么本領(lǐng)?
數(shù)一數(shù)雞有幾只?可以用幾個點子來表示?(PPT驗證)
3、讓我們一起叫小鴨出來(PPT驗證)數(shù)一數(shù)小鴨有幾只??梢杂媚莻數(shù)字來表示(PPT驗證)
線索(二):梅花腳印
1、這是什么?(腳印)
2、猜猜是誰來了?
3、你怎么知道是小貓來了?
4、讓我們一起叫小貓出來(PPT驗證)數(shù)一數(shù)小貓有幾只?用那個點子卡來表示?(PPT驗證)
5、還有誰的腳印象梅花?
6、讓我們一起叫小狗出來(PPT驗證)數(shù)一數(shù)小狗有幾只?用那個數(shù)字卡來表示?(PPT驗證)
7、數(shù)一數(shù)一共來了幾種動物?(看PPT數(shù),小動物一個一出來)第一個是誰?第三個是誰?……
8、那種動物有2個?那種動物有5個?……
三、小動物吃自助餐(練習數(shù)物或點物對應)小動物開聯(lián)歡會真熱鬧,我們也來當小動物去參加它們的聯(lián)歡會。
1、幼兒扮演小動物
(1)幼兒自由選擇胸飾。說說自己是誰,喜歡吃什么。(每位小朋友可以去選自己喜歡的胸飾,扮演小動物。)
(2)師:小動物們,你們的肚子餓了吧!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喜歡吃的食物,請你們吃自助餐。
(3)每人拿一個盤子,看看盤子上有什么?(點子和數(shù)字)
要求:(a)想一想,你扮演的是哪個小動物,它喜歡吃什么食物?
(b)每人拿一個盤子,,拿和盤子上有數(shù)或點一樣多的食物。
2、幼兒根據(jù)盤子上的點子或數(shù)字取食物。
3、講講自己找了什么食物?有多少?(給客人檢驗)
導師點評:
1、選材很適合本班幼兒,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晰連貫,老師教態(tài)親切,和幼兒的互動很好!
2、老師的語言簡練,到位,這是數(shù)活動基本要求。
建議:
活動中缺少疏理,幫助幼兒鞏固知識的環(huán)節(jié)。如在出示課件上有地一個是什么動物,第二是什么動物是可出現(xiàn)圖片在和板上,讓幼兒來排一排順序,即鞏固又有提升。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上下來。我自己有以下及幾點感受:活動的整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整合了一些和小動物有關(guān)的知識,,活動的層次清晰,富有情趣,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活動時的.思路清晰、語言精練,能和幼兒很好的互動;顒又羞\用了多媒體,讓幼兒跟著課件的一一呈現(xiàn),老有趣味的學習。本班幼兒的專注性和傾聽習慣發(fā)展夜較好好。
但在活動中夜出現(xiàn)了一些不足,如:目標的表述調(diào)整一下,第一條和第二條的前半條合并,指向數(shù)活動方面的要求,第二條指向情感目標;環(huán)節(jié)二中最后部分滲透序數(shù)概念較好,但數(shù)字的使用不合適,混淆了幼兒的思維;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可以,考慮更好的呈現(xiàn)方式。比如:盤子上呈現(xiàn)小動物,最后將盤子貼到大黑板上,集體進行檢驗等。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陶藝在我國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幾千年前就走在世界藝術(shù)的前列,如秦朝的“兵馬俑”讓世人驚嘆。而現(xiàn)代陶藝讓藝術(shù)的門檻大大的降低了,并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創(chuàng)作不再是陶藝家的專利!巴婺唷笔呛⒆拥奶煨裕亲钭匀徊贿^的事,而陶藝又是一種具有深厚
內(nèi)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藝術(shù)形式。這么簡單的活動卻能啟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想象力,培養(yǎng)孩子一種終身受用的高尚志趣,讓孩子們開始懂得美,開始喜歡藝術(shù)。在幼兒期進行陶藝教育不但有教育意義,更是孩子們快樂的載體,所以陶泥是孩子游戲中的寶貝。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讓幼兒能夠感受陶藝的魅力,并結(jié)合課件以局部展示陶藝品的方式,拓展幼兒的想象力。
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感受陶藝的魅力。
2。以局部展示陶藝品的方式,拓展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陶文化的熱愛。
準備:
陶泥 陶藝課件 陶藝實物 陶藝工具若干 背景音樂
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入活動室。
二、教師逐一出示課件,幼兒欣賞并進行發(fā)散性思考。
1、出示課件一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像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課件二
現(xiàn)在又像什么了呢?(幼兒自由回答)
3、出示課件三
現(xiàn)在有變成什么了呢?(幼兒自由回答)
它是裝飾在什么物體上的呢?(陶罐上的)
那么它會有什么樣的罐口呢?是罐脖子長長的;大大的;還是小小的呢?
教師小結(jié):哦,原來陶罐上還可以裝飾這么漂亮的花紋啊!
三、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感受陶藝的魅力。
1、出示部分陶藝實物,讓幼兒去看;去觸摸;去欣賞。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兒有很多的陶藝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你最喜歡哪個作品?它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從形狀和花紋去觀察和欣賞)
2。出示陶藝課件,幼兒欣賞精美的陶藝作品。
你們瞧,我這兒還有更多的陶藝作品。(教師介紹個別作品)
四、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裝飾陶藝作品(加背景音樂)
1、師:我有好多未完成的作品,現(xiàn)請你們來裝飾一下,讓它們變的更漂亮!
2、幼兒分組合作裝飾陶藝,教師鼓勵幼兒用上陶藝工具。
五、活動結(jié)束
你們真棒,作品太美了!現(xiàn)我們拿著我們的作品請其他小朋友來欣賞!
建議:
可收集制作陶罐過程,將它與欣賞陶藝作品相結(jié)合。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常規(guī)教案11-15
有關(guān)小班教案范文 小班教案優(yōu)秀03-1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小熊》教案05-29
小班教案水果教案12-08
小班教案(優(yōu)秀)08-05
小班教案(熱)07-30
【優(yōu)秀】小班教案07-30
[薦]小班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