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7篇(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信息資料:生字卡片、相關(guān)圖片、音樂磁帶、學生查找詩人的相關(guān)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挖掘積累。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圖片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觀察到的內(nèi)容。
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板書課題)
先來學習《草》。
二、自學
1、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
三、感悟
1、自由讀古詩,思考:自己哪里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
2、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如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
3、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1)“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課件,說說草長得怎么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
。2)“歲”可問學生幾歲了 ,隨學生回答告訴學生從出生到現(xiàn)在幾年就是 幾歲,“一歲”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并讓學生說說草什么時候是“枯”?什么時候是“榮”?
。4)“盡”可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說出火只能燒光草的葉和莖卻燒不完地下的草根。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自主品讀的基礎上交流學習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
四、朗讀
1、自由讀: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喜歡小草那種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
2、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配樂讀——競賽讀。
【在充分地誦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
五、背誦
1、情境背誦:教師創(chuàng)設把《草》背給家人聽的情境,引導學生背誦。
(如“離離原上草”我怎么聽不懂呢?怎么不寫花,只寫草呢?……)
2師生共同扮演媽媽、哥哥、爺爺?shù)冉巧M行表演背誦。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背誦,既訓練了形義較難的字,又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利于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
六、練習
1、填空。
離離 ,一歲一 。野火 ,春風 。
籬落疏疏一徑深, 。 。飛入無處尋
2、按要求分類。
未 追 店 枯 徐 燒 榮 菜 宿
3、獨體字 左右結(jié)構(gòu) 上下結(jié)構(gòu)
上中下結(jié)構(gòu) 半包圍結(jié)構(gòu)
七、書寫
1、學習書寫“枯、榮、燒”三個字。重點指導: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弊謾M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第二課時
一、回顧
背誦古詩〈草〉。
二、自學
按照以前的學習步驟自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讀: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讀懂了?哪里還不懂?
3、說:在學習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三、交流
1、學生先在組內(nèi)說說自己讀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介紹詩人楊萬里的資料。
2、班級交流,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
四、朗讀
1、自由讀:你對暮春時節(jié)的景色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指導讀:孩子在捉蝴蝶時是什么心情?(高興、喜悅)找不到時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引導學生結(jié)合插圖展開聯(lián)想,豐富語言積累,進一步體會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
3、競賽讀:小組內(nèi)比賽,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班級比賽。
4、評價讀:誰讀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
【詩歌語言凝練,富于韻律感。多種形式的朗讀,利于學生體會詩人情感,培養(yǎng)語感!
五、背誦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戰(zhàn)背、齊背。
六、拓展
1、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2、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給學生提供“二度創(chuàng)作”的題材,不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描寫的關(guān)于春天的古詩。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里的一棵奇葩,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背誦的興趣,培養(yǎng)課外積累的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七、寫字
學習其它幾個生字,重點指導: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宿——寶蓋不宜太寬。
八、評價
1、學生練習書寫,自我評價:在自認為寫得滿意的字上做標記。
2、小組內(nèi)展示交流,互相評價:根據(jù)組內(nèi)建議把不滿意的字再寫幾個。
【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評、互評,使學生學會評價 ,在互相學習、借鑒、欣賞中共同進步。】
教學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詩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見的生機勃勃的暮春景色。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對整個教學過程和同事的評價作了回顧、反思,感觸頗多,現(xiàn)小結(jié)如下:
一、多法并用,感受詩境
1、抓重點詞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我抓住重點詞語“籬落疏疏”、“一徑深”、“未成陰”等,采用圖文對照讀、回憶舊知想一想、出謀劃策畫一畫等多種方式,把古詩意境通過學生學習體驗活動變成具體的圖景,從而讓學生體會菜園的美麗、恬靜,感受花叢追蝶的快樂。同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古詩解讀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以讀為本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計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我引導學生先看圖,說說圖意,感受美。
然后讓學生自讀自悟,聯(lián)系看圖,感悟圖文相通之處,從圖悟文,把課文與圖意融為一體,啟發(fā)學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對詩句的領(lǐng)會、理解。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jié)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在一次一次地朗讀中,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lǐng)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煉。
二、創(chuàng)設情景,升華感情
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我班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40多首古詩,孩子很希望有個展示的機會。時值春天大好時機,我想,何不收集幾張圖片來讓學生看看美好的春光,說說此時此刻想到的詩句,況且也能促進本課情感目標的達成。果然,孩子們的情緒很高,不僅能對著圖片恰如其分地說出詩句,還能發(fā)出由衷的贊嘆:“春天真美!我愛春天!”“春天真是個魔術(shù)師,把大地裝扮得這么美麗!薄斑@真是‘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我知道我成功了,因為孩子的靈性在閃耀了,孩子的情感在噴發(fā)了。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
1、預設欠充分
課堂具有動態(tài)生成的特點,并且這種生成并不是無法捉摸的。只要預設充分,精彩菜會涌現(xiàn)。如:在設計教案時,我意識到“籬落疏疏”是個教學難點,準備用圖片、板畫、擴詞來解決。在兩次試教中,學生都能一點就通,難點突破不再是個難題了。但在這次教學中,情況出人意料,學生竟理解為“籬笆很密”。我想如果開始能收集一張“密不可鉆的籬笆”圖片比較一下,詩意就顯而易見了。
2、方法欠鞏固
在理解詩意之前,我讓學生回顧了以前理解詩意的方法,接著就讓學生學習今天的“邊看插圖邊讀詩”的方法來理解這首詩,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我想如果能把新舊方法并用,也許難點就會迎刃而解了;如果能在理解詩意中,強化新方法,也許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提高更快;如果能在拓展說詩中,引導學生感悟圖文相通的妙處,也許學生的感悟理解就會更深刻。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想象的能力,提高說話和評議的能力。
2、會用句式“先……接著(然后)……最后”把吹泡泡的過程講清楚;能用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把泡泡的樣子說具體。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把吹泡泡的過程按順序說清楚以及想象泡泡的樣子像什么。
2、教學難點 :觀察吹泡泡的動作,能分解出一個一個的動作。
教學準備:
肥皂水及吸管。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1、談話揭題。
今天,我們要上一節(jié)觀察游戲的說話課,題目叫《吹泡泡》。要求小朋友一邊玩,一邊認真地觀察,我們來比一比誰吹的泡泡又大又多,誰觀察得最仔細,并能把吹泡泡的過程有條理他講清楚。
2、吹泡泡,練習說吹的過程。
。1)自由吹泡泡,邊吹邊想:這些泡泡是怎么吹出來的?板書:吹
(2)看別人吹泡泡,說說吹泡泡要有哪些動作。(吹的人要注意將動作較清楚地演示出來)板書:拿放吹
。3)用上句式“誰先______”把吹泡泡的過程講清楚。(如:小明先拿起吸管放到有肥皂水的瓶子里蘸一下,接著把吸管
的另一頭放到嘴邊,最后對著吸管口輕輕一吹,泡泡就吹出來了。)
。4)評議:1、過程有沒有顛倒?
2、關(guān)聯(lián)詞有沒有用對。
(5)”輕輕一吹”還可以換什么詞?
(小心地、小心翼翼地……)
。6)連起來說說吹出泡泡的過程。
同桌互說一指名說
3、再吹泡泡、觀察泡泡的樣子。
。1)比一比,誰吹的泡泡最大、最多。一邊吹一邊看:這些泡泡怎么樣子的?像什么?板書:看
出示基本句式:
(又大又圓的、串串的`、圓圓的、彩色的、花花綠綠的、五顏六色的……氣球、彩球、皮球、玻璃球、葡萄……)
。ǖ对u議:從泡泡的形狀、大小、顏色上去評議泡泡像什么說得好不好。
。3)變換句式說1、泡泡(),像()。
2、()的泡泡(),像()
(4)任選一種句式說說泡泡的樣子像什么。
(5)用句式:把泡泡的樣子說具體。
。6)當你看到這些美麗的泡泡時,你會怎么贊美它們呢?(真是美麗極了!多美。
。7)把泡泡的樣子連起來說一說。(自由說——指名說)
。ㄟ@些泡泡有的又大又圓像只大皮球,有的五顏六色像節(jié)日的彩球,還有的雖然很小,但一個挨著一個,像一申串葡萄,真是美麗極了。
4、觀察想象
這么多漂亮的泡泡,它們是怎么樣的?會飄到哪里去?干什么呢?請同學們動腦筋,看誰的想象能力強。板書:想(老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愿望、心里話講出來)如 ①這些泡泡慢慢悠悠地飄呀飄,它們想飄到祖國各地去,看看改革開放的新景象。②這些泡泡自由自在地飄呀飄,它們要飄到月球上去,看看月球上究竟有些啥。
5、把整個活動的過程連起來說一說。(基礎好的班級可以把想象的內(nèi)容也說上去。
6、小結(jié)。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描寫植物的奇異之處。
過程與方法
1.以“導——扶——放”為主要形式進行教學。
2.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植物世界的神奇與奧妙,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所描寫植物的奇異之處,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搜集有關(guān)奇異植物的圖片;
3.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之一,是學生認知課文。體會課文。理解作者寫作思維的一條的途徑。在讀中學生可以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華。在這堂課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在自主。寬松的學生環(huán)境中獲取新的知識。主要抓住課文的二。三自然段進行有目的地教與學。整堂課都是緊緊圍繞“奇異的植物,奇異在哪里?”這一個問題來學習的。通過學習每一處植物的奇異來理解重點的詞語和句子。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視理解重點詞句,重點段落。做到“綱舉目張”,抓住重要問題,引領(lǐng)教學全過程。使教學的重點突出,難點得以突破。
教學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導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為了能更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與他們自身的潛能,在整個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fā)揮主導者的作用,引領(lǐng)學生在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基礎上,利用所學的方法學習后面的其他段落,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課堂上,我要把學習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采用大量的激勵語言,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自主地去理解重點字詞,誦讀相關(guān)段落,感受奇異植物帶來的欣喜。
教學過程:
(一)解題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出示課件)認讀生字和詞語:嚼 醉 蚌 花棚 剝皮 低洼 荷花 柔和 縮回 捕蠅草
3.(放錄音)同學們認真聽,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從課題看,同學們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從課題引入,復習前面所講內(nèi)容,為今天的學習起到鋪路搭橋的作用。針對課題鼓勵學生質(zhì)疑問難,很自然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過渡:植物世界里的植物究竟有多么神奇呢?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小星先后到了哪里?觀察到了什么奇異的植物?找到了用筆劃一劃。
師:你的思路真清晰,為什么能這樣呢?因為作者走到哪就看到哪,寫到哪。這是什么順序?(參觀順序)也可以叫移步換景。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塊兒移步賞景。去感受每一種植物到底奇異在哪?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全班齊讀第一段。
(2)提問: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反饋。
小結(jié):這一段交代了參觀的人物和地點以及向?qū)А?/p>
設計意圖:通過這段的學習,教會學生寫參觀記一定要交代參觀的時、地點、人物,讓人讀了能夠一目了然。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二段,找出這段寫了哪種植物,細心體會它的奇異之處?(用——畫出植物的名稱,用~畫出植物的奇異之處)
(2)(投影出示)走進植物園,一陣風吹來,大家聽到哈哈的笑聲。這兒明明沒有別的游客,哪兒來的笑聲呢?大家正感到奇怪,李叔叔把他們帶到一棵長滿果子的樹下,說:“這叫哈哈樹,樹上的果子被風一吹,就會發(fā)出哈哈大笑的聲音!
①討論交流,指名反饋。(老師相機板書:哈哈樹→發(fā)出笑聲)
、诶蠋熤笇W生朗讀此段。a. 讀好問句,“這兒明明沒有別的游客,哪兒來的笑聲呢?”這個問句都是有疑而問,要讀得短而上揚,讀出因好奇而急切想知道其中原因的心情。
b.讀好描摹人物情狀的詞語,如:“大家正感到奇怪”,引導學生體會當時小星的心情,讀出人物的情感變化,讀時可稍重些。
c.你喜歡這種植物嗎?試著讀一讀,喜歡的站起來帶著你的感情讀一讀。
、蹘熒餐偨Y(jié)學法。
讀,自然段
找,地點和植物的特點
想,植物奇異的地方
讀,帶著感情讀,讀出奇異的特點來。
設計意圖:第二自然,引導學生品詞析句,讀中理解。教師采用“導”的方法進行教學,并和學生一起總結(jié)學法,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3.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下面我們就用剛才這樣的方法自己試著學習這部分的內(nèi)容。
(2)學生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小星行為表情的語句來體會和理解植物的奇異之處。
(3)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板書:帶電花→帶微電)
(4)①讀句子:小星越看越喜歡,便伸手去摸。“啊!”
、谛⌒窃娇丛较矚g,便伸手去摸。誰知,他的手指剛碰到葉子,就感到一陣麻木,好像觸了電似的!鞍!”他驚叫著把手縮了回來。(指名讀,比較不同)
指名學生朗讀本段,要讀出我們“不可思議。神奇”的感覺。
設計意圖:出示學法,便于對學生進行“扶”學,讓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在“導——扶”的過程中,通過讀來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
4.學生自學(4—7)自然段。
(1)學生根據(jù)學法,自主地學習這部分的內(nèi)容。
(2)出示合作學習要求:(投影出示自學提示)
、倮首x課文第4——7自然段,“—”線劃出介紹哪種植物,找出最能體現(xiàn)小星行為表情的語句。用~畫出李叔叔介紹這種植物的奇異之處。
、 同桌進行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指名反饋,教師相機板書。
(4)(出示課件)指名讀4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一下蠟燭樹的樣子嗎?師生合作讀讀。
(5)自由讀5自然段,想一想:為什么管這種草叫醉草呢?自由讀6自然段,畫出書中描寫捕蠅草捕蟲的句子,讀一讀。
分角色朗讀7自然段:女生讀小星的話;男生讀李叔叔的話;老師讀敘述部分。
設計意圖:由于2—7自然段的結(jié)構(gòu)相同,我在4.5.6.7自然段的學習中,通過“放”這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的自主性充分得以展示和調(diào)動。
5.學習第八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李叔叔帶領(lǐng)大家參觀了這么多奇異的植物,你們最想說什么呢?
(1)指名反饋。
(2)自由讀最后一段。
(3)為什么結(jié)尾用了“奇異”這個詞語,引導學生知道最后這句話是同學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嘆,是全文的中心句。(投影出示:多么奇異的植物世界啊!)
(4)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這句話。
(三)對照板書,總結(jié)全文 。
課文通過記敘小星和同學們參觀植物園,李叔叔向我們介紹了六種奇異的植物,它們分別是……大自然的植物千姿百態(tài),那學習了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呢?
設計意圖:教師恰當?shù)目偨Y(jié),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教師總結(jié)。
在自然界里有許許多多的植物,它們猶如天上的繁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老師希望你們平時多留心觀察,多看課外書籍,將來去探索植物世界的奧秘。
(六)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1.播放世界上其他奇異的植物,學生觀察,看看有什么特性。
2.把自己知道的奇異植物,說給大家聽。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短文,根據(jù)題目問題找出答案。
2.引導學生留心以前學過的生字,激發(fā)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讀懂短文,根據(jù)題目問題找出答案。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談話導入: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值得我們探索的學問,哪怕是—個漢字。所以經(jīng)常有人會這樣感嘆:處處留心皆語文。以前你通過學習處處留心這道題目,有什么收獲或感想嗎?
2.審題。
(1)指名讀題,其余學生仔細聽要求。
(2)交流:聽了題目,請說說本題的具體要求。
3.自由朗讀短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不跳讀漏讀,邊讀邊思考短文講了什么事情。
(1)檢查自由讀書情況。
(2)同桌交流,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4.默讀短文,思考后面的問題。
(1)自己默讀短文,在文中找出有關(guān)答案。
(2)同桌交流答案,相互。
(3)全班交流。教師簡單介紹形聲字(漢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
(4)匯報學習感想,激發(fā)探究興趣。
5.思考并交流第二道問題。過渡:原來漢字也有如此深奧的學問哪!
(1)回憶,提出曾經(jīng)有疑惑的生字,教師將其寫在黑板上。
(2)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展開四人小組討論,老師巡視點撥。
(3)集體交流。
6.課后延伸。每一個生字都有一個故事,祖先造字都是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生產(chǎn)實踐進行的。激發(fā)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處處留心,探索生字的奧秘。
板書設計:
處處留心
旱 睜 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背熟八個詞語。
2.照樣子,寫好帶有“口”的字。
教學重點:
背熟八個詞語。
教學難點:
照樣子,寫好帶有“口”的字。
教學過程:
二、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學的詞語和一個神話傳說有關(guān)。
2.學生自學詞語。
(1)要求讀正確,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快速地查詞典。
(2)開展多種形式的讀,相機正音。
3.理解詞語意思。
(1)指名介紹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故事。
(2)借助課文插圖相機出示并理解“混沌不清’,、“昏天
黑地”、“大刀闊斧”、“開天辟地”兩組詞語,引導學生在神話典故中理解詞語含義。
混沌不清:古代傳說中指天地未分之前渾然一體的狀態(tài)。
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黑不明。
大刀闊斧:比喻像使大刀、用闊斧那樣,做事果斷、有魄力。
4.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小組合作練習背誦。
5.反饋:指名背--小組賽背--集體齊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讀題審題,明確要求。
2.指導。
(1)出示“吊、啄、若”三個字。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三個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關(guān)鍵組件的書寫要求。
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作:三個字雖然結(jié)構(gòu)不同,但都含有“口”;三個字由于“口”的位置不同,所以大小也不同。
(3)教師范寫。
、偬嵝褜W生處理好各組件間的關(guān)系,擺好“口”的位置。
、谔嵝衙總字的關(guān)鍵筆畫:“吊”是上窄下寬,最后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強調(diào)豎中線問題;“啄”是左窄右寬,彎鉤在豎中線上起筆,回到豎中線時出鉤;“若”是上窄下寬,提醒寫好攔腰橫。
3.練習。
播放輕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擺正姿勢,認真練習描紅、仿影和臨寫,老師巡視指導。
4.反饋:選出有代表性的作業(yè)引導學生觀察評議,既要表揚好的,又要指出敗筆之處以示提醒。
板書設計:
練習4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談談看了漫畫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學重點:
談談看了漫畫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學難點:
語言流暢,想象合理,內(nèi)容描述完整。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以漫畫為話題,談話揭題。
2.審題。指名讀,共同討論題目要求。
3.投影出示漫畫,仔細觀察每幅漫畫,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每幅漫畫的主要內(nèi)容。
4.編故事,講故事。
(1)進一步仔細觀察漫畫,引導學生從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展開合理想象。
(2)同桌互相交流所編的故事。
(3)小組交流并推選代表全班交流。教師及時引導、,提高交際效率。
5.漫畫交流會。
教師出示“漫畫交流會”,請學生上臺將以前準備好的'漫畫在小組內(nèi)展示,談談自己看漫畫后的感受。
板書設計:
練習4
漫畫交流會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學寫毛筆字,掌握單人旁和雙人旁的書寫要領(lǐng),寫好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
教學重點:
掌握單人旁和雙人旁的書寫要領(lǐng),寫好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
教學難點:
掌握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復習檢查:回顧基本筆畫“撇”和“豎”的書寫要領(lǐng)。老師相機演示。
2.讀題,審題,明確要求。
3.指導書寫單人旁和雙人旁。
(1)教師范寫,學生用心觀察,尤其是雙人旁的兩個撇畫。(可提筆跟著老師書空)
撇:逆鋒起筆,折鋒向右,轉(zhuǎn)鋒向右下稍頓蓄勢,用力直向左下撇出,形短而勢曲。
豎:直接落筆,筆鋒向下力行,頓筆向左上收筆,微呈露珠狀。
(2)學生執(zhí)筆練寫,練習運筆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書寫書上的兩個字。
(1)指導觀察分析字體結(jié)構(gòu)特點。(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
(2)老師范寫,講清書寫要點:左右之間不要擁擠,也不要彼此分得太開,左部寫得窄些,右部寫得寬些。
(3)學生練習,播放古箏曲。仿寫時要提醒學生先看清楚范字,再動筆寫。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并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
5.反饋。
出示有代表性的作業(yè),師生評議,表揚好的,指出存在問題,進行矯正訓練。
板書設計:
練習4
化 行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一 授課時間
二 課題:識字六
三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9個生字。
2 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初步感知詞語的反義關(guān)系。
四 學習重點:識字
學習難點:較流利地朗讀
五 學習準備:音樂磁帶
六 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為主
七 學習過程:
。ㄒ唬┱勗捯
1 講一講平時看到的認為美的或丑惡現(xiàn)象的例子。
2 引導歸納,談話導入
(二)朗讀課文
1 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圈出生字學一學
。2)朗讀展示,把自己最喜歡的.內(nèi)容讀給同伴聽。
正音,評議
。3)引讀課文,感受詞語的意思及反義詞的特點
2 再讀入情
。1)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2)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3)講講身邊助人為樂的人和事。
。4)朗讀單元引言
(三)指導認字
1 小黑板出示相關(guān)詞語,認讀正音
2 小組自學要求認識的字
3 交流識字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ㄋ模┦熳x課文,鞏固識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 鞏固生字,會寫8個字。
2 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在識字,朗讀的過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樹立關(guān)愛他人的感情。
四 學習重點:朗讀
學習難點:朗讀感悟
五 學習方法:朗讀
六 學習準備: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七 學習過程:
。ㄒ唬⿵土暬仡
復習字詞
1 抽讀詞語卡片,評議糾正
2 多種形式讀詞語
3 抽讀其他生字
4 組詞,擴展說話
。ǘ┱b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課文。
1 同桌讀
2 自由選擇伙伴讀
3 讀給伙伴聽
4 自己小聲讀
邊讀邊品位課文的思想和韻味
。ㄈ┲笇懽
1 結(jié)合范寫,觀察字形
2 書空,描紅,臨寫
3 展示,評議,提高
。ㄋ模⿺U展活動
收集反義詞,試著組成幾句對子。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懂得介紹水果應該抓住水果的顏色、形狀、味道三大特點。
2.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愛吃的水果產(chǎn)生說話、寫話的愿望和興趣。
3.在小組合作中學會具體有順序的介紹水果,并寫一段通順的話。
☆教學重難點
清楚而有順序地介紹和描寫出水果的特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而運用適當?shù)男揶o手法生動地介紹和描寫水果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學生觀看《娃哈哈》的廣告。
☆設計思路
教育學指出,一定的情境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fā)思維與表達的環(huán)境條件的動力源。課前,通過講臺上擺設的各色水果、各小組自帶的水果,營造出一個鮮活的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學生在陣陣水果香中放松心情,把注意力集中于手中那一只只垂涎欲滴的水果。課中,變單調(diào)的看看、說說為多種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猜水果、看水果、摸水果、聞水果、嘗水果、說水果、評水果),變枯燥的答問形式為討論、猜測、展銷、表演、欣賞、評價……讓每個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同學問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機會,使語文實踐活動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學生在這樣的課堂里進發(fā)出生命的火花、活躍出靈動的思維。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設計理念
一、聯(lián)系生活導入
1.老師一踏進教室就聞到了各種水果的香味,看到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水果,原來今天我們要上——“愛吃的水果”。
2。你們愛吃什么水果?(隨著學生興奮地回答,相機指導學生用“和、最、有……還有……、等等”把話說完整。)
二、猜測水果并揭示
1.老師也有著最愛吃的水果,你能來猜猜嗎?(學生自由獵,老師含笑不語。)
2.這樣猜是沒有根據(jù)的,老師不能直接告訴你們水果的名字,不過你們可以向老師詢問水果的特點,想想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問?誰先猜到,老師就把這種水果獎給他!(學生提問;老師邊板書,邊描述特點。)
3.當學生興奮地猜出后,師生共同總結(jié)板書:想想看,剛才你們從水果的哪幾個方面提問的?
。ㄐ螤畲笮 ㈩伾、表皮、果肉、核或子、味道)
三、優(yōu)化互動交際
1.你愛吃什么水果?能從這幾個方面來簡單說說,讓同桌小朋友猜猜嗎?(左右兩個小朋友互相說—說。)
2.誰愿意把你最愛吃的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介紹給同學們?其他同學當美食評論家,聽后評評誰說得好。
3.小朋友說得很清楚,但怎樣才能說得更好,讓其他小朋友聽了你的介紹也喜歡上這樣水果呢?我們一起來努力。ㄒ詣偛耪f的水果為例,用“像”補充形狀,用“摸”或“擬人”化補充顏色,用“嘗”補充味道。如果還知道這種水果其它方面的知識,也可以說一說。)
四、小組合作交際
1.現(xiàn)在以小組為單位,在你們帶的水果中評選出你們小組共同都喜歡的水果,然后聚在一起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完成你們小組共同的表格。等一會,我們來開個水果展銷會,看哪一小組介紹的水果最受顧客的歡迎!
附表:
第________大組水果__________看一看顏色、形狀:摸一摸表皮:聞一聞味道:嘗一嘗口感:這種水果其他方面的知識2.小組合作介紹這樣水果。
記錄人_________發(fā)言人___________組長___________空氣中彌漫看的果香、刺激眼球的各色水果,營造了一個真實的生活情境。
學生在回答自身的愛好時,往往使用生活中的口語,語句很不規(guī)范,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規(guī)范語言,正確地進行口語交際。
通過猜測老師愛吃的.水果,激發(fā)起學生提問猜測的興趣,學生都想第一個猜中,因此開動腦筋格外活躍,從水果的各個方面進行提問,這樣,學生問的也就是老師原本要教的,但前者遠比后者來得主動、深刻而興趣盎然。
多層次的互動交際就是要打破以往老師說學生聽,或者學生說老師聽的單方面模式,做到“目中有人”,聽時有說者,說時有聽者,聽時要有反饋,而說者也要注意到這種反饋,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
在學生不斷掌握已知的過程中,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步通過猜問游戲揭示介紹水果的三大特點(形、色、味),第二步通過同桌互說、大堂交流評說,在實踐中鞏固說話要點,第三步通過評說示例,學習用多種手法和語句、詞語把水果介紹得生動形象。
群體互動是一種擴大學生口語交際參與面的好方法。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的態(tài)度及參與的意識與交往能力。同時表格對于小組的分工合作起著一個輔助的作用,幫助小組成員逐漸形成合作能力,使小組成員“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得跳起來摘果子”。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了解通訊的特點
2.說明文和記敘文作比較
教學方法:
注意說明文和記敘文的區(qū)別和交叉。
從本文寫作目的,記敘的完整性與比重,描寫的程度等方面同第一課作比較;將本文某些代表性段落改寫成說明文,達到更鮮明直接的比較目的,對于交叉,可重點分析幾個代表性段落,摘取說明部分。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預習作業(yè):思考題
。1)本文里有哪些記敘成分?
(2)本文與《中國石拱橋》的不同表現(xiàn)在哪?
生詞注意
匝道(zā) 翌日(yì) 迥導(jiǒng) 鳥瞰(kàn) 湍急(tuān)
老嫗(yù) 并行不悖(bèi) 疏浚(jùn) 矗立(chù)
徜徉(dnáng)(yáng) 茴蓿(mù)(xu) 豁亮(huò)
儼然(yǎn) 姹紫嫣紅(chà)(yān) 愜意(qiè)
栓塞(shuān)(sè) 偃旗息鼓(yǎn)
文學常識:通訊是新聞體裁,一般是記敘文,用敘述描寫等多種方法報道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通訊必須真實、詳細、生動、文學色彩較淺。
課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記事的通訊,它報道了北京立交橋的.修建和建成后的情景,在給本文劃分段落時,我們要思考以下問題:
。1)“立交橋”這個名詞最先出現(xiàn)于哪一節(jié)?(3節(jié))
。2)課文介紹立交橋時,先用什么順序?從第幾段起改換了記述順序?(先以時間為順序,從10節(jié)后改成空間順序)
(4)從哪段開始是回顧立交橋出現(xiàn)之前的情景?(15節(jié))
(3)哪些段落是帶總結(jié)性的段落?
。8節(jié),從時間上總括上面幾段,介紹建橋速度和數(shù)量,9節(jié)、14節(jié),從空間上總括,介紹立交橋的造型姿態(tài))
。5)從第幾段開始又說起立交橋了?(17節(jié))
弄清了上面幾個問題,我們就給課文找出了幾個分界處,那就是:2、3節(jié)之間;8、9節(jié)之間;14、15節(jié)之間;16、17節(jié)之間。
是不是就應當以這四個分界處將課文分為五部分?若不是該如何合并劃分呢?(見書)
(一)十年中北京立交橋飛速發(fā)展的情況。
。ǘ┍本┝⒔粯虻亩嘧硕嗖。
。ㄈ┍本┝⒔粯蛟谏鐣髁x建設中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5-30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2-30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麻雀》教案02-06
小學語文教案11-11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16
語文小學教案范文04-11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