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23 10:59:2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shù)學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shù)學教案匯總(7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和發(fā)現(xiàn)圖形中的公共邊,并在圖形拼搭過程中嘗試運用。

  2、樂于參與游戲,感受圖形拼搭的樂趣。

  活動準備:圖形卡、小筐、小棒、經(jīng)驗準備活動過程:

  一、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圖卡教師提問

  師:這是什么圖形?有什么特點?(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小朋友們都很棒,不僅知道圖形的名稱還知道圖形的特點。

  二、介紹操作材料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小棒、小框)

  三、拼一拼

  師:(1)一根小棒當成三角形的一條邊,誰能拼出一個三角形?(請一個幼兒拼)

  (2)剛才小朋友拼一個三角形用了幾根小棒?(三根)

  (3) 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要拼成兩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幼兒自由回答)小朋友們請你們在想一想能不能再少一點,用5根小棒拼兩個三角形?行不行?我們來試一試。幼兒使用小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探索實踐結束后,請成功的幼兒分享成功經(jīng)驗。

  先拼成一個三角形,再加上兩根小棒,三角形有三條邊為什么只用兩根小棒呢?(已經(jīng)有一根小棒),那這條邊是誰的邊呢?(是兩個三角形的邊)。這個小棒是這兩個三角形共同的邊,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公共邊。幼兒操作,用不同顏色的小棒將公共邊替換。

  四、拼撘大挑戰(zhàn)教師介紹材料

  小棒、 不同顏色的記錄牌分組進行拼撘 拼兩個正方形,使用小棒最少的`獲勝。拼好后在記錄表上記錄下來。教師巡回指導師:小朋友們都用了幾條邊,幾根小棒?(7)咦?好奇怪,一個正方形4條邊,兩個正方形應該有8條邊,要用8根小棒,怎么你們都只用了7根小棒?(因為用了公共邊)請幼兒找到自己拼撘圖形的公共邊,用不同顏色的小棒替換公共邊。老師將正方形的其它邊設置成公共邊,請幼兒想一想可不可以。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

  師:經(jīng)過小朋友的操作,你們都發(fā)現(xiàn)什么小秘密啦?(每條邊都可以做公共邊)挑戰(zhàn)升級每一組拼5個正方形,哪一組用的小棒數(shù)量最少,哪一組就算贏。拼好了請記錄在你們的記錄牌上。15根小棒教師引導幼兒尋找藏起來的正方形(田字格)再次請幼兒想一想怎么辦?(減掉一個小正方形)。那減掉了幾根小棒(3根)現(xiàn)在我們拼5個正方形最少需要幾根小棒?(12根)五、活動延伸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用8根或10根小棒可以拼成幾個正方形。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理解單數(shù)雙數(shù)的概念,并能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shù)。

  2.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shù)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歌曲《好朋友》、母雞、小雞帶數(shù)字圖片若干,鉛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撲克牌 (單數(shù) 雙數(shù))字卡,輕音樂活動過程:

  一、請小朋友們聽《好朋友》的歌曲進場,歌曲結束后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復習1—10的數(shù)字。

  二、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這是哪里?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呢?所有的東西,不論大小都是2元,想不想距老師一起去逛2元超市呢7老帀這里準備了一張代幣劵,看看這是多少錢?從那丟地方看出是5元?這個圓圓的硬硬的叫什么?(硬幣)那還月一種軟軟的紙的叫什么>(紙幣)?一共有5個一元的,所以就是5元錢。那剛剛老師說了,我們要到2元超市去買東西,看看老師昫怎么買東西的。

  2元錢買一件商品,再用2元錢再買一件商品,看老師用5元錢在2元超帀買了幾件商品?(兩件)買的什么?那還剩幾元呢?還一元錢在2元趄市能買到什么?(買不到)為什么??2元超市就用2買一件商品,還差一元,所以買不到。

  三、圈一圈

  老師這里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1到10的`代幣劵,要請每個小朋友圈一圈,2元圈一下,并思考一下,看看這些代幣劵中間藏著什么秘密,你能買多少件商品。請小朋友輕輕的起立,到旁邊的桌子上圈圈,2元錢買一樣東西。(放輕音樂)四、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shù)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有些硬幣缺少好朋友,有些都有好朋友。看看你的表格,有沒有沒買到東西的?是數(shù)字幾?(1)因為它不夠2元錢,買不到東西。看看代幣劵中,哪些是有剩余一元錢的?讀讀它們是幾?

  哪些是沒剩余錢的?

  教師小結: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shù),總會剩下一個的數(shù)叫單數(shù);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shù)叫雙數(shù)。

  五、在游戲與操作中區(qū)分單雙數(shù)舉起手中的撲克牌,教師如舉起單數(shù)卡片,孩子就要舉起單數(shù)數(shù)字。

  六、游戲:《小雞找家》

  活動反思:

  今天給孩子上的是大班數(shù)學活動《認識單、雙數(shù)》,讓幼兒感知單、雙數(shù)的主要特征。難點是自己操作對比,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shù)。在環(huán)節(jié)設置上,我采用了老師先演示,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教師總結,幼兒再操作加深感知的方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通過操作彩色串珠,進一步了解10以內數(shù)的分解組成;

  2.通過實物操作,能進行10以內數(shù)的簡單加減運算。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彩色串珠;10以內的算式卡若干。

  2.學具準備:圖片、作業(yè)紙、鉛筆若干。

  3.《數(shù)學心智開發(fā)》第6冊。

  活動過程

  1.常規(guī)活動——問候,走蒙氏線。

  線上游戲;是個小朋友。

  2.集體活動。

  ①教師演示教具操作。如演示算式26=8,教師先取彩色串珠-2-1放在操作面上,取“”放在其右邊,接著再擺彩色串珠-6-1在“”的右邊,其后放“=”,然后再放彩色串珠-8-1。在彩色串珠下方用對應的數(shù)字卡片表示。

 、趶土10以內數(shù)的分解組成。教師請幼兒拿出格子圖,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說出每排有多少格子(10格),并用數(shù)字10表示出來。讓幼兒在第一排的最后一格畫上斜線,引導幼兒說出10個格子,可以分成9個白格子和1個黑格子,即10可以分成9和1。讓幼兒順次每排用斜線多畫一個格子,并說出10的其余幾種分合式,用數(shù)字在作業(yè)單上記錄下來。

 、鄢鍪玖4張圖,要求幼兒有序地說出10的分解組成,教師引導幼兒按圖片列加法算式。列加法算式:求總數(shù),用什么方法計算?幼兒根據(jù)圖片口述列出2道加法算式“18=981=9”。

 、苡變壕毩。引導幼兒分析,加法算式中,前兩個數(shù)字交換位置,總得數(shù)不變。

 、萦螒颉按蚵槿浮。教師出算式,幼兒心算出得數(shù),若得數(shù)是9,便表示是9只麻雀,幼兒用手做打槍姿勢,并隨同發(fā)出9次“叭”的`聲音。

  3.分組活動。

  第一組:做《數(shù)學心智開發(fā)》第6冊第27-28頁的活動。

  第二組:教師出加法算式,幼兒做算術題。

  活動延伸

  更換圖形卡做算術題。

  活動提示

  在進行演算時,不一定全部以10位總數(shù),也可由其他總數(shù)的圖卡。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最近我們在開展“恐龍”的主題活動。在平時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班級中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很容易放棄半途而廢,因此今天活動“尋找恐龍蛋”就是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開展的一個主題背景下的預設活動,從中既培養(yǎng)幼兒堅持性品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通過這種野趣活動,讓每個幼兒在尋找的過程中體驗到樂趣,體現(xiàn)幼兒主體意識,再現(xiàn)不同個體幼兒的思維過程。在整個活動中,滲透了數(shù)活動“10以內的加減運算”以及“漢字的對應游戲”,在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同時利用了幼兒園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資源,將生活中的“路線圖”運用進來,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積累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

  二、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在“尋找恐龍蛋”的情景活動中初步嘗試看路線圖。

  2、培養(yǎng)幼兒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完成任務的快樂。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路線圖(兩種層次:(1)簡易路標(2)實物路線)路線圖反面有三道算術題。

  2、報紙制作的恐龍蛋(每只蛋上標有數(shù)字)

  3、玩具恐龍(恐龍身上標有與蛋相對應的數(shù)字)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出。

  1、今天有許多恐龍媽媽到這里來,看看你們都認識它們嗎?(幼兒看看講講自己看到的恐龍玩具)

  2、恐龍媽媽急急忙忙的趕來是在尋找它們的蛋寶寶,你們猜它們的蛋寶寶怎么會不見的?你們愿意幫忙一起找嗎?

  3、瞧,它們把路線圖都帶來了,看看恐龍蛋被藏在了哪里?(幼兒觀察路線圖)

  (二)觀察討論路線圖。

  1、看看恐龍蛋被藏在了哪里?(幼兒園里)

  2、到底在幼兒園哪個地方,我們怎么知道?(觀察標有紅色箭頭的路線)

  3、小結:蛋寶寶被藏在了幼兒園各個角落,只要按著紅色箭頭走,一定能找到藏蛋寶寶的地方。

  4、引導觀察路線圖的反面:這里有個秘密,它會告訴你要幫哪只恐龍媽媽找它的蛋寶寶。

  5、約定時間。

 。ㄈ⿲ふ铱铸埖啊

 。ㄋ模┙涣。

  1、你幫哪只恐龍媽媽找到了它的寶寶,在哪里找到的,有沒有遇到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

  三、分析提示:

  1、本次集體活動重點是觀察幼兒看路線的能力,如果幼兒是第一次進行這種形式的活動,可以將活動分兩次進行。第一次:看路線在教室內尋找相應的物品,幫助幼兒積累初步的.看路線的能力。第二次再將活動放于室外進行。由于空間的不同增加了看路線的難度。

  2、在找恐龍蛋的時候教師要交代清楚:幫一只恐龍媽媽找蛋寶寶。以免幼兒將其他幼兒要找的蛋一同找出影響了活動。

  3、野趣活動

  幼兒十分喜歡,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幼兒園的每個角落。選擇的地點盡量集中,以便教師的觀察。

  四、觀察與思考:

  在“尋找恐龍蛋”的活動中,幼兒積極又投入,每個幼兒都沉浸在活動所帶來的樂趣中。幼兒的這種表現(xiàn)可能與我在今天活動中所創(chuàng)設的活動環(huán)境與采用的活動形式有很大的關聯(lián),幼兒喜歡這種類型的活動,也滿足了每個幼兒的活動需求,給每個幼兒提供了思維的過程與主動學習的機會。在整個過程中,不同能力的幼兒都運用了自己已有的數(shù)經(jīng)驗與生活經(jīng)驗,思維呈現(xiàn)了多元性。但也正是這種類型的活動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因為在相對開放的空間里,在個體分散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觀察到的,了解到的只是部分幼兒的活動情況,不能很好地關注每個幼兒的活動情況,因此面對此種情景作為教師如何兼顧個體與群體幼兒將又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于我來說也是一對矛盾與困惑。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數(shù)學活動,積極動手操作。

  2、感知、發(fā)現(xiàn)物體的大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一樣多的種子排列時,大種子排得長,小種子排得短;隊伍一樣長時,大種子用得少,小種子用得多。

  3、嘗試用數(shù)字、標記等符號記錄自己給豆子排隊的結果,并能大膽地表述自己排列的結果與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各種豆子,幼兒人手一份材料:一盤豆子(蕓豆、蠶豆、紅豆各8顆),2張排列卡。

  2、磁性黑板,磁鐵,記錄單(人手1張),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出示豆寶寶,引導幼兒觀察。

 。1)出示豆寶寶,引導幼兒觀察盤中有哪些豆寶寶?每種各有多少?

 。2)師幼共同討論記錄的要求:在一張紙上要記錄3種豆子的數(shù)量,怎樣記錄才能讓別人看清楚每種豆子有多少?(有標記、數(shù)字)

  (3)請幼兒動手為豆子分類,并用自己的'方式在第一張排列卡上記錄分類的結果。

 。4)引導幼兒在集體中交流自己的活動記錄。(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在記錄中的標記及數(shù)量)

  2、蠶豆排隊。

  (1)請個別幼兒嘗試讓蠶豆寶寶在第二張排列卡上排隊。

 。2)幼兒說一說:蠶豆寶寶的隊伍有多長?

 。3)請幼兒思考:如果蠶豆寶寶走了,有什么辦法讓我們知道剛才它們的隊伍排到了哪里呢?(討論記錄方法)

 。4)鼓勵幼兒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想法。

  3、豆寶寶排隊。

 。1)請幼兒猜測:3種豆寶寶都在第二張排列卡上排隊,3種豆寶寶都從短線處開始排隊,一個接一個,哪一種豆寶寶的隊伍最長?哪一種豆寶寶的隊伍最短?為什么?(請個別幼兒述說自己的猜測)

 。2)請幼兒將3種不同的豆子排列在記錄單上并做記錄。(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數(shù)字、圖畫等符號記錄排列結果)

  4、展示討論。

  (1)展示幼兒記錄單,請2~3名幼兒在集體中講述各自記錄單所展示的3種豆寶寶排列結果。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上講述是否明白和正確。

 。3)師幼共同討論:為什么每張記錄單上記的結果顯示為蕓豆排得最長,紅豆排得最短?

  (4)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初步感受物體大小與“隊伍”長短的關系。

 。5)師幼共同總結:一樣多的種子排列時,大種子排得長,小種子排得短;隊伍一樣長時,大種子用得少,小種子用得多。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qū),引導幼兒比較自己手機來的其他豆寶寶、拾撿的樹葉、體態(tài)差異較大的動物卡片等,并為它們排隊,進一步感知物體大小與“隊伍”長短的關系。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fā)展是在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xiàn)的,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借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諧發(fā)展的教育價值。

  菜市場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所之一,菜市場里各種各樣的菜吸引著幼兒。我們班在區(qū)角開設了“貝貝菜場”這一區(qū)域,將幼兒從“課堂”帶到“社會場景”中,讓孩子們了解菜市場的結構,體驗買菜的快樂,感受菜市場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在開展區(qū)域活動時,我經(jīng)常聽到孩子們談論當促銷員、理貨員,顧客,不喜歡當收銀員,很顯然孩子們不知道要收多少錢,不會算賬,對于人民幣之間的換算概念模糊,于是我就生成了這節(jié)數(shù)學活動——《買菜》。旨在創(chuàng)設一個“菜場買菜”的游戲情景,在多次去“菜場買菜”的過程中認識錢幣,學會使用錢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愿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當幼兒親自買菜之后,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買菜體驗,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顒幽繕耍

  1、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菜場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感受菜場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布置“貝貝菜場”,貨架上擺上各種菜,并標明價錢。

  2、20個1元、4個5元、2個10元仿真人民幣,幼兒人手一份。

  3、幼兒人手一張記錄表。作業(yè)單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復習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看看袋袋里面裝著什么?”師:“哇,好多錢!都有哪些錢?”(1元,5元,10元。)

  2、游戲:取錢

  老師發(fā)布號令,幼兒取相應的錢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錢的游戲:老師說多少錢,請小朋友快速從袋袋里取錢,取出后就舉起來,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

  二、幼兒第一次買菜,探索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師:“小朋友,你們家的菜都是誰買的?今天我們有這么多錢,也來學做小當家,去菜場買菜。去菜場時,小朋友要注意什么?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后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臺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拿著錢到1號貨架買菜。”

  1、幼兒帶著錢,到1號貨架選菜(師設計的每一種菜價均為5元或者10元),并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菜。)

  2、集中梳理經(jīng)驗,知道錢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1)師:“誰來說說你買的是什么?花了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5元錢的兩種付錢方法:用1個5元來付錢,用5個1元來付錢。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元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個5元錢付錢,有的'用5個1元付錢!

  黑板上出示錢幣,進行梳理:5元錢之間的換算關系:“5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是5元錢;1個5元的紙幣也是5元錢。”

 。2)師:“誰買的是10元的東西?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0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0元的XX,用一個10元的紙幣付錢”“用10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2個5元的紙幣付錢!薄坝昧1個5元的紙幣和5個1元的硬幣付錢。”

  黑板上出示錢幣,梳理:10元錢之間的換算關系:1個10元;2個5元合起來是10元錢;10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是10元錢;5個1元的硬幣和1個5元的紙幣合起來也是10元錢。

  師:“原來錢里還藏著這么多秘密。我們剛才只買了5元、10元的菜,菜場里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菜,你們想買嗎?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記錄表,請小朋友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商品,看看多少錢,然后回到位置上,將你的付錢方法記錄在表格上!

  三、幼兒第二次買菜,發(fā)現(xiàn)多種付錢方法

  1、幼兒到菜場選菜,將付錢方法記錄在表格上。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付錢方法。

  2、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你買的是什么?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

 。1)6元錢的菜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元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元和1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也是6元,這種付錢方法比前一種簡單一些。

 。2)8元錢的菜付錢方式:用8個1元錢來付錢,用1個5元錢和3個1元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元錢。后一種付錢方法簡單一些。

 。3)師:“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2元的,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元或者10元來付錢呢?”

  師小結:“可以直接用12個1元的硬幣來付;可以用7個1元1個5元來付;可以用1個10元2個1元來付;可以用2個5元2個1元來付。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很多種付錢的方法。”

  四、操作作業(yè)單,鞏固幼兒經(jīng)驗,體驗成功的喜悅

 。1)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元、5元、10元的錢幣,學會了不同的付錢方法,到菜場買了好多菜,真開心!米米小朋友也來到了菜場,她一共有1個10元,3個5元,10個1元,想買一條魚,一條魚18元,小朋友,想一想米米有幾種付錢的方法?請把這些付錢的方法記錄下來!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正確感知10以內數(shù)量,鞏固10以內數(shù)字的認識.將相應的數(shù)量與數(shù)字相匹配。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目標:

  學習10以內的數(shù),能按群計數(shù),初步建立數(shù)群的概念

  重點難點分析:能按群計數(shù)。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套教具(10面小旗、插板)

  活動過程:

  1、接龍游戲:分別唱出單雙數(shù),進行接龍游戲。

  2、游戲"插彩旗",學習兩個兩個的.按群計數(shù)。

  (1)幼兒操作學具,將10面彩旗插在教具上,然后點數(shù)驗證彩旗的數(shù)量,說出一共有幾面小旗

 。2)教師提問問題引導幼兒討論除了一個一個數(shù)彩旗,還可以怎樣數(shù)速度更快。

  (3)教師出示教具帶領幼兒一起數(shù)彩旗,先一個一個的數(shù)彩旗,再兩個兩個的數(shù)彩旗(如:2、4、6、8、10),通過比較使幼兒感知兩個兩個數(shù)速度較快。

  3、游戲"奪彩旗",再次感知按群計數(shù),學習以2為單位計數(shù)。教師拍一下手,請幼兒拿掉2個彩旗,讓幼兒練習兩個兩個的數(shù),直至把彩旗全部拿掉。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還可以讓幼兒兩個兩個按群計數(shù)的方法點數(shù)自己及同伴手指的數(shù)量,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采用五個五個的點數(shù)方法計數(shù))。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6-1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5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8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8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0

大班數(shù)學教案(優(yōu)選)07-21

大班數(shù)學教案(推薦)07-22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07-24

【薦】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