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大班科學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連貫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學習辨證地看問題。
2.簡單了解食物鏈的知識,初步感知動物與環(huán)境的密切關系。(重點)
【教學準備】
故事幻燈片,狼、羊、草的圖片和道具,食物鏈圖片和操作架。
【教學難點】
簡單了解食物鏈的知識,初步學習辨證地看待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故事梳理,對話中感知
1.講故事并提出問題:誰會吃掉小草?誰會吃掉小羊?老狼要吃掉小羊,小羊是怎么說的.?老狼會怎么回答它?那你覺得狼該不該把羊吃掉?
2.繼續(xù)故事展開討論,如果你是法官你會怎么做?
教師小結(jié):因為沒了狼,羊才會變多,把草原吃光,草原變成了荒漠。
3.現(xiàn)在覺得該不該把狼全部關起來?為什么?
4.板書小結(jié)
草——羊——狼,揭示食物鏈的概念。
教師小結(jié)食物鏈中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不因自己的意愿而干涉。
二、情境表演,游戲中感悟
1.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游戲。
2.教師和幼兒共同梳理因角色得多少而造成的食物鏈斷裂,幼兒進行表演。
三、合作拼擺,操作中體驗
1.倆人一組合作拼擺食物鏈。
2.針對幼兒拼擺的食物鏈,教師與幼兒共同驗證糾錯。
四、活動小結(jié),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有很多的食物鏈,從現(xiàn)在開始用心觀察等你長大了你會了解更多更有趣的關于食物鏈的知識。
教師評價:
把枯燥的科學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注重各領域的整合,利用語言故事的形式把食物鏈知識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幼兒,通過游戲再次讓幼兒感知,通過體驗讓有了初步理解食物鏈,目標達成好。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祖國各地風光雪景和家鄉(xiāng)冬天的迷人景色,知道冬天的特征。
2、通過探討冬天“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和“冬日疑案”的告白,指導幼兒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獲得體驗。
【活動準備】
冬爺爺頭像一個,關于冬天的圖片,故事視頻,彩筆,青蛙、蛇、烏龜、刺猬動物圖片若干,玻璃杯、玻璃片若干,熱水。
【活動過程】
(一)冬天來了
1、教師問幼兒,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
2、冬天已經(jīng)來到我們身邊,但是冬天到底在哪里呢?前段時間,老師布置大家開展尋找冬天的.活動,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說說冬天,找到了嗎?(貼冬爺爺頭像)
。ǘ⿲ふ叶瑺敔
1、冬爺爺來了,你們看,他從北到難經(jīng)過了哈爾濱、來到東北、來到黃山、來到玄武湖(展示圖片)冬爺爺帶來了多美的景色呀!
2、冬爺爺也來到了我們家鄉(xiāng),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冬爺爺已經(jīng)來了?
3、介紹我見到的冬爺爺。
4、教師提出問題;ú輼淠居惺裁醋兓?天氣和氣溫又有什么變化。出示圖片,讓幼兒進一步的了解周圍 的變化。
。ㄈ、欣賞關于冬天的故事
1、看圖讀故事
黑貓警長是破案專家,這一次他又接到了報案,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
2、看故事視頻。
3、我們一起來當黑貓警長的小助手。
討論:(1)《冬日疑案》中有哪些“?”(2)你能回答這些“?”嗎?(3)想想怎樣“破案”?
。ㄋ模┩可獙ふ摇笆й櫿摺
1、指導幼兒按要求完成涂色,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討論:(1)冬天里青蛙、蛇、烏龜、刺猬等一些動物為什么要躲藏進洞里?
。2)什么叫“冬眠”?
。3)你知道哪些“動物怎樣過冬”的知識?
(五)巧破“白氣”之迷
1、過渡:看來這次不是“一只耳”干的壞事,那他嘴里的白氣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做個小實驗。
2、按組分發(fā)玻璃杯、玻璃片,教師分組倒入熱水,學生觀察。
3、考考你:想一想,為什么玻璃片上有水汽?
教師小結(jié):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十萬個為什么”,只要我們小朋友能帶著“?”去多觀察就能尋找到答案。有些問題,我們還可以采用像剛才小實驗那樣的方法,來驗證和揭示生活中的問題,這些都是探究問題、學習科學的好方法。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對于大班幼兒來說,他們即將進入小學。讓幼兒開闊思路,通過分類、統(tǒng)計等手段培養(yǎng)幼兒的數(shù)學綜合能力以及一種實踐運用能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激發(fā)幼兒思考、分析、記錄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以及自我服務能力等,為將來走進小學奠定堅實基礎。
活動目標:
1、布置“文具店”并作統(tǒng)計記錄。
2、學習分類、統(tǒng)計,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活動準備:
學習用品的圖片,文具實物,幼兒活動手冊一第31頁。
活動重點:
根據(jù)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記錄。
活動難點:
能相互協(xié)商、聽取同伴意見,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活動過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你們都知道哪些學習用品?
介紹自己知道的學習用品。
師幼集體觀察、認識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1、布置“文具店” 。
2、出示學習用品圖片,討論文具應該怎樣分?
3、根據(jù)文具類別,個別幼兒扮演文具店統(tǒng)計員,將學習用品找出來,分類
并圈出來 統(tǒng)計并記錄學習用品的情況。
4、教師示范在相應的.空格里統(tǒng)計出一種學習用品的數(shù)量。
應區(qū)分汽車、牛奶、皮球、毛巾不屬于學習用品之中。
三、幼兒操作
1、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2、互相交流、檢查,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教師為幼兒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臺,讓幼兒自己探索,嘗試,思考,教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對整個活動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確,并能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礎;顒訉哟我逦,做到層層深入。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猜猜講講了解不同動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途。
2、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達及探索動物秘密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游戲“猜尾巴”
1、今天本來有很多動物朋友來跟我們做游戲,但是它們很淘氣,要和我們捉迷藏,讓我們來找它。
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遮住身體露出尾巴)
2、這些動物太粗心了,把頭和身體藏了起來,可是什么露出來了?
——尾巴
3、哎!尾巴在外面我們就能猜出它是誰?誰來猜猜看。
——這是馬的尾巴,因為馬尾巴是長長的,像……
——這是豹子尾巴,因為它身上有斑點
出來吧,我們猜出你是誰啦!
小結(jié):每種動物都有尾巴的,而這從它的`尾巴的不同,我們就猜出它是誰。 二、交流討論圖片上動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1、動物尾巴有什么用?
——魚的尾巴可以控制方向
——馬的尾巴可以驅(qū)趕蚊子蒼蠅
——壁虎可以逃生
——松鼠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作降落傘
——猴子的尾巴是第三只手,可以把身體掛在樹上
2、小結(jié)提升,這些動物的尾巴都很重要,有的……
3、觀看錄象
我們來看一段錄象,聽聽我們說的對不對。 三、對尾巴作用的延伸及規(guī)類
1、原來有很多種動物都有尾巴,包括人怎么樣?
(人以前也是有尾巴的,現(xiàn)在因為人類很聰明所以不需要尾巴了,但是很多動物不是離不開尾巴的)
2、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動物的尾巴也很有用的?
魚:把握方向,像船上的舵。
馬:驅(qū)趕蚊蠅
猴子:
壁虎: 3、總結(jié):提升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的學習用品,知道它們的用處。
2、能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學習用品解決問題。
3、激發(fā)幼兒入小學的自豪感和當小學生的愿望。
教學準備:
1、各種上學所需的.學習用品。
2、活動前請幼兒向上小學的哥哥姐姐了解上學需要哪些學習用品,并以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
3、《科學》下p.30~31。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小豬樂樂要上小學了,書包里要準備哪些學習用品呢?誰能告訴它。
2、幼兒根據(jù)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討論回答。
3、這些學習用品都是干什么用的呢?什么時候需要它來幫忙?
二、文具分類。
你知道這些學習用品應該怎樣合理地裝在書包里嗎?引導幼兒將鉛筆、橡皮、轉(zhuǎn)筆刀等零碎的文具裝在鉛筆喝里,將書、本等直接放在書包內(nèi)。
三、看畫冊《學習的好幫手》
1、這些學習用品你會使用嗎?
2、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對學習有幫助的用品?
3、教育幼兒愛惜學習用品,安全使用。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操作嘗試過程中感知方便與省力的多種方法。
2、通過自身探索與實踐,知道輪子會滾動,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考和細心觀察的好習慣,激發(fā)探索問題的興趣。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四個裝有重物的大箱子。
2、繩子、滑板、圓木棍、木板、積木、鎖鏈、大塊布、梯子、圓木桶、竹子、鼓棒、扁擔、竹梯。
活動流程:
一、出現(xiàn)問題,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你們看,這是什么啊?(箱子)
放在這里太不好了,誰愿意來把它搬開?(請一幼兒嘗試、搬不動)
提問:你為什么搬不動?有什么感覺?那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幼兒與教師共同搬箱子
組織幼兒集中交談:剛才我們是怎樣把箱子搬開的?(抬、推、拉、轉(zhuǎn)……)
那你們在移動箱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浚ㄏ渥犹亓,太累了,太吃力了……)
老師也和小朋友也有一樣的感覺!那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輕松點,有沒有什么什么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呢?(請力氣大的'大人來幫忙,大家一起抬……)
嘿,這里也有些工具的,有繩子、木棍、布塊、滑板……他們能不能派上用場,讓我們輕松的把箱子移到更遠的地方去呢?(有,幼兒自由猜測方法)
這些方法聽起來都不錯,究竟能不能行呢?(老師你讓我們試試吧)
二、通過嘗試比較,明白輪子能省力。
1、教師與幼兒共同嘗試。(虞老師老師幫忙用相機把小朋友的方法記錄下來)
2、集體交流。
老師把小朋友的方法拍成了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逐張照片請幼兒來介紹)
3、小結(jié):你們覺得我們剛才用的方法,那種方法最省力?(滑板)為什么滑板又方便又省力?(“沒有輪子就不會跑”、“就像人沒有腿一樣”。)
三、聯(lián)系生活進行知識經(jīng)驗的遷移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你還在哪里見過有輪子的東西?它有什么用處?
1、幼兒講述。(啟發(fā)幼兒講述生活中所見的一些有輪子的東西。教師還可以介紹幾種,如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等)
2、欣賞圖片(餐車、汽車、自行車、旅行箱、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溜冰鞋、滑板車、黑板、鋼琴……)
3、小結(jié):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發(fā)明一些有輪子的東西呢?
四、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輪子的東西有多種方式供幼兒選擇:
、佼嫞喊炎约旱南敕ó嬒聛。
②做:用多種材料制作。
、壅f: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伴和其他人聽。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jié)束,并不是真正的結(jié)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jīng)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jīng)驗。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25
大班科學教案11-15
科學教案大班實用02-28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7-20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19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7
大班科學教案通用05-19
[精品]大班科學教案08-13
大班科學教案【精品】08-20
大班科學教案(薦)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