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3-08 08:45:22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經典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經典10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溫故知新”了解擬聲詞的用法。

  2?通過“語海拾貝”積累“AABB”式的詞語。

  3?自讀“點擊成語”中的故事,了解成語的意思。

  4?通過口語交際,激發(fā)愛我中華的激情。

  5?通過習作,學會留心生活,用心感受,寫出事物特點,做生活的有心人。

  6?通過“自主閱讀園地”,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內涵,培養(yǎng)喜愛語言文字的感情,產生善于積累的興趣。

  教學重點

  自主練習,主動參與口語交際。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風景名勝的廣告語,有關習作百花園的范文。

  學生:工具書,廣告詞,觀察夜幕下的天空及大地。

  課時安排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出示教材中的3組句子,讀句子,體會每組句子中帶點詞的意思。

  2?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再說說這類詞語。鼓勵學生在習作時運用。

  二、語海拾貝

  1?出示詞語。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詞語,體會詞語的意思,學習正確運用詞語。

  3?再讀詞語,思考這些詞語在構詞結構上有什么共同點?能照例子說出類似的其他詞語嗎?

  三、點擊成語

  1?自讀課文,注意讀通讀順,再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用“”勾出描寫盤古開天辟地的句子,用“……”畫出“開天辟地”的比喻義。

  3?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4?把這個故事講給你們的同伴聽聽。

  四、口語交際

  1?出示口語交際內容要求,明確要說的內容。

  (1)自由讀題目,想想題目有幾個意思?

  (2)結合課文內容,想想你喜歡本文介紹的哪處風景名勝,以及喜歡的原因。

  (3)組內交流后,全班交流,你喜歡哪個地方,為什么?

  2?向游客推薦你們各自喜歡的風景名勝,讓他們也去觀賞那些美麗風光,怎么推薦?(為風景名勝打廣告)

  (1)出示所收集的有關風景名勝的廣告語兩則,讀一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都講了什么?

  (2)重點講解“寫廣告語應注意的問題”。

  ①風景名勝的地理位置。

 、陲L景名勝的特點(特色)。

 、劬哂猩縿有缘奈^眾的語言。

 、苷Z言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動性。

  3?為自己喜歡的風景名勝編寫廣告語。

  4?組內交流后,全班交流所編廣告語。

  5?評出3~5條編寫較好的廣告語。要求學生說明好的原因。

  6?拓展。除了書上所提到的4個地方,也可給自己喜歡的'其他名勝古跡編廣告語。

  7?小結:通過本次編廣告語的活動,學習了編寫廣告語的方法,并在編寫廣告語的過程中再次感受了祖國山河的秀麗神奇,讓我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吧!

  五、習作百花園

  1?習作準備。

  在習作前幾天,布置觀察作業(yè),留心觀察我們的校園,注意觀察校園的美,也可以按校園在四季的美麗景象進行觀察。把看到的景象和當時的感受一一記錄在本子上。

  2?審題。

  學生自讀,明白此次習作要求:寫寫校園的美麗,還可以寫出校園是我們生活的樂園、家園。

  3?組內、全班同學,交流觀察筆記,相互借鑒。

  4?討論交流,相互啟發(fā)。

  (1)此次習作的目的是:將我們校園的美描寫出來。

  (2)應按一定的觀察順序寫,注意方位詞或揭示游蹤的詞句的使用。

  (3)對所選景物抓住其特點來寫,可適當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使特點更突出,語言更美。

  (4)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還可以寫出自己的心情、感受。

  (5)文章結構可采用“總——分——總”形式。

  5?學生起草習作。

  6?寫完自讀自改或相互修改。

  7?集體交流評議、修改。

  六、自主閱讀園地

  自主讀文,注意讀通讀順,結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邊讀邊想:

  1?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2?一件什么事一直銘刻在我心里?

  3?祖父是怎樣教育我讀書的,用“”勾出,反復讀讀。

  4?讀了該文后,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3個字。

  2、輕松、幽默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yǎng)幽默的意識。

  3、在誦讀中感悟,明白做事要認真仔細,不能粗心大意。

  教學重點

  1、認識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讀準“匹”的字音,能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1、四幅有錯誤的圖片。

  2、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還要向大家介紹一位小畫家,他的名字叫丁丁。年齡和我們小朋友差不多大,他有十分廣泛的興趣愛好,可最喜歡的還是畫畫,于是就參加了興趣小組學畫畫。他沒學了幾天就對其他小朋友夸口說:我能用彩色鉛筆畫任何東西。小朋友不信,于是丁丁就拿起紙和畫筆,畫了起來。你們想看看他畫的畫嗎?

  1、出示四幅畫片,學生觀察。

 。幔π穊,鴨子C,小兔d,大馬

  老師看到小朋友都笑了,肯定其中有原因,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笑的原因嗎?你們說得真好,下面我們就來讀一首根據(jù)這個故事而改編的兒歌,請小朋友讀完之后,能認會里邊的3個生字,還要說一說丁丁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讀文識字

  1、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這課文。誰想自己讀一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讀后幫助糾正。(指名讀課文,在學生糾正讀音的過程中,重點要強調“匹”讀第三聲,“尾巴”的“巴”,“嘴巴”的“巴”,“耳朵”的“朵”,都要讀輕聲。)

  2、指導朗讀

  (1)這首兒歌一共有幾句呢?(指名回答)

  (2)誰能讀好第三句?(出示幻燈片:畫只螃蟹四條腿,畫只鴨子尖嘴巴,畫只小兔圓耳朵,畫匹大馬沒尾巴。)(指名讀)

 。3)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句話里的`四個句子句式相同,在朗讀的時候

  要讀出層次的變化,想聽老師讀讀嗎?(從這句話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螃蟹、鴨子、小兔”都論“只”,而“大馬”呢?(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隨機出現(xiàn)“匹”)

  3、開火車輪讀生字“匹”。(鞏固字音)

  4、怎么記住這個字呢?能給這個字組詞嗎?(一匹、布匹)

  5、我們再來讀一個字。(出示“他”的生字卡片并開火車輪讀。)

  6、在文中“他”指的是誰呢?(丁。

  7、丁丁是一個小男孩,所以“他”一般代表男的。

  誰能說說丁丁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

  第二課時

  一、指導寫字

  1、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會寫3個字。(出示字卡)

  2、齊讀字卡。

  3、寫好這三個字應該注意什么呢?(引導學生觀察每個字:“他”要寫得左窄右寬,“會”的上半部分寫得要舒展,“尾”的最后一筆也要寫得舒展,并且結構要緊湊。)

  4、師范寫“尾”,學生仿寫。(寫兩遍)

  5、學生自己練習寫“他、會”,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寫兩遍)

  二、指導背誦

  這首兒歌還能唱呢!(放錄音帶《粗心的小畫家》),我們跟著磁帶一起唱吧!能試著把這首兒歌背下來嗎?(學生練習背誦)

  二、布置作業(yè)

  我想對粗心的小畫家說

  我想改錯。(給丁丁的作品改錯,可以在教材的插圖中進行。)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學會10個字,認識9個字。學習運用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相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3、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

  宋慶齡為什么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

  教學難點:

  理解小珍失約,宋慶齡在空等一天的情況下為什么還能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收集有關宋慶齡生平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地讀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

  3、學生互相評議、正音。

  4、注意多音字“強”的'讀法,“鐘”、“齡”的讀法。

  5、再讀課文,看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6、設疑解惑,主體感悟。

  7、再自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三、課堂練習:

  學習練寫課后的生字。教師相機指導寫字的姿勢和格式,以及運筆要領。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顧課文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對“守信”兩字的理解。

  二、演讀結合感悟朗讀。

  1、我們已經讀懂了課文,你們想不想把課文內容用自己喜歡的語言表演出來?

  2、自由選擇課文3-10自然段多演讀幾遍。(在四人小組中進行),思考相關問題。組內討論交流:當爸媽剛剛離開時,宋慶齡在想什么?

  3、分角色朗讀課文11-16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

  宋慶齡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沒有來,你怎樣看待這件事?

  4、學生評議,教師相機歸納。

  三、教師小結。

  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標準,宋慶齡從小就重諾言、守信用,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四、課外積累:

  將你收集的有關“守信”的故事讀給大家聽。

語文教案 篇4

  一、談話導入

  師述: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感受到了小鳥的可愛,快樂以及它“清脆和柔美”的歌聲。接著,發(fā)生了什么,它還會那樣快樂地歌唱嗎?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繼續(xù)來學習課文的第二、三部分。

  二、學習交流

  (一)學習課文3~6自然段,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

  1.“這小鳥天天出來唱歌,小孩子們也天天來聽它的歌聲”,兩個“天天”,既表現(xiàn)出小鳥的可愛,也說明孩子們是很喜愛小鳥的。由于喜愛,有的孩子便想捉住它。因此發(fā)生了射傷小鳥的悲劇。

  2.抓住小鳥的動作“跌”,說明速度快,情況危急。

  3.看到小鳥被彈子射中,老鳥這時會有什么反應?抓住老鳥的行動“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弊寣W生充分討論,從中體會親情的偉大。

  (二)結果怎樣呢?學習課文7、8自然段。

  想像:小鳥的歌聲消失后,孩子們會是什么心情?他們會怎樣想?

  三、指導誦讀

  1.練讀。讀出小鳥被射中時,老鳥的心情,體會親情。

  2.指名讀。學生評價。

  四、拓展

  小鳥后來怎么樣了?先自己思考,然后交流,最后寫一寫。

語文教案 篇5

  12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能讀通課文,理解課文意思。背誦課文。

  2、能了解古今語言的區(qū)別,能根據(jù)課后的注釋理解課文。

  3、能從課文中領悟到做事要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對文言文產生興趣,并嘗試在課外讀一些文言文。

  一、導入新課

  出示常見的文言警句(投影片):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p>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溫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

  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講一講。

  2.跟我們平時所用的書面語言比較一下,這些警句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總結出文言文的一般特點:有些字與現(xiàn)代的讀音、意義不同;言簡意賅,語意深遠??)

  3.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寫成的。用文言寫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誦讀文言文,能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

  今天我們學習的《學弈》這篇文言文,僅有5句話,70個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蘊含著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讀通課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1.師范讀課文(能有聲有色背誦更好),也可讀兩遍。

  2.總結老師讀文言文的特點:一是速度比較慢,二是句中停頓較多。

  3.學生小聲跟老師讀兩遍。

  4.學生自由練讀,讀通為止。

  5.學生邊讀邊結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句話。

  6.討論交流。(只要能說出每句話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讀熟課文,讀懂故事

  1.學生自由反復誦讀,重點指導讀好“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鼻耙痪渥x出疑問的語氣,后一句讀出肯定的語氣。

  2.再聯(lián)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

  3.同座互相說說故事的內容。

  四、讀書明理

  1.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從中能總結出一個什么道理?(學生可

  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總結。)

  2.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歷和體會。(聯(lián)系實際談談,目的是進一步認識專心致志對待學習、工作的重要性。)

  五、練習背誦

  六、課后擴展

  教師把以前學過的“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等文言成語故事,印發(fā)給學生,練習讀文言文,還可以試著背誦一篇。

  七、布置作業(yè):

  1、(書面作業(yè))抄寫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意思;

  2、(表演作業(yè))分小組、分角色,演課本劇;

  3、(搜集作業(yè))搜集文言文形式的成語故事: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等。

  兩小兒辯日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第二則文言文《兩小兒辯日》,能根據(jù)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

  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重點詞句,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一、談話導入

  1.你們知道孔子嗎?(簡單介紹孔子。)

  2.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說要謙虛實在,不能不懂裝懂?鬃佑终f過看一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也就是說,從這個人所作所為去判斷一個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呢?剛好,《列子》中有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

  3.板書課題,解釋課題。他們到底在辯論什么呢?

  二、讀通課文

  1.試讀,將讀不準的字畫出來。

  2.指名分小節(jié)讀,集體糾正讀錯的字音,讀破的語句。

  3.學生齊讀。

  三、精讀課文

  1.出示掛圖,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思考他們在辯論什么問題。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借助注釋自由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地方,然后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練習朗讀課(

  3.組織交流。結合學生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點撥。

  4.背誦課文,復述故事。

  四、研讀課文

  1.為什么這兩個小兒會有相反的看法呢?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回答。

  2.假如你是“孔子”,當然你是掌握了現(xiàn)代科學知識的“孔子”,你會對這兩個小孩說些什么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練習表演《新兩小兒辯日》。

  3.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四人小組合作練習創(chuàng)造性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4.組織交流,一小組表演,其他同學做評委,結合學生的評議,教師可提出自己做孔子和學生合作表演,在表演中相機點撥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匆匆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

  2、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

  教學準備

  1、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第一課時

  1、會寫本課兩個生字,正確讀寫“挪移,蒸融,游絲”等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初步感受。

  出示問題:憑直覺,你認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讓學生大膽猜想。

  估算一下,按80歲計算,能有多少天?你們現(xiàn)在已經過了多少天?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過計算,你有什么感受?

 。ㄓ眠@些問題調動學生的生活感受和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時間匆匆,為下面學習文章打下基礎。)

  二、自由朗讀,讀通課文。

  出示讀書要求: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正確讀通順,注意讀好標注拼音的詞語,難讀的地方要反復讀。

  學生自由朗讀

  指名接讀課文,教師和學生評價。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什么?(讓學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內容,從整體上了解。)

  教師指導問號的讀法。

  大家看“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

  教師范讀,學生練習。

 。ㄒ驗檫@篇文章中的.問句比較多,教師在這里引導學生讀好一個問句,其他句子學生也會受到啟發(fā),從而能讀得更好。)

  三、默讀課文,個性感悟,交流感受。

  出示讀書要求:默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文中的每一個自然段。邊讀邊隨著作者的描寫,想像文中描寫的畫面。

  學生默讀課文。

  讀完以后,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讓學生逐步掌握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從整體到部分理解課文。)

  你想像到了什么?說說自己讀文章以后的感受。

  四、自由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問題。

  出示要求:自由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文中的每個句子、每個詞語、每個標點符號。對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對文中的哪些地方還讀不明白?畫出有關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學生默讀課文。

  (讓學生精讀課文,在感受全文、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讀懂文章中的每個句子、每個詞語。讓學生逐步感受

  五、小組交流,解決問題,揣摩朗讀。

  出示要求:

  1、不懂的地方通過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

  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設計如何讀才能把這些句子讀好。

  3、組長記錄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

  小組內互相交流。

  (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讓學生合作解決問題,讓學生合作設計讀好一句話,目的就是讓學生感受朗讀的方法,并且是個性化朗讀。)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會寫“球、玩”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地心引力。

  2、認讀本課的生字。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畫簡筆畫(一只小手):這是什么?手有什么用?

  2、教師再畫地球:地球爺爺也有手,他的手有什么用呢?

  3、教師板書課題:地球爺爺?shù)氖?/p>

  二、自讀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實在讀不好的句子做上標記,請教學習伙伴或教師。

  2、檢查字音掌握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倆、摘、伯、而、且、踢、引。指名認讀。

 。2)不帶拼音,學生自己練讀,然后指名當小老師領讀。

 。3)打亂順序挑戰(zhàn)讀。(指定一人讀,同學打等級,另一人如果不服氣可以向他挑戰(zhàn)。)

 。4)做游戲:同座互拿字卡比賽讀。

 。5)把生字送回課文的詞語中,指名讀詞語,開火車式讀詞語。(讀得全對的小組可以得到地球儀模型。)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同學互相評議,看誰讀得既正確又流利。

  4、針對學生朗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重點指導帶請求語氣的句子,然后學生反復朗讀小動物和地球爺爺?shù)膶υ挕?/p>

  5、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讀了地球爺爺?shù)脑挘阒懒耸裁?(先?人學習小組進行組內交流,然后小組選代表在全班討論交流,教師相機引導。)

  6、分角色朗讀課文。(配樂帶頭飾讀、自編自演課本。

  7、質疑問難:讀了課文,你還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能自己解答的就讓學生自己去回答。)

  三、拓展延伸

  1、教師演示回形針靠近磁鐵的實驗。學生觀察,親自感受。

  教師小結;地球爺爺?shù)氖志拖翊盆F一樣有吸引力,它能吸引地球上的一切,這種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2、拓展:你還能舉出例子說明地球爺爺是有手的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見,大家互相評議。)

  3、總結談話:地球爺爺?shù)娜な抡f也說不完,同學們課后可以查找一些資料,了解地球方面的有關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記憶本課生字的字形。

  2、指導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重難點:指導正確書寫生字。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朗讀課文。

  2、舉例說說地球爺爺是有手的。

  二、分析記憶生字

  1、認讀生字卡,鞏固字音。

  2、自行分析字形,并想想識記的方法。

  3、交流自學的情況。

  三、指導書寫:

  本課要寫的字都是左右結構,“球、玩、跳、桃、樹”應該寫得左窄右寬,“剛”字應寫得左寬右窄!扒颉⑼妗倍,要注意引導學生區(qū)別“王”字與王字旁的異同;“跳、桃”結構一樣,字形相似,可以結合起來指導書寫,“足”字的捺變提,“木”字的捺變點,“兆”字的筆順及筆畫“豎撇”都要仔細指導。

  1、學生仔細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寫好這六個字的關鍵,教師范寫。

  3、學生描紅,練寫,看誰寫的.正確美觀,寫幾個不限,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4、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及時展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yè)。

  四、課外建議:

  1、把課文讀給家長聽,請他們給你寫幾句評語。

  2、請爸爸媽媽幫忙查找有關地球方面的書刊,并在早讀時間“黃金屋”上和同學進行交流。交流后把文字和圖片資料整理好放在成長檔案袋中。

  《地球爺爺?shù)氖帧芬徽n引入所想

  課的開始,我就設計一個很成功的教學片斷,它的成功和精彩不僅僅在于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不僅僅在于巧妙地導入了新課。

  一、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所以,激發(fā)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應始終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樣使學生對課本上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這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我運用了這樣兩條激發(fā)興趣的規(guī)律:

 、佼斔鶎W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與自己密切相關的疑問的時候,學習者會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

 、诋斔鶎W知識揭示了自己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中的新的含義的時候,學習者會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孩子喜歡玩紙飛機,但紙飛機總是要落到地上,這是孩子習以為常的,誰也沒去考慮過其中的“為什么”,就像課文中寫到的桃子熟透了會自動掉到地上一樣。這樣,他們在對課文的探究性閱讀中必然是主動、積極的。

  二、從課的一開始就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實踐性。

  由學生自己來放飛紙飛機,這就使學生再次親身體驗、感受“地球爺爺”那看不見的“大手”,這很好地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實踐性;而我再次演示放飛紙飛機,則強化了本節(jié)課要探究的主題,體現(xiàn)了教師“引導者”作用。

  我們可以看到“課堂上飛起紙飛機”以后對學生的主動學習探究所產生的效應。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這就是我最“精彩的表現(xiàn)”,而無需教師自己再去“表現(xiàn)”她自己的才華了;因為教師的精彩表現(xiàn)就應該是常常呆在舞臺一邊的高明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而不是舞臺的主人——演員。學生永遠是“學習”這個舞臺上的主要角色。

  以上精彩教學片斷再次告訴我們:教學必須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切實感受到學習的“個人意義和價值”,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興趣盎然,樂于探究;對小學低年級而言,高屋建瓴地組織小小游戲,有時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當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幫助他們架設構建新知的平臺。這些,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和前提。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樂于和同學交流對故事中人物的認識與評價。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每當夜幕低垂群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隱約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一條銀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細看看,發(fā)現(xiàn)天河兩邊有兩顆最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圍繞這兩顆星,我國勞動人民為它們創(chuàng)作了一個凄婉動人的故事——《牛郎織女》。這個故事被譽為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資料。

  這個故事的作者是葉圣陶,又名葉紹鈞,江蘇省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是童話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三、理清文章脈絡,理解文意。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劃出文章各段表示時間的詞句,試著理解該段大意。

  3、學生匯報。

  板書:

  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晚上第二天黃昏一天一天從此以后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

  4、再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四、請同學們試著用自己的一句話簡單講述該段大意。

  (一)小組內交流。

  (二)全班匯報。

  五、談談學文后的感受。

  六、作業(yè)

  書寫生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激趣。

  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織女從相識、被迫分離到一年一次鵲橋會的全過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繼續(xù)學習。

  二、逐部理解,深入體會。

  1、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故事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

  板書:

  鵲橋相會

  ↗

  織女被抓

  ↗

  相識→結婚→生兒育女→老牛訣別

  2、你能夠利用文章中各段的重點詞句來概括一下故事的內容嗎??

  (指導學生抓住各段的.重點詞句來概括一下故事的內容)

  3、教師引導:故事中的角色分別具有什么樣的特點?你們喜歡這則故事中的哪個角色?為什么?

  4、請你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為什么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

 。ㄒ驗槿藗兌枷M@珊涂椗@兩位善良、勇敢、勤勞的人過上好日子,寄托著人民群眾也能過上美滿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作業(yè):

  收集一個民間傳說故事,再用筆記下來。

  板書設計:

  鵲橋相會

  ↗

  織女被抓

  ↗

  相識→ 結婚 → 生兒育女 → 老牛訣別

  哥嫂待他不好 老牛指點男耕女織 話別留皮 趁機抓走 鵲橋相會

  照看老牛周到 相識成婚幸福美滿 天河相隔

  教學反思:

  1、學生在初讀課文后對文章的細節(jié),如“披上的牛皮沒有能量,怎么能夠把他們三個人帶上天空呢?”“為什么不能夠從天河上飛過去?”“披著牛皮飛不過天河,為什么喜鵲能夠飛過?”等產生質疑,說明學生對民間傳說并不夠了解。

  2、讓學生收集一個民間傳說故事再用筆記下來,但學生囿于條件所限,無人給他們講,也鮮有接觸的機會。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識本課10個生字“株、芭、蕉、扇、謎、趾、搔、傅、授、僥”,理解“傳授、僥幸”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繼續(xù)學習提出問題。學習用“如果……就……”的句式,把句子寫完整。

  4、初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謹防那些不懷好意的人。

  重點難點:

  1、將文章中較拗口的句子讀流利。

  2、通過閱讀,了解故事內容。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給課文換個題目。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趣,引出課題

  1、板書:貓 老虎

  2、請同學說說自己眼中的貓和老虎。

  3、補充課題:貓是老虎的先生

  4、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5、聽課文錄音,你知道了什么?

  二、自學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學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 形近字組詞

 、俦媲迕拷M形近字的不同之處

  ②指名組詞

 。2)寫字指導

  在教師帶領下書空:右上部分先寫“又”,再寫一點。

 。3)理解詞義

 、俜椒ǎ簜魇凇(lián)系上下文,僥幸——查字典

  ②詞義:傳授——課文指貓教會老虎生存的本領。

  僥幸——課文指貓由于偶然的原因免去災害。

  3、小組學習,解決問題

  師:剛才我們根據(jù)題目提出了問題,挑選一兩個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里討論,解決。

 。1) 開火車把課文讀正確。

 。2) 討論:為什么叫“貓是老虎的先生”?

 、 指導朗讀出示的句子:

 、 想象老虎向貓拜師時,它們會說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

  ③ 學生演演。

 。3)討論:貓究竟是不是老虎的先生?

  讓學生體會出,貓的的確確是老虎的師傅,因為它不但教會了老虎撲、捉、吃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料事如神,真是高明的很!

  三、復習鞏固

  1、師生配合朗讀

 。1)老虎見貓教完了撲、捉、吃的方法,心想——

 。2)它打定主意,——

 。3)而貓是——

 。4)老虎只能——

  2、復習生字新詞。

語文教案 篇9

  一、《月跡》

  1、解題。

  【1、指月兒在孩子們心中美好的印跡2、月兒的變化過程3、尋月就是尋找美好的過程。】

  2、關于線索。

  【1、地點分:屋子中=院子中=沙灘上2、情感分:失望=爭執(zhí)嫉妒=滿足3、事情發(fā)展分:盼月兒=尋月兒=議月兒】

  3、月兒象征什么?

  【美好的生活、希望、幸福、安寧、夢想等】

  4、尋月象征什么?

  【1、尋找美好希望的過程2、欣賞美好皎潔月色的一種自然美的體驗】

  5、開頭不滿足,為什么結尾卻滿足了?

  【不滿足:小孩子對什么都很好奇,心中有無數(shù)為什么,總想探究一番2、尋月就是尋找美好和希望,找到了月亮,就是擁有了美好和希望,內心踏實、滿足了;抒發(fā)了兒童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

  6、主題。

  【1、抒發(fā)了兒童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2、具有童心童趣,孩子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強烈心愿;爭強好勝;和睦而純潔。】

  7、為什么說月兒是我們蓋在天上的一枚印章?

  【1、印章泛指圖章,證明擁有此物,且對此負責2、既然月兒是印章,那么天空就是一張白紙,紙上的作品由我們完成,為我們所擁有,我就成了天空的'主人,月兒屬于每個人3、天空就是我們的人生,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4、天空代表人世間的一切,說明我們只要有對生活美好的期盼,我們就會擁有一切,那個月兒,即希望,是我們?yōu)槿松鷬^斗的憑證4、小孩子擁有無窮無盡的想象力!

  8、你可以從哪兒找到月兒?

  【1、酒杯中、天上、眼睛里、沙灘上2、說明月兒無處不在,希望也無處不在3、寫作層次分明,充滿詩情畫意般的美感(文章對月兒的描繪)】

  9、孩子們爭月的意義?

  【1、具有童心童趣,豐富的想象力2、孩子們好奇、要強3、都對美好事物充滿向往!

  10、關于文中的奶奶形象。

  【1、知道呵護孩子們的童心童趣和童真2、是個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導孩子們探索自然,探索外部世界3、以一個巧妙的方法解決了孩子們的小糾紛4、個人熱愛生活,童心未泯,以恰當?shù)氖侄伟押⒆觽兊膬刃恼T導到更高的境界!

  11、如何解釋文中說孩子們的眼睛里都有一個月兒?

  【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而月亮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那就說明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的愿望和理想在在孩子們內心扎下了根!

  12、這句話如何理解“奧,月亮是這么的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1、奧是知道、了解的意思2、它指月亮,說明月亮之多3它不可以改成你,如果改成你,則說明了你如何擁有月兒,遇上句意思不符合,上句話指:月亮很多。】

語文教案 篇10

  內容預覽:

  第4課《琵琶行(節(jié)選)》教案

  誦讀、賞析、探討

 。保囵B(yǎng)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玻畬W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A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B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感受“聲中之情”

  聲音描寫技巧高超,要求講完其段落后,學生能及時掌握并背誦。

  主旨方面重點比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名句。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一、導入

  中國是一個盛產詩歌的國度,迄今為止,我們已經穿越《詩經》、《唐詩》走過了3000多年的曲折歲月!短圃姟肥俏覈姼璧囊蛔叻,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燈塔,照耀著歷代文人墨客。一提起唐代,人們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將相,而是詩人才子。唐朝有這樣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許早已被人們淡忘了,可是他為一位詩人寫的悼亡詩卻永久的流傳了下來。這位皇帝是誰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寫的`這首詩是這樣的: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師:這位詩人是誰? --白居易 ,一篇《琵琶行》,一篇《長恨歌》。

  二、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狈磳Α俺帮L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杜眯小肥且皇灼哐蚤L篇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由于敘事與感情的結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典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時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因為音樂,讓他們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這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詩人白居易也在這個不朽的夜晚,踏著濕漉漉的詩行,平平仄仄地走著,一路灑下兩行滾燙的淚水,沾濕了歷史的臉龐,永遠都無法抹去。

  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遠的記載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潯陽江水又將這個美麗的故事千古的流傳下來。現(xiàn)在我們學習這篇課文。

  三、學習“序”

  1. 快速閱讀,疏通字詞

  2. 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內容?

  (1)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經過;(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點明寫作動機;(4)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凄切傷懷

  四、錄音范讀 ,整體感知

  思考:1. 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 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 是什么把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4. 全詩共寫了幾次音樂?(連帶詩歌結構)是怎樣寫的?

  第一次 詩人送客聞琴 (暗寫、側面烘托)

  第二次 邀見、彈奏《霓裳》《六幺》(明寫、詳寫)

  第三次 感我此言“卻坐促弦”(明寫、略寫、側面烘托)

  5. 哪一次音樂寫得最精彩?(轉入精讀)

  五、精讀音樂段

  (一)詩中關于音樂的描寫(第二自然段劃分層次)

  A找出第二段中描寫音樂的八個比喻句(板書)

  音樂 特征 情感

  轉軸撥弦 和緩低沉 (序曲) 先有情

  低眉信手 聲聲思

  輕攏慢捻抹復挑 (過渡) 無限事

  1. 如急雨 粗重急驟

  2. 如私語 輕微委婉

  3. 珠玉落盤 清脆圓潤

  4. 鶯語花底 宛轉流暢

  5. 冰泉冷澀 阻塞壓抑 幽愁暗恨

  6. 銀瓶乍破 激越奔涌(高潮)

  7. 鐵騎突出 高亢雄壯

  8. 如裂帛 短促急迫(曲終)、余韻悠悠

  B八個比喻句分別描摹了音樂的哪些特征?音樂的旋律有什么變化?

 。1)以聲喻聲,使用大家熟悉的、類似的聲音作為比喻,寫出了音樂的五彩繽紛和疾徐抑揚的變化,使人有親耳聆聽之感。(視覺、聽覺融通--通感)

 。2)以形摹聲(視覺角度)

 。3)聽者與彈者情感交織

 。4)景特描寫烘托氣氛

  六、學習3、4、5自然段

  1. 思考:作者為何聽琵琶女的演奏如此感動,詩中有沒有告訴我們原因?

  2.閱讀3、4自然段(板書)

  比較詩人與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賞析

  歌女(悲凄)

  少年得意 老年失意

  年表貌美 年老色衰

  門庭若市 門前冷落

  下嫁賈人 獨守空船

 。ㄔ攲懮,略寫感受)

  同是天涯淪落人,

  詩人(凄苦)

  辭帝京,謫居臥病,

  地僻無音樂,不聞絲竹

  黃蘆苦竹,杜鵑啼血

  山歌村笛,嘔啞嘲哳

  (詳寫感受,略寫生平)

  相逢何必曾相識

  七、總結主旨

  詩中通過對琵琶女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們的悲慘命運,表達了詩人對歌女的同情,同時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天涯淪落人”之恨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9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7

語文小學教案05-30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窮人教案11-23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老王教案10-07

語文《天鵝》教案10-07

語文莊子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