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yōu)秀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
2學生篩選信息能力,了解納米的有關知識和應用前景。
3激發(fā)科學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勇于大膽想象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篩選信息能力。
2激發(fā)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納米知識的課外閱讀材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
[納米和納米技術都很微觀,對學生來說很陌生、很抽象。教師出示關于納米和納米技術的圖片,可以增加直觀感,能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導語:大家是否還記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隨意消逝變化的人嗎?還記得在神話世界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嗎?現(xiàn)在所有這一切都不是在瘋狂的科幻世界里,不是在神奇的神話里,而是在離我們也許只有幾年之遙的納米時代!那么什么是納米?什么是納米技術?大家想不想了解有關這方面的知識?
2展示圖片:
圖1納米機器人(描述的是一個納米機器人在清理血管中的有害堆積物。由于納米機器人可以小到在人的血管中自由的游動,對于像腦血栓、動脈硬化等病灶,它們可以非常容易的予以清理,而不再用進行危險的開顱、開胸手術。)
圖2納米技術制作的中國地圖。(這是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的科技人員,利用納米加工技術在石墨表面,通過搬遷碳原子而繪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國地圖。這幅地圖到底有多小呢?打個比方吧,如果把這幅圖放大到一張一米見方的中國地圖大小的尺寸,就相當于把該幅地圖放大到中國遼闊的領土的面積。)
3板書課題:簡述:這篇科學小品文向我們簡單而準確地介紹了納米,納米技術等科學知識,展示了納米技術美妙的前景。
4出示目標。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通俗生動,層次分明。在指導閱讀時可抓住文中關鍵詞句理清思路,把握說明內(nèi)容。通過討論交流,體會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說明方法。本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nèi)容,并鍛煉學生快速閱讀、篩選信息的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并培養(yǎng)圈點批注的自學能力。]
1聽范讀,教師出示自學指導。(大屏幕顯示自學指導內(nèi)容)
A用筆勾畫關鍵詞句(領起句,關鍵句,總結句)
B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nèi)容,理清思路。
C探究不惜筆墨描述外科手術情景的原因。
2小組討論。(圍繞自學指導中涉及的'問題,交流意見,討論解決。)
3師小結。
明確:A關鍵詞句:切除腦垂體瘤,該如何進行呢?腦垂體小手術刀大,那該怎么辦呢?醫(yī)生是如何完成不流血的外科手術呢?什么是納米機器人,什么又叫納米?不僅僅是外科手術,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當這一天到來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確是最好的。
B思路:傳統(tǒng)的外科手術無血外科手術納米機器人工作納米及納米技術應用前景改變?nèi)祟惿钏枷氲目萍肌?層層設疑,結構精巧)
C因為這些細致的描寫,頗有點科幻小說的味道,增強了本文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三研讀課文,篩選信息。
[科技說明文的閱讀要突出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重點圍繞具體問題進行篩選信息。要讓學生學會從文本中找尋信息點,學會提取和概括,力求準確、全面。把相關信息制作成讀書卡。]
1教師導學,展示讀書卡的制作要求:卡片體例要一致;出處時間要清楚;規(guī)格大小要適當;抄寫剪貼可靈活。
2據(jù)下列提示,學生篩選信息,制作讀書卡。
A什么是納米?B。什么是納米技術?C。什么是納米機器人?D。納米神奇在哪些方面?E。納米技術對于人類的發(fā)展前景如何?
3展示讀書卡。
4、師小結。本文的信息量相當大,有的是明示信息,有的是隱含信息。明示信息容易篩選,隱含信息則有一定難度,但仍能從課文內(nèi)容看出納米是神奇的,即:納米本身的微小,納米技術本身微觀和精確,納米技術未來應用前景廣闊徹底改變?nèi)祟惿詈退枷搿?/p>
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確是最好的
四借助網(wǎng)絡,想象探究。
[對于納米技術的應用問題,除了引導學生熟悉課文內(nèi)容外,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然后討論交流。老師要積極給予評價,提醒學生想象與科學依據(jù)相符,也可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納米的閱讀材料。文中納米技術應用創(chuàng)造的奇跡都是科技工作者大膽想象的結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他們探究的精神。]
1結合課文有關內(nèi)容,想象納米時代的產(chǎn)品。①提示,課文中說納米材料制作的紗窗會根據(jù)你的需要自動送入新鮮空氣,自動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的亮度,納米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子掉在地上會蹦。想象一下,納米材料還會給你帶來哪些變化?②討論交流,學生互評。
2利用網(wǎng)絡,收集資料。
①教師導學:資料的積累和使用一般有這樣的過程,收集篩選貯存編序提取。
、谡故臼占男畔。(用我了解到,我查到了的句式說話。)
3擬定課題,篩選信息。(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課題,篩選相關信息)
參考課題:A、納米技術的前景。B、納米產(chǎn)品奇妙的特點。C、納米技術發(fā)展的報道。
參考資料:
、儆眉{米材料制成的自行車,重量只有幾公斤;將防水防油的納米材料涂在大樓表面或窗玻璃上,大樓不會沾油污,玻璃也會永遠透亮。用防污的納米材料織成的免洗滌衣物。納米技術用于制藥,可以制成導彈型藥物,循著導引的方面直達病灶部位,療效大大提高。
、谑怯商技{米管制作的納米齒輪模型。納米齒輪上的原子清晰可見。最異想天開的用途莫過于將碳納米管做成太空升降機的纜繩。由于碳納米管的強度高、重量輕,如果把它做成纜繩,即使纜繩的長度是從太空下垂到地面的距離,它也完全可以經(jīng)得住自身的重量。到那個時候,人類到外太空旅行將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語文教案 篇2
課題:
《論語》十則
課時計劃:
三課時
教學目標:
、 掌握“罔、殆、矣、誨、弘、凋”等字音、字形。
、 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
③ 積累《論語》中成語、格言、警句。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解釋,積累文言知識。
2、 理解課文蘊含的深層哲理,并懂得聯(lián)系實際,指導自己言行,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誦讀法,評點啟發(fā)式,分類整理歸納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孔子的生平經(jīng)歷以及和弟子間小故事等等。(也可展示圖片)
半步《論語》治天下引題
學習以及做人處事的格言
百家講壇中于丹的《論語》心得
兩小兒辯日(小學)
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
同學們,你們對孔子和《論語》還有哪些了解呢?
詢問大家對孔子和《論語》有多少了解。
二. 介紹孔子、《論語》相關知識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享年73歲。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名列于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我國古代思想家。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它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fā)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論語 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成書于戰(zhàn)國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記錄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一部書。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后來成為封建時代讀書人的'必讀書。
現(xiàn)存《論語》20篇,492章。這些篇章分別是: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xiāng)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wèi)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三.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參考注釋或利用工具書,注音(請學生注音)
1、論( )語
2、不亦說( )乎
3、人不知而不慍( )
4、三省( )吾身
5、傳( )不習乎
6、學而不思則罔( )
7、思而不學則殆( )
8、誨( )女( )知之乎
9、是知( )也
10、弘毅( )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12、其。 )乎
二、劃停頓
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9.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講解字詞,并翻譯句子(詳見PPT)
課文中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都提及,一個個解釋完再通譯,其間可請學生起來回答,增加互動性。
概括每一則的蘊含,即究竟講的是求知態(tài)度,學習方法還是修身做人。
中間可增加一些趣味性故事,如孔子弟子的。(視情況而定)
四.知識梳理:
(1)重點字詞
文言代詞
吾——人稱代詞“我”
女(汝)——人稱代詞“你”
通假字
說——悅
女——汝
知——智
古今異義
不亦君子乎
古義: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今義:對人的敬稱。
可以為師矣
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表示許可。
是知也
古義:這
今義:表肯定判斷。
吾日三省吾身
古義:泛指多次。
今義:數(shù)詞。
一詞多義
知 人不知而不慍
溫故而知新
是知也
而
詞類活用
(1)溫故而知新 (形容詞作名詞,“故”指舊知識,“新”指新知識)
(2)傳不習乎 ( 動詞做名詞,傳授的知識 )
(2)文中出現(xiàn)成語:
溫故知新
見賢思齊
任重道遠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guī)?/p>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總結含義
求知態(tài)度: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修身做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學習探究:
要求學生分別從課文中找出最喜歡的一則,聯(lián)系自己的經(jīng)歷談談喜歡原因是什么,以及有怎樣的啟發(fā)。
課堂檢測: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2)人不知而不慍
。3)傳不習乎 (4)溫故而知新
2、翻譯下列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誨汝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課后作業(yè):
1、背誦、默寫《論語》十則。
2、掌握重點字詞,如通假字、多音字以及古今異義字詞等。
3、熟讀后課文后,找出文中成語或者名言警句。
語文教案 篇3
一、課標·教材·學情∕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一定是教師教的活動與學生學的活動的有機辯證統(tǒng)一的過程,教與學的主體應是相互依存和互為基礎的,高中語文教案設計解讀。整個教學活動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從本質(zhì)是說,師生、生生之間的這種溝通、交流、合作的活動是一種主體交互的關系,更為確切地說是一種人格平等的主體和諧共生關系。
語文新課標是課堂教學的總體導向,三維目標是課堂教學落實的子目標,落實好語文的兩大功能工具性和人文性,充分發(fā)揮育人功能:擴大知識視野、提升文化品位、鍛煉思維品質(zhì)、夯實閱讀積累的根基、強化交際表達能力、提高書面寫作能力、培養(yǎng)個人審美情趣、豐富情感態(tài)度、穩(wěn)固正確的思想觀點或意識;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fā)展途徑主要有:多體驗生活;聯(lián)系所需所想,設計開展語文實踐性活動,側(cè)重理解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讓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豐富和途徑的多樣化。個性化發(fā)展實際上是在均衡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通過感悟體驗語言美、書寫藝術美、作品的形象美、情感美,培養(yǎng)學生在主客觀和物質(zhì)精神兩面的自覺審美意識,找到實虛中的真善美,培養(yǎng)成具有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合格人才。通過轉(zhuǎn)變思維觀念養(yǎng)成窮根問底的意識和習慣,了解探究學習的過程和方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僅關注問題的結果,還要有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時刻讓課堂的教學的功能和目的持續(xù)有效。
另外面對學生,教師應開發(fā)課程資源,讓特長成為學生成長學習的延伸;面對教材,教師應有所教有所不教,內(nèi)容的取舍很在程度上對課堂效率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面對學校,學科的必修與選修的巧妙結合,可讓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面對教學實際,可因校而異開設課程,以學生的需要和興趣選擇學習內(nèi)容和目標,相信只有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源開發(fā)和實施教學才是最好的語文課程。因此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化選擇相統(tǒng)一原則,構建開放、有效有序的語文新課程是課堂教學魅力的重要體現(xiàn)。
學情的分析是實事求是課堂教學真理的體現(xiàn),雖然教師是教學活動中教的主體,但學生是課堂教學目標和發(fā)展行動的最終指向,即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的主體。作為一個在課堂上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綜合的能動學習的主體,教師不可避免須認真通過學生學習前后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鞏固程序、學習深度、過程熟悉情況、方法運用效度等多方面綜合考慮,盡可能以學生發(fā)展目標為導航,讓學生做到課前對所學知識的搜集積累、加工整合,形成自我知識學習的條理化和系統(tǒng)性;課上對學習要求進行闡述性感受和藝術鑒賞;針對教師的教和自己的學有側(cè)重有重點進行理性思考和領悟;課后在聽說讀寫方面進行有選擇的應用和拓展,能根據(jù)所學知識、方法,對常見的事實過程或語言文化現(xiàn)象進行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敢于探異求新、多角度多層次閱讀,用歷史眼光和現(xiàn)代觀念審視古今作品,提出富有遠見的看法和主張。
總之教學目標是教師、學生、教材媒介的三位一體。堅持從學生的身心成長出發(fā),備學生、課標、教材和學法;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挖掘各種潛能和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努力形成自己的個性和特色,在教學目標的導航方面提出自我科學的導學設計。做到在認知領域使學生得到知識回憶,理解領會,情境運用,要素分析,條件交流、操作步驟、推導關系,內(nèi)在證據(jù)和外在準則的比較評價。同時在情感領域使學生感覺現(xiàn)象、刺激注意、愿意接受,反應中默認、反應的意愿、反應中的滿意感,價值的接受、偏好、信奉,價值概念化;價值體系的組織,泛化心向或性格化。另外在動作技能領域使學生知覺與行動聯(lián)系、身心定勢、指導下的模仿到嘗試、熟練后的習慣反應、復雜的外顯反應、遷移性適應、創(chuàng)新性生成。一切的教學活動都要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激勵功能和標準評價功能。只有如此,教學目標才能具體化為課時目標,實現(xiàn)一個課時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結果,亦即一個課時的教學活動所欲促成的學生的身心交瘁變化的預期效果。
二、教學重、難、疑點∕特點、重點、難點∕興奮點、弱點、盲點
教案中的"三點",分別是從教師角度的精心設計的三個點:重點、難點、疑點;從教材把握角度的特點、重點、難點;從學情洞察角度的興奮點、弱點、盲點,教案《高中語文教案設計解讀》。可以說三個角度的三個點缺一不可,明確了"三個點"是課堂教學高效的體現(xiàn),也是教師抓住問題的關鍵,主要是教師精于備課巧于取舍高效講解的體現(xiàn)。
三、走向高考
高考考試大綱的知識點考查其實是對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內(nèi)容作了一個非常的.規(guī)范和明確。作為教師不僅要明確知識點考查的形式和內(nèi)容,還要在每節(jié)課堂內(nèi)外對其滲透和落實。做到有重點引導,有難點解釋,有疑點化解,準確把握學習認知面上的點。時刻從知識點方面積累、整合、遷移、運用、總結。
四、教法建議/教具準備/課時安排
教法建議主要就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參考建議,依據(jù)高考語文要求測試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鑒賞評價、探究的六種能力和語文聽、說、讀、寫的四大功能,可將教學方法劃分如下:
。1)呈現(xiàn)方法(感知):口述法(敘述、談話、講演、講授、講讀)、直觀法(圖示、演示、示范、參觀法)、操作法(實驗、練習、勞動、討論法、研究法、指導法、模仿、發(fā)現(xiàn)法、設計實踐法)
。2)邏輯的方法:歸納法、演繹法、分析法、綜合法、分總法、(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問法、新舊聯(lián)系法、正反比較法
★激發(fā)和形成動機方法
。3)激趣法:游戲教學討論、創(chuàng)設道德體驗情境、創(chuàng)設認識新奇情境
(4)激發(fā)學習義務和責任感的方法:說明學習意義、提出要求、完成要求練習、學習的獎勵、對學習缺陷的責備
★教學中檢查和自我檢查方法
。5)口頭檢查的方法
個別提問、面向全班提問、口頭考查、口試程序性提問
。6)書面教學的方法
書面測驗作業(yè)、書面考查、程序性的書面作業(yè)
(7)學生自我檢查
回顧法、總結法、課堂筆記梳理、理解識記。
。8)師生評鑒活動方法
激勵法、陶冶法、欣賞法、檢查法、評價法
★教學中師生交往活動方法:個別指導法、小組討論法、班級討論法、同伴合作法、師生對話法、一問一答補充(點評)。
總之教法是靈活多樣,符合授課內(nèi)容要求,能啟發(fā)、誘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為最佳。
教具準備是對課堂教學環(huán)境條件提出的要求,其中教學環(huán)境主要包括教學的物理環(huán)境:教學場所、教學設施、教學信息(傳遞、接受的有效性);教學的心理環(huán)境:校風、班風,課堂教學氣氛(教師與學生、教師環(huán)境衛(wèi)生、心理因素即情境),人際關系(良好、民主的伙伴關系);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相互激勵、積極進取、有效地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形成群體互動的良好生生關系?傊尳虒W環(huán)境發(fā)揮導向、凝聚、陶冶、激勵、健康、養(yǎng)育功能。課堂上傾向于教師積極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比較熟練地制作各種教學課件;教學手段直觀,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板書簡要工整,布局合理,層次分明。
五、教學過程
。ㄒ唬┳灾鲗W習過程/自主·自悟·自得
1、教學內(nèi)容嚴謹、科學適度,注意聯(lián)系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明確,讓學生體驗"過程與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滲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
2、教學模式:在一定教學理念指導下,圍繞某一教學主題,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的教學范型和活動程序;窘虒W模式是:定向(預習)→自主學習→師生討論→師生答疑(教師指導)→自測拓展→自結(課堂小結);學生學習模式為預習(找重點疑難點)→會聽課(懂取舍)→發(fā)言(多思考)→交流(多合作)→復習(在平時糾正鞏固)→總結(巧歸納)→找差距(重錯題)→有計劃(能堅持)→做方案(定理想)。
根據(jù)課型和教學側(cè)重點對其各環(huán)節(jié)作相應的取舍,以便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時刻銘記結構決定質(zhì)量,規(guī)范課堂尋找簡約實效,讓呈現(xiàn)富于情緒感染;讓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yǎng)并列前行;注重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整體把握中注重局部強化;善于運用教學策略輔助幫助結論的提供;杜絕加課增效,課內(nèi)無實效;避免華麗包裝下效率重心偏移。
3、教學過程中學生有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沒有滿堂灌。一個好教師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去思考演繹,而不是過分地自得其樂。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操作能力都應在課堂的每一個角落得到體現(xiàn)。
4、教師課堂組織、調(diào)控能力強,對突發(fā)情況能作出及時、恰當?shù)奶幚;教師能根?jù)教學反饋信息,及時調(diào)整教學活動;教師教學有創(chuàng)意,評價反饋及時有效。
5、教師教學思路清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根據(jù)教學要求對自己的學習做出評價,并不斷調(diào)控自己的學習。
6、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料和具體的學法指導;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教師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探究語文的能力。
本環(huán)節(jié)更多是強調(diào)自主性學習,從基礎性積累整合到感受性閱讀進而領悟性研究發(fā)現(xiàn)。
這一切都是課堂有效展開和優(yōu)勢互補的前奏,學生也最容易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xiàn)自身學習的重難疑點,也為課堂不適應性的全面內(nèi)容與學生自身的取舍保駕護航,真正實現(xiàn)教的高效向?qū)W的實效轉(zhuǎn)變。
。ǘ┥罨ね卣埂ぱ由
深化是合作討論的進一步歸納與明確,并從歸納和確定性過程中進行方法點撥,讓學生找到深化的理由和規(guī)律,為其拓展延伸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拓展是開拓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限性的途徑,通過外在知識內(nèi)容的引入分析解構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找到思考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擴大知識面,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大語文觀。
延伸是語文學科的知識寬廣度的要求,只有聯(lián)系生活中的各行各業(yè)的語文運用實踐,才能讓語文具備生存空間和活力。僅僅追求知識而不注重實際用途使語文
語文教案 篇4
一、引讀“單元導語”
1.了解單元學習重點。
走進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獲得人生啟示的。學習時要注意抓住重點句段,聯(lián)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試著在習作中運用。
2.提示學期學習重點。
通過前幾年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在這個學期的學習中,我們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認真地讀書寫作,使語文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回憶導入,讀懂題目
1.回憶總結,引導學法。
我們以前學過哪幾則文言文?對于學習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引導學生回顧總結“反復朗讀”“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文章說明的道理”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2.導入新課,明確學習任務。
《文言文二則》是指《學弈》和《兩小兒辯日》。這節(jié)課學習第一則文言文《學弈》。
3.結合注釋①,了解孟子其人和《孟子》一書,“學弈”的意思即是學習下棋。
三、初讀課文,讀正確流利
1.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朗讀有困難的地方。
2.范讀課文,指導學生朗讀。
。1)老師范讀。語速較慢,便于邊讀邊思考;停頓恰當,意思表達才清楚。
。2)再讀課文,解決難讀的語句。
例如:“思援弓繳而射之。”“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需要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后讀好停頓,并引導學生掌握“理解了意思就容易讀好停頓”的方法。另外,“繳”和“為”是多音字,要注意讀準在文中的字音。
3.領讀課文,提升能力。
老師領讀后,學生再齊讀、自由讀、抽讀。通過多種形式的練讀,解決學生文言文難讀通順的困難。
四、結合注釋,理解內(nèi)容
1.結合注釋,理解詞和句子的意思,再連起來說一說。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同學討論。
2.提出疑問,討論解決。如,“通國之善弈者也”一句是什么意思?結合注釋①已經(jīng)知道“弈”的`意思是下棋;結合注釋③知道“通國”的意思是全國!吧妻恼摺保Α吧啤笔恰吧朴凇薄吧瞄L”的意思,“善弈者”的意思就是非常擅長下棋的人,句子的意思是“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
3.交流分享,理解大意。引導學生結合注釋讀懂句子的意思,再將每句話的意思連起來,
說說課文的內(nèi)容。
4.有感情地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后,先自由練讀,再抽讀評價,最后齊讀,讀出情感。
五、領悟道理,練習背誦
1.領悟道理。我們讀書做事一定要專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或者三心二意。
2.背誦課文。
(1)引導學生提出背誦方法的建議,如,邊讀邊理解邊背誦,熟讀成誦,同桌合作互相提醒著背誦。
。2)自由練習背誦,最后集體背誦。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的習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錄像機、鵬博士教學軟件、液晶投影儀、大屏幕、錄像帶、多媒體電子教室。
教學設計:
。ㄒ唬⿲胄抡n: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觀潮》。(齊讀課題)教師提問課文寫的是什么潮呢?(板書:錢塘江潮)
教師介紹:錢塘江是浙江省最長的一條河流,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解釋“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有什么不同)。
。ǘ﹨R報交流
1.請同學們談一談通過預習對這”天下奇觀”有何初步的了解?
2.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看課本,說說預習時你是怎樣給課文分段的?能說出為什么要這樣分嗎?(板書:潮來前潮來時 潮過后)
。ㄈ┓配浵瘢ǔ眮頃r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觀”的壯麗與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氣勢非凡,那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讓人驚心動魄。難怪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鹽官鎮(zhèn)的海塘大堤上匯集了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們爭先恐后地早早趕到,盼望一度錢塘江大潮的風采。同學們,你們見過那種景象嗎?想不想親眼看一看?老師這里有一段錄像,請同學們戴上耳機,看看畫面,聽聽聲音,來初步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2.學生談看錄像后的感受。
第二課時
(四)理解課文內(nèi)容
過渡:剛才我們在錄像上看到的景象書上也有,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學生通過看書找出是3、4自然段)
1.學生自讀3、4自然段。劃出能寫出潮來時氣勢的語句,把不明白的問題用問號標出,對特別喜歡的句子就努力讀精彩些。
2.學生質(zhì)疑。(根據(jù)學生的提問隨即板書關鍵詞語)
。1)教師通過視聽教學幫助學生解疑。
課件出示:①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a.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
b.怎么會出現(xiàn)“一條白線”?看到白線人們怎樣沸騰的,學學看,就這種場面可以用文中的哪個詞來形容?
c.齊讀這句話,讀出那種沸騰的場面。
、谠俳,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a.怎么會形成“白色城墻”呢? 因為大潮由遠而近,遠看像白線的白浪越變越大,越漲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墻。)
3.交流學生喜歡的句子。(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隨即通過大屏幕展示寫潮水的句子,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想象錄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加深理解體驗大潮的.奇特。)
課件出示:
①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a.潮來時是什么樣的聲音?誰能學學看?
b.就這種聲音作者用什么詞來形容的?
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a.師:看到白線拉長變粗,潮水很快地占滿江面,迅速向我們奔涌而來,那氣勢越來越雄偉,你的心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激動,誰能讀出這種感覺來?
b.指讀。
c.男女同學比賽讀。
、劾顺痹絹碓浇q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a.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如果這句話換成“浪潮越來越近,氣勢越來越雄偉,聲音越來越大!蹦阌X得怎么樣?
b.如果換成原來的內(nèi)容,又覺得怎樣?怎樣才能讀出那種氣勢來?
c.指讀、師讀、齊讀
4.教師小結:作者把大潮到來時的氣勢寫得多形象,正如預習提示中所說的,把大潮寫得有聲有色,雄偉壯觀,使人如臨其境。(板書:有聲有色、雄偉壯觀)
5.學生將3、4自然段連起來,有感情得邊讀邊想象,再次體會潮來時的雄偉氣勢。
6.學生通過訪問教師計算機,調(diào)做“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教師在網(wǎng)上查看學生練習情況)
7.調(diào)一學生的練習作示范,投影到屏幕集體訂正。
。1)作者按什么順序?qū)懗彼兓?(教師指屏幕啟發(fā)學生說出由遠而近)(板書:遠 近)
。2)師小結:作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位置的變化,按由遠及近的順序?qū)懗彼兓刮覀兎路鹫驹阱X塘江畔,聽到聲音越來越大,看到潮水越來越近,浪頭越來越高,使我們感受到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非凡氣勢。我們?yōu)樵谧鎳蟮厣嫌腥绱藟延^的景象而自豪、而驕傲。
。3)讓學生帶著無限贊嘆之情大聲朗讀這段話
課件出示: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一段話)。
。4)師生接讀(教師說括號中的詞,學生接讀余下的內(nèi)容)
。5)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潮來時”一段,通過學習了解到錢塘江大潮來勢兇猛,氣勢非凡,那么“潮來前”、“潮過后”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8.學生自學余下的幾段。
。ㄎ澹⿲W生質(zhì)疑。
。⿲W生通過網(wǎng)上查閱,自己解疑。
。ㄆ撸⿲W生通過網(wǎng)上訪問教師計算機。調(diào)作鵬博士軟件中《觀潮》一課的練習,據(jù)自己情況自由選擇,自我檢測(教師網(wǎng)上查看,個別輔導)。
(八)課堂總結。
。ň牛┓配浵瘢ㄗ寣W生整體領略“天下奇觀”的非凡氣勢)
(十)布置作業(yè)。
附: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6
培養(yǎng)目標
1、正確認讀11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團結友愛,共同合作更能發(fā)揮自己的長處。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生字,懂得課文講的道理。
教學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平時你有沒有和別人合作完成一件事呢?在合作中,你有什么感受?
2、新年快到了,李東和京京合做了一個燈籠。他們是怎樣做的?他們合作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課文。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小聲朗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圈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解決。不太好讀的地方,反復練習朗讀,直至讀通、讀順。
2、同桌互相朗讀,并互相糾正讀音。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課文,了解大意。
4、共同交流,你知道了課文的'哪些內(nèi)容?
三、分段朗讀課文,小組討論,認識生字朋友:
1、交流:你認識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認識的?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3、分段朗讀課文,并互相。
四、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讀課文思考問題:
。1)你知道京京和濱濱有什么特長嗎?
。2)京京和濱濱為什么要選擇合作做燈籠?
。3)京京為什么在燈籠上寫下“合作真快樂”這句話?
。4)同學們?yōu)槭裁词箘殴恼疲?/p>
2、分小組討論,交流問題。
3、結合課文的插圖,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說說,自己和別人合作完成過哪些事情?談談合作時有什么感受?學習這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開火車認讀識字卡片,并組詞。
2、分段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有什么要問的?
2、根據(jù)大家提出的問題,一邊讀一邊想,看你能解決幾個問題。
3、小組交流,互相學習。
4、教師點撥,解答問題。
三、指導朗讀:
1、同桌合作練習朗讀課文,并互相,指導。
2、開展朗讀比賽,同桌合作朗讀課文,比一比、評一評、賽一賽,看哪個同桌合作讀得最好!
3、指導朗讀。
四、識記生字:
1、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讀,討論,合作學習生字。教師巡回指導,并參與其中。
2、學當小老師,交流識字結果。
五、指導書寫。
1、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這些字有什么特點?怎樣才能寫得端正、好看?
2、重點指導:使、咱、貼、巧、勁、桌。
3、學生書寫練習。
語文教案 篇7
知識目標: 讀懂課文,理解文中所表達的思想傾向
能力目標: 學會從文中的語句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會正確看待友誼與禮物的關系
教學重點: 學會從文中的語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理解文中所表達的思想傾向
教學和學習方法:探究、討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同學們,這里有兩樣東西:一樣是一堆金錢,一樣是幾個窮朋友。假如讓你選擇其中你需要的東西,你選什么好呢?(窮朋友)為什么這樣選擇?(朋友珍貴,友情珍貴。友情是用金錢換不來的)沒有人認為金錢貴重,金錢萬能嗎?(搖頭)的確。最珍貴的東西是友情。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毕A_多德說:“世界上沒有比一個既真誠又聰明的朋友更可貴的了!彼雇胸愓f:“財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卻是財富。”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錢輕情義,尤其是大人們,他們的這種重財輕義的思想往往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今天我們要共同地學習一下張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
二、 作者簡介。(幻燈展示)
張之路,1945年生,山東諸城人。1968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學院物理系。曾任中學教師多年。1982年調(diào)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現(xiàn)任該廠文學部主任。1977年開始發(fā)表作品。主要有電影文學劇本《霹靂貝貝》《磨表》《傻鴨子歐巴兒》及同名中篇小說,話劇《雙龍花盆》,童話集《野豬的首領》《大鼻頭和黑眼圈》,小說集《在樓梯拐角》《題王》,長篇小說《第三軍團》等。1992年被登錄于國際兒童讀物聯(lián)盟榮譽名冊。
三、木雕鑒賞(幻燈展示)讓同學們欣賞我國木雕藝術家在木雕藝術上的卓越成就。進而了解羚羊木雕這種藝術品。
四、檢查預習
找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給它們注音、解釋,學會運用。
(1)犄角(jī):物體兩個邊沿相接的地方,本課指桌面的兩個邊沿相接的地方。
(2)仗義:講義氣,仗:拿著,引申為主持、講求。
(3)形影不離:成語。像物體跟它的影子那樣分不開,形容彼此關系密切。
(4)挽回:扭轉(zhuǎn)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申為扭轉(zhuǎn)。
(5)寒顫(zhàn):本課指因受冷而身體顫動。[注意]也作“寒戰(zhàn)”。
(6)反悔:對以前允諾的事后悔而不承認。
(7)光彩:原指顏色和光澤,也用來比喻光榮。本課指后者。
(8)逮(dǎi):捉,捕。
(9)攥(zuàn);用手握住。
五、整體感知(合作探究)
1. 圍繞羚羊木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同學們用簡要的語言概括。
本文說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fā)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我”。“我”對朋友這樣反悔,傷心極了。
2.整體感知
本文圍繞“羚羊木雕”展開故事,故事情節(jié)依矛盾的沖突,由發(fā)生、起因、高潮和結局組成。請同學們用簡要的語言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找出起止點。
發(fā)生 查問木雕 倒敘 1 —16
起因 贈送木雕 插敘 17—23
高潮 逼取木雕 順敘 24---35
結局 傷心難過 順敘 36---38
3.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個人物?6個人
4.他們的性格特點相同嗎?
5.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研究文章的主題
6.討論本文的主題。
六、作業(yè)
1.再讀課文,進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2.找出重點語句,進一步理解分析,挖掘文章的中心。
3.找出文章的寫作特點。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懂得怎樣利用自然現(xiàn)象辨別方向。
2、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認識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萬慌張、大自然、天然、指南針、準確、忠實、向?qū)、指點、樹影、北極星、永遠、陰雨天、觀察”等詞語的意思。
3、會用“千萬、永遠”各寫一句話。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13個生字,理解新詞,會用“千萬、永遠”寫句子,能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怎樣識別方向。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理解第1—4節(jié)。
2、能正確朗讀課文1—4節(jié)。
3、學習第一至第四節(jié)中出現(xiàn)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讀題: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教學生字“迷”,區(qū)別“謎”,理解“迷路”的意思。
3、理解“要是、野外”,換詞理解“要是”。
4、用自己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5、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怎么辦?
6、課文中告訴我們什么辦法呢?
二、自學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如果迷路,怎樣辨別方向?碰到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讀準字音。
3、課文中介紹了哪幾種事物能幫助我們分清南北方向?
三、講讀課文,理解詞句。
1、學習第一節(jié)。
⑴、指名讀,理解“慌張”,“指南針”是怎樣的?[課件展示]“準確”“天然的指南針”是什么意思?
⑵、結合課文教學生字“慌、確”。
、恰⒅笇Ю首x。[讀出親切的`口氣]
2、學習第二節(jié)。
、、在這里天然指南針指什么?[你怎么知道的?理解“忠實”,為什么說太陽是忠實的向?qū)?教學:忠、導、影]
、、課文中的兩個“它”指什么?
、、理解“向?qū)А,“忠實”。重點理解為什么說太陽是忠實的向?qū)А=虒W生字。
⑷、朗讀這一段。
3、學習第三節(jié)。
⑴、自由讀,講到了什么是天然指南針?怎么分辨呢?看課件認識北斗星,北極星,教學生字“盞”、“永”、“闖”。
、、課文中的“它”又指什么?
⑶、指導朗讀。
4、學習第四節(jié)。
、、這節(jié)講什么是天然的指南針?怎么分辨南北?用自己的話說說。
、、學習生字“碰”、“陰”、“稀”。
、、指導朗讀。
四、復習鞏固。
1、卡片認讀1—4節(jié)中出現(xiàn)的生字。
2、齊讀1—4節(jié)。
五、課堂作業(yè)。
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理解第五節(jié),能正確朗讀這一節(jié)。
2、學習其余的生字。
3、進一步知道怎樣用天然的指南針分辨方向。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生字新詞。
2、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哪些指南針?它們分別是怎樣來分辨方向的?
二、學習第五節(jié)。
1、讀后問:第一節(jié)與第五節(jié)的內(nèi)容有哪些不同與相同?
2、理解:“細細觀察”、“多多去想”的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使學生知道詩中所介紹的各種辨別方向的方法是靠自己觀察思考得來的。證明只有善于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聰明、最有辦法的人。
3、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說說你除了課文中的指南針外,還知道哪些指南針?(指名說,如果不多請學生多看課外書,多觀察大自然。)
[課件展示:大自然的指南針]
四、課堂作業(yè):
試背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完成有關作業(y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語。
2、匯報課外閱讀、觀察情況,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指南針?說清如何分辨方向。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課文中講到了哪幾種天然指南針,分別是怎樣來分辨方向的。
2、同桌互說。
三、指導背誦課文。
[指導背誦第2節(jié):先說什么是指南針,怎么給我們指示方向?師生對背,其余幾節(jié)用同樣的辦法。]
1、先自由朗讀。
2、讓學生背誦。說說自己是怎樣的方法來背的,請學生交流背誦方法。
3、指名背——集體背——同桌背。
四、導完成課堂作業(yè)。
1、指導用“千萬”,“永遠”造句。
2、完成課后作業(yè)題1、2。
五、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有關指南針方面的書籍。
板書:
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總結
中午:太陽(南)樹影(北)
黑夜:北極星(北)
陰雨天:樹葉稠(南)樹葉。ū保
細細觀察,多多思考——總結
語文教案 篇9
一 導入
瘟魔拆散了一個個快樂、和睦的家庭;妇把郾牨牭乜粗H人一個個死去,他的心情怎么樣?他會想些什么?
學生甲:桓景很難過。他想一定要為家里人報仇。
學生乙:桓景特別傷心。他想一定要除掉瘟魔,不讓瘟魔再害人了。
學生丙:桓景看到家人死去,傷心得都哭了。他想不管有多困難,一定要學好武藝,殺死瘟魔。
就是這種一定要斬妖除魔的信念支撐著桓景,他排除萬難去拜師學藝。最后,他殺死瘟魔了嗎?他是怎樣鏟除瘟魔的?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 細讀課文
1.上節(jié)課我們畫出了表現(xiàn)桓景不怕困難、特別勇敢的句子。請你快速看看自己畫出的句子,一會兒和同學們交流。
2.集體交流。
對于句子的分析,要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1)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蹚過了一條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又一雙鞋,終于見到了費長房。
對比朗讀: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山,蹚過了一條河,磨破了一雙鞋,見到了費長房。
、龠@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趶倪@些不同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甲:我覺得桓景走了很遠的路,才見到費長房。
學生乙:路特別遠,又不好走,桓景很辛苦。
、刍妇霸诼飞峡赡軙龅绞裁蠢щy?
學生甲:可能會碰到野獸,有生命危險。
學生乙:他的干糧吃完了,鞋磨破了,他挨餓受凍。
學生丙:山路很危險,有幾次夜里趕路他差點兒摔下山崖。
、苡龅竭@么多困難,他為什么仍不放棄?
(為家里人報仇,要除掉瘟魔的決心支撐著他堅持下去。)
⑤是啊!每當想起家人,桓景就有了力量。他終于見到了費長房。從“終于”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桓景克服了很多困難,經(jīng)過了很長時間,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見到費長房。)
⑥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呋妇耙姷劫M長房時,他會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甲:他的衣服和鞋子都破了。
學生乙:他的身上可能還有傷。
學生丙:桓景一定又黑又瘦。
、嗳绻憔褪琴M長房,你會說什么?
(2)桓景每天勤學苦練,終于練成了一身好武藝。
、傧胂蠡妇懊刻於际窃鯓泳毩暤。
學生甲:他每天特別早就起來練習武藝。
學生乙:有時候他練武入了神,忘記了吃飯。所以課文中用了“勤學苦練”這個詞。
、谟懈星榈乩首x這句話。
(3)恒景武藝學成之后,師傅費長房讓他下山,斬妖除魔。默讀第6、7自然段,找找從哪些詞句看出桓景特別勇敢。
①桓景手持寶劍從山上直沖下來,和瘟魔展開了搏斗。
(看課文中的插圖)想象他們搏斗的情景。
體會“見勢不妙”的意思。
②此時山上的鄉(xiāng)親們看著桓景和瘟魔搏斗,會是什么心情?
學生甲:他們心里很緊張,因為瘟魔很厲害。
學生乙:他們擔心桓景會受傷。
學生丙:看著桓景和瘟魔搏斗,他們相信桓景一定能贏。
(4)桓景對準他的后背嗖地擲出寶劍,哧的一聲就把他扎死了。
從此,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
看到瘟魔死了,老百姓什么反應?(歡呼雀躍)
(5) 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 復述課文
1.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線索。
家人死于瘟疫 不怕困難拜師學藝 勤學苦練練成武藝 斬妖除魔為民除害。
2.復述故事情節(jié)。
(1)把故事講給學習小組的同學聽。
(2)指名在全班講一講。
四 總結
很多節(jié)日的背后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你可以通過看書、上網(wǎng)查找、詢問家長等途徑了解這些故事。把你喜歡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新課標》指出,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注意學生讀中獨特的個性體驗。設計教案時,尤其要注意孩子的朗讀能力的訓練。側(cè)重找出本文中關鍵的句、段進行理解、體會、朗讀。
“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币鹬貙W生的個別體會,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在體會的基礎上聲情并茂地讀。本文中,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的過程是重點。教師可讓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試著寫出自己的'體會。在學生個別談了體會后,再將自己深刻的體會放到句子中品讀。
不足之處:在重難點的突破上,有點平均使力,教案設計得雖然不錯,但實際操作卻出現(xiàn)卡殼。
1.讀一讀下面的字,先按字母表順序給它們排排隊,再按筆畫從多到少排排隊。注意書寫要工整。
妻 拜 瓶 侵 襲
拜 瓶 妻 侵 襲 襲 瓶 侵 拜 妻
2.選擇合適的關聯(lián)詞填空。
因為……所以…… 只要……就…… 如果……就…… 不僅……還……
(1)(如果)劉明的腿不受傷,他(就)能參加這場比賽了。
(2)(因為)九月初九又是重陽日,(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叫做“重陽節(jié)”。
(3)她(不僅)學習成績特別好,(還)經(jīng)常幫助其他同學。
(4)(只要)堅持鍛煉,你的身體(就)會康復。
3.搜集與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的民間故事,講給大家聽。
九九重陽
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傳統(tǒng)的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又稱“雙九節(jié)”“老人節(jié)”,因為古老的《易經(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jié)日。
慶祝重陽節(jié)的活動豐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shù)字中又是最大數(shù),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收獲的季節(jié),重陽佳節(jié),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jié)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jié),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jié)(敬老節(jié)),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jié)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游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語文教案 篇10
歸去來兮辭(并序)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污而熱愛田園生活的積極精神,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個疑問代詞,歸納“行、引、乘、策”等四個詞的一詞多義,了解“以、而、之、兮、來”等文言虛詞的用法。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了解作者辭官歸田的原因,深刻體味詩人鄙棄官場,熱愛田園的無限欣喜之情。
2。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1。理解記述中滲透出的或喜或哀,或決絕或猶疑的復雜感情。
2。歸納實詞、虛詞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裝句兩種句式。
【教具準備】投影儀投影膠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了解陶淵明及其作品。讀課文,利用注釋、工具書,初步把握文章,朗讀課文,找出押韻的字,由押韻歸納各層大意,幫助學生理清背誦思路,背誦全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桃花源記》是我們在初中接觸過的陶淵明的作品。師生一同背誦。
《桃花源記》中悠閑自得的田園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們學習的《歸去來兮辭》正是作者決別官場,同上層社會分道揚鑣的宣言書。
二、作者簡介
選一學生讀注解①
教師稍作補充:陶淵明因不能適應官場的世俗約束,決心去職歸隱。他長于詩文辭賦。他的作品有兩類題材,一類是描繪田園美景,寄寓對官場的厭倦,表露出潔身自好的高潔志趣;另一類如《詠荊軻》《讀山海經(jīng)·精衛(wèi)銜微木》等詩,寄寓抱負,多悲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辭賦以《歸去來兮辭》著稱文史。
三、放錄音或教師范讀,讀出情感、氣勢
朗讀常規(guī)指導:本文朗讀時,應注意語調(diào),語氣和語頓。本文有不少感嘆句、疑問句,應讀出語氣,同時注意語調(diào)(感嘆句讀“↘”調(diào),疑問句讀“↗”調(diào))。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為主,四字句以2、2頓讀,如“乃瞻/橫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六字句以1、2、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換韻處,停頓的時間應稍長一些。
四、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韻的字,在換韻的地方做出標記,反復朗讀由換韻開的段落和層次,并寫出這些段落層次的大意。
學生朗讀。
明確:第一段用一韻,押ui韻,韻腳有“歸”“悲”“追”“非”。主要寫作者棄官歸家的原因!疤飯@將蕪”是原因之一;“心為形役”是原因之二。棄官歸隱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二段用三韻,全段可分三層:第一層開頭到“熹微”,押i/ui韻,韻腳有“衣”“微”,寫作者晝夜兼程,歸心似箭,心情的愉快盡顯其中;第二層“乃瞻橫宇……有酒盈樽”押un韻,韻腳有“奔”“門”“存”“樽”,寫剛?cè)爰议T的熱烈場面,充盈著濃郁的親情和歡悅的氣氛;第三層“引壺殤以自酌……撫孤松而盤桓”,押an韻,韻腳有“顏”“安”“關”“觀”“還”“桓”,寫歸家后的日常生活,閑適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門——居室——庭院的順序來寫,表面寫景,實際抒情,營造了一個曠達悠然美妙和諧的境界。
第三段用一韻,押ou韻,韻腳有“游”“求”“憂”“疇”“舟”“丘”“流”“休”,寫回鄉(xiāng)定居后的生活情況。“游”“求”兩韻述志;“憂”韻樂以忘憂;“疇”“舟”“丘”“流”是一段充滿詩意的描繪;“休”韻寫春來萬物復蘇,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暫與匆促,頓生感慨。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幾句,其余押I韻,韻腳有“之”“期”“耔”“詩”“疑”,抒發(fā)對人生宇宙的感想,當樂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梳理本文敘事思路,決意辭歸——歸途——抵家——室內(nèi)——涉園——外出—縱情山水——安度余生。
學生根據(jù)思路提示及韻腳,嘗試背誦。
五、學生細細品讀課文,體會感悟作者的情感,然后根據(jù)“情”的表達需要,有感情地朗讀
提示:第一段自責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慶幸之意,應讀得“氣中聲硬”。第二、第三段,自安自樂,有喜悅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調(diào)是靜謚而愉悅的,應讀得“氣滿聲高”。第四段樂天安命,有達觀之情,讀得曠達、悠然。
學生復聽一次錄音,細細品味。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結合二、三段內(nèi)容,通過聯(lián)想、想象,寫一段文字描繪陶淵明這位隱逸詩人的形象。不少于500字。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檢查背誦。突破難點,理解述志中滲透的或喜或哀,或決絕或猶疑的復雜感情。學習疑問代詞及文言虛詞的用法,歸納一詞多義。
[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個別抽查、輪流背誦或滾動式背誦。
二、難點突破
提問:有人認為本文結尾一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包含著悲觀消極的思想,試結合全文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學生討論。
明確:“兼濟天下”規(guī)范了中國古代文人的心路歷程,作為中國第一位隱逸詩人、田園詩人,他的“濟世”的確讓人費解。文中為我們呈現(xiàn)了恬淡安閑、自然靜謐的田園情趣,但這并不意味著陶淵明消極避世。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價值取向,在封建專制獨裁統(tǒng)治下,他們只能在無條件服從與維護自身尊嚴、保持獨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掙扎。除了陶淵明,李白、蘇軾、辛棄疾都曾流露過歸隱的'心緒,只不除淵明比較明顯,且付諸實際行動罷了。在前面介紹陶淵創(chuàng)作題材時曾提到過,陶晚年作過大量詩,“猛志”一詞出現(xiàn)多次,這表明顯然有一股濟世的熱流貫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詩風始終未能掩蓋此股熱流的躍動,看似恬淡的歸隱并不意味著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著苦難的加劇,即“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歸去來兮”“憶矣乎”“胡為乎遑遑欲何之?”這些句子表明詩人在惆悵悲苦中飽受折磨。
詩人回歸田園,崇尚自然,這里“自然”指人的質(zhì)樸真實、率性而行的本性。他無法忍受官場對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趨同,以求保存他的社會政治理想和人格價值,從字里行間我們不也體味到濟世不得的痛苦與回歸田園的無奈了嗎?
因此,本文陶淵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歸田園的歡悅,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憂傷,應有完整的認識。
三、小結:
歐陽修曾有“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的慨嘆。那是因為文中體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思想感情能引起舊時許多不滿現(xiàn)實而又無可奈何,只能潔身自好的知識分子的共鳴,陶淵明是屬于時代的,他永遠是古代文人心靈中的一片凈土。
四、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1。本文出現(xiàn)了五個疑問代詞,請找出來,分析它們的詞義。
明確:田園將蕪胡不歸(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呢?)
奚惆悵而獨悲(為什么還愁苦則獨自悲傷呢?)
復駕言兮焉求(我還乘車出去干什么呢?)
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隨心任意地生活呢?)
胡為乎遑欲何之(為什么那樣遑遑終日,想到哪里去呢?)
2!耙、而、之、兮、來”五個文言虛詞用法歸納。
學生在文中找出例句,分析。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僦
詞性例句釋義
代詞縱江東父老伶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他們,代江東父老
君將哀而生之乎我
之子于歸這、此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這樣的人,這類人
結構助詞悅親戚之情話定語中心詞之間,的
感吾生之行休主謂間取消獨立性
何陋之有賓語提前標志
古之人觀于天地山川……有得,以其求思之深中心詞與補語間,得
馬之千里者定語后置標志
音節(jié)助詞悵恨久之無實義
、谝
詞性例句釋義
介詞既自以心為形役讓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用
王語暴以好樂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
余船以次俱進按照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帶著
連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同“而”,表修飾
木欣欣以向榮同“而”,表并列
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表目的,來
中丞匿溷潘以免才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因為
、圪
語氣詞,多用于詩賦中,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啊”或“呀”,如“歸去來兮”“大風起兮云飛揚”
④而
詞性例句釋義
代詞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通“爾”,你的
連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表假設,如果
門雖設而常關表轉(zhuǎn)析
覺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時矯首而遐觀表修飾
鳥倦飛而知還表承接
⑤來
虛詞,可當助詞講。無義,如“歸去來兮”。有時為句尾語氣詞,相當于“咧”。如《孟子。離婁上》“盍歸乎來!”。
3。本文活用的詞語有哪些?請找出來加以解釋。
明確:眄庭柯以怡顏(使面容現(xiàn)出愉快的神色)
樂琴書以消憂(名詞動用,彈琴,讀書)
或棹孤舟(船槳,這里用作動詞,劃)
4。判斷下面三句話的句式特征:
A。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
B。將有事于西疇。
C。復駕言兮焉求?
明確:A省略句,“形”與“宇”之間省略介詞“于”;B介賓結構后置;C賓語前置句。反問句代詞作賓語前置,“還出去干什么呢?”
5。課后思考練習第三題有4個實詞,歸納其一詞多義,力求在動態(tài)的語境中辨析詞義。
學生逐一明確
教師歸納總結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傩
例句出處釋義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墩撜Z》行走
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列傳》走、離開、前往
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師表》實行,做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故何如哉《五人墓碑記》行為,品行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將要
琵琶行古詩一種體裁
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出師表》(háng)行列
、谝
例句出處釋義
引而不發(fā)成語開弓、拉弓
引壺殤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歸去來兮辭》端起
乃引匕首提秦王《荊軻刺秦王》舉
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赤壁之戰(zhàn)》率領、導引
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游黃山記》吸引
乃設九賓于廷,引趙使者相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召引、召請
令查出引入上諭中《譚嗣同》引用、援引
李憑箜篌引詩題樂府詩體名
3乘
例句出處釋義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左傳》駕、乘車
乘虛而入成語利用、憑借
聊乘化以歸盡《歸去來兮辭》順著
乘鄂渚而反顧兮,秋科之緒風《涉江》登上、升
自京師乘風雪《登泰山記》冒著、頂著
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信陵君竊符救趙》(shèng)輛,量詞
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左傳》(shèng)數(shù)詞,四
4策
例句出處釋義
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過秦論》竹制的馬鞭
策扶老以游憩《歸去來兮辭》拄著
退而論書策《權書》寫字用的竹簡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計策、策略
五。布置作業(yè)
課外閱讀《讀本》P266第93課《世說新語》五則,并思考這五則作者的認識是否全部可取,哪一則的意義比較深遠。
[板書設計]
歸心似箭(一)
歸去來兮辭天倫之樂(二)
自得其樂田園之樂(三)
綜述情志(四)
[延伸閱讀]閱讀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回答“序”后的問題。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①,諸侯以惠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逐見用于小邑。于是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②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③,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已歲十一月也。
注釋:①四方之事,指陶淵明接受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為到各處去。
②歸歟,《論語·公冶長》有“子在陳曰:‘歸歟歸歟’”的話,表懷鄉(xiāng)之情。
③駿奔,《詩經(jīng)·周頌》“清廟”篇有“駿奔走化廟”的話即去祭祀。
1。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生生所資(生產(chǎn)生活)B。脫然有懷(輕快的樣子)
C。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尋找)D。非矯后所得(勉強去做)
2。判斷“以”字用法,正確的選項是()
、俑膊蛔阋宰越o②諸億以惠愛為德
③家叔以余貧苦④足以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錯誤的一項是
A。及少日,眷然有歸與之情:等到過一些日子,便產(chǎn)生留戀故園的懷鄉(xiāng)感情。
B。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本性任其自然,這是勉強不得的。
C。饑凍雖切,違己交病:饑寒雖然來得急迫,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就盼望遇上豐年,便辭官歸鄉(xiāng)。
4。下列選項是對本文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陶淵明做官單純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做彭澤令,僅以“有酒可飲”為理由。
B。陶淵明去做官,既有家貧、求生無術的原由,也有親故勸告、諸侯惠愛、家叔引薦、彭澤縣離家不遠的因素。
C。陶辭官罷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質(zhì)性自然,感到官場拘束,出仕違背平生志向。
D。當然其妹新亡,前去奔喪也應成為辭官因素之一。
答案:1。C
2。B(①用來②把③因④用來)
3。D仍然希望任職一年,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
4。A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20
語文孔乙己教案10-31
[精選]語文教案12-05
語文教案(精選)12-01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2-26
【精選】語文教案10-05
[精選]語文教案09-29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精選】09-06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