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周期表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元素周期表的教案
1教學目標
1、知識及技能目標
。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結構,知道金屬、非金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查找元素周期表發(fā)現(xiàn)史,學會運用查閱資料獲取信息。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形成概念,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思維方法。
(3)通過交流討論,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學中,通過探究規(guī)律,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2)設計多種交流和探究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2學情分析
通過初三和必修I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基本具備了一定的無機化學基礎知識。例如初三學習的原子的構成、核外電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簡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質結構知識,這些為本章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本章中,這些知識將更加細化,理論性更強,體系更加完整。通過《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于所學元素化合物等知識進行綜合、歸納。
同時,作為理論指導,學生可以更好的把無機化學知識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在物質結構的基礎上,將元素周期表的學習和元素周期律的學習結合起來,將學生在初中和必修I中所學習的氧化還原反應和許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識連匯貫通。在第三節(jié),通過化學鍵的學習,可以為以后有志深入學習化學的同學打下一定的基礎。 總之,本章內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論內容,也是為選修內容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
2. 元素性質和原子結構的關系。
教學難點: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
4教學過程
4.1 第二學時 堿金屬和鹵族元素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引入新課
引入練習:完成第五頁,堿金屬原子結構的表格,從中找到什么變化規(guī)律?
學生討論:完成表格,相互討論
活動2【講授】新課講解
教師:請學生從原子結構和電子排布思考,K和Na哪種元素比較活潑?
讓學生獨自通過實驗探究K、Na活潑性(教師必須要求學生注意安全)
讓學生深入思考,為什么是K比Na活潑,實驗現(xiàn)象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之處?
學生活動討論:閱讀實驗,小組進行思考討論交流,小組發(fā)言金屬活潑性的本質
教師:引入問題,鹵素是否也如同堿金屬族有相同的性質變化規(guī)律?請同樣用實驗的方法加以驗證。
學生:分組探究,利用堿金屬的分析方法同樣對鹵素的原子結構做出大膽預測。實驗驗證。
教師:引導學生從金屬活潑性與非金屬的活潑性本質是否相同進行思考 學生:學生閱讀課本材料,討論、思考、分析非金屬的活潑性本質,找出自己探究上的錯誤之處。
教師:指導學生討論為什么堿金屬與鹵素表現(xiàn)出相反的活潑性變化規(guī)律 學生:從原子結構的變化規(guī)律上找出堿金屬與鹵素的性質變化相反的原因。
活動3【活動】交流討論
師生共同交流討論:
1.一個族的性質變化規(guī)律,能夠從堿金屬與鹵素兩個典型的族拓展到其他的族。能夠從原子結構的變化規(guī)律來判斷一個族的性質相似性和規(guī)律性。
2.堿金屬和鹵素的性質
活動4【練習】課堂練習
幻燈片展示問題,學生思考后回答。
【元素周期表的教案】相關文章:
元素周期表教案范例10-06
元素周期表的八大規(guī)律-化學論文10-07
從中醫(yī)學提出第二張元素周期表論文10-08
元素與物質的分類教案12-11
初三化學教學精品教案:元素,元素符號10-08
《初步認識化學元素》教學教案10-07
堿金屬元素化學教學教案10-08
關于組成物質的化學元素的化學教案10-07
生活元素小學數(shù)學的論文10-09
碳族元素第一課時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