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蘭過橋》教學教案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過橋教學教案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nèi)容包括一篇課文、一幅插圖、七個生字、七個詞語、四個新出現(xiàn)的部首和課后練習。課文敘述了雷鋒小時候熱心幫助同學的一件事。
全文分兩個自然段。第一段只有一句話,講雷鋒小時候上學必須經(jīng)過一座小橋。第二段共有五句話,講因為下雨,河水漫過了小橋,小同學上學遇到了困難,雷鋒主動幫助小同學過橋。
教學重點是第二自然段。
難點是按漢字結構分析字形,理解、掌握新詞(放在閱讀教學中聯(lián)系上下文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詞義)。
二、教學要求
1。學會七個生字,理解掌握七個新詞語,學會四個新部首。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雷鋒叔叔熱心幫助同學,助人為樂的精神。
三、教案
(一)課時內(nèi)容安排。
第一課時:借助拼音初讀課文,提示生字詞,學習認識七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初步理解詞義。
第二課時:鞏固復習生字詞,分析講解課文,指導朗讀,復述,完成課后作業(yè)。
(二)課時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學會七個生字,要求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義,學會生字組成的新詞,借助拼音,初步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出示課題,掛出雷鋒的畫像(或放投影片)。
老師提問(以下問):同學們,你們認識這位叔叔嗎?知道他是誰?
學生回答(以下答):雷鋒叔叔。
老師板書(以下板書):雷鋒,接著介紹雷鋒的生平事跡。
(二)放錄音(或教師范讀課文)。
(三)借助拼音,讓學生讀文。
。總人都自讀,讀后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從回答中教師提示出生字詞)
問:第一自然段里有幾句話?
答:一句話。
問:這句話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答:雷鋒小時候上學必須經(jīng)過一座小橋。
板書:gùoyào
過(走過)要
問:第二自然段里有幾句話?
答:有五句話。(請五名同學各讀一句話)
學生每讀完一句話,讓學生用筆做個記號,五句全讀完了,再讓學生一句一句地認真讀,讀中教師板書出生字詞:
板書:qǐbiānfàng 起(一起)邊(橋邊)放(放學)
yòubēi 又背(背過去)(背過來)
(四)教學生認讀生字詞。
教師要按字形結構,幫助學生記憶分析字形。在生字教學中教師可啟發(fā)學生說出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問學生,你們怎樣記住這幾個生字呀?啟發(fā)學生說出:過與邊字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都是走之旁,只是里面不同。這兩個字,字形相近,可教給學生進行區(qū)別、比較,以加深學生的記憶。
再啟發(fā)學生說出起字是走字旁,里面是自己的己字。教師告訴學生說:起字,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外邊是個走字,里面是個己字,(教學生說一句順口溜:起床先別走,疊好小被子指己字再走。)同時告訴學生:走字旁的最后一筆要拉長,要托住里邊的己字。
繼續(xù)教學生認:要、背、放、又四個生字,從中教學生識記部首:西字頭(要與西字區(qū)分)、反文旁(攵)告訴學生是:的第五筆是豎,不是豎彎。要字的下半部分的女字不是女字旁,第三筆是橫不是提。最后可教學生說:西女要、北月背,以幫助學生掌握字形。教又字可告訴學生又字的意思是:重復,連續(xù)的意思。讓學生用又練習說幾句話,以幫助學生理解又字的字義。
【過橋教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蘭蘭過橋》教學教案設計10-08
過橋教學教案11-27
《蘭蘭過橋》教案設計范文(通用12篇)12-14
蘭蘭過橋教案教學設計10-10
《過橋》教學方案設計10-08
關于蘭蘭過橋的教學方案10-08
過橋教學教案(精選14篇)03-09
過橋教學教案(6篇)11-28
《蘭蘭過橋》第二課時教案設計10-13
蘭蘭過橋教案教學設計范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