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教學教案設計
目的
1.正確讀寫、理解并運用下列詞語:屈尊下顧、惱羞成怒、賣弄風雅、衣錦還鄉(xiāng)、相安無事、信而好古、坐井觀天、高超出世、各得其所、厭恨、衰朽、閱歷、發(fā)跡、思慕。
2.把握文中的關鍵句,并理解這些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和作用,研究含蓄、隱晦句子的主旨。
重點
體會作者字字珠璣的語言與文學技術。
難點
目的之2。
教學過程:
一.學生朗讀課文
二.由題入文,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想。(第1—3段)
1.揣讀1段,概括“我們”由《伊索寓言》引起的“三重安慰”。
這“三重安慰”其實是“我們”對現(xiàn)代文明與《伊索寓言》的態(tài)度,F(xiàn)代文明值得驕傲,“我們”的見解更成熟;《伊索寓言》是幼稚、淺薄的,其時代是小孩子時期。
2.揣讀2、3段。
這兩段文字從邏輯上看應置于第3段之后,是對“我們”感受更生動的譬說。
A.找到“我們的年長”、“比我們年輕的人”、“人類的小孩子時期”、“現(xiàn)代的悠久古老”與第3段中的照應關系。
B.概括“我們”對“年輕的人”對古代的態(tài)度,與第3段的感受參讀(抓關鍵詞句)。
3.初步體會這三段中一些關鍵詞句包含的態(tài)度傾向。
三.細讀故事部分,討論:按“我們”的態(tài)度,由《伊索寓言》引出現(xiàn)代哪些心理和行為。(依次編序)
A.比蝙蝠更狡猾、更會偽裝B、靠“吃”文學家養(yǎng)活自己C、無自知者不知其丑D、脫離實際、不顧一切,目空一切向上爬,慘敗了還要找借口自欺欺人E、用“要丑大家都丑”的劣法為自己遮羞F、揚短為長,自以為美的自憐自賞
G、利令智昏,欲利反失H、說甜是苦,獨占好處I、道貌岸然,尸位素餐、名不副實
四.揣讀結尾,進一步體會作者用意。
“我認為”的含義:現(xiàn)代是非混淆、狡詐、不公。
五.綜合全文三個部分,概括作者的觀點:
A.“我們”、“我”的區(qū)別。
B.文中似褒實貶,似貶實褒的感情。
C.“我們了相信現(xiàn)代的一切、在價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進步。”的潛力。
六.處理課后的練習題。
課后小結
【《讀》教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教案設計01-24
《買書》教學教案設計10-09
《植樹》教學教案設計10-09
散步的教學教案設計10-09
《跳水》的教學教案設計10-11
《信任》教學教案設計10-09
《北京》教學教案設計10-10
雨中教學教案設計10-10
《學畫》教學教案設計10-10
《回聲》 教學教案設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