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生寓言》教學評點的教案
從這一期起,本刊(《中學語文》)將新辟《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專欄,以反映在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語文教學。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這是本欄目所要探討的全新話題;A教育課程改革推進到目前階段,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層面,空喊“新”的華幸;理念與教學實踐的結(jié)合,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最佳創(chuàng)新生成點。比如,教學內(nèi)容的最“新”整合、教學目標的最“新”生成、教學過程的最“新”優(yōu)化、教學評價的最“新”呈現(xiàn),等等?傊,是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學在常態(tài)背景下的最“新”反映。
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學案例。以教學案例來詮釋“新”的理念、新的教學實踐,恐怕最能與一線的教師貼近。這是一種走進新課程的新的策略。教師通過自我的教學設計、自身的教學實踐、自己的教學反思,達成與新的教學理念的融合!皯撛鯓咏獭⒉粦撛鯓咏、還應該怎樣教”,每一個人都應有這樣的思考。本欄目就是提供這樣思考的平臺。
《人生寓言》的執(zhí)教者,是宜昌市的年輕的教師。這里的教學案例,是否真正張揚了教學的個性,還請讀者評議;同時,也歡迎實驗新課程的教師,參與到我們的欄目中采,交往互動,以達成對新課程理念的共識。
執(zhí)教:常紅艷
一、設疑導入,激發(fā)學生研究的興趣
師 英國作家肖伯納有句名言“人生中有兩大不幸,一是沒有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二是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不知大家是否贊同?
生1 我不贊同。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感到不幸情有可原,但得到了心愛的東西應慶幸才對呀。
生2 我也不贊同。這兩句話似乎自相矛盾。
師 我和大家也有一樣的疑問?磥,肖伯納這句名言真有問題?今天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思考人生的兩大難題:如何對待幸與不幸。下面請大家隨著著名哲學家周國平走進他的《人生寓言》。
(點評:運用留白藝術,由肖伯納的名言導入,新、巧,可謂一石三鳥:一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三是這句名言如一線貫穿,隨著探究的深入,不斷翻出新意。)
二、調(diào)動積累,讓學生了解寓言的特點
師 說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 拔苗助長、掩耳盜鈴。
生2 狐假虎威、丑女效顰。
師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來平時積累很重要。大家喜歡這些寓言故事嗎?
(點評:內(nèi)引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首次強調(diào)課外積累,走近寓言。)
生3 喜歡。因為寓言讀起來既有趣又發(fā)人深思。
生4 寓言,它總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上的啟示。
師 那么從“丑女效顰”這個寓言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啟示呢?
、生5 告訴我們不要盲目地模仿別人。
師 作家嚴文井將寓言比作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F(xiàn)在再讀“丑女效顰”這個故事,除了這個帶有普遍意義的寓意外,換個角度看,你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生6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師 瞧,這就是魔袋,我們?nèi)〕隽吮却右蟮臇|西。一個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讀,就可以讀出許多理趣,讀出許多智慧。下面請欣賞第一個魔袋《白兔與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東西來呢?
(點評:歸納寓言的特點,為下面多角度解讀寓言作好鋪墊,走進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導學生多角度解讀
(生速讀《白兔與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復述故事情節(jié)。)
師 本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的故事呢?
生1 有,一只白兔是賞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來到林中草地心曠神怡地賞月,于是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歸屬于她?蓮拇艘院螅龔那暗拈e適心情一掃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請求諸神之王撤銷了那
個慷慨的決定。
師 剛才這位同學的復述你認為最大的優(yōu)點是什么?
生2 復述語言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關鍵語句,而且忠實于原文。
(點評:通過速讀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通過評價滲透復述方法指導。)
師 你不僅很善于聽,而且也.總結(jié)出了復述的方法。從這位同學的復述中我注意到了兩個關鍵詞“心曠神怡”“患得患失”,為什么月亮在歸屬于白兔后,她從前的閑適心情會“一掃而光”y請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的關鍵語句。
生3 “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
師 這句話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生4 運用對偶,句式很對稱,語言也很精練,還用了成語,富有文采。
生5 還運用了對比,刻畫出了白兔面對月亮的陰晴圓缺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
(點評:抓住關鍵語句,通過朗讀品味語言,揣摩語句深長的意味。)
師 著名詞人蘇軾有句詞與白兔的這一心態(tài)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點評:二次強調(diào)課外積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讀。)
師 看來面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從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 要能夠發(fā)現(xiàn)和欣賞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態(tài)度。
生8 美好的事物應該大家共同分享。
生9 擁有非分之財就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點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尊重學生的自主體驗與理解。)
師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會產(chǎn)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里?
【《人生寓言》教學評點的教案】相關文章: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07-24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7篇01-13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7篇)01-13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合集7篇)01-13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集合7篇01-13
有關《人生寓言》的教案設計10-11
人生寓言語文教案06-12
《寓言四則》教學教案10-09
寓言兩則教學教案10-08
《寓言》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