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論文范文

標準論文格式

時間:2022-11-14 02:54:02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標準論文格式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標準論文格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準論文格式

  論文格式按照下列順序排列文章

  論文總標題:字體仿宋,字號三號,20字以內(nèi),漢字

  作者:總標題正下方,字體仿宋,字號小四

  指導老師:作者正下方,字體仿宋,字號小四

  學校、專業(yè)、學號:居中,字體仿宋,字號五號

  摘要(“摘要”這兩個字仿宋,五號,加粗,頂格):200-300字,仿宋,五號字

  關鍵字(“關鍵字”這三個字仿宋,五號,加粗,頂格):3-5個詞,仿宋,五號字

  正文:仿宋,小四(如果包含小標題,小標題加粗)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這四個字仿宋,五號,加粗,頂格):仿宋,五號

  大學畢業(yè)論文格式

  畢業(yè)論文是學生時代最重要的一件事,事關能否畢業(yè),而畢業(yè)論文的格式又決定了一篇論文的水準,所以我們在做畢業(yè)論文時,一定要按正確的畢業(yè)論文的格式排版。

  第一、構成項目

  畢業(yè)論文包括以下內(nèi)容:

  封面、內(nèi)容提要與關鍵詞、目錄、正文、注釋、附錄、參考文獻。其中“附錄”視具體情況安排,其余為必備項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參考文獻后加“后記”。

  第二、各項目含義

  (1)封面

  封面由文頭、論文標題、作者、學校名稱、專業(yè)、年級、指導教師、日期等項內(nèi)容組成。

  (2)內(nèi)容提要與關鍵詞

  內(nèi)容提要是論文內(nèi)容的概括性描述,應忠實于原文,字數(shù)控制在300字以內(nèi)。關鍵詞是從論文標題、內(nèi)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現(xiàn)論文主題的、具有實質(zhì)意義的詞語,通常不超過7個。

  (3)目錄

  列出論文正文的一二級標題名稱及對應頁碼,附錄、參考文獻、后記等對應的頁碼。

  (4)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部分,通常由緒論(引論)、本論、結論三個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確標示。

  (5).注釋

  對所創(chuàng)造的名詞術語的解釋或?qū)σ某鎏幍恼f明,注釋采用腳注形式。

  (6)附錄

  附屬于正文,對正文起補充說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圖形等形式。

  (7)參考文獻

  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使用過的文章、著作名錄。

  4、畢業(yè)論文格式編排

  第一、紙型、頁邊距及裝訂線

  畢業(yè)論文一律用國家標準A4型紙(297mmX210mm)打印。頁邊距為:天頭(上)30mm,地腳(下)25mm,訂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裝訂線在左邊,距頁邊10mm。

  第二、版式與用字

  文字、圖形一律從左至右橫寫橫排,1.5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欄編輯,使用規(guī)范的簡化漢字。忌用繁體字、異體字等其他不規(guī)范字。

  第三、論文各部分的編排式樣及字體字號

  (1)文頭

  封面頂部居中,小二號行楷,頂行,居中。固定內(nèi)容為“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2)論文標題

  小一號黑體。文頭居中,按小一號字體上空一行。(如果加論文副標題,則要求:小二號黑體,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論文標題以下的行距為:固定值,40磅。

  (3)作者、學院名稱、專業(yè)、年級、指導教師、日期

  項目名稱用小三號黑體,后填寫的內(nèi)容處加下劃線標明,8個漢字的長度,所填寫的內(nèi)容統(tǒng)一用三號楷體,各占一行,居中對齊。下空兩行。

  (4)內(nèi)容提要及關鍵詞

  緊接封面后另起頁,版式和字號按正文要求。其中,“內(nèi)容提要”和 “:”

  黑體,內(nèi)容用宋體。上空一行,段首空兩格,回行頂格:“關鍵詞”與 “內(nèi)容提要”間隔兩行,段首空兩格!瓣P鍵詞”和 “:” 用黑體,內(nèi)容用宋體。關鍵詞通常不超過七個,詞間空一格。

  (5)目錄

  另起頁,項目名稱用3號黑體,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內(nèi)容用小4號仿宋。

  (6)正文文字:另起頁。

  (7)論文標題:用二號黑體加粗,居中排列,上空一行;下標明年級、專業(yè)、作者,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四號楷體,居中排列;下空兩行接正文。正文文字一般用小四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單倍行距。

  (8)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號相同,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二)”,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三級以下標題序號分別為“1.”和(1),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為避免與注釋相互混淆,不可用“①”。可根據(jù)標題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若獨占行,則末尾不使用標點,否則,標題后必須加句號。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xù)編號。

  (9)注釋:正文中加注之處右上角加數(shù)碼,形式統(tǒng)一為“①”,同時在本頁留出適當行數(shù),用橫線與正文分開,空兩格后定出相應的注號,再寫注文。注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每個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號宋體。引用文章時,注文的順序為:作者、文章標題、刊物名、某年第幾期〈例如 : ①龔祥瑞:《論行政合理性原則》, 載《法學雜志》1987年第1期。);引用著作時,注文的順序為:作者、著作名稱、出版者、某年第幾版、頁數(shù) ( 例如:② [ 英 ] 威廉·韋德著:《行政法》,楚劍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7年版,第5頁。)。

  (10)附錄

  項目名稱為小四號黑體,在正文后空兩行空兩格排印,內(nèi)容編排參考“示范文本”。

  (11)參考文獻

  項目名稱用小四號黑體,在正文或附錄后空兩行頂格排印,另起行空兩格用小四號宋體排印參考文獻內(nèi)容,具體編排方式同注釋(參考的著作可不寫第幾頁) 。

  (12)頁碼

  首頁不編頁碼,從第二頁起,居中編排。

  論文格式和字體規(guī)定

  一、紙型、頁面設置、版式和用字。

  畢業(yè)論文一律用國際標準A4型紙(297mmX210mm)打印。

  頁面分圖文區(qū)與白邊區(qū)兩部分,所有的文字、圖形、其他符號只能出現(xiàn)在圖文區(qū)內(nèi)。白邊區(qū)的尺寸(頁邊距)為:天頭(上)25mm,地腳(下)20mm,訂口(左)25mm,翻口(右)20mm。

  文字圖形一律從左至右橫寫橫排。文字一律通欄編輯。

  使用規(guī)范的簡化漢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體字。忌用異體字、復合字及其他不規(guī)范的漢字。

  二、論文封面

  封面由文頭、論文標題、作者、學校、年級、學號、指導教師、答辯組成員、答辯日期、申請學位等項目組成。

  文頭:封面頂部居中,占兩行。上一行內(nèi)容為“河南廣播電視大學”用小三號宋體;下一行內(nèi)容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3號宋體加粗。文頭上下各空一行。

  論文標題:2號黑體加粗,文頭下居中,上下各空兩行。

  論文副題:小2號黑體加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作者、學校(市級電大)、年級、學號、指導教師、答辯組成員、答辯日期、申請學位等項目名稱用3號黑體,內(nèi)容用3號楷體,在正副標題下適當居中左對齊依次排列。占行格式為:

  作者:XXX

  學校:XXX 年級:XXX 學號:XXX

  指導教師:XXX 職稱:XXX

  答辯組成員:

  XXX(主持人) 職稱:XXX

  XXX 職稱:XXX

  ……

  答辯日期:X年X月X日

  申請學位:學士(不申請可省略此項)

  由于論文副題可有可無,學位可申請可不申請,答辯組成員可以是3、5、7人,封面內(nèi)容占行具有不確定性,為保持封面的整體美觀,可對行距做適當調(diào)整。

  三、論文

  論文由論文目錄(提綱)和題目、作者姓名、完成日期、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附錄等項目組成。

  需要列目錄的論文,目錄要獨占一頁!澳夸洝倍钟3號黑體,頂部居中;以下列出論文正文的一、二級標題及參考文獻、附錄等項及其對應頁碼。用小4號宋體。

  論文題目用3號黑體,頂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作者姓名:題目下方居中,用四號楷體。

  完成時間:作者姓名下方居中,字樣為“X年X月”,用四號楷體。

  摘要:作者姓名下空一行,左起頂頭,寫明“摘要”字樣加粗,點冒號,接排摘要內(nèi)容。一般用五號字,字體用楷體。

  關鍵詞:摘要下方,左起頂頭,寫明“關鍵詞”字樣加粗,點冒號,接排關鍵詞。詞間空一字。字型字體同摘要。

  正文:關鍵詞下空一行開始。正文文字一般用5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單倍行距。

  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4號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如果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三、四、五級序號分別為“1.”、“(1)”和“①”,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一般不獨占行,末尾加句號。如果獨占行,則不使用標點。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xù)編號。

  注釋:注釋采用腳注形式。加注符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標在須加注之處最后一個字的右上角后,用帶圈或括弧的阿拉伯數(shù)字依次標示。同時在本頁留出適當行數(shù),用橫線與正文分開,左起空兩字后寫出相應的注號,再寫注文。每個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號宋體。建議使用電腦腳注功能。

  參考文獻:在正文項目后空兩行左起頂頭用四號黑體寫明“參考文獻”,另起行空兩格用5號宋體編排參考文獻內(nèi)容,每個參考文獻都另起行。參考文獻的項目見“實施方案”正文。

  附錄:在參考文獻后空兩行左起頂頭用四號黑體寫明“附錄”字樣,另起行編排附錄內(nèi)容,格式參考正文。

  英語專業(yè)論文格式規(guī)范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題目:二號,黑體,加粗,居中,除了英語小詞外,其他單詞首字母都要大寫;另外:除了題目外,論文中所有英文的字體均采用“Times New Roman”)

  (學院、專業(yè)、學號、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小四號宋體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論文題目下,上空二行,居中)

  【Abstract】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 (英文摘要:上空二行;題目采用五號“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置于粗體方括號【】內(nèi),頂格放置;隨后的內(nèi)容與前面的粗體方括號【】之間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標點符號;采用五號“Times

  New Roman”字體,不加粗;單倍行距。)

  【Key Words】 idiom; comparison; English; Chinese

  (英文關鍵詞:題目采用五號“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兩個單詞的首字母要大寫,置于粗體方括號【】內(nèi),頂格放置;隨后的內(nèi)容與前面的粗體方括號【】之間空一格,不用任何其他標點符號,采用五號“Times New Roman”字體,不加粗,除了專有名詞外,其他單詞的首字母不大寫,各單詞之間用分號“;”隔開,分號之后空一格;最后一個關鍵詞之后不用任何標點符號;單倍行距。)

  1. Introduction

  (頂格,除了第一個單詞及專有名詞外,其他單詞首字母都不要大寫;標題最后不用任何標點符號,上空兩行)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 So,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oms in terms

  of their essential meaning, customary usage and typical expression

  (Chang Liang, 1993:44; Li Guangling, 1999).

  (段落第一行縮進4個英文字符;夾注的標注法:出現(xiàn)在夾注中的作者必須與文后的參考文獻形成一一對應關系;注意一個或多個作者間的標點符號,時間、頁碼等的標注法;另外,漢語參考文獻的作者要以拼音形式出現(xiàn),不能出現(xiàn)漢語姓氏;夾注出現(xiàn)在標點符號之前)

  2.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

  In English, …. And it can be clearly seen in the below examples:

  (1)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2) I am not a poet. 我不是詩人。 (正文中的例子以(1),(2)…為序號排列,直至最后一個例子;而①, ②…則為腳注或尾注的上標序號)

  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

  3.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idioms

  (正文章節(jié)序號編制:章的編號:1. ,2., 3.,…;節(jié)的編號:1.1,1.2…,2.1,2.2…;小節(jié)的編號為:1.1.1,

  1.1.2…。小節(jié)以下層次,采用希臘數(shù)字加括號為序,如(i),(ii)…;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號,如(a),

  (b),…;每章題目左頂格,小四號字,加粗;每節(jié)(及小節(jié)以下)題目左頂格,小四號字,不加粗但要斜體;所有章節(jié)的題目都單獨一行,最后不加任何標點符號)

  ….

  In conclusion, ….

  3.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dioms

  ….

  Feng (1998) found some problem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 (注意此句中夾注的另一種寫法):

  (9)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

  (10) People take no thought of the value of time until they lose

  it.

  ….

  3.2.1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 (i) ….

  ….

  (ii) ….

  ….

  4.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References) (小四號,加粗,后面不加任何標點符號) Sanved, ed. 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anecdotes[C]. New

  York: OUP, 1981.

  一、英語論文的標題

  一篇較長的英語論文(如英語畢業(yè)論文)一般都需要標題頁,其書寫格式如下:第一行標題與打印紙頂端的距離約為打印紙全長的三分之一,與下行(通常為by,居中)的距離則為5cm,第三、第四行分別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如果該篇英語論文是學生針對某門課程而寫,則在作者姓名與日期之間還需分別打上教師學銜及其姓名(如:Dr./Prof.C.Prager)及本門課程的編號或名稱(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打印時,如無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約為0.6cm(論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就學生而言,如果英語論文篇幅較短,亦可不做標題頁(及提綱頁),而將標題頁的內(nèi)容打在正文第一頁的左上方。第一行為作者姓名,與打印紙頂端距離約為2.5cm,以下各行依次為教師學銜和姓、課程編號(或名稱)及日期;各行左邊上下對齊,并留出2.5cm左右的頁邊空白(下同)。接下來便是論文標題及正文(日期與標題之間及標題與正文第一行之間只需隔行打印,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二、英語論文提綱

  英語論文提綱頁包括論題句及提綱本身,其規(guī)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與打印紙頂端的距離仍為2.5cm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詞及冒號,空一格后再打論題句,回行時左邊須與論題句的第一個字母上下對齊。主要綱目以大寫羅馬數(shù)字標出,次要綱目則依次用大寫英文字母、阿拉伯數(shù)字和小寫英文字母標出。各數(shù)字或字母后均為一句點,空出一格后再打該項內(nèi)容的第一個字母;處于同一等級的綱目,其上下行左邊必須對齊。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綱目必須是兩個以上,即:有Ⅰ應有Ⅱ,有A應有B,以此類推。如果英文論文提綱較長,需兩頁紙,則第二頁須在右上角用小寫羅馬數(shù)字標出頁碼,即ii(第一頁無需標頁碼)。

  三、英語論文正文

  有標題頁和提綱頁的英語論文,其正文第一頁的規(guī)范格式為:論文標題居中,其位置距打印紙頂端約5cm,距正文第一行約1.5cm。段首字母須縮進五格,即從第六格打起。正文第一頁不必標頁碼(但應計算其頁數(shù)),自第二頁起,必須在每頁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后部)打上論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后再用阿拉伯數(shù)字標出頁碼;阿拉伯數(shù)字(或其最后一位)應為該行的最后一個空格。在打印正文時尚需注意標點符號的打印格式,即:句末號(句號、問號及感嘆號)后應空兩格,其他標點符號后則空一格。

  四、英語論文的文中引述

  正確引用作品原文或?qū)<、學者的論述是寫好英語論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要注意引述與論文的有機統(tǒng)一,即其邏輯性,又要注意引述格式 (即英語論文參考文獻)的規(guī)范性。引述別人的觀點,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間接引用。無論采用何種方式,論文作者必須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處。目前美國學術界通行的做法是在引文后以圓括弧形式注明引文作者及出處,F(xiàn)針對文中引述的不同情況,將部分規(guī)范格式分述如下。

  1.若引文不足三行,則可將引文有機地融合在論文中。如:

  The divorce of Arnolds personal desire from his inheritance results in “the familiar picture of Victorian man alone in an alien universe”(Roper9).

  這里,圓括弧中的Roper為引文作者的姓(不必注出全名);阿拉伯數(shù)字為引文出處的頁碼(不要寫成p.9);作者姓與頁碼之間需空一格,但不需任何標點符號;句號應置于第二個圓括弧后。

  2.被引述的文字如果超過三行,則應將引文與論文文字分開,如下例所示:

  Whitman has proved himself an eminent democratic representative and precursor, and his “Democratic Vistas”

  is an admirable and characteristic

  diatribe. And if one is sorry that in it

  Whitman is unable to conceive the

  extreme crises of society, one is certain

  that no society would be tolerable whoses

  citizens could not find refreshment in its

  buoyant democratic idealism.(Chase 165)

  這里的格式有兩點要加以注意。一是引文各行距英語論文的左邊第一個字母十個空格,即應從第十一格打起;二是引文不需加引號,末尾的句號應標在最后一個詞后。

  3.如需在引文中插注,對某些詞語加以解釋,則要使用方括號(不可用圓括弧)。如:

  Dr.Beaman points out that“he [Charles Darw in]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bate between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biblical creationism”(9).

  值得注意的是,本例中引文作者的姓已出現(xiàn)在引導句中,故圓括弧中只需注明引文出處的頁碼即可。

  4.如果擬引用的文字中有與論文無關的詞語需要刪除,則需用省略號。如果省略號出現(xiàn)在引文中則用三個點,如出現(xiàn)在引文末,則用四個點,最后一點表示句號,置于第二個圓括弧后(一般說來,應避免在引文開頭使用省略號);點與字母之間,或點與點之間都需空一格。如:

  Mary Shelley hated tyranny and“l(fā)ooked upon the poor as pathetic victims of the social system and upon the rich and highborn...with undisguised scorn and contempt...(Nitchie 43).

  5.若引文出自一部多卷書,除注明作者姓和頁碼外,還需注明卷號。如:

  Professor Chen Jias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aimed to give Chinese readers“a historical survey of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its earliest beginnings down to the 20thcentury”(Chen,1:i).

  圓括弧里的1為卷號,小寫羅馬數(shù)字i為頁碼,說明引文出自第1卷序言(引言、序言、導言等多使用小寫的羅馬數(shù)字標明頁碼)。此外,書名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下劃了線;規(guī)范的格式是:書名,包括以成書形式出版的作品名(如《失樂園》)均需劃線,或用斜體字;其他作品,如詩歌、散文、短篇小說等的標題則以雙引號標出,如“To Autumn”及前面出現(xiàn)的“Democratic Vistas”等。

  6.如果英語論文中引用了同一作者的兩篇或兩篇以上的作品,除注明引文作者及頁碼外,還要注明作品名。如:

  Bacon condemned Platoas“an obstacle to science”(Farrington, Philosophy 35).

  Farrington points out that Aristotles father Nicomachus, a physician, probably trained his son in medicine(Aristotle 15).

  這兩個例子分別引用了Farrington的兩部著作,故在各自的圓括弧中分別注出所引用的書名,以免混淆。兩部作品名均為縮寫形式(如書名太長,在圓括弧中加以注明時均需使用縮寫形式),其全名分別為 Founder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及 The Philosophy of Francis Baconand Aristotle。

  7.評析詩歌常需引用原詩句,其引用格式如下例所示。

  When Beowulf dives upwards through the water and reaches the surface,“The surging waves, great tracts of water, / were all cleansed...”(1.1620-21).

  這里,被引用的詩句以斜線號隔開,斜線號與前后字母及標點符號間均需空一格;圓括弧中小寫的1是line的縮寫;21不必寫成1621。如果引用的詩句超過三行,仍需將引用的詩句與論文文字分開(參見第四項第2點內(nèi)容)。

  五、英語論文的文獻目錄

  論文作者在正文之后必須提供論文中全部引文的詳細出版情況,即文獻目錄頁。美國高校一般稱此頁為 Works Cited, 其格式須注意下列幾點:

  1.目錄頁應與正文分開,另頁打印,置于正文之后。

  2.目錄頁應視為英語論文的一頁,按論文頁碼的順序在其右上角標明論文作者的姓和頁碼;如果條目較多,不止一頁,則第一頁不必標出作者姓和頁碼(但必須計算頁數(shù)),其余各頁仍按順序標明作者姓和頁碼。標題Works Cited與打印紙頂端的距離約為2.5cm,與第一條目中第一行的距離仍為0.6cm;各條目之間及各行之間的距離亦為0.6cm,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3.各條目內(nèi)容順序分別為作者姓、名、作品名、出版社名稱、出版地、出版年份及起止頁碼等;各條目應嚴格按各作者姓的首字母順序排列,但不要給各條目編碼,也不必將書條與雜志、期刊等條目分列。

  4.各條目第一行需頂格打印,回行時均需縮進五格,以將該條目與其他條目區(qū)分開來。

  現(xiàn)將部分較為特殊的條目分列如下,并略加說明,供讀者參考。

  Two or More Books by the Same Author

  Brooks, Cleanth. Fundamentals of Good Writing: A

  Handbook of Modern Rhetoric. NewYork: Harcourt, 1950.

  ---The Hidden God: Studies in Hemingway, Faulkner, Yeats,

  Eliot, and Warren. New Haven: Yale UP,1963.

  引用同一作者的多部著作,只需在第一條目中注明該作者姓名,余下各條目則以三條連字符及一句點代替該作者姓名;各條目須按書名的第一個詞(冠詞除外)的字母順序排列。

  An Author with an Editor

  Shake speare, William. The Tragedy of Macbeth. Ed. Louis B.

  Wright.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1959.

  本條目將作者 Shakespeare 的姓名排在前面,而將編者姓名(不顛倒)放在后面,表明引文出自 The Tragedy of Macbeth;如果引文出自編者寫的序言、導言等,則需將編者姓名置前,如:

  Blackmur, Richard P.Introduction. The Art of the Novel:

  Critical Prefaces. By Henry James. New York: Scribners,

  1962.vii-xxxix.

  如果引言與著作為同一人所寫,則其格式如下例所示(By后只需注明作者姓即可):

  Emery, Donald. Preface. English Fundamentals. By Emery.

  London: Macmillan, 1972.v-vi.

  A Multivolume Work

  Browne, Thomas. The Works of Sir Thomas Browne. Ed.

  Geoffrey Keynes. 4 vols. London: Faber, 1928.

  Browne, Thomas. The Works of Sir Thomas Browne. Ed.

  Geoffrey Keynes. Vol.2. London: Faber, 1928. 4 vols.

  第一條目表明該著作共4卷,而論文作者使用了各卷內(nèi)容;第二條目則表明論文作者只使用了第2卷中的內(nèi)容。

  A Selection from an Anthology

  Abram, M. H.“English Romanticism: The Spirit of the Age.”

  Romanticism Reconsidered. Ed. Northrop Frye. New

  York: Columbia UP,1963.63-88.

  被引用的英語論文名須用引號標出,并注意將英語論文名后的句點置于引號內(nèi)。條目末尾必須注明該文在選集中的起止頁碼。

  Articles in Journals,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Otto, Mary L.“Child Abuse: Group Treatment for Parent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2(1984): 336-48.

  報刊雜志名需劃線,但其后不需任何標點符號。62為卷號或期號,如既有卷號,又有期號,則要將二者以句號分開。如:(3.3);1984為出版年份,應置于圓括弧中。

  Arnold, Marilgn.“Willa Cathers Nostalgia: A Study in

  Ambivalance.”Research Studies Mar.1981:23-24,28.

  月刊或雙月刊須同時注明出版年月;23-24,28表示該文的前一部分刊于第23和24兩頁,后一部分則轉(zhuǎn)至第28頁。

  Gorney, Cynthia.“When the Gorilla Speaks.”Washington Post

  31 July,1985:B1.

  引用日報上的英語論文必須同時注明報紙出版的年、月、日。B1為該文在報紙中的版面及頁碼。參考文獻(略)(摘自《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年第8期,原文:“英語論文寫作規(guī)范”作者 劉新民)

【標準論文格式】相關文章:

論文格式模板05-18

小論文格式08-29

學年論文格式模板07-22

政治論文格式08-17

論文格式模板目錄11-01

論文格式要求模板06-16

論文格式調(diào)整wps11-10

論文格式字體要求08-29

論文格式及字體要求08-29

畢業(yè)論文格式范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