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監(jiān)督保障房建設
6月2日,在包河區(qū)保障性安居工程——星光苑項目建設現(xiàn)場,工程監(jiān)理人員在為群眾監(jiān)督員介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情況。
當前,包河區(qū)在建的9個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都有一支特殊的隊伍進行質量監(jiān)督。
這支隊伍由轄區(qū)街道及社區(qū)居委會工作人員、征遷群眾代表等組成,質量監(jiān)督隊伍從安居工程方案設計階段介入,對保障房建設的配套設施、功能分區(qū)、施工材料、工程進度等進行全程不定期監(jiān)督,確保群眾利益的最大化。
保障房建設監(jiān)督體系待改進
監(jiān)督檢查是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推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又好又快發(fā)展的有效舉措。
但在有的地方,檢查本身卻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傾向和問題。
首先是被動接受安排。
作為上級對下級的檢查,按理說檢查者本該處于主動地位,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檢查過程中,無論聽匯報、查資料,看現(xiàn)場或走訪困難戶家庭,包括先后順序、行進路線都是被檢查者事先安排好的,檢查項目也不同程度地進行了包裝,由此獲得的信息所包含的水分可想而知。
其次是易受檢查以外因素的干擾。
正式檢查前通常要先下發(fā)預備通知,其本意是為了讓下面早作準備,利用正式檢查前的時間改進提高。
其實,有的項目如工程建設是長期工作的積累,并非十天半月就能出成果、見成效的。
為了避免被動和難堪,只得另尋補償?shù)那,除了下大氣力擬制匯報材料,最大限度地呈現(xiàn)亮點外,在接待上作文章就成了不二的選擇,迎來送往極盡周到細致,豐盛的酒宴自不必說,順便游覽當?shù)孛麆俟袍E不可或缺,臨行時贈送特色紀念品也是少不了的。
迎接檢查實際上成為接待規(guī)格和水平的競賽,如果說材料上的溢美之詞不一定能打動人的話,那么熱情接待留下的印象,有時卻足以左右檢查者的觀感和好惡。
工作進展情況相差無幾的地方,印象分往往成為名次先后高低的決定性因素。
最后是不能發(fā)揮應有的激勵作用。
由于上述兩個原因,不可避免地對檢查結果產(chǎn)生影響,為了照顧情緒,平穩(wěn)關系,檢查通報中的措詞四平八穩(wěn),棱角盡失,沒有尖銳中肯的批評,缺乏客觀公正的評價;涉及到存在的問題,輕描淡寫,抽象籠統(tǒng),不疼不癢,好象什么都說到了,又仿佛什么都沒說,你好我好,皆大歡喜。
檢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關鍵在于正確地組織實施。
否則,不僅起不到促進工作的作用,還會給被檢查單位增加負擔,造成負面影響。
筆者認為,必須改革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檢查的方式方法,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切實改進工作作風。
創(chuàng)新機制,簡化程序,注重實效,少一點嘩眾取寵,多一點求真務實。
在具體操作上,應取消預備通知環(huán)節(jié),只通知檢查的大概時間,不明確具體日期,到達目的地再打招呼,增加突然性;不看預先準備的地方,隨機確定檢查的工地和家庭;以聽口頭匯報為主,不參加與檢查無關的活動;掌握檢查的主動權,保持客觀的立場,該表揚的表揚,該批評的批評,實事求是地肯定成績,指出問題。
以期強化檢查的功能,放大檢查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