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傳承家風手手抄報
同學們用童真的視角,通過收集自家的老照片、尋訪家訓家史、書寫家訓家規(guī)等,動手制作了自家的《傳承家風》。同學們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yōu)良品質的熏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承家風手手抄報,希望大家傳承好家風。
傳承家風手手抄報資料1
有一種風
從遠古吹來
從幾千年前的華夏
一直吹到現在
根深葉茂下的家族
都會受到感染
我們的家風
不知是哪位先輩的靈魂
在勁風中標出一桿清影
神龕里的德孝和禮義
站成方方正正的信念
令我們拜謁和傳承
我從小就在父親的身邊長大
深知他沒有文化
漢字的點橫豎撇捺
他只能用鋤頭涂鴉
然而,他骨子里流淌著的正氣
在我家敞開心扉的門庭上
長年累月地溢彩流光
他的為人之風
和著泥巴的氣味
在長滿皺紋的房梁頂上
升騰起歲月永恒的香火
家的心臟
總是與之一脈相傳
如今,父親老了
我早已從家門上的瞳仁里
接過了這根無形的接力棒
我知道
良心,道義和責任
在前行的跑道上永遠不能逆行
在家傳的寶典里
我仿佛看到了
一根立于風清月明中的經
教我在承上啟下的過程中
也要與時俱進
于是,我把家風中搖曳出來的
先進理念,交給孩子
告訴他們,在陽光和染色的春風中
讓新的家傳之風
暖暖地拔節(jié),再拔節(jié)
是我們最好的向往
傳承家風手手抄報資料2
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家風,所謂家風,應該是從層層的家訓中仔細挑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后簡擷而成的。良好的家風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有著重要地位的。
中國則一直有著“禮儀之邦”的稱號,顧名思義中國想必十分重視家風。據我所知,古時候就已經重視家風。所謂家風,在我看來應包含著正氣的道德品質,良好的禮儀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道理。家風,不正是子子孫孫一代代傳遞下來的規(guī)章嗎?
注重家風是古代文人志者的做人之根,立家之本,古人也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而這里的齊家不正是指的是持家嗎?持家不正意味著有了良好的家風,來管理家庭嗎?不止古人如此,在《傅雷家書》中記載的不就是生活中小事所挖掘出的做人之道,生活方式,不就是良好的家風嗎?
有人會覺得好的家風只對一個家庭來說有利,其實不然。好的家風不但對家庭有利,同時也對推進社會的風氣起著積極的作用。對于一個一直遵循著良好家教,渲染著良好風氣的人來說,對社會的發(fā)展才會有正確的幫助。好的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搖籃,引領著兒童走向正確的道路。
家風是家庭良好的組成單位,家庭又是社會中的個體。家風這一潤物細無聲的良好的品質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表現。良好的家風是社會的精神面貌,也是中華民族傳承的重要品質。
隨著科技,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在社會上也漸漸出現了不良風氣。例如:人性的冷漠,兒女的不忠不孝,夫妻的閃婚閃離不都指出了社會風氣建設的不足,有力地點出了對于建設風氣的重要性。社會的良好風氣如何建設,依靠社會公民的個人素質,而每個社會公民的素質不又來源于家庭的風氣。說到底,良好的家風是構造美好社會之源。
在改革開放,推行加快實現中國夢的政策中,建設好的家風同樣具有正面意義。好的家風推動著個人的品性,個人的品性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完善和諧的社會風氣。好的家風影響甚廣,我們要學會從小事做起,從家庭抓起,讓良好的家風從自身展現讓每個家庭都有好家風,讓良好的家風代代相傳,讓家庭之美推進社會風氣的建設,筑建社會發(fā)展的根本,推進實現中國夢的目標。
傳承家風手手抄報資料3
在外婆家的墻上掛著一張外公外婆結婚三十周年的全家照,拍那張照片時,外公、外婆都非常年輕,精神抖擻,和藹可親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外公是家里的獨子,幽默風趣,年輕時上過高中,憑借著精湛的車床技術,是當時村里為數不多的技工,按照現在的說法,外公屬于“高級藍領”。本來思想應該非常開放的,但是外公卻自有一套嚴謹的教育理念,特別是在家風的傳承上,一點都不馬虎。
記得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有次去外婆家玩,到吃午飯的時候,我坐在電視機前正看得津津有味,不肯去飯桌前好好吃飯。外婆端著飯碗準備來喂我,結果外公一聲不吭地過來把電視機給關了,瞪著眼睛對我說:“吃飯要有吃飯的樣子,到桌上去吃,吃好才能看電視!”在我的記憶里,外公一直都是和顏悅色的,從來沒有對我大聲吼過,一時間,我被嚇得號啕大哭起來……還攔住了心疼我的外婆,任憑我在房間里哭鬧。
那天,我發(fā)了脾氣沒有吃午飯。媽媽回來,我迫不及待的向她控訴外公的“惡行”。誰知,媽媽一聽,咯咯咯地笑了起來:“囡啊,你知道嗎?外公現在這樣對你算客氣的,我小的時候,你外公對我還要嚴厲呢!如果我不肯吃飯,你外公就命令大家不用理我,管自已吃;大家吃完都散了,只剩我一人坐在桌子邊吃飯。他還規(guī)定什么時候吃完,才能離開。久而久之,我就學會乖乖吃飯了。你外公在飯桌上的規(guī)矩還有很多,下次你好好觀察。”
真的嗎?我將信將疑地朝媽媽看著,暗暗決定下次一定要仔細觀察。
從此之后,每當去外婆家吃飯,在飯桌上我就觀察外公的一言一行。我發(fā)現真的像媽媽說的,外公在飯桌上規(guī)矩還真多。只見每次吃飯,外公一定要所有人都到齊了才開吃,而且吃飯時,一定要手不離碗,哪怕扶著碗也可以,但不允許將碗擱在桌子上吃飯。他說那樣顯得沒規(guī)矩、太輕浮。用筷子夾菜時,外公也不準我們翻來翻去地挑菜。他說:看準了再夾,把好的挑走了差的誰吃?最讓我佩服外公的,那就是剩飯得大家一起吃,比如,中午的剩飯,晚上熱過之后,吃晚飯時每人都要分到一點,直到全部消滅為止。外公說那是有苦大家擔。我 還 發(fā)現:在夾菜時,外公一定會用另一只手夾住袖口,以防碰到湯水。
好長一段時間我都想不明白,外公的習慣都是跟誰學的呀?終于有一天,我悄悄地問外婆:外公在飯桌上的規(guī)矩是老師教的嗎? 外婆告訴我,沒有人特意教給外公,那是外公從太外公、太外婆平時的行為舉止上學到的。等到成家立業(yè)了,他就把學到的好習慣,用來教育你們了。這是家風,是老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哦,原來這就是家風!家風存在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一個家的全貌,由各個家庭成員的言行來表現的;家風的形成無關家庭貧富,而是源自父母德行素養(yǎng)的熏陶;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著我們的心靈。
外公一天天老了,但是他嚴謹的家風卻傳承了下來,傳給了媽媽,傳給了我,還將傳給我的下一代……
【傳承家風手手抄報】相關文章:
傳承家風家訓手抄報07-28
傳承好家風手抄報大全08-13
傳承美德文明家風手抄報資料08-04
傳承家風作文04-03
傳承好家風作文02-19
傳承好家風的征文11-19
傳承好家風征文11-17
傳承良好家風征文12-31
傳承家風家教征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