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相知的經(jīng)典語錄
人生樂在相知心。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王安石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 西漢將領,李廣之孫 李陵 《李陵答蘇武書》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這兩句大意是:朋友相知就無遠近之分,即使天南地北相隔萬里也如近鄰一樣。此名句為慰別之作,與王勃“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相近,可能是從王勃詩意中化出,語言質樸,表意深刻。
唐代開元尚書丞相,詩人 張九齡 《送韋城李少府》
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
唐王昌齡《寄歡州》我與你心意相通,就不會覺得距離遙遠,也不覺得山水阻隔。
唐代詩人 王昌齡 《寄歡州》
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
唐李白《贈友人三首》其二這兩句大意是:人生最可寶貴的是找到知音,金銀錢財算得了什么!I此詩是李白贈友人趙四(即趙炎)之作,表現(xiàn)了李白輕財好施,珍重友誼的一貫思想。金錢易得,知音難求。交朋友就要交志同道合的知己朋友,莫結金錢之交,酒內(nèi)朋友。描寫友誼重于金錢的主題時可以引用。
唐代詩人 李白 《贈友人三首》
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唐李白《樂府君馬黃》朋友之間的感情在危難之中體現(xiàn)出來,如果是一人獨好又有什么意義呢
唐代詩人 李白 《樂府君馬黃》
同聲自相應,同心自相知。西晉初年文學家、思想家 傅玄
惡人相遠離,善者近相知。唐代僧人 王梵志
當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唐代詩人 王昌齡 《寄O州》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戰(zhàn)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莫:這里是“沒有比…更”的意思。本句大意是:世上最令人悲傷的莫過于活生生地別離。這句可用于形容夫妻或情侶問痛苦分別時的情景,且多用于別后難以再見的情況。
戰(zhàn)國時期愛國主義詩人 屈原 《九歌少司命》
因為相知,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中國現(xiàn)代作家 張愛玲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軻,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常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常相知。中國現(xiàn)代戲劇家 曹禺
要相知道將來發(fā)生什么事情的人必須回溯過去。 法國作曲家 福萊
廉夫惟重義,駿馬不勞鞭。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
唐李白《贈右人三首》其二廉潔的人看重的是義氣,駿馬奔跑用不著馬鞭。人生相交貴在相知,何必去論金錢有無與多少。人生在世,不能無友。領導干部,亦不能無友。但怎樣交友,交怎樣的朋友,關系重大!叭松F相知,何必金與錢”,是交友的金玉良言。這種“相知”,就是人生選擇上的志同道合,品德上的相互砥礪,思想上的相互信任,學習上的相互促進,事業(yè)上的相互幫助等等。金錢相交,只能結小人,交邪友,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后患無窮。
唐代詩人 李白 《贈右人三首》
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諸葛亮
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唐代文學家 劉禹錫
也許。這只是一個夢。一個破碎了的夢;ǖ蚧ㄖx。最后仍是一片凄楚。相知趣愛。最后仍是會無語而散。 臺灣女詩人,散文家 席慕容
朝見裴叔則,朗如行玉山。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云且西去。唐代詩人 李白 《贈裴十四》
不要想什么說什么,凡事必須三思而行。對人要和氣,可是不要過分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應該用鋼圈箍在你的靈魂上,可是不要對每一個泛泛的新知濫施你的交情。留心避免和人爭吵;可是萬一爭端已起,就應該讓對方知道不是可以輕侮的。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 莎士比亞
【相知的經(jīng)典語錄】相關文章:
友情是相知10-26
與生活相知10-05
相知散文隨筆10-07
相識相知作文02-16
相知相伴相暖隨筆10-07
相知團體心理輔導的活動方案10-13
相遇相知相伴班級晚會策劃書03-20
經(jīng)典語錄11-11
經(jīng)典語錄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