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感悟 推薦度:
-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推薦度:
-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幼兒教師隨筆集錦15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fā)表學術(shù)觀點,或評析世態(tài)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么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隨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師隨筆1
教學,是師者和兒童一場又一場的相遇。我們都希翼在這場相遇中看到最好的兒童、最好的自己。通常,美好的相遇總是因熱情而起。
一次午飯后的散步,大二班的孩子在幼兒園圍墻邊的大樹上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倒掛下來的南瓜。于是,關(guān)于南瓜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冒了出來:“南瓜是從樹上長出來的嗎?”“我看到過的南瓜是大大的、金黃色的,這么小這么綠的也是南瓜嗎?”“它還會長大嗎?會長成南瓜媽媽嗎?”……A老師安靜地聽著孩子們?nèi)缏槿赴愕泥兵Q,時不時地和孩子們好奇的目光對視。傍晚離園的時候,大家約定:明天每個人帶個南瓜來幼兒園。于是,第二天一場關(guān)于南瓜的學習自然生發(fā)了。
有的孩子用各種量具測量南瓜圓圓的身體,選出班級的“南瓜大王”:有的孩子對形狀長得像葫蘆的南瓜產(chǎn)生了“到底是不是南瓜”的疑問;有的孩子發(fā)現(xiàn)不管南瓜外皮是黃的還是綠的,里面的瓜肉都是黃色的。有一組孩子對南瓜肚子里的瓜子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相互較著勁看誰先數(shù)清。數(shù)來又數(shù)去,37、38、50……越數(shù)越迷糊。
一直沒有“動作”的A老師開始行動了。她找來一疊一次性紙杯,在紙杯上寫上“10”!昂⒆觽,南瓜子太多,我們數(shù)起來有困難,請紙杯幫幫我們。猜猜這里的10表示什么?”一個聰明的孩子馬上猜到了:“每個紙杯里放10粒瓜子,我們再10、20、30這樣數(shù),就不會錯了!庇谑牵诩埍膸椭,孩子們最終數(shù)清楚了瓜子有一百多粒。
應該說,這是一位富有熱情的老師。她在一旁靜靜傾聽了孩子們關(guān)于南瓜的談論,她和孩子們約定一起帶南瓜來幼兒園探究,她敏感地意識到數(shù)清一百多粒瓜子對孩子是有挑戰(zhàn)性的,所以她決定“適時”幫助孩子……也許,她相信,在事件與經(jīng)驗、問題與智慧之間,自己是最好的聯(lián)結(jié)者和催化者。然而,A老師的熱情真的轉(zhuǎn)化成兒童的發(fā)展了嗎?當她興致勃勃找來一疊紙杯的時候,她也許沒有意識到孩子原本如流水般流暢的學習過程被阻遏了:老師要的還是孩子能夠數(shù)對瓜子的那個結(jié)果,這個結(jié)果也許還讓她產(chǎn)生“自豪”:“瞧,在我的正確導引下,孩子們又學會了新的本領(lǐng)!笨墒,這真的是兒童學習的全部嗎?
一位真正專業(yè)的師者,不僅要有教學的熱情,更要有教學的智慧。
如果可以重來,我們看到的數(shù)瓜子或許可以是這樣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方法,這些方法或許是好的,或許是不太好的;有時我模仿你,有時我懷疑你;有數(shù)得清的,有數(shù)不清的。大家還可能會聚在一起繼續(xù)討論甚至比較彼此的方法,然后再分別試一試……
人們常說美麗的風景永遠在路上,學習亦是如此。學習的結(jié)果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尋找結(jié)果的路上孩子們所經(jīng)歷的學習:觀察、分析、模仿、創(chuàng)造、懷疑、假設(shè)……孩子在學習歷程中擁有了它們,不就擁有了有質(zhì)量的學習嗎?
那兩天我注意到,大三班孩子們的另一個“瓜瓜行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那天自由活動時間,一個孩子高聲叫起來:“苦瓜爛了,苦瓜爛了!”B老師好奇著孩子們的.好奇:“真奇怪呀,只有苦瓜爛了。”寥寥數(shù)語點燃了孩子們進一步探究的熱情:“老師,我們覺得瓜都會爛的。我們想做個調(diào)查,看哪種瓜先爛,哪種瓜最后爛!庇谑,關(guān)于瓜的腐爛時間調(diào)查開始了。
可能是天氣比較熱,第二天,又一個苦瓜爛了;第三天,黃瓜的一側(cè)發(fā)黑了;第五天,切開的南瓜也開始腐爛了,但沒切開的南瓜安然無恙。隨著探究的不斷深入,孩子們嘗試著對這些現(xiàn)象作出解釋。“我覺得瓜的腐爛和它身體里的水分多少有關(guān)系!薄拔矣X得和瓜皮的厚薄有關(guān)系,瓜皮厚的不太容易爛。”“我覺得和空氣有關(guān)系,你看,切下來的半個的南瓜爛了,但沒切開的整個的南瓜卻沒有爛!盉老師欣喜地看到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她鼓勵孩子們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解釋記錄下來,并進一步啟發(fā)孩子:“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你的觀點是對的?我們能試著延緩瓜瓜的腐爛速度嗎?”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每一個孩子都嘗試開展了“瓜瓜保鮮”實驗,他們努力建立假設(shè),尋找材料,和同伴討論,自然形成了若干個實驗小組。有的決定把瓜存放到冰箱里去,有的決定把瓜用保鮮膜包起來,有的說要把瓜浸泡到水里去,還有的說要把瓜埋在泥土或沙堆中去。各小組還就實驗規(guī)則達成一致:為了公平,要用同一種瓜,約定好時間同時開始實驗。最后,實驗證明埋在沙堆里的瓜保鮮效果最好,用孩子們的話說是“因為沙子把空氣隔離了”。在這一段學習旅程中,孩子們?yōu)樽约合駛真正的科學家而感到極大的滿足。
細細品味后一個兒童的學習過程,B老師的存在感似乎并不明顯。我發(fā)現(xiàn),更多的時候,她也像孩子一樣,好奇、驚訝、欣喜。但在某個恰當?shù)臅r刻,她會用提問的方式為孩子們的深入探究提供支架。她不急,也不教,但她時刻關(guān)注著孩子們能否從一個個現(xiàn)象、一次次談論中自主建構(gòu)有價值的學習經(jīng)驗。
也許,孩子們對于瓜的腐爛、保鮮等問題的解釋并不那么準確,但是孩子們能時時發(fā)現(xiàn)身旁值得探究的問題,樂于觀察,樂于嘗試建立自己的假設(shè),乃至積極尋找實驗材料印證自己的觀點,這樣的學習對于兒童來說不是更有價值嗎? 教學,可以相遇相生,從而渾然天成;師者,可以舉重若輕,從而云淡風輕。在這一切的背后,有一個關(guān)乎怎樣發(fā)現(xiàn)、理解、發(fā)展兒童的哲理世界。
我們和兒童相遇,是彼此點燃.彼此照亮。我們和兒童相生,是彼此喚醒,彼此促發(fā)。師者最美的芳華,終因相遇而散發(fā)出智慧的光芒!
幼兒教師隨筆2
自從上了幼兒園后,貝貝總是咬指甲?粗愗惞舛d禿的手指,我心疼極了。
記得貝貝剛來幼兒園時,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又哭又鬧,總是一個人乖乖地坐著,不時地把手指含在嘴里。我們知道,剛?cè)雸@的孩子一般都會有焦慮情緒,貝貝咬指甲也許是為了分散注意力以緩解焦慮情緒。為了不強化他的行為,我們沒有過多地干預他咬指甲的行為,而是關(guān)注他的情緒,主動親近他,給他創(chuàng)造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偶爾也會跟他講關(guān)于“小細菌藏在哪里”和“指甲哭了”的故事。
在家的時候,媽媽給貝貝手指抹上辣椒油,告訴他:“這個特別辣,不能咬!苯o他抹上苦藥,告訴他:“這個特別苦,不能咬!边給他戴上手套,讓他咬不到指甲。這些辦法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無法徹底改變貝貝咬指甲的習慣。怎么辦?
我知道貝貝最喜歡恐龍了,平時,他每做一件事情都會問:“老師,我棒不棒?我像不像霸王龍?”無意中我發(fā)現(xiàn)圖畫中的霸王龍有鋒利的爪子,能不能利用貝貝喜歡的形象改變他的這種習慣呢?于是我找機會跟貝貝聊關(guān)于霸王龍的故事,并有意地講到了它鋒利的爪子。貝貝看看自己的手指,默默地低下了頭:“我是霸王龍嗎?”我假裝思考了一下:“不太像,你都沒有指甲,霸王龍的指甲很鋒利,能夠保護它的身體!必愗愓f:“我以后不咬指甲了,我要當霸王龍!”第二天,他對我說:“老師,你看我沒有咬指甲,我能不能當霸王龍?”我聽了暗喜,說:“嗯,快能當了,再長點就更好了!”接下來的幾天里,我每天都會鼓勵貝貝,讓他堅持住,還不時地牽著貝貝的雙手,和他一起觀察,期待他的指甲恢復正常。一段時間后,貝貝舉著手大聲說:“老師,看我的指甲!”看著他整齊的指甲,我高興地說:“嗯,真棒,像個霸王龍,你的指甲不長不短,正合適!”
當孩子的行為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我們不要輕易地責罰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利用孩子喜歡的、祟拜的榜樣去引導他們、鼓勵他們,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性,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幼兒教師隨筆3
幼兒教師隨筆:每個孩子都是小老師
過去,我們每天的教學活動內(nèi)容是通過寫在小黑板上或是以書面形式告訴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學的什么,回到家再幫助幼兒進行回憶復習,這種狀況幼兒完全是處于一種被動狀態(tài),幼兒始終處于被檢查的狀態(tài)。久而久之,讓幼兒感覺即使在幼兒園沒有學好也不要緊,回家家長還會幫我學的。這樣如果形成習慣,幼兒就會養(yǎng)成對學習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為此,我們在工作中與家長共同研究了新的辦法:那就是啟發(fā)鼓勵孩子回到家里當一名小老師,由孩子來向家長講解在幼兒園所學的東西,家長還可以故意提一些問題,來考驗孩子的反應能力,和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我們還通過讓幼兒討論: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小老師,把家長教會。孩子們通過討論,得出了當好合格老師,首先自己得先把要教給家長的知識學會,才能教會家長。
通過近三個學期的實驗,孩子們都有了進步,能回家當小老師的幼兒,由原來的不足五分之一,到現(xiàn)在有四分之三的幼兒都能回家把當天所學的知識教給家長。我們還對合格的小老師進行了表彰,強化了幼兒當一名小老師的愿望。孩子們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比原來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幼兒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表現(xiàn)。促進了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
1、提高了幼兒的自信心
每一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當孩子有了點滴的成績時,我們都給予表揚鼓勵,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讓他們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所以,孩子們在課堂上,敢于舉手,大膽發(fā)言,敢于講明自己的想法,即使講錯了,也要明明白白;丶野鸭议L教會了,孩子們有了非常高的成就感。
2、發(fā)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幼兒積極地回答問題和回家給家長上課,發(fā)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幼兒剛開始時,回答問題語言不完整,經(jīng)常是說一半,掉一半,語言表達不清楚,F(xiàn)在,由于每天回到家要給家長講在幼兒園學的東西,孩子們有了很多講話的機會,鍛煉了幼兒的講話能力,發(fā)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提高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通過我們的啟發(fā)引導,提高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幼兒知道要想回家教會家長,就要在幼兒園把該學的東西學會。所以,孩子們在學習時,都非常認真、自覺。課后,有的小朋友忘了,也能主動問問老師或是其他的小朋友,直到學會。還有的小朋友,把在家里或者其它地方學到的東西帶到幼兒園來,教給小朋友。如:鑫鑫小朋友,把自己創(chuàng)造的“拍著籃球跳動,讓球從跨下跳到身后,然后轉(zhuǎn)身再接著拍球”的方法教給小朋友。又如在班里的團體球操排練過程中,小朋友主動加入到動作的編排中來,主動展示自己創(chuàng)造的拍球花樣。
4、改善了家園之間的關(guān)系。
家園默契的配合,使孩子們有了很大的進步,有的家長反應,過去孩子回家很少說在幼兒園的情況,現(xiàn)在也能給我們說了,孩子的說話能力有明顯的進步。我們老師感覺到了孩子們一雙雙求知的眼神,所以也加倍的工作,鉆研新的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與家長一起共同教育好我們的孩子。
幼兒教師隨筆4
我班來了一個新生叫x平,她剛剛來到新環(huán)境,性格尤其內(nèi)向,上活動時,她更表現(xiàn)的非常緊張,不能大膽唱歌,時常顯得膽怯,害羞。可當每次下課,別的小朋友都在玩的時候,只有她坐在位上邊看書邊嘰里咕嚕的在說著什么。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趁一次機會,我把她叫到了我的面前,和她說:“x平,你唱歌的聲音最好聽,你信不信?”她害羞的告訴我:“老師,我唱歌真的很好聽嗎?”我說:“你不信的話,老師把你的歌聲錄在手機上,你自己來聽聽好嗎?”說完,她立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她的'小臉,我把她的小手輕輕的拿開,對她說:“x平,你一定能行。
”到了上課時間了,我把x平唱的歌放給全體小朋友聽,并且,說:“這是x平唱歌的聲音,你們覺得她唱的好聽嗎?”大家異口同聲說:“好聽”我請小朋友為她鼓掌,我讓孩子們熱情的圍著、拉著她和她一起玩游戲,使她感受到集體玩的樂趣,她終于接受了新的家園!
幼兒教師隨筆5
薇薇是一個漂亮、聰慧,但卻內(nèi)向的小姑娘,她不愿意和老師多說話,更不愿意和小伙伴們交往。家長為此很著急。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微微特別愛美,尤其對自己的小辮更是呵護有加。好幾次我都看她悄悄走到辦公桌前,對著鏡子照一照她的辮子,臉上還會露出一縷難得的一見的微笑。于是,我決定從她的辮子入手,一步一步地幫她克服交往障礙。
每天午睡后,我總會幫孩子們理一理頭發(fā),即便對男孩,我也會象征性的梳兩下。小班幼兒特別渴望老師愛撫,他們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會因此而得到極大的'滿足。這樣,給孩子梳頭就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課”。
一天,我給薇薇梳了一個金魚辮,拿鏡子給她照了照,并請全班幼兒欣賞,小朋友們都夸薇薇的辮子真漂亮。第二天,薇薇的媽媽告訴我,薇薇昨天回家后可開心了,晚上睡覺都舍不得將辮子拆掉。我心中暗喜,于是便經(jīng)常給她換個發(fā)式,時而羊角辮、時而馬尾辮、時而麻花辮、時而盤花辮……總之,使用權(quán)盡了渾身解數(shù)。每天梳頭的時候薇薇的臉上總會泛著淡淡的笑容,此刻,我便適時的和她說說話,諸如你的頭花真漂亮,是誰買的呀,在家里,誰幫你梳小辮呀。這時,薇薇總是很樂意回答。我知道,小策略開始生效了。隨著發(fā)型的增多,我和薇薇之間的話題也不斷擴展,看得出,她越來越喜歡我了。偶爾她還會主動問我一些問題,或是說上一兩句悄悄話呢!漸漸地,薇薇變了,笑容越來越多,少了幾許沉默與膽怯,多了幾分活潑與自信。
下一個步驟就是鼓勵薇薇更好的與伙伴交往了。說來也巧,一天,我?guī)娃鞭笔嵬晷∞p,她湊到我耳邊輕輕地說:“楊老師,讓我?guī)湍崾犷^吧!”我心中涌起一絲激動,把梳子遞給了她,可她卻搖了搖頭。只見她神秘地從口袋里掏出了一把非常精制的折疊式的小紅梳。“真漂亮!”我忍不住贊嘆,薇薇會心一笑。于是,我坐到小椅子上,任由小梳子在發(fā)梢滑過,我閉上眼睛享受著孩子們帶給我的融融愛意。梳完后,我略顯夸張的拿起鏡子,左照右照:“薇薇的手藝真不錯,楊老師的頭發(fā)漂亮多了!你們想試試薇薇的手藝嗎?”孩子們受到了我的感染,也被那把小紅梳吸引了,爭先恐后地說:“薇薇,幫我梳梳吧!”薇薇高興得臉上泛著紅,但又似乎有點緊張,不時地看看小朋友,又看看我,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了。我微笑著沖她點點頭,并豎起大拇指:“你能行!”終于,薇薇走向了一個小朋友……不上會兒,小紅梳便“親”過了每個孩子的頭發(fā)。我抓住機會,請大家談了談自己的感受。小朋友們由衷地向薇薇說了聲“謝謝”,薇薇的小臉樂開了花。從此,每天梳頭時,薇薇總會自告奮勇地替留短發(fā)的小朋友梳頭。大家越來越喜歡薇薇了,薇薇也和大家越走越近了。再后來,薇薇將小紅梳放入了游戲區(qū)的“理發(fā)店”里,和小朋友們一同體驗著游戲的樂趣……
心靈的大門關(guān)得再緊,也會期待別人來叩擊,只是它很在意你的敲門方式。找對了方法,它會欣然敞開;反之,則會越關(guān)越緊。孩子的心靈是無暇的、稚嫩的,作為老師,只要我們能做一個有心人,善于發(fā)現(xiàn)并迎合每一個孩子的喜好,選準切入點,就能順暢的步入孩子的心靈。
幼兒教師隨筆6
我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或腳步匆匆,或步履從容,卻常常忘記自己上路時的“初衷”,那就是關(guān)注“生命”,為“愛”而教。如何關(guān)注生命、獲得愛,需要我們不斷學習的。
放飛蒲公英的種子——體驗自由的快樂,尊重生命。
風一吹,蒲公英的種子飄飄灑灑,自由自在地飛,它不知道風像哪一個方向吹,但是它由它的方向,有自己的生長節(jié)奏,終會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地方。我們所做的只有敬畏生命。
記得以前在組織戶外自主游戲課時,受小學教育思想的影響,總想要教給孩子什么,以致于時時想介入孩子的活動、控制孩子的行動,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活動效果并不如預期。
回想我們童年游戲的時候,有人在旁邊控制、指導你嗎?“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彼麄冇袝l(fā)現(xiàn)的眼睛、開闊的思維,而不是我們?nèi)ハ胍粋游戲,制定規(guī)則強加給孩子。不禁幡然領(lǐng)悟,學校教育和幼兒教育是截然不同的,我們眼中隨意的自主性游戲,就是他們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不禁釋然,放手意味著尊重生命,孩子才會擁有真正的自由。
孩子天性就是愛玩、好動。那當孩子在自由游戲時,教師所做的只是適時介入,不過多干涉,將更多的自由空間提供給孩子,進行專業(yè)化的觀察和評價,使孩子真正擁有寶貴的自由空間,在游戲中自我學習探索、快樂成長,體驗游戲帶來的自由、快樂和幸福。讓我們一起放飛生命,進行一場勇敢者的旅行吧!
植一株向日葵——感受愛的力量,賞識生命。
小小的嫩芽長出來了,它是那么得嬌嫩可人。忽然,一陣狂風暴雨,把幼苗吹得東倒西歪,甚至夭折了。這不恰恰反應了人們在對待孩子時的錯誤態(tài)度嗎?如簡單粗暴等。這無異于狂風暴雨,在催殘著孩子嬌嫩純真的心靈……
我們要學習向日葵,心里充滿陽光,做一個正能量的教師,處處撒播愛的陽光。我們每個教師,不是為了生氣而選擇教書的。要像向日葵那樣,永遠朝向陽光的地方,賞識每一位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正所謂“天才是贊美出來的!”每個人都喜歡聽到贊美、鼓勵,正面的東西。如班里,琪琪小朋友平時喜歡打鬧,上課說話。但有一點,非常熱愛勞動。于是我就抓住教育契機,在他付出勞動后,就他的熱心服務同伴這一點,給予了及時肯定和表揚。他也因此逐步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好習慣慢慢地形成了。學會說孩子喜歡聽的話,他會很配合我們的。如每天離園前,采用總結(jié)說說孩子一天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孩子的每一點滴的進步并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
教育的一切活動,最終展現(xiàn)形式是通過教師的語言。我們的教育語言絕對是魔咒,教師語言的方向意味著孩子成長進步的方向!試想如果當我們語言中的否定詞語基本消失時,我們的語言將具有多大的正能量。∮脨鄣恼Z言播種,孩子也會因此獲得成長的動力、花開的能量,這就是愛的力量!
在孩子通往幸福的路上,自由與愛是唯一答案。愿每位幼兒的童年都能植根于幸福的沃土,自由地放飛五彩夢想,感受陽光般愛的煦暖,快樂成長!
幼兒教師隨筆7
一次,我們班開展區(qū)域活動。小朋友都在各活動區(qū)玩,只有宋凱在那兒趴著。我問他,為什么不去參加活動?他說不愿意玩。我對他說:“小朋友都參加活動!彼麉s說:“老師,我趴著行嗎?”我想他是不是病了?用手摸摸他的頭,不發(fā)燒。如果硬把他推到活動區(qū),似乎違反了“尊重幼兒意愿”的原則,我該怎么辦呢?
想來想去,我決定,在不違反“活動區(qū)規(guī)則”情況下,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時宋凱以大家都能接受的.理由進入到“別人的區(qū)域”。這樣,既能有效地保護幼兒游戲熱情,又可以發(fā)揮集體的作用,讓大家想辦法幫助他。于是我問宋凱:“你愿意到那兒玩?”他光搓手指不說話。我又問小朋友:“誰愿意請宋凱到你們那兒玩?”這時,小朋友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安靜得一點聲音也沒有!八蝿P你到我們這兒來吧,我們歡迎你!蓖嫱尥藜矣螒虻暮栖幷f話了。宋凱高興的跑過去和他們玩起來。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玩得可開心了。
我覺得老師要善于觀察幼兒,了解幼兒,幫助他們學會調(diào)整,要做到“眼里有孩子”。
幼兒教師隨筆8
不良的習慣,不是說一時就能改正的,我軟硬皆施,表揚和批評相結(jié)合,每天對他吹耳邊風,睡午覺時,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會反思的,逐漸,他慢慢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針對明明畫畫時的表現(xiàn),我讓能力較強的幼兒坐在他的身邊,時常關(guān)心他,照顧他,還手把手的.教他勾線,教他涂色。并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在家多為孩子添置一些繪畫工具,讓他在家里涂涂畫畫,培養(yǎng)他的興趣。針對孩子口齒不清、說話結(jié)結(jié)巴巴這一問題,我在平時注意與孩子多交談,讓他重復其他幼兒的回答,并時常找機會讓他在集體面前講述。另外,請家長平時用普通話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在家多聽故事,多接觸語言環(huán)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動中,陪伴在他身邊,引導他描述周圍的景色、人們的活動,讓他復述別人的話,漸漸地孩子的語言有了較大的進步。還有,午睡起床,讓他自己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滿頭大漢,我用鼓勵的眼光看著他,向他豎起大拇指,現(xiàn)在,穿衣服對他來說,已經(jīng)很拿手了。
現(xiàn)在明明已有了可喜的進步。早上來園時很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處;繪畫時不但能根據(jù)老師的范畫進行勾線,還能通過想象進行添畫;有時還主動幫忙清潔教室、給小朋友講故事……體會:
這些事例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要做好幼教這份工作,有了愛心、耐心與細心才會有全身心的付出;有了全身心的付出才會有豐碩的收獲。它告訴我們,面對每一位天真無邪的孩子,只要老師能無私地獻出這份愛心去關(guān)心他們、去愛護他們,和孩子們成為最要好的朋友和玩伴。用真誠換取孩子們的信任,用愛心呵護他們的成長。就能從根本上改變一切,因為愛心能營造和諧,而和諧能創(chuàng)造出一切奇跡!
幼兒教師隨筆9
“母親、媽媽”多么溫馨的稱呼,作為老師最欣慰的就是自己的學生把自己比做母親,為了這個目標老師每天都努力的工作,可是年輕的我們又如何體會母親之心呢?
作為一名幼兒老師,在工作中家長工作是我最頭疼的事,如何讓家長認同老師的教育方式,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各種能力,都需要老師和家長們溝通。家長們都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什么事都想替孩子做,大到給孩子選幼兒園?,小到幫孩子脫鞋、脫襪子。特別是孩子的母親,什么都愿為孩子做不管對錯只要孩子需要。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我們開展“小小值日生活動”的時候有一位媽媽對我說:“萬老師呀!你可要記住孩子站在門時要把樓道的窗戶關(guān)好,別讓風吹著孩子的頭,還有孩子站累了讓他歇歇,別讓他干累活,孩子特別愿意當值日生可我卻有點擔心,他在家里什么都沒干過。聽說值日生還要擦桌子、掃地他可都不會,您盡量別讓他做了好嗎?”看著這位母親的眼神我知道她很疼愛自己的孩子,可這種無微不至的愛對孩子真的好嗎?我很不理解這種愛,甚至覺得這位家長愛得太夸張了!
回到家中我把這件事講給母親聽,母親一本正經(jīng)的對我說:“作為母親愿意把她所有的愛給兒女,她為孩子想的很多怕孩子凍著、餓著、累著、摔著、碰著、委屈著,怕老師不喜歡自己的孩子,怕老師照顧不到自己的孩子。剛你說的這位母親就是這樣,她反復對你說如何照顧自己的`孩子,其實是怕你們忽視她的孩子,你應該理解。你小的時候媽媽也是一樣的,常常找老師了解你的情況,就怕老師會忽視你。只是每個人表達的方式不一樣,但是心情都是一樣的,總的來說就是‘不當娘不知養(yǎng)兒苦,不當娘不知母親心。。У鹊侥惝斄四赣H才能真正了解作母親的心。”母親的話讓我茅塞頓開,是我沒有體會作母親的心,才不能理解那位母親無微不至的愛,也許她愛的表達方式不對,可她的愛子之心沒錯,只有在理解了作母親的心以后才能和家長用心交流,讓她認同老師的教育方式。
回想從教四年以來,我常常把自己當成老師,教給孩子知識。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卻從來沒有想過把自己當成母親從細節(jié)中關(guān)愛到每一個孩子,我們總是埋怨家長太過寵愛自己的孩子,卻忘了母親是如何寵愛自己的,我們要在工作盡我們的全力關(guān)注到每一個孩子。讓家長放心更讓家長認同我們的教育方式。我們接受過母親的寵愛,我們有一天也會成為母親寵愛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更應該把我們“寵”和“愛”分給每一個在幼兒園里的孩子,讓他們更喜歡自己的老師,由衷的說:“我的老師像媽媽!”
當好一位幼兒教師,要有先進的教學方法更要一顆母親之心,這樣才能讓孩子離你越來越近,家長才會理解你信任你。
幼兒教師隨筆10
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愛是最好的老師》,感覺不錯,文章是這樣的:
“許多年前,有一個叫約翰·霍普金的教授給他的畢業(yè)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yè):去貧民窟,找200個年齡在12歲到16歲之間的男孩,調(diào)查他們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然后預測他們的未來。
“那些學生運用社會統(tǒng)計學知識,設(shè)計了問題,跟男孩們進行了交談,分析各種數(shù)據(jù),最后得出結(jié)論: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將有一段在監(jiān)獄服刑的經(jīng)歷。
“25年后,教授給另一批學生也布置了一個作業(yè):檢驗25年前的預測是否正確。學生們又來到貧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有的還在那里住著,有的搬走了,還有的已經(jīng)去世了。但最終學生們還是與原來的200個男孩中的180個取得了聯(lián)系。他們發(fā)現(xiàn)其中只有4人曾經(jīng)進過監(jiān)獄。
“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發(fā)的地方卻有這么好的成長記錄呢?研究人員感到很納悶也很吃驚,后來他們被告知:有一個老師當年教過那些小孩……
“通過進一步調(diào)查,他們發(fā)現(xiàn)75%的小孩都是一個婦女教過的。研究人員在一個“退休教師之家”找到了那個婦女。究竟那個婦女是怎樣把良好的影響帶給那些小孩的?為什么這么多年過去了,那些小孩還記著那個婦女?研究人員迫切地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安恢溃眿D女說,“我真的回答不了你們!彼叵肫鸲嗄昵昂托『冊谝黄鸬那榫,臉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語地說:“我只是很愛那些小孩……”
愛是一個生命喜歡另一個生命的情感、是一種平等關(guān)系、是整體接納、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這樣的愛才能夠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小孩并深刻地影響他們。當小孩體會到我們的愛時,他們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回饋給我們,即使我們不能滿足小孩的物質(zhì)愿望,他們依然會愛我們。因為,這時他們已經(jīng)知道,他們擁有了世界上最珍貴的禮物,那就是遠比物質(zhì)更值得人珍惜的——真實的愛。
我們在工作中,給予小孩無限的'愛,才能讓小孩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長的幸福,才能讓家長心存感激,也許我們在工作中有過份的舉止,有過激的言行,給小孩的心靈造成了傷害,給家長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愛是一筆無形的資產(chǎn),愛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只有對別人付出愛,才能得到更好的回報。不要把愛的方式當作愛。而給他們真實的需要,真正的愛!
幼兒教師隨筆11
幼兒的心猶如一弘池水,清澈見底,他們對人對事都是那樣的坦率真誠、熱情可愛。而我這個“孩子王”卻曾經(jīng)那樣的困惑:為什么我與孩子們之間的交談答非所問,三言兩語?為什么我組織的游戲會不歡而散?為什么我精心設(shè)計的學習活動讓孩子們覺得索然無味……
我不禁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們是那樣地無憂無慮,他們追求著愉快和歡樂,趣味是他們一切活動的原則。美國學者約翰。洛克曾說:“兒童應學的事情,決不應該變成兒童的一種負擔,也不應該當作任務去加在他們身上!倍覅s曾一度漠視幼兒的興趣:孩子們最喜愛的幼兒節(jié)目、動畫片,我卻不屑一顧;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多想自由自在地跑、跳、相互嬉戲,而我卻擔心會摔跤、會碰撞、會……而大聲呵止;孩子們對我的演示材料再想仔細看看,動手摸摸,我卻已把它們深藏柜中;孩子們頭腦里的許許多多的“?”,讓我一句話輕描淡寫地講完,而那有趣的活動都因我強加的要求,而成為孩子們的負擔。
哦,讓我順其童心,投其所好,讓孩子們的智慧得以煥發(fā)。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順其童心,自己首先要有童心。我開始關(guān)注幼兒節(jié)目,對鏡頭中孩子們的笨拙可愛的表現(xiàn),忍俊不竭;蹲下來與孩子們一起看螞蟻搬家,蚯蚓爬行;在野外踏青,一起瘋一起顛。于是,一個五彩斑斕、立體形象地幼兒世界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那張看似一團黑的圖畫,卻是孩子眼里有霧的早晨;一個個看似相同的圓圈,是孩子們記錄的`各種標志;老愛打人的東東是想和同伴親昵……一切都是孩子們之間童真的表現(xiàn),童心的展露,不知不覺中我開始了解他們,深入他們,我的心也在和他們逐漸靠近,我的教育也就有得放矢,開展活動的時候也順利多了。
班內(nèi)新添了玩具,大家都搶著玩,發(fā)生爭執(zhí)吵架。我一改以往的批評和說教,而是把問題拋給全體幼兒,讓他們來想辦法解決。他們居然用猜拳、輪流的方法順利解決,看來我還真是小視他們的能力了。于是,我經(jīng)常采用商討的方式,制定游戲規(guī)則,布置班級環(huán)境,充分的調(diào)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游戲中玩得更開心,班級的榮譽感隨之也增強了。在活動區(qū)中,我從趣味性和操作性入手,投放材料,如在比較物體輕重時,我提供給孩子們一樣長短的橡皮筋和各種材料的物品,積木、鐵塊、塑料、海綿等,讓孩子們?nèi)ケ容^、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哪個最輕,哪個最重?
看著孩子們專心致志地擺弄操作時,看著他們?nèi)粲兴、積極應答時,看著他們歡呼雀躍,盡情表達表現(xiàn)時,我深深地被感動了,有一種愛叫放手,只有給孩子們一些空間,他們才會有自己的空間,才會與他們的心靠得更近,更近。
幼兒教師隨筆12
有人說:“孩子的眼睛就像攝錄機,耳朵就像錄音機,他們會把老師的一言一行記錄下來。老師在他們眼里是一個榜樣,使他們的偶像!庇绕涫沁@段話的后半部分令我感觸更深!
“搖啊搖,搖啊搖******”隨著輕柔的音樂,大部分孩子入睡了!肮,嘻嘻嘻”原本安靜的寢室被這若有若無的嬉笑聲打破了!昂⒆觽儯焖!”我輕輕地說。我以為這聲音就此消失了。慢慢的這聲音像蚊子一樣越來越讓人煩,而且好幾個孩子都用被子蒙上頭了。我一看不能再這樣讓其他孩子受影響了。便悄悄像聲音的發(fā)源地走去。。〗K于找到了。我心里暗暗得想。這時,家佳好象發(fā)現(xiàn)了我,立刻停止了嬉鬧聲。輕輕地把手放到被子里,假裝睡著的樣子。我以為萬事大吉了,就坐下來了。
“這孩子還挺聽話的!”我心里美美得想。但是安靜了片刻后,又出現(xiàn)了剛才那煩人的聲音。我實在是忍不住了“你不睡就出去,別影響其他人”我快步來到家佳身邊呵斥道!我本以為嚇嚇他,其實真沒有讓她出去的.意思。于是就去檢查其他幼兒的被子是否蓋上了。當我檢查完后,正要看看家佳是不是睡著了。隱隱約約卻聽見哭泣聲。。。。。!家佳呢??我快步向外走。哎吆!啪一聲我被一個東西絆了一下還差點摔倒。我起身一看,是家佳。我真是又急又喜?粗鴾I流滿面的孩子我的眼淚也不爭氣的流了出來,我輕輕地將孩子擁入懷中,把孩子送到床位上,很快孩子睡著了。
整整一個中午,孩子哭泣時的樣子在我的腦海中頻頻出現(xiàn)。我覺得我真得很幸運,當時孩子如果自己走出去的話這后果不堪設(shè)想?赡軙呋丶乙部赡塄D―想想好險呢!其實這就是不注意的一句話。我想我以后要使用“好聽派牙刷”讓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都美美的。
幼兒教師隨筆13
那天早上,我在教室里上“吹牛大王”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各個都聽的很認真,聽故事的過程中更是笑得前仰后翻,看著他們這么感興趣的樣子,我上的更帶勁了。
此后的好多天,只要一聽我要給他們講故事,小朋友提議最多的就是讓我再講一遍“吹牛大王”,甚至午睡時都經(jīng)常要求我講。雖然聽了這么多遍,可他們依然笑的那么開心。于是我有了一個想法,讓他們用畫畫的形式把自己吹的牛記錄下來。
午睡醒了之后,我把下午的課改成了繪畫。開始我讓幼兒大膽的討論,自由的想象,要求他們盡量想得離奇、可笑、有趣些。小朋友們都說的很有趣,“有一天,我讓爸爸背著小書包去幼兒園讀書,爸爸開心的答應了”,“有一次我走在馬路上看到了一個小仙女,她請我去吃肯德基了……”接下來我沒有進行過多的指導而是放手讓小朋友們?nèi)ギ,有了前面的這些準備,小朋友們的思維變的`更開闊了,畫出來的畫也很有想象力。小朋友們作畫時還常伴有自言自語,我也沒有指出這是錯誤或是不對的,讓他們更有發(fā)揮的余地。整節(jié)課小朋友們都畫的很認真,很仔細,也達到了這節(jié)課的目標。放學時間到了,當小朋友們拿著自己畫的作品講給爸爸媽媽們聽時,看著他們那天真可愛的樣子,我也好開心!
幼兒教師隨筆14
用心與孩子交流
從事幼兒教育,要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既要耐心細致,又要靈活多樣。無論是在生活的照顧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
幼兒教師她就像一個百寶箱,什么知識都要通曉一二。要有較強的綜合藝術(shù)素質(zhì):它包括對色彩的理解能力,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對語言的表達能力,對家長的溝通能力等等。作為幼兒教師,我認為對孩子的愛、理解、傾聽、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愛和尊重是貫穿教育始終的,對孩子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兒教師是通往孩子心靈的橋梁。給予教師應給孩子更多的愛,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我們要用未來社會的眼光,標準培養(yǎng)教育我們今天的孩子。在幼兒園時期,讓幼兒通過各種活動,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我們的教育要多元化、開放化,要使兒善于與他人交流、合作。
我們幼兒教師必須時刻記住讓自己蹲下去,和孩子一樣高,努力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
幼兒教師隨筆15
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哭鬧聲,我們迎來了新一屆的寶寶們。第一天來園時,只見他們有的拼命地抓住爸爸媽媽的衣服;有的在家長的懷抱里不肯下來;有的不停地安慰自己"媽媽很快就來接了……";有的雖然沒有哭出來,小嘴卻也撇來撇去,十分委屈……不管怎樣,這是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必須經(jīng)歷的一次轉(zhuǎn)折。
這是我第一次帶小班,面對這些情況,我有些不知所措。我請教了有經(jīng)驗的老師,并嘗試了一些安撫幼兒情緒的辦法,有一定效果。例如,親一親,抱一抱:當孩子早上來園時,老師笑臉相迎,以媽媽般的態(tài)度親一親,抱一抱孩子,使他們得到身心滿足;嘗一嘗:準備一些孩子們喜歡的食品,讓他們在看看、嘗嘗、說說中消除焦慮,體驗快樂;玩一玩:游戲是孩子最喜愛的活動,變魔術(shù)、手指游戲、唱一唱、等都很受孩子的歡迎。游戲可以幫助幼兒之間盡快熟悉起來,從中找到安全感、歸屬感,以消除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感。
在孩子適應的過程中,家長也要做好配合工作,這樣才能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如,家長在家里要多說上幼兒園多好、小朋友多,很開心這類的話題,千萬不能將擔心寶寶不適應等負面話題和商討意見在寶寶面前流露,家長要私下交談;平時要多帶寶寶外出和其他小朋友及外人接觸,雖然現(xiàn)在社會有丟失孩子的危險,但也不能以喪失從小培養(yǎng)寶寶社交能力為代價,家長要做的是在戶外要照看好自己的寶寶,不粗心大意就行了;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睡覺和大小便的習慣,這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在家長和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時間,孩子們對幼兒園的生活已經(jīng)非常熟悉,很好地適應了幼兒園生活。
【幼兒教師隨筆】相關(guān)文章:
(精選)幼兒教師隨筆08-13
幼兒教師隨筆(經(jīng)典)08-29
幼兒教師隨筆08-26
幼兒教師隨筆(經(jīng)典)08-08
幼兒教師的隨筆05-15
幼兒教師隨筆08-29
幼兒教師隨筆[通用]08-29
【集合】幼兒教師隨筆08-29
小班幼兒教師隨筆06-10
幼兒教師日常隨筆09-01